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21808994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盛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515171.0
发明设计人 卢刚;
申请日2022-09-22
分类号D01H1/241(2006.01);D01H7/10(2006.01);
代理机构青岛晓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0;
代理人董娣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钱家山路111号
入库时间 2023-01-09 22:03:04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2-12-2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分纱机的粗细联输送方式得到广泛采用。粗细联输送系统布置方案的设计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对于顾客来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理念,且针对不同厂方纺纱品种数量的多少,粗细联输送系统布置方案的设计也会随之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通过两个支撑杆内与卡块内设置电动机、传送带和带轮,使两端导轨分别往相反的方向输送吊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包括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卡块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卡块远离第一导轨的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导轨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一侧内壁滑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第一导轨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吊锭,所述第二导轨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二吊锭;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导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从动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支撑杆内与卡块内设置电动机、传送带和带轮,使两端导轨分别往相反的方向输送吊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滑动套设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四个从动轮的外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轮带动传送带,从动轮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贯穿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并与外部导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贯穿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并与外部导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装置连接外部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锭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吊锭座,所述第二吊锭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吊锭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锭座连接吊锭,方便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锭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吊锭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限位滑动,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限位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带动吊锭座进行传送。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吊锭座之间和多个所述第二吊锭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对各个吊锭之间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第一卡块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一导轨,第一卡块远离第一导轨的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二导轨,第一导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通过两个卡块卡接两个导轨,实现多个导轨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第一支撑杆上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二支撑杆上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一侧内壁滑动设置有传送带,通过两个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从而使两个滑槽内的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可连接U型导轨形成回路,也可连接直线导轨进行传送。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第一吊锭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吊锭座,第二吊锭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吊锭座,通过吊锭座连接吊锭,方便对吊锭进行更换,多个第一吊锭座之间和多个第二吊锭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对各个吊锭之间起到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的导轨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的侧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的俯剖图。
图例说明:
1、第一卡块;2、第一支撑杆;3、底座;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 6、第一吊锭;7、第二吊锭;8、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连接杆;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3、第一吊锭座;14、第二吊锭座;15、第一电动机;16、传送带;17、第一带轮;18、第二电动机;19、第二带轮;20、从动轮;21、第二卡块;22、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包括第一卡块1,第一卡块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第一卡块1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一导轨4,第一卡块1远离第一导轨4的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二导轨5,第一导轨4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第二导轨5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9,第一滑槽8与第二滑槽9一侧内壁滑动设置有传送带16,第一导轨4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吊锭6,第二导轨5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二吊锭7;
第一支撑杆2上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15,第一电动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7,第一导轨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21,第二卡块2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2上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机18,第二电动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9,第一带轮17与第二带轮19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从动轮20。
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22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底座3,传送带16滑动套设在第一带轮17、第二带轮19和四个从动轮20的外壁上,
第一导轨4贯穿第一卡块1与第二卡块21并与外部导轨连接,第二导轨 5贯穿第一卡块1与第二卡块21并与外部导轨连接,第一吊锭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吊锭座13,第二吊锭7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吊锭座14,第一吊锭座 13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1,第二吊锭座1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2,第一滑块11在第一滑槽8内限位滑动,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9内限位滑动,多个第一吊锭座13之间和多个第二吊锭座1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
工作原理:该细纱机中的新型粗细联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底座3将支撑杆安装在地面上,将第一导轨4两端连接外部直线导轨,将第二导轨5连接外部直线导轨,通过第一电动机15与第二电动机18同步启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带轮17与第二带轮19,从而带动传送带16,传送带16带动第一滑块 11与第二滑块12,从而带动第一吊锭6与第二吊锭7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从而进行传动,通过将第一导轨4两端连接外部U型导轨,将第二导轨5连接外部U型导轨,即可使装置形成回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机译: 一种改进的装置,用于防止在环锭细纱机框架和环捻细纱机的工作中形成的气球的线卡住。
机译: 一种控制纺织纱线粗细或粗细差异的装置。
机译: 一种在织物中形成小珠或粗细时自动锁定织机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