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162358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中控惠通仪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113040.6
申请日2023-02-14
分类号A01K67/04(2006.01);
代理机构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代理人周川江
地址 402670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东林大道92号44号厂房3层
入库时间 2023-06-28 06:30:04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3-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4 专利申请号:2023101130406 申请日:20230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23-06-0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蚕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蚕养殖添桑设备。
背景技术
蚕丝是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因其透气和透湿等性能被人们所喜欢,从而将其加工成服饰以及床上用品。
虽然蚕丝的用途极广,但蚕的饲养过程非常繁琐,幼蚕以桑叶为生,为了节约空间,饲养者通常会自行搭建或制作养蚕架,将饲养蚕的蚕盘层层放置在蚕架上,蚕的给桑是大蚕期除桑叶采摘外最费时、费力的工作,尤其是在大蚕期(亦称为状蚕期)的蚕,在这一个时期,蚕的食桑量大,所以需要给桑的频次和量也极大,这是一项极其费时费力的劳动,占用饲养者较多的时间,耗费饲养者较多的体力,而一间养蚕大棚的工作人员往往只有2-3人,很难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蚕养殖添桑设备,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蚕喂养桑叶时,喂桑叶的频次大,桑叶量大,导致工人费时费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蚕的养殖难以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大蚕养殖添桑设备,其包括旋转放置组件、旋转组件以及添桑组件,所述旋转放置组件至少为一个,每一旋转放置组件均包括:立架,所述立架为两块,两立架之间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蚕盘的放置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两立板的相对侧,旋转组件用于带动放置组件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所述添桑组件位于旋转放置组件的一侧,所述添桑组件用于向蚕盘添加桑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在放置组件上放置蚕盘,旋转组件带动放置组件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使多个放置组件在两块立架之间变化位置,从而不断的改变放置组件上蚕盘的空间位置,通过旋转组件将蚕盘移动到既定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添桑组件对运动到既定位置高度的放置组件上的蚕盘添加桑叶,对该放置组件上的蚕盘添加桑叶完毕后,添桑组件回复到原位,等待另一个放置组件上的蚕盘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移动到既定位置时,添桑组件再次对该放置组件上的蚕盘进行添桑,以此往复,进而达到了对多个放置组件上的蚕盘高效且大量的添加桑叶,省时省力,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有利于蚕的规模化养殖。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旋转组件均包括:第一齿链,两立架的相对侧的四角上均设有安装板,每一安装板的侧壁上均通过转动轴转动地设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链套设在第一齿盘上,每一放置组件均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与第一齿链的外壁连接,其中一块立架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一齿盘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每一第一齿链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翼,每一所述连接翼均与对应的凹形板螺栓连接,两立架上位于同一高度的凹形板之间设有连接轴,放置组件与连接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放置组件均包括:吊板,所述吊板为两块,两吊板分别转动地设置在连接轴的两端,每一吊板的侧壁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设有放置块,放置块水平设置,放置块远离吊板的一端供蚕盘放置,每一放置块远离吊板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延伸翼。
进一步的,每一连接轴的两端均设有导向轮,每一所述导向轮均位于对应的凹形板的凹槽内,每一立架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条,每一所述导向条的侧壁均与对应的导向轮抵接。
进一步的,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安装框固定设置在其中一块立架的侧壁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齿盘,其中一个第一齿盘上的转动轴穿过立架后设有第三齿盘,所述第三齿盘与第二齿盘上套设有第二齿链。
进一步的,两立架之间转动地设有同心轴,所述同心轴的一端与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同心轴的另一端穿出立架后设有第四齿盘,所述第四齿盘通过第三齿链与立架上的其中一个第一齿盘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添桑组件包括:添桑机架,所述添桑机架的顶部架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地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齿轮,添桑机架的顶部还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添桑机架内设有将第一输送带上掉落的桑叶输送到蚕盘上的排料组件。
