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园林景观的新结构景观墙

一种基于园林景观的新结构景观墙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园林景观的新结构景观墙,包括景观墙体,景观墙体的底端四个边角处均安装万向轮,景观墙体的下方设置两个升降挤压固定机构,两个升降挤压固定机构均包括齿轮,两个齿轮均转动安装在景观墙体的下底,两个齿轮一侧均啮合安装齿条,两个齿条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挤压固定板,通过万向轮可以在园林规划时,将整个景观墙直接移动至规划新址,免去了拆除和重建的过程,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的问题,为了解决安装万向轮后,景观墙在固定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在景观墙的下底还安装能够同步升降的两块挤压固定板,通过下降两块挤压固定板的高度,直至与地面接触,配合四个万向轮,提高整个景观墙的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5803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赵海莲;

    申请/专利号CN202222741753.0

  • 发明设计人 赵海莲;

    申请日2022-10-18

  • 分类号E04B2/00(2006.01);E04B2/74(2006.01);E04B2/80(2006.01);E04B1/343(2006.01);E04B1/66(2006.01);

  • 代理机构河北胤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78;

  • 代理人杨剑

  • 地址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新华路143号(廊坊市他园林绿化事务中心)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抹灰砂浆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园林景观的新结构景观墙。

背景技术

景观墙是一种突出文化建设、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方式,常用于在园林院墙中,可以起到园中标志性效果,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现有的景观墙一般是固定搭建在园林内的某一处,当园林需要重新规划时,只能将景观墙重新拆除,并在新址重新搭建,存在使用不灵活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园林景观的新结构景观墙,用来解决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园林景观的新结构景观墙,包括景观墙体,所述景观墙体的底端四个边角处均安装万向轮,所述景观墙体的下方设置两个升降挤压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挤压固定机构均包括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均转动安装在景观墙体的下底,两个所述齿轮一侧均啮合安装齿条,两个所述齿条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挤压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景观墙体的下底安装有调节控制机构,所述调节控制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蜗杆啮合安装,且均转动安装在景观墙体的下底,所述蜗轮一侧垂直固定安装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两个第二链轮之间环绕套装有链条,两个所述第二链轮均固定安装在对应齿轮一侧圆心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蜗杆的下底垂直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手轮设置在两个挤压固定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齿条的顶端均滑动套装有限位筒,两个所述限位筒的顶端垂直固定安装在景观墙体的下底,两个所述挤压固定板的顶端四个边角处均垂直固定连接有限位轴,若干所述限位轴的顶端均滑动插入至景观墙体的下底。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景观墙体的底端包裹围绕一圈景观防水布,所述景观防水布的底端与地面平齐,且所述景观防水布的两侧边之间粘接有魔术粘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景观墙体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安装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首先,在景观墙底端四个边角处安装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以在园林规划时,将整个景观墙直接移动至规划新址,免去了拆除和重建的过程,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的问题;

其次,为了解决安装万向轮后,景观墙在固定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在景观墙的下底还安装能够同步升降的两块挤压固定板,通过下降两块挤压固定板的高度,直至与地面接触,配合四个万向轮,提高整个景观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控制机构和升降挤压固定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景观墙体与景观防水布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景观防水布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景观墙体;11、支撑柱;12、万向轮;

2、景观防水布;21、魔术粘扣;

3、调节控制机构;31、蜗轮;32、蜗杆;33、第一链轮;34、第二链轮;35、链条;36、手轮;

4、升降挤压固定机构;41、齿轮;42、齿条;43、挤压固定板;44、限位轴;45、限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园林景观的新结构景观墙,包括景观墙体1,(景观墙体1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小品,其形式不拘一格,功能因需而设,材料丰富多样。除了人们常见的园林中作障景、漏景以及背景的景墙外,很多城市更是把景墙作为城市文化建设、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方式),景观墙体1的底端四个边角处均安装万向轮12,景观墙体1的下方设置两个升降挤压固定机构4,两个升降挤压固定机构4均包括齿轮41,两个齿轮41均转动安装在景观墙体1的下底,两个齿轮41一侧均啮合安装齿条42,两个齿条42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挤压固定板43。

如图1-4所示,尤为特别的是,景观墙体1的下底安装有调节控制机构3,调节控制机构3包括蜗轮31和蜗杆32,蜗轮31和蜗杆32啮合安装,且均转动安装在景观墙体1的下底,景观墙体1的底端安装与蜗轮31和蜗杆32对应的安装板,确保蜗轮31和蜗杆32旋转稳定,蜗轮31一侧垂直固定安装第一链轮33,第一链轮33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链轮34,第一链轮33和两个第二链轮34之间环绕套装有链条35,链条35处于绷紧状态,第一链轮33的旋转,始终能够带动链条35环绕运转,两个第二链轮34均固定安装在对应齿轮41一侧圆心位置,蜗杆32的下底垂直固定安装有手轮36,手轮36设置在两个挤压固定板43之间,掀开景观防水布2之后,能够方便旋转手轮36,两个齿条42的顶端均滑动套装有限位筒45,提高齿条42升降滑动稳定性,两个限位筒45的顶端垂直固定安装在景观墙体1的下底,两个挤压固定板43的顶端四个边角处均垂直固定连接有限位轴44,若干限位轴44的顶端均滑动插入至景观墙体1的下底,景观墙体1的底端包裹围绕一圈景观防水布2,景观防水布2能够减少雨水积水进入到景观墙体1内,对升降挤压固定机构4造成损坏,景观防水布2的底端与地面平齐,且景观防水布2的两侧边之间粘接有魔术粘扣21,方便掀开和闭合,景观墙体1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支撑柱11,四个支撑柱11的底端均安装万向轮12,四个万向轮12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第一步,当园林需要重新规划,需要挪动景观墙体1位置时,首先掀开景观防水布2,并解除魔术粘扣21的粘结,然后旋转手轮36,进而带动蜗杆32旋转,从而实现蜗轮31的旋转, 由于第一链轮33是与蜗轮31固定安装,因此第一链轮33会旋转,并通过链条35带动其他两个第二链轮34旋转,也就带动了对应齿轮41旋转,由于两个齿轮41一侧啮合安装齿条42,因此齿条42会被迫抬升高度,也就分别带动下方的挤压固定板43抬升高度,不再与地面抵触,此时整个景观墙体1的重量完全由四个万向轮12承担,通过万向轮12就可以直接移动景观墙体1;

第二步,当景观墙体1被移动至指定摆放位置时,反向旋转手轮36,通过第一步中的反向操作,最终实现两个挤压固定板43向下移动,直至与地面相抵触,此时由于升降挤压固定机构4是安装在景观墙体1下底,因此间接使得景观墙体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获得更好的稳定性。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