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4全国桑树病虫防控学术研讨会
2014全国桑树病虫防控学术研讨会

2014全国桑树病虫防控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江苏镇江
  • 出版时间: 2014-11-18

主办单位:中国蚕学会

会议文集:2014全国桑树病虫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2014年秋蚕期,浙北蚕区的嘉兴市、湖州市第4代、第5代桑螟大暴发.导致不少蚕农无叶养蚕,秋蚕生产损失严重,这是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来所看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桑螟虫灾.本文就浙北主要蚕区嘉兴市2014年秋蚕期桑螟大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浙北蚕区2014年秋蚕期桑螟大暴发主要因素气候因素、劳力因素、农药因素等。桑螟防治提倡综合防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儿方面综合防治措施:要做好科普培训工作;做好越冬桑螟的综合防治工作;调整养蚕布局;点灯诱虫;做好适期防治工作。
  • 摘要:近年随着气候和桑园生态环境改变,桑螟CPiaphanlapyloalis Walker)已是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桑螟幼虫不仅与蚕争叶,而且使受害桑叶叶质下降,蚕食下虫害叶后蚕体抗性减弱甚至发病,桑螟带有的微粒了、病毒、细菌、真菌能与桑蚕发生交义感染,所以对蚕茧和蚕种生产极具威胁l。针对桑螟的猖獗,化学防治仍是当前控制桑螟危害的主要措施。随着杀虫剂种类的增加及广泛和高剂量使用,桑螟对某种杀虫剂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而产生的抗药性、有益昆虫受到杀虫剂使用的负面影响、蚕作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研究桑螟抗药性机制,新型杀虫剂的研制与筛选。目前,桑螟对敌敌畏、敌·马合剂、灭多威等桑园常用农药抗性有较多报道,桑园新推广应用的农药毒死蜂有关抗性方面报道较少,课题组调查了桑螟对毒死蜂抗性情况,对桑螟幼虫不同生长阶段对毒死蜂耐性进行了监测分析。rn 通过对湖州地区桑螟抗性调查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湖州地区推广应用6年后桑螟抗性增长了9.8倍,平均每年增长1.5倍;桑螟幼虫不同生育阶段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2龄期最敏感,后随着龄期增长敏感性降低,高低相差4.6倍;整体分析,桑螟对毒死蜱的抗性仍处在敏感阶段.
  • 摘要:在系统调查湖南省桑园害虫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季节动态的基础上,研究建立桑园害虫优势种群灾害性预警体系,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之间相互协调的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rn 21世纪初在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澄县试验基地开展桑园害虫防控技术试验研究,随后在津市市渡口镇新湖村等地桑园进行示范推广。桑园害虫防控技术策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生态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效益和防治效果,提出最合理及最有益的防控措施。二是害虫防控不偏面追求害虫的消灭,而是着重于害虫数量的调节,将害虫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因此,在防控措施中强调白然调节因素的利用,一般认为留下一部分害虫反而可能对维持白然平衡是有利的。三是强调各种方法的协调,同时尽量采用非化学的防控法,除非在其它防控方法调节失效而害虫种群数量达到使用化学防治,一般尽可能少用或不用。
  • 摘要:桑园治虫劳动强度大,随着养蚕人员年龄老化,桑园病虫害防治急需社会化服务.当前桑园治虫器械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使用效率低等短板,本试验旨在通过引进热烟雾机在桑园治虫方面的应用,以期大幅度提高治虫工效,为桑园治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支撑.从治虫用工上看,热烟雾机治虫确实减少人力,提高治虫工效。热烟雾机治虫与风力、风向有很大的相关性,要在无风或微风时使用。在无风或微风时桑园中烟雾消散慢,风越小治虫效果越好。春、秋季桑树封行郁闭度在70%以上使用最好,低于70%烟雾消散快,防治效果差。同时,治虫不能重复,否则易引起药害。秋期新孵化的桑螟在桑树中上部,而桑树中上部烟雾消散比中下部快,因而对桑螟防治效果差;对桑尺蟆幼龄防效高,大龄防效差,可能跟药剂品种有关。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热烟雾机只能使用乳油((EC)药品进行防治,而可湿性粉剂(WP)则不能用热烟雾机,试验使用8%残杀威(WP)就不能进行试验,易沉淀,无法产生有效的烟雾。其它农药剂型是否需配成乳油再使用需进一步试验。
  • 摘要:农业生产的分散经营和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给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困难,专业化统防统治已成为解决目前病虫害防治困难的需要,近几年笔者对桑树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组织形式,药物的选择、布局,机器的选型、改进,防治效率、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从防治情况看,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提高病虫防控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施药人员安全风险、保障养蚕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并能提高蚕业组织化程度,实现蚕桑产业的稳定和发展。