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外销松萝茶连续化生产线

一种外销松萝茶连续化生产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销松萝茶连续化生产线,包括通过传送装置依次连接的摇青机、萎凋机组、杀青机、揉捻机组、解块机、炒形酶解机组、整形酶解机组、色选除杂分级机和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本发明针对外销松萝茶的需求特点,研发设计了一种外销松萝茶连续化生产线,通过该生产线及其加工步骤获得的外销松萝茶的外形为“螺形”,色泽乌褐,茶汤深黄红褐,滋味浓醇回甘,含有浓烈甜蜜香,从而解决了传统外销茶采用红茶和绿茶进行拼配,茶叶整体品相差,口感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螺形”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2681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297187.5

  • 发明设计人 王海燕;王光熙;

    申请日2023-03-23

  • 分类号A23F3/06(2006.01);A23F3/12(2006.01);B07B15/00(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凌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16;

  • 代理人叶绿林

  • 地址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经济开发区龙跃路6号

  • 入库时间 2023-07-13 06:30: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F 3/06 专利申请号:2023102971875 申请日:2023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2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销松萝茶连续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松萝茶是我国历史名茶,属于炒青绿茶类,创制于明代初期,是我国主要外销茶,每年出口量高达3万吨上下。但是近年来,国际茶叶市场发生了变化,绿茶主要进口国大都倾向进口外形色泽乌褐,茶汤深黄红褐,滋味浓醇回甘,含有浓烈甜香的螺形茶,为此具有传统风味的松萝绿茶外销量也深受影响。为了稳定和获得国外更大市场,争取更大的出口量,现有的做法是根据客户对滋味浓度的需求,采用不同比例的绿茶和红茶进行拼配,从而达到客户喜好的口感,但该方法获得的茶叶口感难以做到统一,且茶叶红绿混杂,品相差。因此,需要对现有松萝绿茶的加工工艺及生产线进行改进,以能够生产出符合出口口感的外销松萝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销松萝茶连续化生产线,解决现有现有外销茶采用绿茶和红茶进行拼配,品相差,口感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销松萝茶连续化生产线,包括通过传送装置依次连接的摇青机、萎凋机组、杀青机、揉捻机组、解块机、炒形酶解机组、整形酶解机组、色选除杂分级机和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

所述萎凋机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一组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所述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包括萎凋槽,所述萎凋槽的底部设置有运输茶叶的回转输送带,所述萎凋槽的进料端还设置有将茶叶输送入萎凋槽内的进料输送带,所述进料输送带的上方间隔设置有一组负离子风扇,负离子风扇管道连接设置有杂物收集袋;所述负离子风扇的进风口下方还设置有电磁除杂滚筒;

所述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拼配匀料输送装置、匀料除杂缸、提香灭菌匀堆滚筒和出料除杂振动槽;

所述拼配匀料输送装置包括一组称重进料带,称重进料带的出料端设置有配料斗,配料斗内设置有对茶叶混合搅拌的配料器,所述配料斗的出料端连接设置有匀料输送带,所述匀料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一组对茶叶进行翻拌的第一翻料器;所述匀料输送带的出料口与匀料除杂缸的进料口对接;

所述匀料除杂缸包括圆柱形的缸体,分别设置在缸体底部和顶部且可开闭的筛网底盖和筛网上盖,所述筛网上盖上设置有第一负离子风扇,第一负离子风扇连接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袋;所述缸体内还设置有匀料器;所述匀料除杂缸的出料口与提香灭菌匀堆滚筒的进料口对接;

所述提香灭菌匀堆滚筒包括滚筒本体及设置在滚筒本体下方的电磁加热装置;所述提香灭菌匀堆滚筒的出料口与出料除杂振动槽对接;所述出料除杂振动槽包括槽体及带动槽体振动的振动器,所述槽体的底板为12目筛网结构。

为迅速给茶叶降温,所述杀青机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摊晾输送带,摊晾输送带上设置有冷风机。

具体的,所述揉捻机组包括揉捻机架,并排设置在揉捻机架上的一组揉捻机,所述揉捻机架上设置有配料行车,配料行车上设置有配料输送带,配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落料筒,落料筒内设置有分料器,所述落料筒的下方设置有伸入揉捻机揉捻桶内的软性裙边。所述揉捻机的出茶口下方设置有振动输送槽,振动输送槽以5-7°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振动输出槽的出料端设置有梳状过滤器。

为方便自动加揉捻,所述摊晾输送带与配料输送带间设置有揉捻进料输送带,揉捻进料输送带上设置有复合糖化酶添加装置和翻料辊。

优先的,所述摇青机为DL-6CZQ-110型茶叶摇青机;所述杀青机为6CST-80-ZF型电热与热风茶叶杀青机;所述解块机为电磁滚筒解块机,包括电磁滚筒本体及设置在电磁滚筒本体内的螺旋导叶筋;所述色选除杂分级机为DT7C6型茶叶色选机。

为提高茶叶制形成形的效果,所述炒形酶解机组包括一组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的锅口直径为60cm,锅深为25cm;所述整形酶解机组包括一组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的锅口直径为50cm,锅深为23cm。