进一步的,排料组件包括:排料机架,所述排料机架通过行走组件滑动地设置在添桑机架内,排料机架位于第一支撑架下方,排料机架的顶部架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滑动地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固定设有第二输送带,排料机架上还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排料机架上,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齿轮,排料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行走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排料机架上,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三齿轮,添桑机架内固定设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驱动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放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驱动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同心轴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添桑组件轴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添桑组件正视图。
上述附图中:1、立架;2、安装板;3、第一齿盘;4、第一齿链;5、凹形板;6、连接翼;7、连接轴;8、吊板;9、放置块;10、延伸翼;11、导向轮;12、导向条;13、旋转驱动电机;14、第二齿盘;15、第三齿盘;16、第二齿链;17、同心轴;18、第四齿盘;19、添桑机架;20、第一导轨;21、第一支撑架;22、第一输送带;23、第一电机;24、第一齿轮;25、第一齿条;26、排料机架;27、第二导轨;28、第二支撑架;29、第二输送带;30、第二电机;31、第三齿链;32、第二齿条;33、支撑滚轮;34、第三电机;35、第三齿轮;36、第三齿条;37、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大蚕养殖添桑设备,包括旋转放置组件、旋转组件以及添桑组件,所述旋转放置组件至少为一个,每一旋转放置组件均包括:立架1,所述立架1为两块,两立架1之间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蚕盘37的放置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两立板的相对侧,旋转组件用于带动放置组件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所述添桑组件位于旋转放置组件的一侧,所述添桑组件用于向蚕盘37添加桑叶。每一所述旋转组件均包括:第一齿链4,两立架1的相对侧的四角上均设有安装板2,每一安装板2的侧壁上均通过转动轴转动地设有第一齿盘3,所述第一齿链4套设在第一齿盘3上,每一放置组件均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与第一齿链4的外壁连接,其中一块立架1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一齿盘3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蚕盘37上饲养了蚕,需要向蚕盘37添桑叶时,通过人工或者外部的投料装置向添桑组件投放桑叶,启动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驱动其中一块立架1上的一个第一齿盘3转动,从而使第一链条上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的放置组件沿着第一链条做近圆周的运动,当其中一个放置组件上的蚕盘37运动到既定位置时在该位置短暂停止,此时添桑组件朝着该蚕盘37的正上方移动,然后对该蚕盘37进行添加桑叶,添加桑叶完毕后,添桑组件回复到原位并由人工或者外部的投料装置重新对添桑组件投放桑叶,此时该添加完桑叶的蚕盘37跟随放置其的放置组件移动到其他位置后,另一放置了蚕盘37的放置组件移动到既定位置,然后添桑组件再对该既定位置的蚕盘37添加桑叶,进而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添桑作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添桑组件为一个,旋转放置组件为两个,旋转放置组件分列在添桑组件的两侧,添桑组件既可以对一侧的旋转放置组件上的蚕盘37添桑完毕后再对另一侧的旋转放置组件上的蚕盘37进行添桑,也可来回的对两边的旋转放置组件进行添桑,具体可以设置相应的PLC控制系统来控制本装置上的多个部件来实现,使一套添桑组件对两侧的旋转放置组件的蚕盘37进行添桑,节约了成本。
如图2—3所示,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凹形板5,所述凹形板5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每一第一齿链4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翼6,所述连接翼6上亦开设有通孔,凹形板5的通孔与连接翼6的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两立架1上位于同一高度的凹形板5之间设有连接轴7,放置组件与连接轴7转动连接。在第一齿链4的每一个最小连接单元的两侧设置连接翼6,并在连接翼6上开设通孔,使凹形板5能与连接翼6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由于放置组件与第一齿链4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第一齿链4上两放置组件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第一齿链4上放置组件的数量以适应不同量级的蚕的饲养需求。
