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

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包括相互贴合的底框和顶框,所述顶框的表面构造有矩形通槽,且顶框的外周安装有延伸至矩形通槽正上方的玻璃纤维移动组件,所述底框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纤维盘,所述底框和顶框的两端均贴合卡接有端板,且其中一块端板的外壁贴合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外壁贴合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端板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周焊接有插杆。本实用新型可往复均匀拨动玻璃纤维丝,使得玻璃纤维丝可均匀缠绕在玻璃钢管件内部,提高玻璃钢管件的制作质量,玻璃钢管件成型后方便脱模操作,制作效率较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38158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威海东顺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0580789.7

  • 发明设计人 张玉江;

    申请日2023-03-20

  • 分类号B29C53/56(2006.01);B29C53/80(2006.01);B29L23/00(2006.01);

  • 代理机构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郭莹

  • 地址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长福街-33号

  • 入库时间 2023-08-10 19:39: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

背景技术

玻璃钢管材与金属管材或其他无机管材相比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电绝缘、易着色等优点,此外,它还具有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成型的方便性、成型工艺的一次性等特点,近年来,由于玻璃钢管材成本的下降,玻璃钢夹砂管材在管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玻璃钢夹砂管的生产过程中利用玻璃钢缠绕机缠绕纤维丝是工艺中的重要一环,玻璃钢缠绕机是主要用于缠绕保温管道外部防护层及钢管外壁防腐是生产玻璃钢储罐及管道的设备。

申请号CN201820452520.X公布了一种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左上端表面设有电源输入线、振动开关。该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实现了长纤维条振动式平移,可针对不同宽度的长纤维条实现导压板的宽度调节。

但上述专利中存在“在输送纤维丝时无法来回波动纤维丝,纤维丝容易覆盖在玻璃钢管件的局部,导致强度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可往复均匀拨动玻璃纤维丝,使得玻璃纤维丝可均匀缠绕在玻璃钢管件内部,提高了玻璃钢管件的制作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包括相互贴合的底框和顶框,所述顶框的表面构造有矩形通槽,且顶框的外周安装有延伸至矩形通槽正上方的玻璃纤维移动组件,所述底框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纤维盘,所述底框和顶框的两端均贴合卡接有端板,且其中一块端板的外壁贴合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外壁贴合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端板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周焊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端部之间焊接固定有内侧密封转动筒,所述转轴靠近旋转电机的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移动组件包括限位框、往复电机、平移丝杆、滑块、立架、连杆和限位环,所述限位框固定安装在顶框的表面,所述往复电机固定安装在限位框的端部,所述平移丝杆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限位框的内壁之间,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框的凹槽内,且滑块与平移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立架插接固定在滑块的顶部,所述连杆插接固定在立架的端部底面上,所述限位环焊接固定在连杆的底部,且限位环设置在矩形通槽的上方,所述立架的竖向部侧壁构造有圆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盘包括支撑架、绕线轴和边护板,所述支撑架呈对称设置,所述绕线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支撑架的侧壁之间,所述边护板呈平行设置套接固定在绕线轴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的侧壁构造有浇注孔,且浇注孔的内周密封安装有浇注管,所述浇注管设置在旋转电机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的内壁构造有与内侧密封转动筒适配的第一密封槽,且端板的内壁还构造有与底框和顶框适配的第二密封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的外周边缘侧和顶框的外周边缘侧均焊接固定有固定块,且相互贴合的固定块之间穿设有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通过设置的玻璃纤维移动组件,在向缠绕机内输送玻璃纤维丝时,可以往复均匀拨动玻璃纤维丝,保证玻璃纤维丝可以均匀分布在玻璃钢管件内,从而提高玻璃钢管件的制作质量,保证其强度;

2、该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通过设置的底框、顶框、端板、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在使用时方便组装,玻璃钢管件浇注成型后方便进行脱模操作,可提高玻璃钢管件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的转轴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的玻璃纤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底框;2、顶框;3、端板;4、减速器;5、旋转电机;6、转轴;7、插杆;8、内侧密封转动筒;9、第一密封槽;10、第二密封槽;11、限位框;12、往复电机;13、平移丝杆;14、滑块;15、立架;16、连杆;17、限位环;18、浇注管;19、玻璃纤维盘;191、支撑架;192、绕线轴;193、边护板;2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包括相互贴合的底框1和顶框2,顶框2的表面构造有矩形通槽,且顶框2的外周安装有延伸至矩形通槽正上方的玻璃纤维移动组件,底框1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纤维盘19,底框1和顶框2的两端均贴合卡接有端板3,且其中一块端板3的外壁贴合安装有减速器4,减速器4的外壁贴合安装有旋转电机5,且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器4的输入端连接,端板3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轴6,且转轴6的外周焊接有插杆7,插杆7的端部之间焊接固定有内侧密封转动筒8,转轴6靠近旋转电机5的一端与减速器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玻璃纤维丝可以均匀缠绕在玻璃钢管件的内部,从而保证玻璃钢管件的后期强度,如图1和图4所示,玻璃纤维移动组件包括限位框11、往复电机12、平移丝杆13、滑块14、立架15、连杆16和限位环17,限位框11固定安装在顶框2的表面,往复电机12固定安装在限位框11的端部,平移丝杆13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限位框11的内壁之间,滑块14滑动连接在限位框11的凹槽内,且滑块14与平移丝杆13螺纹连接,立架15插接固定在滑块14的顶部,连杆16插接固定在立架15的端部底面上,限位环17焊接固定在连杆16的底部,且限位环17设置在矩形通槽的上方,立架15的竖向部侧壁构造有圆形通孔。

为了方便释放玻璃纤维丝,如图1和图3所示,玻璃纤维盘19包括支撑架191、绕线轴192和边护板193,支撑架191呈对称设置,绕线轴192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91的侧壁之间,边护板193呈平行设置套接固定在绕线轴192的外周。

为了方便向密封的底框1和顶框2内通入玻璃钢管件的液体原料,如图1所示,端板3的侧壁构造有浇注孔,且浇注孔的内周密封安装有浇注管18,浇注管18设置在旋转电机5的上方。

为了保证整体的密封性,如图2所示,端板3的内壁构造有与内侧密封转动筒8适配的第一密封槽9,且端板3的内壁还构造有与底框1和顶框2适配的第二密封槽10。

为了方便将贴合后的底框1和顶框2安装固定,如图1所示,底框1的外周边缘侧和顶框2的外周边缘侧均焊接固定有固定块20,且相互贴合的固定块20之间穿设有螺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玻璃钢管件自动缠绕机,使用时,首先将底框1和顶框2贴合后对准端板3的第二密封槽10后插入,并预先将绕线轴192外周的玻璃纤维丝一端固定在内侧密封转动筒8的外周上,随后在贴合的固定块20之间穿过螺栓将底框1和顶框2固定,匀速启动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4带动转轴6以及内侧密封转动筒8在底框1和顶框2的内部转动,在此过程中启动玻璃纤维移动组件,并同时通过浇注管18向底框1和顶框2的内部注入玻璃钢管件原料,在往复电机12的作用下,平移丝杆13往复转动,通过滑块14带动立架15、连杆16和限位环17水平往复移动,使得穿过限位环17的玻璃纤维丝均匀包裹在玻璃钢管件原料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