进一步的,所述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分两排且相对布置,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料行车,第一进料行车上设置有第一进料输送带,所述第一进料行车位于第一进料输送带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可正反转的第一配料输送带;两排所述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输送带;所述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分两排且相对布置,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料行车,第二进料行车上设置有第二进料输送带,所述第二进料行车位于第二进料输送带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可正反转的第二配料输送带;两排所述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料输送带。

为方便加酶萎凋,所述萎凋槽的进料端上方还设置有匀料斗,所述匀料斗的底部为与回转输送带宽度相适配的扁平出料口,所述匀料斗的上方设置有超声波加酶器,所述超声波加酶器的雾化喷头对准匀料斗内,所述匀料斗内还设置有匀料器,所述匀料器包括匀料转轴和错位安装在匀料转轴上的一组匀料爪。

为进一步去除杂质,所述槽体上还设置有外罩,外罩上设置有第二负离子风扇,第二负离子风扇连接设置有第二杂物收集袋。

为方便将摇青机中的茶叶分配到各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中,所述摇青机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振动配料槽,振动配料槽以7-9°向下倾斜布置,振动配料槽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与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一一对应的落料孔且落料孔位于进料输送带进料端的上方,所述落料孔内设置有落料阀;所述振动配料槽内还设置有一组挡在落料孔一侧且可上下移动的分隔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生产线制得的外销松萝茶外形为为“螺状”,色泽乌褐,茶汤深黄红褐,滋味浓醇回甘,含有浓烈甜蜜香。该外销松萝茶即不属于传统绿茶,也不属于红茶,而是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新品茶叶。具体设备中采用“凸棱摇笼”的摇青机,进行快速摇青,使叶缘细胞受损,有利于后道的外源纤维素酶进入芽叶内层,进行光热萎凋酶解反应。采用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即实现了加酶和萎凋的自动连续化操作,减少人工操作的成本,同时,在萎凋前对茶叶进行除杂,从而避免茶叶中夹带的杂质参与萎凋反应,影响茶叶的口感品质。所述解块机采用AFY-600型电磁滚筒炒干机,通过电磁辐射给筒体进行直接加热,所以比一般解块机,不仅热效率高达28%以上,而且挥发水分快10-12%,解块松散度提高8-10%,并且还有利于茶多糖复合产物的转化形成。所述炒形和整形采用大小两种规格的双锅曲毫炒干机制备,获得的茶叶紧结,重实,匀整且高糖甜蜜香浓烈。同时,在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的下方对应设置振动筛,筛去炒形中的碎末,能够有效避免茶叶整形中产生焦糊味,影响茶叶品质。采用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既能对茶叶提香灭菌,还可解决现有箱体式拼配匀堆机,不能将“螺形”茶翻拌均匀拼配匀堆和难以清除螺形茶中夹带的茸毛的技术难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线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生产线中各机组相连接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为本发明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振动配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分隔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匀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揉捻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梳状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翻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螺旋导叶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称重底板的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柔性橡胶挡圈的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配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第一翻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提香灭菌匀堆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出料除杂振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螺旋导叶筋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19所示,一种外销松萝茶连续化生产线,包括通过传送装置依次连接的摇青机1、萎凋机组2、杀青机3、揉捻机组4、解块机5、炒形酶解机组6、整形酶解机组7、色选除杂分级机8和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9。所述摇青机1、萎凋机组2和杀青机3组成摇青萎凋酶解杀青模块,所述揉捻机组4、解块机5、炒形酶解机组6和整形酶解机组7组成揉捻解块制形整形与酶解模块,所述色选除杂分级机8和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9组成除杂分级与提香灭菌拼配匀堆模块。通过上述设备的连接,从而获得一条生产外销松萝茶的连续化生产线,以满足现有外销茶松萝茶的加工需求,解决现有外销松萝茶采用绿茶和红茶拼配的方式,茶叶品相差,口感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以下结合外销松萝茶的加工过程,对本生产线的排布及其连接关系作具体描述。

首先,鲜叶原料通过输送带送至摇青机1中进行摇青,所述摇青机1设置1台,为优选采用DL-6CZQ-110型茶叶摇青机,该机能进行智能化摇青茶鲜叶。生产线配置摇青机的目的,通过智能化摇青,破坏叶缘细胞结构,有利于后道外源生物酶深入芽叶内层,进行光热萎凋酶解反应。

