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

一种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包括研磨仓,所述研磨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破碎仓,所述破碎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破碎锤,所述破碎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口,所述研磨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研磨辊,所述研磨仓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阻隔网将进入破碎仓的大颗粒混凝土块阻隔在破碎仓内,再通过电动破碎锤将大颗粒混凝土块加工破碎成直径小于七毫米的小颗粒,使该装置能够对加入试验磨机中的混凝土块进行主动区分和破碎,从而避免大于七毫米的混凝土块研磨效果不佳的情况,将阻隔网设置有夹角的倾斜板状能够避免颗粒卡在阻隔网的网口造成阻塞的情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31380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潍坊京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037393.X

  • 申请日2022-04-28

  • 分类号B02C21/00(2006.01);B02C4/10(2006.01);B02C1/00(2006.01);B02C23/16(2006.01);B02C23/00(2006.01);G01N1/28(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李鹏

  • 地址 261108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奎文(滨海)特色产业园京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2-09-26 23:57: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

背景技术

复合掺和料是由超细硅粉、高活性矿粉和多种高性能外加剂优化配制而成,具有较高的活性指数,掺加此增强型矿物掺合料能够显著改善轨道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磨机是水泥厂化验室测定水泥熟料标号及熟料化学分析必不可缺的备,该机还可用来研磨其他物料。

现有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的缺点:现有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的入磨物料粒度要小于7mm,对于物料粒度较大的混凝土研磨效果较差且会对设备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包括研磨仓,所述研磨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破碎仓,所述破碎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破碎锤,所述破碎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口,所述研磨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研磨辊,所述研磨仓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

可选的,所述研磨仓的底部圆弧状,所述研磨仓底部内壁的形状与研磨辊的外壁形状相适配,所述研磨仓的内壁与研磨辊的外壁距离小于零点二毫米,通过研磨仓与研磨辊的配合对进入研磨仓内的混凝土块进行研磨,通过限制研磨仓与研磨辊的距离能够调整对混凝土研磨细度。

可选的,所述破碎仓向一侧倾斜,所述电动破碎锤的输出方向与破碎仓的朝向垂直,所述电动破碎锤输出端的宽度与破碎仓内壁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破碎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隔网,通过破碎仓和电动破碎锤的配合对进入破碎仓内的混凝土块进行破碎,减小混凝土块的颗粒直径,提高该装置的研磨效率。

可选的,所述阻隔网由倾斜呈夹角的板材组成,所述阻隔网的阻隔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七毫米,通过阻隔网将进入破碎仓的大颗粒混凝土块阻隔在破碎仓内,再通过电动破碎锤将大颗粒混凝土块加工破碎成直径小于七毫米的小颗粒,使该装置能够对加入试验磨机中的混凝土块进行主动区分和破碎,从而避免大于七毫米的混凝土块研磨效果不佳的情况,将阻隔网的阻隔板设置有夹角的倾斜状能够避免颗粒卡在阻隔网的网口造成阻塞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研磨仓的底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的内侧形状与研磨仓的内壁形状相适配,所述封闭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锁扣,所述封闭板通过锁扣与研磨仓固定连接,通过封闭板将研磨仓底部的开槽封闭并通过锁扣固定,接口使研磨仓与研磨辊正常工作将混凝土块研磨加工,研磨完成后即可打开锁扣将封闭板转动将研磨仓内加工后的混凝土粉末倒出。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研磨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高度与电机的底部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通过研磨仓与研磨辊的配合对进入研磨仓内的混凝土块进行研磨,通过限制研磨仓与研磨辊的距离能够调整对混凝土研磨细度,通过破碎仓和电动破碎锤的配合对进入破碎仓内的混凝土块进行破碎,减小混凝土块的颗粒直径,提高该装置的研磨效率。