rn 实施桑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统一服务组织、统一用药品种和浓度、统一施药器械、统一施药技术等,可以加速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普及,真正将综合防治技术落到实处,实现防治效率、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三提高”,做到农药用量、防治成本和环境污染“三减少”,从而保障蚕桑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桑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符合现代蚕业的发展方向,是解决蚕农一家一户桑园防病治虫难的重要出路,是提高病虫防控效果的重要保障,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施药人员安全风险、保障养蚕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蚕业组织化程度、转变蚕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举措。
  •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控工作,强化云南省楚雄州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的管理,提高测报和防治成效,依据国家桑树病虫害防控体系构建《桑树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和要求,经过2009-2013年历时5年的测报基础工作,已掌握了两虫一病(红蜘蛛、桑瘿蚊、褐斑病)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开展桑树病虫害测报工作,各县病虫害防治药物情况。今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组织对州内五个示范县楚雄、大姚、姚安、永仁、双柏主要桑树病害和虫害进行了防控。由于防控面积大,把防控点放在每个县的高产示范样板里,进行了联防联治,从而示范全州。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测报人员责任心;加强技术培训。加强监测和防控效果的应用,及时指导面上工作。加大对桑树褐斑病等防控力度。加强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桑病虫害功能研究室的沟通和交流。继续搞好桑树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
  • 摘要:异槲皮苷属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异槲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抑郁、降压的作用,同时也具备降脂、降酶、抗诱变、抗病毒等药理作用。由于异槲皮苷自然界中含量少,需要采用合成的方法制得,但合成的异槲皮苷存在分离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萃取剂来对异槲皮苷进行分离纯化。近年来,溶剂萃取的发展更为迅速,而萃取过程已成为分离液体混合物的首选方法。rn 本实验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溶剂对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进行萃取,筛选得到合适的萃取异槲皮苷的萃取剂。本文主要通过芦丁酶促合成天然药物异槲皮苷,但由于产物异槲皮苷和底物芦丁分离困难,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萃取剂将异槲皮苷纯化分离,消除产物抑制的影响.这样可以降低生物反应后期纯化的难度和成本,也为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综合考虑各萃取剂对分离系数及萃取效率的影响,三乙酸甘油酯是萃取分离芦丁与异槲皮苷的最优选择。最适萃取条件分别为:相比1.2,萃取温度30°C,萃取时问30min,此时异槲皮苷的萃取效率为68.26%。
  • 摘要:蚕蛹是家蚕(Bombyx mori L.)转化桑叶主要能源形式。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儿丁质等成分,脂肪酸代谢对研究害虫与天敌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热水提取蛹油方法和蚕蛹蛋白的酶解手段,通过对4个不同品种的家蚕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分析,相同品种的蚕蛹夏蚕油脂含量高于秋蚕.同时,不同蚕蛹油脂组成相同,但是各脂肪酸组成有差异.这些结果对今后桑树鳞翅目害虫与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关系中能量传递关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n 家蚕185 Nd-S, 139 Nd-S和菁松皓月三个品种的蚕蛹问油脂含量差异不显著,P50与前三个品种差异显著;4个品种蚕蛹的脂肪酸组成相近,且脂肪酸组成除185 ND -S外都满足亚麻酸>油酸>棕相酸>硬脂酸;硬脂酸和亚油酸的含量相近;棕相油酸在所有蚕蛹中含量都是最低;亚麻酸含量可达到30%以上。夏季蚕蛹的油脂含量高于秋季。这些结果对今后桑树鳞翅目害虫与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关系中能量传递关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本实验以桑树不同外植体配以不同激素,并以不同培养基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优化实验,得到桑树愈伤组织的最优诱导条件以及桑树愈伤组织继代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愈伤组织最佳诱导条件为MS培养基中添加6-BA 1.5mg/L+ 2.4-D 0.5mg/L+NAA 0.5mg/L的组合,在此条件下,诱导率达到90%以上;继代培养最优条件为MS培养基中添加6-BA 1.0mg/L+ 2.4-D 0.5mg/L+ NAA 0.5mg/L,在此培养基下继代诱导率达到100%,愈伤组织生长旺盛.