经摇青机1摇青后的茶叶,被输送至萎凋机组2进行光热萎凋酶解反应。所述萎凋机组2包括4条并排排列的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21。所述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21包括萎凋槽211,布置在萎凋槽211前端的进料输送带213,所述进料输送带213。所述摇青机1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振动配料槽10,振动配料槽10横向布置在4条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21的进料输送带213进料端上方且以7-9°向上倾斜布置,与摇青机1出料口对接。所述振动配料槽10的底部对应每条进料输送带213设置有一个落料孔101,落料孔101内设置有落料阀102,落料孔101的直径与振动配料槽10的宽度相适配,通过控制各落料阀102的开闭以控制对不同进料输送带213进行送料。为进一步克服相互间的干扰,所述振动配料槽10相邻两落料孔101间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分隔板103,具体的,所述振动配料槽10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带动分隔板103上下移动的推动气缸104,推动气缸104的活动端与分隔板103固定连接。当第一个落料孔101落料时,位于第一和第二落料孔间的分隔板103关闭,茶叶从第一个落料孔101落下。当第二个落料孔101落料时,第一个落料孔101下方的落料阀102关闭,第二落料孔101下方的落料阀102打开,同时,第二个落料孔与第三个落料孔之间的分隔板103关闭,第一个落料孔与第二个落料孔之间的分隔板打开,使茶叶能够顺利进入第二个落料孔的位置并下落,以此类推,实现第三个、第四个落料孔的落料。

所述振动配料槽10通过驱动装置105带动其上下振动输料,该驱动装置105包括振动电机1051,安装在振动电机1051输出轴上的偏心轮1052,偏心轮1052与振动配料槽10间设置有摇杆1053,摇杆1053的一端偏心安装在偏心轮1052上,另一端通过活动销安装在振动配料槽10的底部安装座上,振动电机1051转动带动偏心轮1052转动,从而带动振动配料槽10上下振动,可以通过控制振动电机1051的转动速度,来控制振动配料槽10的振动频率。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驱动装置,只要能够带动振动配料槽振动即可,在此不一一举例。

所述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21具体结构描述如下:包括萎凋槽211,所述萎凋槽211的底部设置有运输茶叶的回转输送带212,回转输送带212转动带动萎凋槽211内的茶叶向前输送。所述萎凋槽211的进料端还设置有将茶叶输送入萎凋槽211内的进料输送带213,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所述进料输送带213转动安装在进料机架2114上且为10目不锈钢筛网输送带,倾斜向上布置。所述进料机架2114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17,从而形成一个输送槽,所述进料输送带213设置在输送槽的底部。

为了使茶叶在进入萎凋槽211时,保持茶叶的清洁度,所述进料输送带213的上方间隔设置有2个负离子风扇214,负离子风扇214连接设置有杂物收集袋215。利用离子风的2次吸取作用,将茶鲜叶中夹带的虫体、毛发、纤维、茶黄片、灰尘进行吸除并收入杂物收集袋215。所述杂物收集袋215,为喇叭口状的尼龙袋,袋口紧套着离子风扇的背面,由其吸取收集清除杂物。

为进一步去除夹杂在茶叶中的金属杂质,所述负离子风扇214的进风口下方还设置有电磁除杂滚筒216;所述电磁除杂滚筒216转动安装在挡板217上,通过电磁除杂滚筒216将茶叶中的金属杂质吸走并挂在电磁除杂滚筒216上,当需要对电磁除杂滚筒216上的金属杂质进行清理时,打开负离子风扇214,关闭电磁除杂滚筒216上的电源,电磁除杂滚筒216的磁力消失,在负离子风扇214的吸力下将金属杂质吸入杂物收集袋215内,所述电磁除杂滚筒为现有技术,通电时产生磁力,断电时磁力消失,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为方便进行自动加酶拌匀,所述萎凋槽211的进料端上方还设置有匀料斗218,匀料斗218位于进料输送带213出料口的下方,接住进料输送带213上的茶叶。所述匀料斗218的底部为与回转输送带212宽度相适配的扁平出料口,当萎凋槽211进料时,萎凋槽211内的回转输送带2缓慢向前移动,直至整个萎凋槽211内铺满茶叶,回转输送带212停止转动,匀料斗218停止下料,以实现自动化上料。所述匀料斗218的上方设置有超声波加酶器219,超声波加酶器219优选采用市面上常用的超声波加湿器即可。所述超声波加酶器219的雾化喷头对准匀料斗218内,所述匀料斗218内还设置有匀料器2110,所述匀料器2110包括匀料转轴21101和错位安装在匀料转轴21101上的一组匀料爪21102,通过匀料转轴21101转动使匀料爪21102翻动茶叶,使茶叶与酶充分混合。

所述萎凋槽211为不锈钢材料,长10M,宽0.8M,高1.2M,槽深0.8M,所述回转输送带212为12目不锈钢材料的网状输送带,由其承载茶鲜叶进行光热萎凋和酶解反应以及进料与出料的输送。所述萎凋槽211的底部设置有进风腔2111,所述进风腔2111的一端封闭,一端连接设置吹风装置2113,通过吹风装置2113向进风腔2111内吹冷热风。为保证萎凋槽211内进风的均匀性,所述进风腔2111的底板向上倾斜布置,从而使进风腔2111的高度从进风端向末端逐渐减小,同时,所述进风腔2111的底板上还设置有一组扰流纹路2115,以使热风呈波浪式吹向萎凋槽。

