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21798708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富桂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3283917.1
申请日2021-12-24
分类号A47B91/00(2006.01);A47B91/06(2006.01);
代理机构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代理人周丕严
地址 361028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工业区新康路18号厂房一楼二区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5:41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2-12-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柜领域,具体涉及底座增高装置的伸缩调节与限位结构及门柜底座增高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储物柜等为了防潮,通常会在柜体上加设地脚或底座,使得底板与地面有一段距离,在之间底板与地面存在一定的空间,目前市面上的家具的底座都是固定不变的,要想调整高度就需要换掉底座,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困惑。因此,急需一种家具门柜的底座增高装置。
公告号为CN214230566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具增高垫,包括调节基座,所述调节基座的顶部设有家具支腿紧固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家具增高垫结构设计合理,与家具支腿连接的调节基座上设计开口槽或矩形槽,家具支腿插入开口槽或矩形槽内,通过内六角螺钉紧固,内六角螺钉顶紧支腿实现支腿与调节基座的固定,使用方便。
公告号为CN209003232U的公开了一种增高垫及储物柜,所述增高垫包括底座、第一踏板组件和第二踏板组件,底座内设有容纳腔,第一踏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踏板,第二踏板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踏板,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容纳腔内,第一支架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踏板,第二支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容纳腔内且可在容纳腔内滑动,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踏板,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储物柜包括柜体和上述的增高垫,增高垫且增高垫可滑动进出柜体。其中的踏板可抬高以供踩踏,方便在柜体的高处取放物品;同时其踏板可收纳于底座中,使得整个增高垫高度降低,可推入隐藏于柜体的底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底座侧板的宽度进行调节的底座增高装置,该底座增高装置一方面通过限位结构对底座进行限位、定位连接,另一方面通过伸缩调节结构对底座增高装置的长度进行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所述的底座增高装置设有伸缩调节结构,同时在所述底座增高装置的顶部位置设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对门柜的底座进行限位和定位。
所述伸缩调节结构由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构成,在所述第二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座的端部一体连接有伸缩调节部,同时,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内设有容纳伸缩调节部的容腔,使得所述伸缩调节部可嵌入容腔内。
在所述伸缩调节部与容腔之间设置具有一级以上调节档位的调节结构,将所述伸缩调节部嵌入容腔内后,通过所述调节结构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连接为一体,并对底座增高装置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
优选地,所述底座增高装置还包括由两所述底座增高装置经集成一体成型而成的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从而在所述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顶部位置并列地设有两所述限位结构,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对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
优选地,在所述伸缩调节部的顶部设有沟槽,同时,在第一支撑座相对于沟槽的容腔内壁设有两个以上与所述沟槽相适配的筋条,所述沟槽与筋条间以扣接方式连接而形成所述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对应地具有两级以上的调节档位。
优选地,在所述伸缩调节部的顶部设有以舌状向前延伸的底台,在所述底台上设有凸起,在所述凸起上沿伸缩调节部顶部的幅宽方向设所述沟槽。
优选地,在所述底台的前端背面设有拨钮,通过拨钮使得沟槽与筋条脱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由设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若干限位构件构成,每一限位构件均沿支撑座的高度方向向上突出而成,并在支撑座顶部三面或周向地环绕限位构件设置承载凸台。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由设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若干限位构件构成,每一限位构件均沿支撑座的高度方向向上突出而成,并在支撑座顶部三面或周向地环绕限位构件设承载凸台,且位于两所述限位结构之间的承载凸台连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限位构件包括在第一支撑座远离第二支撑座的后端位置设有垂直向上延伸而成的后定位槽。
同时,在第一支撑座顶部邻近后定位槽的位置设有至少一段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顶部在幅宽方向上的中心区域,且一端沿纵向方向朝第一支撑座的前端延伸,或/和在第二支撑座的顶部设有至少一段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第二支撑座顶部在幅宽方向上的中心区域,其两端分别沿纵向方向朝第二支撑座的两端延伸。
