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食葵花盘自动捡拾回收装置

一种食葵花盘自动捡拾回收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葵花盘自动捡拾回收装置,包括:机架、提升从动轴、分行器主动轴、分行器机架、横向主动轴、横向从动轴等零部件;所述的横向主动轴通过外接动力带动横向传送带、横向从动轴横向传送食葵花盘;所述的提升从动轴带动链轮一转动,从而带动链轮二转动,再者通过分行器主动轴带动分行器输送带、分行器从动轴转动,完成食葵花盘纵向运动,到达横向传送带上,最后到达提升机上,完成食葵花盘的捡拾回收;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06464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屯金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825060.7

  • 发明设计人 白金牛;吾米提别克阿里木汗;

    申请日2022-04-11

  • 分类号A01D89/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836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北屯市工业物流园区顺通路2185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2: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葵收获机机械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食葵花盘自动捡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食葵收获是这样的,先是人工将食葵的头割下,然后将人工将食葵的头放入脱粒机里进行脱粒。

通过一种食葵花盘自动捡拾回收装置的研制,实现食葵花盘的自动捡拾回收。节省了人工,降低了食葵花盘收获时所产生的浪费,增加农民的收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葵花盘自动捡拾回收装置,减少人工工作量,降低食葵花盘收获时所产生的浪费,增加农民收入。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葵花盘自动捡拾回收装置,包括机架、提升从动轴、轴承组一、链轮一、链轮二、轴承组二、分行器主动轴、分行器机架、护边毛刷、横向主动轴、轴承组三、横向传送带、横向从动轴、轴承组四、分行器输送带、分行器从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行器从动轴、分行器主动轴、护边毛刷安装在分行器机架上,所述的分行器从动轴、分行器主动轴之间安装有分行器输送带,该总成通过分行器主动轴与机架上的轴承组二、链轮二相连接;所述的提升从动轴、轴承组一、链轮一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横向主动轴通过轴承组三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横向从动轴通过轴承组四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横向传送带安装在横向主动轴与横向从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横向主动轴通过外接动力带动横向传送带、横向从动轴横向传送食葵花盘;提升从动轴带动链轮一转动,从而带动链轮二转动,再者通过分行器主动轴带动分行器输送带、分行器从动轴转动,完成食葵花盘纵向运动,到达横向传送带上,最后到达提升机上,完成食葵花盘的捡拾回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为主视图;

图中1为机架、2为提升从动轴、3为轴承组一、4为链轮一、5为链轮二、6为轴承组二、7为分行器主动轴、8为分行器机架、9为护边毛刷、10为横向主动轴、11为轴承组三、12为横向传送带、13为横向从动轴、14为轴承组四。

图2为左视图;

图中15为分行器输送带、16为分行器从动轴。

图3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食葵花盘自动捡拾回收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机架1、提升从动轴2、轴承组一3、链轮一4、链轮二5、轴承组二6、分行器主动轴7、分行器机架8、护边毛刷9、横向主动轴10、轴承组三11、横向传送带12、横向从动轴13、轴承组四14、分行器输送带15、分行器从动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行器从动轴16、分行器主动轴7、护边毛刷9、安装在分行器机架8上,所述的分行器从动轴16、分行器主动轴7之间安装有分行器输送带15,该总成通过分行器主动轴7与机架1上的轴承组二6、链轮二5相连接;所述的提升从动轴2、轴承组一3、链轮一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的横向主动轴10通过轴承组三11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的横向从动轴13通过轴承组四1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的横向传送带12安装在横向主动轴10与横向从动轴13上;所述的横向主动轴10通过外接动力带动横向传送带12、横向从动轴13横向传送食葵花盘;所述的提升从动轴2带动链轮一4转动,从而带动链轮二5转动,再者通过分行器主动轴7带动分行器输送带15、分行器从动轴16转动,完成食葵花盘纵向运动,到达横向传送带12上,最后到达提升机上,完成食葵花盘的捡拾回收。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结构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用于其它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