所述吹风装置2113包括加热室21131,设置在加热室21131一端的鼓风机21132,设置在加热室21131另一端的热风转换舱21133,所述热风转换舱21133的出风口与进风腔2111的一端对接。所述加热室21131为长方形铸铁结构,室内配有总功率为40kw远红外加热板,分为4组重叠设置。加热室21131前端设置的圆形电热通道,直通热风换转舱21133,为了保温节约能源,还在加热室21131外设有防电热扩散的石棉保温防护罩。所述热风转换舱21133为圆球状结构,热风转换舱21133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可以与多条萎凋槽1的进风腔2111对接。热风转换舱21133的作用是将鼓风机吹来的热风,在热风转换舱21133内经旋转中和换转为均衡温度的热风,再通过热风转换舱21133上的多个出风口,输向各个萎凋槽进风腔2111的进风口,以输出较为均衡温度的热风。所述鼓风机132为4-72-15型离心式通风机。

所述萎凋槽211的上方还间隔设置有一组LED植物补光灯2112,共计5盏,每盏间隔1.8M,安装在距萎凋槽1上方65-75cm位置处,通过发射红色光,进行茶叶的光热萎凋。

萎凋后的茶叶送入杀青机3中进行杀青,所述杀青机3设置有一台,所述茶叶除杂萎凋一体机21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水平输送带12,第一水平输送带12的出料端与杀青机3的进料端间设置有第一提升机13,通过第一水平输送带12和第一提升机13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入杀青机3中。

所述杀青机3,优选采用6CST-80-ZF型电热与热风茶叶杀青机,利用电热与热风的“双热”进行短时中温杀青。采用短时中温杀青的益处: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阻止红变反应,以制成绿茶的品质风味,同时仍保留纤维素酶活力,使其继续进行酶解反应转化形成更多的茶多糖化合物。所述电热与热风茶叶杀青机,是通过电热滚筒和吹热风进行“双热杀青”,要比一般茶叶杀青机,可提高热效率4-6%,缩短杀青时间10-15%,并且无烟焦芽叶。所述杀青机3的出料端设置有摊晾输送带31,摊晾输送带31上配置有2台冷风机32,通过摊晾输送带31能快速将杀青叶温降至55-60℃,这样就更有利于后道的加酶揉捻和酶解反应。

经杀青机3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揉捻机组4进行揉捻。所述揉捻机组4包括揉捻机架41,并排设置在揉捻机架41上的4台揉捻机42,揉捻机42优选采用6CR-65型茶叶揉捻机。所述揉捻机架41上设置有配料行车43,配料行车43上设置有配料输送带44,配料行车43在揉捻机架41上来回移动,使配料输送带44的出料口位于不同揉捻机42的上方,并通过配料输送带44转动,使配料输送带44上的茶叶落入下方的揉捻机42的揉捻桶中。为防止茶叶撒落到揉捻桶外,配料输送带44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落料筒45,落料筒45内设置有分料器46,通过分料器46打散茶叶,使茶叶均匀的落入揉捻桶内。所述落料筒45的下方设置有伸入揉捻机42揉捻桶内的软性裙边451,在移动时,软性裙边451受压变形从揉捻桶中脱离,从而不会影响配料行车43的正常运行。所述摊晾输送带31与配料输送带44间设置有揉捻进料输送带47,揉捻进料输送带47上设置有复合糖化酶添加装置48和翻料辊49,通过复合糖化酶添加装置48向茶叶中添加复合糖化酶并通过翻料辊49拌匀。所述复合糖化酶添加装置48为超声波雾化器,所述翻料辊49上设置有一组翻料爪491。

所述揉捻机42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振动输出槽14,振动输出槽14以5-7°向下倾斜布置,振动输出槽14的驱动结构与振动配料槽10的驱动装置相同,在此不做重复描述。所述振动输出槽14的出料端设置有梳状过滤器141,通过梳状过滤器141过滤,使较大的茶团在梳状过滤器141上随振动输出槽14不断振动抖散解块后再输出,避免大茶团在解块机5上难以完全抖散的问题。

所述振动输出槽14的出料端与解块机5的进料端间设置有第二提升机15,揉捻后的茶叶送入解块机5内进行解块与酶解糖化反应。所述解块机5为电磁滚筒解块机,包括电磁滚筒本体51及配置的电磁装置、温控装置、排湿装置等部件。另外在电磁滚筒本体5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螺旋导叶筋52。所述螺旋导叶筋52沿电磁滚筒本体51的轴向布置,所述螺旋导叶筋52表面为螺纹状凹凸结构的条形结构,共有3根,间隔布置在电磁滚筒內,以进行直接加热与解块;所述电磁滚筒解块机利用电磁加热滚筒本体与螺旋导叶筋52,进行动态解块与酶解反应,不仅可加快水分挥发10-12%,提高解块松散度8-10%,而且还有利于茶多糖的转化形成。