优选地,在靠近限位凸起侧边的位置设置用以与底座连接的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使得底座增高装置分为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限位连接的左底座增高装置和右底座增高装置;或/和,在靠近第一支撑座后端的底部位置设有移动轮,同时在靠近第二支撑座前端的底部位置设有支撑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门柜底座增高装置,包括底座增高装置,所述底座增高装置设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调节与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凸起、后定位槽对底座与底座增高装置之间的连接进行限位和定位,提升装配的精准性和操作的方便性,而且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柜体的移位或偏移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调节结构可以根据门柜柜列或储物柜底座的侧板长度,通过沟槽与筋条之间的扣接以及通过拨钮使得沟槽与筋条脱接的方式对底座增高装置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具有方便快捷、易于调节的特点。
同时,在底座增高装置和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后端位置分别设置移动轮,同时在前端位置分别设置支撑垫。该移动轮的作用在于方便储物柜的移动,而支撑垫的作用在于提高增高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底座增高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移位或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门柜底座增高装置对门柜或储物柜的底座进行增高后,在底座底部形成空气流通的空间,一方面便于卫生的情节,另一方面底部空间的空气流通,避免了潮湿、霉变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底座增高装置的左右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伸缩调节部与容腔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图3沿M-M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沟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底台与拨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对图6的拨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对图7沿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支撑座及其容腔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支撑座上设置的承载凸台示意图。
图11是设在第一支撑座的容腔内壁的筋条示意图。
图12是设有底座增高装置的门柜柜列示意图。
图13是设有底座增高装置和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储物柜示意图。
图14是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第一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第一”、“第二”、“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同时参阅附图1-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增高装置在使用时由两支底座增高装置1、和底座增高装置2构成的底座增高装置组件100进行使用,以底座增高装置1为例对底座增高装置的伸缩调节与限位结构的结构特征作如下说明:
其一、所述底座增高装置1设有伸缩调节结构,同时在所述底座增高装置的顶部位置设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对门柜的底座进行限位和定位。
其二、所述伸缩调节结构由第一支撑座3、第二支撑座5构成,在所述第二支撑座5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端部一体连接有伸缩调节部4,同时,在所述第一支撑座3内设有容纳伸缩调节部的容腔32,使得所述伸缩调节部4可嵌入容腔32内。
其三、在所述伸缩调节部4与容腔32之间设置具有一级以上调节档位的调节结构,将所述伸缩调节部4嵌入容腔32内后,通过所述调节结构将第一支撑座3、第二支撑座5连接为一体,并对底座增高装置1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之间的调节结构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
具体地,在所述伸缩调节部4的顶部设有沟槽42,同时,在第一支撑座相对于沟槽的容腔32内壁设有两个以上与所述沟槽相适配的筋条,如筋条33和筋条34,所述沟槽42与筋条33、34间以扣接方式连接(即将筋条33或34卡入沟槽42内扣接)而形成所述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对应地具有两级以上的调节档位。
为了伸缩调节部4的调节操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了如下的实施方式:
首先,在所述伸缩调节部4的顶部设有以舌状向前延伸的底台411(在底台411的三面周侧形成镂空结构413,类似半岛结构),在所述底台411上设有凸起421,在所述凸起421上沿伸缩调节部顶部的幅宽方向设所述沟槽,具体地,该沟槽42采用横截面为矩形且连通的沟槽422。
其次,在所述底台411的前端背面设有拨钮41,通过拨钮41使得沟槽422与筋条33或34脱接,即脱离扣接。该拨钮41与底台411垂直连接,且拨钮尾端与沟槽相背方向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多门柜柜列组成的储物柜的底座增高装置,实施方式如下:
具体地,所述底座增高装置还包括由两所述底座增高装置经集成一体成型而成的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从而在所述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顶部位置并列地设有两所述限位结构,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对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
在上述伸缩调节的实施方式基础上,继续提供限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示:
具体地,所述限位结构由设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若干限位构件构成,每一限位构件均沿支撑座的高度方向向上突出而成,并在支撑座顶部三面或周向地环绕限位构件设置承载凸台,即:在所述限位构件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顶部之间具有承载凸台。
具体地,限位构件的实施方式为:
(1)对于第一支撑座3,在第一支撑座3顶部邻近后定位槽的位置设有至少一段的限位凸起,如两段限位凸起,这些限位凸起位于顶部在幅宽方向上的中心区域,且一端沿纵向方向朝第一支撑座的前端延伸,在所述限位凸起与第一支撑座的顶部之间具有承载凸台37。
