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

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涉及道路养护的技术领域,包括道路主体,所述道路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远离所述道路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乳化沥青粘接层,所述乳化沥青粘接层背离所述加固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沥青混合层,所述沥青混合层背离所述乳化沥青粘接层的一侧涂抹有防腐层,所述加固层的包括金属板和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穿过所述金属板,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为若干。本申请所述的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结构简单,提高超薄磨耗层支撑稳定性,增强使用寿命,具有防腐功能,增强连接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养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与交通工具的日益进步,桥梁路面养护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处理是一种利用沥青路面热再生机组对原有路面进行加热、翻松,并添加再生剂、新集料,然后进行复拌、烘干、摊铺、整平、压实的再生工艺。其先进性就在于原路面材料可以100%的利用。因此,近年来就地热再生作为表面功能恢复型养护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超薄磨耗层在铺设时,由于超薄磨耗层与道路之间的连接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导致磨耗层与道路之间会产生脱离,道路表面坑洼等现象,为此,我们提出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由于超薄磨耗层与道路之间的连接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导致磨耗层与道路之间会产生脱离,道路表面坑洼等现象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

本申请提供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包括道路主体,所述道路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远离所述道路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乳化沥青粘接层,所述乳化沥青粘接层背离所述加固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沥青混合层,所述沥青混合层背离所述乳化沥青粘接层的一侧涂抹有防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道路主体与乳化沥青粘接层之间设置有加固层,提高超薄磨耗层的支撑力,尽量减少超薄磨耗层在使用时表面下沉,影响对路面的保护效果。

可选的,所述加固层的包括金属板和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穿过所述金属板,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为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金属板与加强杆的配合,增强加固层两侧的连接性。

可选的,所述加强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地插,所述道路主体的顶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地插与所述插孔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地插与插孔的配合,便于加固层与道路主体进行连接,增强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两个所述加强杆之间位于所述金属板的顶端开设有一号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一号放置槽,提高加固层与乳化沥青粘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

可选的,两个所述加强杆之间位于所述金属板的底端开设有二号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二号放置槽,提高加固层与道路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连接紧密性。

可选的,所述乳化沥青粘接层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沥青混合层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凸粒,所述凸粒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与凸粒的配合,增强乳化沥青粘接层和沥青混合层之间的接触面积。

可选的,所述防腐层为沥青防腐涂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防腐层,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道路主体与乳化沥青粘接层之间设置有加固层,提高超薄磨耗层的支撑力,尽量减少超薄磨耗层在使用时表面下沉,影响对路面的保护效果,通过金属板与加强杆的配合,增强加固层两侧的连接性,通过地插与插孔的配合,便于加固层与道路主体进行连接,增强连接稳定性,提高使用效果,通过凹槽与凸粒的配合,增强乳化沥青粘接层和沥青混合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效果,通过开设有一号放置槽,提高加固层与乳化沥青粘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开设有二号放置槽,提高加固层与道路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连接紧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的图;

图3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主体;2、加固层;3、乳化沥青粘接层;4、沥青混合层;5、防腐层;6、金属板;7、加强杆;8、地插;9、插孔;10、凹槽;11、凸粒;12、一号放置槽;13、二号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参照图1-3,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包括道路主体1,道路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固层2,通过在道路主体1与乳化沥青粘接层3之间设置有加固层2,提高超薄磨耗层的支撑力,尽量减少超薄磨耗层在使用时表面下沉,影响对路面的保护效果。

参照图1-3,加固层2的包括金属板6和加强杆7,加强杆7穿过金属板6,加强杆7的数量为若干,通过金属板6与加强杆7的配合,增强加固层2两侧的连接性。加强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地插8,道路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插孔9,地插8与插孔9插接,通过地插8与插孔9的配合,便于加固层2与道路主体1进行连接,增强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1-3,加固层2远离道路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乳化沥青粘接层3,乳化沥青粘接层3背离加固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沥青混合层4,通过设置有乳化沥青粘接层3和沥青混合层4,对道路表面进行保护,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3,两个加强杆7之间位于金属板6的顶端开设有一号放置槽12,通过开设有一号放置槽12,提高加固层2与乳化沥青粘接层3之间的接触面积。两个加强杆7之间位于金属板6的底端开设有二号放置槽13,通过开设有二号放置槽13,提高加固层2与道路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连接紧密性。

参照图1和图2,沥青混合层4背离乳化沥青粘接层3的一侧涂抹有防腐层5,防腐层5为沥青防腐涂料,通过设置有防腐层5,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乳化沥青粘接层3的顶端开设有凹槽10,沥青混合层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凸粒11,凸粒11与凹槽10相适配,通过凹槽10与凸粒11的配合,增强乳化沥青粘接层3和沥青混合层4之间的接触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超薄磨耗层的实施原理为:

当超薄磨耗层在铺设时,工作人员通过在道路主体1与乳化沥青粘接层3之间设置有加固层2,提高超薄磨耗层的支撑力,尽量减少超薄磨耗层在使用时表面下沉,影响对路面的保护效果,通过金属板6与加强杆7的配合,增强加固层2两侧的连接性,通过地插8与插孔9的配合,便于加固层2与道路主体1进行连接,增强连接稳定性,提高使用效果,通过凹槽10与凸粒11的配合,增强乳化沥青粘接层3和沥青混合层4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效果,通过开设有一号放置槽12,提高加固层2与乳化沥青粘接层3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开设有二号放置槽13,提高加固层2与道路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连接紧密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