经解块机5解散酶解后的茶叶,被送至炒形酶解机组6,进行“螺形茶”的炒制和复合糖化酶的糖化反应。所述炒形酶解机组6包括10台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1,10台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1的上方设置有来回移动的第一进料行车62,第一进料行车62上设置有第一进料输送带63,所述解块机5的出料端与第一进料输送带63间设置有第三提升机16。所述10台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1分两排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进料行车62位于第一进料输送带63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可正反转的第一配料输送带64,第一配料输送带64的两头出料端分别位于两侧的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1的锅口上方,通过第一配料输送带64的正反转实现两侧的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1进料。所述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1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输送带65,两排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1的出料口均对准第一出料输送带65,通过第一出料输送带65将炒形酶解后的茶叶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6CCGQ-6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61的锅体为半球形状,锅口的直径为60cm,锅体深度为25cm,属于大口径酶解炒茶锅,很适合松萝茶的初制炒形与酶解反应。生产线配置大口径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目的,利用炒手板的大弧度炒形幅度,快速的炒形频率,炒制成含水量为12-15%的卷曲松散螺形茶,同时还利用纤维素酶与糖化酶的“双酶糖化反应”,制成带有甜香的初制松萝茶。

所述整形酶解机组7包括8台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71,8台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71分两排且相对布置,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7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料行车72,第二进料行车72上设置有第二进料输送带73,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65的出料端与第二进料输送带73的进料端间设置有第四提升机17。所述第二进料行车72位于第二进料输送带73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可正反转的第二配料输送带74,第二配料输送带74的两头出料端分别位于两侧的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71的锅口上方,通过第二配料输送带74的正反转实现两侧的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71进料。两排所述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71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料输送带75,通过第二出料输送带75将整形酶解后的茶叶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所述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71的锅体为半球形状,锅口的直径为50cm,锅体深度为23cm,属于小口径酶解炒茶锅,同时,6CCGQ-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71内的炒板采用硅橡胶弧形炒板,利用硅橡胶柔软弧形炒手板的小弧度炒幅,慢速的翻炒频率,整炒成紧结重实匀整的螺形,同时还继续进行酶解糖化反应,制成具有浓烈高糖甜蜜香的松萝茶。

所述第二出料输送带75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五提升机18,第五提升机18的出料端与色选除杂分级机8的进料端对接,通过色选除杂分级机8对制得的松萝茶进行去杂和分级。所述色选除杂分级机8优选采用DT7C6型茶叶色选机,通过“形选+色选+智选”的三级识别与选择模块,分为:特级,1级,2级,3级,4级五个等级的茶叶,并且清除茶梗,片卜,沙石等杂物,完成外销松萝茶的加工制作,最后将分级后的茶叶送至不同的储料仓进行储存备用。

为满足不同国家对不同等级和口感松萝茶的需求,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季节和不同等级的上述外销松萝茶进行提香灭菌拼配匀堆,以获得适合对应出口国的松萝茶。

所述提香灭菌拼配匀堆工序采用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9完成。该机为松萝茶的拼配匀堆提香而特制的一款设备。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所述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9包括依次连接的拼配匀料输送装置91、匀料除杂缸92、提香灭菌匀堆滚筒93和出料除杂振动槽94。

具体的,所述拼配匀料输送装置91包括一组称重进料带911,称重进料带911至少设置有3条,为不锈钢筛网输送带结构。所述称重进料带911的进料端设置有茶叶储料斗916,所述称重进料带911的出料端设置有配料斗912。通过各称重进料带911将不同产地、不同季节制作的螺形茶输送进配料斗912内进行混合。为了精准控制各种茶叶的比例,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所述茶叶储料斗916下方连接设置有称重斗917,茶叶储料斗916与称重斗917间设置有控制茶叶下落的电磁阀918,称重斗917的底部设置有可开闭的称重底板919,具体结构可采用转动的方式使称重底板919从称重斗917下方移出,即在称重斗917上设置一个转动轴9191,转动轴9191采用电机带动,所述称重底板919通过连杆固定在转动轴9191上或直接将称重底板919的外边焊接固定在转动轴9191上,转动轴9191转动从而带动称重底板919转动,使称重底板919进入称重斗917下方或从称重斗917下方移出。为防止称重底板919移出时茶叶停留在称重底板919上,所述称重斗917底部设置有一圈柔性橡胶挡圈9171。为对进入配料斗912内的茶叶进行初步混合,所述配料斗912内设置有对茶叶混合搅拌的配料器913,所述配料器913包括配料转轴9131,安装在配料转轴9131上的一组配料叶片9132,所述配料叶片9132为内凹的弧面结构且呈扇叶状分布在配料转轴9131上,通过电机驱动配料转轴9131带动配料叶片9132转动,使从各称重进料带911输送过来的茶叶进行混合,所述配料叶片9132采用内凹的弧面结构且呈扇叶状分布能够增大拼配拌料的力度。

所述配料斗912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匀料输送带914,上述混合的茶叶通过配料斗912的出料端洒落在匀料输送带914上。所述匀料输送带914为不锈钢材料向下倾斜筛网输送带,为了增大匀料力度,输送带上间隔60-70cm设置有一组对茶叶进行翻拌的第一翻料器915,所述第一翻料器915包括第一转轴9151,间隔错位安装在第一转轴9151上的一组翻料板9152,所述翻料板9152为弯曲的月牙形,翻料板9152的两端固定在第一转轴9151上,翻料板9152与第一转轴9151间留有落料间隙9153,且相邻两第一翻料器915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转轴9151带动翻料板9152转动,将匀料输送带914上的茶叶抄起,进行翻拌。