如图2—4所示,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放置组件均包括:吊板8,所述吊板8为两块,两吊板8分别转动地设置在连接轴7的两端,每一吊板8的侧壁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设有放置块9,每一所述放置块9均呈S形,放置块9水平设置,放置块9远离吊板8的一端供蚕盘37放置,每一放置块9远离吊板8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延伸翼10。两吊板8之间通过S形的放置块9架设有蚕盘37,蚕盘37与放置块9可通过扎带进行绑扎,放置块9远离吊板8的一端的两侧壁上设置延伸翼10,一方面可以稳定放置蚕盘37,另一方面也便于扎带将蚕盘37绑扎在放置块9上,从而让蚕盘37在移动的过程中更稳定。由于吊板8与连接轴7转动连接,后续需要将蚕盘37上的残渣清理时,可以直接转动吊板8,使得蚕盘37倾斜,从而让蚕盘37上的残渣掉落,进而可以方便快捷的将蚕盘37上的残渣清理。同样的,也可采用螺栓将蚕盘37的侧壁与吊板8连接。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每一连接轴7的两端均设有导向轮11,每一所述导向轮11均位于对应的凹形板5的凹槽内,每一立架1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条12,每一所述导向条12的侧壁均与对应的导向轮11抵接。导向条12对凹形板5的凹槽内的导轮进行导向以及限位的作用,可以让蚕盘37沿着第一齿链4提升或者下降的过程更稳定。
如图2和5所示,进一步的,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13,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3通过安装框固定设置在其中一块立架1的侧壁上,旋转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齿盘14,其中一个第一齿盘3上的转动轴穿过立架1后设有第三齿盘15,所述第三齿盘15与第二齿盘14上套设有第二齿链16。工作时,启动旋转驱动电机13,旋转驱动电机13带动第二齿盘14转动,第二齿盘14通过第二齿链16带动第三齿盘15转动,从而使与第三齿盘15同轴相连的第一齿盘3转动,进而驱动套设在多个第一齿盘3上的第一齿链4转动。
如图1和6所示,进一步的,两立架1之间转动地设有同心轴17,所述同心轴17的一端与旋转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同心轴17的另一端穿出立架1后设有第四齿盘18,所述第四齿盘18通过第三齿链31与立架1上的其中一个第一齿盘3穿过立架1的一端传动连接。旋转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穿过立架1后与同心轴17固定连接,使旋转驱动电机13转动时能驱动同心轴17旋转,从而让同心轴17带动第四齿盘18转动,进而使第四齿盘18将传动传递给该立架1上的其中一个第一齿盘3,使两立架1上的第一齿链4的转动保持同一速度,减小两立架1上第一链条以及第一齿盘3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误差。进一步的,两立架1的相对侧上还设置有支撑齿盘,支撑齿盘也与第一齿链4啮合,从而让蚕盘37移动到最顶部或者最底部时,第一齿链4不会产生较大的偏移,使蚕盘37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更稳定。进一步的,两立架1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杆,通过在两立架1之间设置加强杆,使相对设置的两立架1彼此拉结,使整个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稳定。
如图7和8所示,进一步的,添桑组件包括:添桑机架19,所述添桑机架19的顶部架设有第一导轨20,所述第一导轨20上滑动地设有第一支撑架21,所述第一支撑架21上固定设有第一输送带22,第一支撑架21上固定设有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齿轮24,添桑机架19的顶部还设有第一齿条25,所述第一齿条25与所述第一齿轮24啮合,添桑机架19内设有将第一输送带22上掉落的桑叶输送到蚕盘37上的排料组件。使用时,工人通过人工或者外部投料装置向第一输送带22上投料,在投料的过程中,第一输送带22处于启动状态,从而使第一输送带22的顶部遍布桑叶,当第一输送带22的顶部遍布桑叶后,停止向第一输送带22上投料,然后启动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23带动第一齿轮24转动,使得第一支撑架21沿着第一导轨20的方向移动,第一支撑架21移动的同时第一输送带22转动,使得第一输送带22上的桑叶掉入到排料组件上,进而使第一输送带22上的桑叶排均匀地撒布在排料组件上,并由排料组件将桑叶输送到蚕盘37上。
如图7和8所示,进一步的,排料组件包括:排料机架26,所述排料机架26通过行走组件滑动地设置在添桑机架19内,排料机架26位于第一支撑架21下方,排料机架26的顶部架设有第二导轨27,所述第二导轨27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导轨20,第二导轨27上滑动地设有第二支撑架28,所述第二支撑架28顶部固定设有第二输送带29,排料机架26上还设有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机30固定设置在排料机架26上,第二电机30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齿轮,排料机架26的顶部设有第二齿条32,所述第二齿条32与第二齿轮啮合。工作时,第二输送带29上已经撒布了从第一输送带22上掉落的桑叶,此时的蚕盘37处于既定位置,启动第二电机30,第二电机30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32的啮合带动第二支撑架28在第二导轨27上移动,直到第二输送带29的一端处于待添桑的蚕盘37的一侧,然后启动第二输送带29,通过第二输送带29的转动让第二输送带29上的桑叶掉落到蚕盘37上,此时第二电机30驱动第二支撑架28在第二导轨27上移动,从而让第二输送带29上的桑叶可以均匀的撒布在蚕盘37上,完成对处于既定区域蚕盘37的桑叶的添加。
如图7和8所示,进一步的,排料机架26的顶部转动地设有若干支撑滚轮33。在排料机架26的顶部设置可转动的支撑滚轮33,使第二支撑架28通过第二导轨27在排料机架26的顶部移动时可以更稳定。
如图7和8所示,进一步的,行走组件包括:第三电机34,添桑机架19上设有第三导轨,排料机架26通过第三导轨与添桑机架19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4固定设置在排料机架26上,第三电机34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三齿轮35,添桑机架19内固定设有第三齿条36,所述第三齿条36与所述第三齿轮35啮合。通过第三电机34上的第三齿轮35与第三齿条36啮合,启动第三电机34时,排料机架26可以在添桑机架19上移动,这样就可以在第三导轨的两侧设置若干旋转放置组件,从而可以让一套添桑组件对多个旋转放置组件上的蚕盘37进行添桑作业,降低了成本。另外还可在排料机架26内设置消毒的装置,便于排料机架26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消毒装置对蚕盘37进行消毒。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机译: 一种开放式海水养殖鱼类养殖设备
机译: 具有独立通风的大容量养殖设备
机译: 一种用于水培植物栽培的设备,特别是用于绿色草料养殖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