2、该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通过阻隔网将进入破碎仓的大颗粒混凝土块阻隔在破碎仓内,再通过电动破碎锤将大颗粒混凝土块加工破碎成直径小于七毫米的小颗粒,使该装置能够对加入试验磨机中的混凝土块进行主动区分和破碎,从而避免大于七毫米的混凝土块研磨效果不佳的情况,将阻隔网的阻隔板设置有夹角的倾斜状能够避免颗粒卡在阻隔网的网口造成阻塞的情况,通过封闭板将研磨仓底部的开槽封闭并通过锁扣固定,接口使研磨仓与研磨辊正常工作将混凝土块研磨加工,研磨完成后即可打开锁扣将封闭板转动将研磨仓内加工后的混凝土粉末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研磨仓,2-破碎仓,3-电动破碎锤,4-入料口,5-研磨辊,6-电机,7-阻隔网,8-开槽,9-封闭板,10-锁扣,1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它包括研磨仓1,研磨仓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破碎仓2,破碎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破碎锤3,破碎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口4,研磨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研磨辊5,研磨仓1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研磨仓1的底部圆弧状,研磨仓1底部内壁的形状与研磨辊5的外壁形状相适配,研磨仓1的内壁与研磨辊5的外壁距离小于零点二毫米,通过研磨仓1与研磨辊5的配合对进入研磨仓1内的混凝土块进行研磨,通过限制研磨仓1与研磨辊5的距离能够调整对混凝土研磨细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破碎仓2向一侧倾斜,电动破碎锤3的输出方向与破碎仓2的朝向垂直,电动破碎锤3输出端的宽度与破碎仓2内壁的宽度相适配,破碎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隔网7,通过破碎仓2和电动破碎锤3的配合对进入破碎仓2内的混凝土块进行破碎,减小混凝土块的颗粒直径,提高该装置的研磨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阻隔网7由倾斜呈夹角的板材组成,阻隔网7的阻隔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七毫米,通过阻隔网7将进入破碎仓1的大颗粒混凝土块阻隔在破碎仓2内,再通过电动破碎锤3将大颗粒混凝土块加工破碎成直径小于七毫米的小颗粒,使该装置能够对加入试验磨机中的混凝土块进行主动区分和破碎,从而避免大于七毫米的混凝土块研磨效果不佳的情况,将阻隔网7的阻隔板设置有夹角的倾斜状能够避免颗粒卡在阻隔网7的网口造成阻塞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研磨仓1的底部开设有开槽8,开槽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封闭板9,封闭板9的内侧形状与研磨仓1的内壁形状相适配,封闭板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锁扣10,封闭板9通过锁扣10与研磨仓1固定连接,通过封闭板9将研磨仓1底部的开槽8封闭并通过锁扣10固定,接口使研磨仓1与研磨辊5正常工作将混凝土块研磨加工,研磨完成后即可打开锁扣10将封闭板9转动将研磨仓1内加工后的混凝土粉末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电机6的输出端与研磨辊5的转轴固定连接,研磨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底部高度与电机6的底部高度相等。

实施例一:在入料口4的顶部设置端盖,使其能够将入料口4的顶部封闭,避免雨水等杂质进入研磨仓1内影响研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S1、从入料口4添加混凝土块,在电动破碎锤3作用下,混凝土块被加工成小于七毫米的小型颗粒进入研磨仓1;

S2、研磨仓1与研磨辊5配合将混凝土颗粒研磨加工后再通过开槽8取出。

综上所述:该新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试验磨机,通过研磨仓1与研磨辊5的配合对进入研磨仓1内的混凝土块进行研磨,通过限制研磨仓1与研磨辊5的距离能够调整对混凝土研磨细度,通过破碎仓2和电动破碎锤3的配合对进入破碎仓2内的混凝土块进行破碎,减小混凝土块的颗粒直径,提高该装置的研磨效率;通过阻隔网7将进入破碎仓1的大颗粒混凝土块阻隔在破碎仓2内,再通过电动破碎锤3将大颗粒混凝土块加工破碎成直径小于七毫米的小颗粒,使该装置能够对加入试验磨机中的混凝土块进行主动区分和破碎,从而避免大于七毫米的混凝土块研磨效果不佳的情况,将阻隔网7的阻隔板设置有夹角的倾斜状能够避免颗粒卡在阻隔网7的网口造成阻塞的情况,通过封闭板9将研磨仓1底部的开槽8封闭并通过锁扣10固定,接口使研磨仓1与研磨辊5正常工作将混凝土块研磨加工,研磨完成后即可打开锁扣10将封闭板9转动将研磨仓1内加工后的混凝土粉末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