所述匀料输送带914的出料口通过Z式输送带95与匀料除杂缸92的进料口对接。为了使茶叶均匀的洒落在Z式输送带95上缸,所述匀料输送带914的出料口还设置有风扇结构状的第一分料器9110。

所述匀料除杂缸92包括圆柱形的缸体921,缸体921为不锈钢材料的圆柱状,采用“立式”的方式匀料除杂。缸体921的高度为1.4M,直径为1.1M,所述缸体921的底部设置有可开闭的筛网底盖922,筛网底盖922的筛网目数为12目,筛网底盖922下套有集尘袋927,所述缸体921的顶部设置有可开闭的筛网上盖923,筛网上盖923的筛网目数为914目,所述筛网上盖923上设置有第一负离子风扇924,第一负离子风扇924连接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袋925。所述底盖922和筛网上盖923的开启方式可以采用与称重底板919相同的转动开启方式,在此不做重复描述。

所述缸体921内还设置有匀料器926,所述匀料器926包括匀料器转轴9261和错位安装在匀料器转轴9261上的一组翻拌器9262。打开筛网上盖923进料,让匀料输送带914上的茶叶落进缸体921内,再关闭筛网上盖923和筛网底盖922,通过电机驱动匀料器转轴9261带动翻拌器9262在缸体921内旋转,不断地对缸体921内的茶叶进行翻拌,使混合更佳均匀,同时使夹带在螺形茶中的茸毛和灰末扬起,并通过第一负离子风扇924将茸毛和灰末吸收到第一杂物收集袋925内,同时,一些较重的杂质用过筛网底盖922的筛孔落入集尘袋927内,完成混料和除杂。

所述翻拌器9262为半圆弧式翻叶板,半圆弧式翻叶板上设置有一组孔洞,孔洞的直径为3-5mm。所述翻拌器9262共有3个,在匀料器转轴9261上每个间隔40cm且错位安装在匀料器转轴9261上。所述翻拌器9262结构可降低翻拌时的茶叶阻力,同时孔洞可使小颗粒的茶叶直接穿过不会造成挤压断碎,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螺形茶在混匀时断碎。

所述匀料除杂缸92的出料口位于提香灭菌匀堆滚筒93的进料口上方,当匀料除杂缸92匀料完成后,打开底部的筛网底盖922,使茶叶落入下方的提香灭菌匀堆滚筒93内,通过提香灭菌匀堆滚筒93进行复烘提香灭菌。

所述提香灭菌匀堆滚筒93包括滚筒本体931及设置在滚筒本体931下方的电磁加热装置932,所述滚筒本体931为复合钢材料的圆柱状滚筒,采用“卧式”的方式提香匀堆,滚筒体的尺寸为1500×1100mm。为了阻止提香灭菌匀堆的茶叶堆集在滚筒本体931出料口,在距离出料口20cm处,沿圆周方向设置3块高15cm,宽0.3cm,呈17度倾斜的挡叶板934,所述挡叶板934结构原理与现有茶叶滚筒杀青机的进出料导叶片相同。当滚筒本体931顺时针旋转时,茶叶进行提香灭菌匀堆,当滚筒本体931逆时针旋转时,茶叶在挡叶板934的引导下出料。

所述滚筒本体931转动安装在电磁加热槽9321上,所述滚筒本体931内设置有与滚筒本体931转动方向相反的匀堆器933,当滚筒本体931顺转提香时,匀堆器933作反转,以逆向翻动茶叶使其充分接授电磁辐射热进行提香杂菌。当滚筒本体931反转出料时,匀堆器933作顺转,以推动茶叶从出料口输出。所述匀堆器933包括设置在滚筒本体931内的转动轴9331,间隔错位安装在转动轴9331上的一组匀堆叶片9332,转动轴9331轴长1.2M,直径0.3cm,所述匀堆叶片9332为月牙形平板结构,能够提高匀堆的工效,减少松萝茶的断碎。通过匀堆器933将滚筒本体931内的茶叶充分翻拌,使茶叶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提香的效率。同时,所述匀堆叶片9332与滚筒本体931的内壁间留有三分之一的间隙,避免茶叶受挤压断碎。

所述电磁加热装置932包括电磁加热槽9321,所述电磁加热槽9321内设置有电磁加热盘9322,所述电磁加热盘9322共有3个,间隔45cm,布置在电磁加热槽9321内,通过电磁辐射热加温,促进茶叶中芳香物质挥发提高松萝茶的香气,同时还能杀灭微生物杂菌。为了保持均匀辐射加温以及避免电磁直射灼伤茶叶,所述电磁加热槽9321与滚筒本体931间设置有隔板9323,所述隔板9323为石英材料且隔板9323上均布有激光微孔,以平衡热温与缓和电磁辐射。