(2)对于第二支撑座5,在第二支撑座的顶部设有至少一段的限位凸起,如一段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同样位于第二支撑座顶部在幅宽方向上的中心区域,其两端分别沿纵向方向朝第二支撑座的两端延伸。在所述限位凸起与第二支撑座的顶部之间具有承载凸台54。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只在第一支撑座或第二支撑座上设置限位凸起,也可以同时在第一支撑座或第二支撑座上设置限位凸起,具体视需要而定。
(3)具体地,限位凸起的高度约为1-10mm,其具体高度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拆装操作的便捷性和底座增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安全性作具体的选择。但在第二支撑座的后端位置设置的后定位槽35的高度较高,高度约为6-20mm,其目的在于对底座进行限位、定位,并提高底座增高装置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安全性,其具体实施方式为:限位凸起在第一支撑座远离第二支撑座的后端位置设有垂直向上延伸而成的后定位槽35。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定位槽35朝向第二支撑座的侧面设置缺口。
对于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其设有与底座增高装置一样的限位凸起、承载凸台,但区别在于位于两所述限位结构之间的承载凸台连成一体,或连成一片。如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第一集成支撑座6由第一支撑座7和第二支撑座8经集成一体成型而成,在两限位结构之间设连片承载凸台61,连片承载凸台61的宽度62大于或等于相邻底座的侧板的总厚度。在使用时两相邻门柜柜列的底座以紧邻连接的方式分别搭载于连片承载凸台61的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如此结构不但在装配和拆卸过程中具有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的特点,而且使得储物柜内的柜列之间形成整体,提高底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和使用过程中,上述的限位凸起和后定位槽即能满足需求,但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和使用需求中,为进一步提高底座增高装置和底座之间连接的紧固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在靠近限位凸起侧边的位置设置用以与底座连接的卡接头,如卡接头36、卡接头52和卡接头53,但这些卡接头的设置使得底座增高装置分为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限位连接的左底座增高装置和右底座增高装置。其中,卡接头的特点为:卡接头包括卡接本体与卡接扣头,卡接本体的其中一侧面与限位凸起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但卡接扣头悬空于承载凸台的上方。
此外,为了拆装和使用方便,还可以在靠近第一支撑座后端的底部位置30设有移动轮51,同时在靠近第二支撑座前端的底部位置51设有支撑垫。
在上述底座增高装置的伸缩调节与限位结构的实施方式基础上,本使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门柜底座增高装置,该门柜底座增高装置包括底座增高装置,所述底座增高装置设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调节与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门柜底座增高装置主要用于对门柜或储物柜的底座进行增高,使得在底座底部形成空气流通的空间,一方面便于卫生的情节,另一方面底部空间的空气流通,避免了潮湿、霉变带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门柜底座增高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底座增高储物柜,包括带有柜体和柜门的门柜柜列200,其中,每一门柜柜列200均有若干柜箱竖直叠合连接而成,并在所述柜体的底部具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底座增高装置,其结构特点在于:分别在所述底座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设置一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增高装置100,所述底座增高装置设有伸缩调节结构,并在所述底座增高装置的顶部位置设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对门柜的底座进行限位和定位,并在底座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适配的定位空间;而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可以根据门柜柜列或储物柜底座的侧板长度,进而对底座增高装置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
对于由两列以上的门柜柜列,如门柜柜列401、门柜柜列402和门柜柜列403组合而成的储物柜400,那么在两相邻所述门柜柜列底部之间,如在门柜柜列401、门柜柜列402之间和门柜柜列402和门柜柜列403之间的底座,分别采用如上所述的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6A、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6B,所述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由两所述底座增高装置集成一体成型而成,从而在所述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顶部位置并列地设置两所述限位结构,两所述限位结构分别与相邻所述门柜柜列底座的左侧板、右侧板限位与定位连接,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对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
此外,按前述所述的实施方式,在底座增高装置、双底座集成增高装置的后端位置分别设置移动轮31,同时在前端位置分别设置支撑垫。该移动轮的作用在于方便储物柜的移动,而支撑垫的作用在于提高增高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底座增高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移位或滑动。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机译: 汽车安全带一体式座椅,其座椅部分和靠背通过倾斜调节装置相互连接,其中倾斜调节装置由底座结构形成
机译: 用于调节底座高度的装置,特别是用于家具柜等的装置
机译: 高度可调节的烧烤装置-单伸缩腿和带可伸缩炉膛的剪式三脚架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