为了监测滚筒本体931内茶叶的温度和湿度,便于调整电磁加热盘9322的温度,所述滚筒本体931的出料端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936,所述温湿度传感器936为MIK-TH800型温湿度传感器,将其多感应探头布置在距滚筒本体931出料口20-30cm的部位,并与控制器连接及时调控提香灭菌匀堆的温湿度,确保松萝茶出料时其含水量≤5.5%。

所述提香灭菌匀堆滚筒993的出料口与出料除杂振动槽94对接,所述滚筒本体931的出料口还设置有风扇结构状的第二分料器935,通过第二分料器935使茶叶均匀地洒落在出料除杂振动槽94的进料端。所述出料除杂振动槽94包括槽体941及带动槽体941振动的振动器942,所述槽体941呈10-12度向下倾斜布置,由高向低顺利出料。所述槽体941为不锈钢材料,槽体长2.4M,宽0.8M,深0.6M,槽体941的底板为12目筛网结构。所述振动器942为JMC-30型棘轮式气动振动器,布置在槽体941的后部15-20cm处,以产生频率在500-600次/min的震动,推动槽体941出料和筛除碎茶末。

为了保证提香灭菌后茶叶拌匀除杂输送,并将加工过程中产成的碎茶清除干净,所述槽体941内间隔设置有一组第二翻料器943。优选的,所述第二翻料器943包括转动安装在槽体941上的搅拌龙9431,设置在搅拌龙9431上的一组翻料爪9432。所述绞拌龙943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长2.1M,直径25cm,由电机带动转动,绞拌龙9431由于直径大,因此搅拌力更高。所述搅拌龙9431沿着出料除杂振动槽94的送料方向设置,所述翻料爪9432间隔错位安装在搅拌龙9431上,所述翻料爪9432呈五指状,该结构在翻动时能够降低对茶叶的损伤。通过搅拌龙9431带动翻料抓9432对槽体941上的茶叶进行充分的翻拌匀堆,同时,使夹带在其中的碎茶沫从槽体941的底板筛网中掉落。

进一步所述出料除杂振动槽94包括罩在槽体941上的外罩944,所述外罩944采用100目不锈钢筛网制作,外罩943上设置有第二负离子风扇945,第二负离子风扇945连接设置有第二杂物收集袋946。利用第二负离子风扇945高速旋转的负离子风,以将粘附在茶叶上的茸毛,灰尘异物以及茶叶中静电清除,同时还吸取热温冷却茶叶。本机配置出料除杂振动槽,不但能高效清除粘附在茶叶上的茸毛,灰尘,静电,使其洁净度达98%以上,而且还会吸取热温冷却茶叶,以实现松萝茶的“冷包装”,防止因高热氧化影响品质。为进一步减少在拼配匀堆时的断碎率,所述翻拌器上的半圆弧形翻叶板、匀堆器上的匀堆叶片和第二翻料器上的翻料爪均外套一层塑胶软套,既能进行高效翻拌匀堆,又会减少松萝茶的断碎。

所述出料除杂振动槽94的出料端直接与茶叶打包机连接,通过出料除杂振动槽94上的第二负离子风扇还会吸取热温冷却茶叶,以实现松萝茶的“冷包装”,防止因高热氧化影响茶叶品质。

实施例2:一种外销松萝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松萝茶种,一芽1-4叶以及对夹叶的茶树鲜叶;

2)快速摇青:将采摘的鲜叶输入茶叶摇青机1进行快速短时摇青,设定摇青机滚筒转速为35-38转/min,时间为3-5min;利用该机不锈钢摇笼内壁特设的凸棱结构,加速芽叶的边缘摩擦,使叶缘细胞受损,有利于后道的外源纤维素进入芽叶内层进行光热萎凋酶解反应,同时在茶多酚类氧化酶的作用下缓慢自然氧化,初步形成红边,并消除青草气形成甜花香。

3)光热萎凋酶解:将摇青后的茶叶送入萎凋机组2进行光热萎凋酶解,并在光热萎凋酶解加入纤维素酶混匀,设定热风萎凋的温度为40-45℃,风量为3-4立方米/秒,光热萎凋时间为3-4h;所述纤维素酶按照与茶叶重量比为0.3-0.5%的份量进行添加。所述纤维素酶配制成浓度为80-85%溶液,通过超声波加酶器喷入芽叶中拌匀。

通过光热萎凋与酶解,使芽叶枯萎失水率在25-30%之间,使茶梗茎的氧化红变率达10%~15%;同时利用外加的纤维素酶生物酶解催化作用,促使茶叶中纤维素分解转化为茶多糖,以增添甜爽滋味,同时促进叶质软化,以利制成螺形。所述纤维素酶为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该产品为食品级淡黄色或黄褐粉末,易溶于水,其相对分子量:为58.7KD,使用温度范围为40~60℃,最佳酶解温度为50℃,使用pH值范围为4.0~5.5,最佳酶解pH值为4.8。该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等组成,可作用于纤维素以及从纤维素衍生出来的产物,能将茶叶中不溶性纤维素酶解成茶多糖类化合物。

4)杀青:将光热萎凋酶解后的芽叶输入杀青机3中进行杀青,设定杀青机3电热温度为90-95℃,热风温度为75-80℃,杀青滚筒转速36-38转/min,杀青时间为3-5min;利用电热与热风的“双热”进行短时中温杀青。采用短时中温杀青的益处: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阻止红变反应,以制成绿茶的品质风味,同时仍保留纤维素酶活力,使其继续进行酶解反应转化形成更多的茶多糖化合物。所述电热与热风一体式杀青机的出料端设置有摊晾输送带,摊晾输送带上配置有2台冷风机,能快速将杀青叶温降至55-60℃,这样就更有利于后道的加酶揉捻和酶解反应。

5)加酶揉捻:向杀青冷却后的芽叶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2-1.6%复合糖化酶拌匀,然后送入揉捻机组4中进行揉捻;设定揉捻时间为35-40min,其中轻揉15min,加压1/4重揉15-20min,无压松揉5min;采用加酶揉捻的益处:通过揉捻作用,促进复合糖化酶液融入芽叶中,以利芽叶揉捻成条形,同时也进行糖化酶的初步酶解反应。所述复合糖化酶为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为食品级棕色液体,其糖化酶活力:为900HGAU/ml,使用酶解温度为58C-65C,酶解pH值为4.0-4.5,该酶特点能减少逆反应,缩短糖化时间,可快速水解液化茶叶淀粉中的α-D-1,4糖苷键和α-D-1,6糖苷键,从而转化产生茶多糖,以增添甜爽滋味和高糖甜香。

6)酶解解块:将加酶揉捻后的芽叶输入解块机5进行酶解解块,所述解块机5为电磁滚筒解块机,设定电磁温度为60-65℃,酶解时间为30-40min,滚筒转速32-34转/min;采用动态解块与酶解的益处:利用滚筒旋转,促使揉捻叶团块,沿着螺旋导筋的转动抛散并在电磁辐射热的作用下,既解散粘结的团块,挥发水分,同时还促使纤维素酶和复合糖化酶在适宜的热温环境中,进行综合酶解反应。

7)初制成形:将酶解解块后的芽叶输入炒形酶解机组6中进行初制成形,设定第一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电热温度为55-65℃,时间为90-100min,炒手的摆速为80-82r.p.m,炒动的幅度为72-76°之间;采用大口径的第一双锅曲毫炒干机初制螺形的益处:解块后的芽叶,在大口径的炒形锅内及适宜的酶解温度环境中,通过炒手的大弧度炒形幅度,快速的炒形频率,充分利用纤维素酶软化的叶质的功能,使其炒制成卷曲松散的螺形;同时还利用纤维素酶与糖化酶的“双酶糖化反应”,水解茶叶中不溶性纤维素和淀粉,转化形成茶多糖;并且还炒干水分制成含水量为12-15%,带有甜香的初制松萝茶。

8)炒干整形:将初制成形后的芽叶输入整形酶解机组7中进行酶解炒干整形,制成含水量≤5.5%的松萝茶。设定第二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电热温度为80-90℃,时间为100-115min,炒手的摆速为50-55r.p.m,炒动的幅度为55-65°之间;采用小口径的第二双锅曲毫炒干机炒干整形的益处:让卷曲松散的螺形茶,在小口径的炒锅内,通过小弧度的炒幅,慢速的翻炒频率,进行中温长时炒干整形,利用硅橡胶柔软弧形炒手,在半球形炒锅中的往返摆动,通过炒手的软推力,茶叶自重力,锅体挤压力的三力作用,制成紧结,重实,匀整的螺形茶。同时还继续促进酶解糖化反应,使其转化形成大量的茶多糖化合物,制成高糖甜香的松萝茶。

步骤9)色选除杂分级:将炒干整形后的茶叶送入色选除杂分级机8中进行色选除杂分级;利用独特的七层色选智能分级层,并且通过供料系统,分选系统,电控系统,操作系统,光电系统以及“形选+色选+智选”的三级识别与选择模块,将新型松萝茶,分为特级,1级,2级,3级,4级五个等级的外销茶,并且清除茶梗,片卜,沙石等杂物,确保质量安全。

步骤10)提香灭菌拼配匀堆:根据客户的需求,将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季节和不同等级的松萝茶,输入拼配匀堆提香一体机9中进行提香灭菌拼配匀堆。

设定匀料除杂缸,每次配料量为100-150KG,匀料器转速为12-15转/min,第一负离子风扇的风量为15-20立方米/min,匀料除杂时间为4-5min;提香灭菌匀堆滚筒的顺转为8-10转/min,匀堆器的反转为10-13转/min,提香灭菌温度为100-105℃,提香灭菌匀堆时间为5-6min;出料除杂振动槽的震动频率为500-530次/min,第二负离子风扇的风量为50-60立方米/min,使其含水量≤5.5%,洁净度达98%以上。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