  • 摘要:咖啡酸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其脂溶性较差,试验通过酯化的方法增强它们的脂溶性.研究发现咖啡酸酯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够有效抑制桑青枯菌的生长.因此,以咖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改性,开发出安全高效的新型脂溶性食品抗氧化剂是完全可行的。试验还进一步探究了咖啡酸酯在防治青枯病中的运用,结果显示咖啡酸甲酯、咖啡酸乙酯、咖啡酸丙酯和咖啡酸异丙酯对青枯病病原菌抑制圈为0.1-0.5cm,说明对桑青枯病有抑制作用,结果还找到了利用咖啡酸酯抑制桑青枯病菌的半致死浓度。这种方法显示咖啡酸酯在低浓度时能够有效抑制的青枯菌,是一种防治青枯病的有效方法。
  • 摘要:Bt毒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使多种昆虫对其产生了抗性.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家蚕对Bt毒素Cry1Ac抗性基因的定位研究,可以从根本上解析家蚕等鳞翅目昆虫对Bt毒素产生抗性的机制,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基础.以家蚕抗性品种ACR1和敏感品种Nistari为亲本组配正反交群体,并获得回交群体(ACR1×Nistari)×ACR1和ACR1×(ACR1×Nistari),分别记作BC1F和BC1M,用STS分子标记方法对家蚕抗性基因进行定位.根据家蚕雌性染色体不交换的原理,BC1F群体用以筛选与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传记,并用BC1M群体构建抗性基因的STS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筛选到两个与抗性基因最近的STS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在2.0cM的范围内,对其预测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证明了BGIBMGA007792-93基因是引起家蚕对Cry1Ac抗性的关键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差异表达分析.
  • 摘要:桑轮斑病是一种不常见的桑树病害,为害桑叶,本文对桑轮斑病病原真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并尝试进行分离鉴定和进行接种试验。桑轮斑病病原菌虽有报导为线孢长壳科,但以往的鉴定工作都是基于形态学的鉴定,国内外至今都没有关于该菌分了生物学方面的信息,经反复试验,分离菌株最大的困难可能在于该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很难生长,可能处于深度体眠状态或者竞争不过其他的真菌,导致无法分离到纯化的病原菌。本文虽未能分离活化出纯培养的病原真菌,但是对该菌的形态进行了描述,为今后的分菌工作打下了基础,且本研究成功的进行了轮斑病的反接种实验,对其发病条件有了初步的探索。该病在春夏季有大面积爆发的可能,关于该病的工作仍需将田问监测与病原分离相结合,以便提出综合的防治措施。
  • 摘要: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青虫、油虫、卷叶虫,是危害桑叶的主要害虫之一.桑螟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年发生世代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有较大差异,江浙地区年发生4~5代,四川地区年发生5~6代,福建地区年发生7代,广西地区年发生8~10代.目前已知的温度、光周期因了都很难解释刘桑螟越冬的影响。为此,调查观察了第5, 6代桑螟幼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育变化。rn 桑螟与其它农作物害虫另一个很大不同是,中秋和晚秋蚕期大量桑螟幼虫会随桑叶带入蚕室,而室内光照比野外白然环境明显延长,假定桑螟对光周期敏感,则必定会使部分幼虫继续发育,但实际并未见到晚秋期羽化的桑螟成虫。当然这仅是一种推测讨论,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验证。迄今为止,桑螟以幼虫越冬的特性已经形成共识,张建强等、刘俊凤试验的高温度条件可以阻止桑螟幼虫越冬而继续发育,但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问(25°0C温度下27.3天)才能恢复生长发育,这与保持正常发育进程存在明显不同,也可能是这种高温处理具有解除滞育的作用。据此,桑螟应为非体眠性越冬,更符合兼性滞育越冬的特点。
  • 摘要:桑花叶型萎缩病(mulberry mosaic dwarf disease),在全国多数重点蚕区发生危害,患病桑树枝条短小,叶片萎缩,严重影响桑叶品质和产量,进而影响到国内的蚕桑产业乃至丝绸和纺织品工业的生产。为调查桑花叶萎缩类病毒的多态性,通过RT-PCR技术分离了安康地区桑花叶型萎缩类病毒,并对其基因组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4个MMDVd变体,核苷酸长度为356 bp或357 nt,GC含量均约51%,Mfold网站预测二级结构两端为分枝状结构,其中约有58%的碱基配对。
  • 摘要:“桑树断梢菌核病”的病原是桑小粒型菌核病菌(真菌),属了囊菌亚门,核盘属真菌。浦冠勤则称该病为“桑枝枯菌核病”,该病病原为了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num(libert)De Bery],与吴福安所述病原一致。桑树断梢菌核病是一种危害桑树的重要病害,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大面积发生桑树断梢菌核病,严重影响到桑园产叶量.为了解桑树断梢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2014年进行了桑树断梢菌核病的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WP)1000倍液防治桑树断梢菌核病效果较好,在开花盛期喷1次,隔5~7d后再喷1次,防效达到92%.
  • 摘要:桑甚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富含多糖、多酚、花青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抗炎、抗氧化和抗疲劳等效果。桑甚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桑甚菌核病病传染性强,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达30%-90%,给果桑产业造成毁灭性危害。rn 木霉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广谱拮抗真菌,主要通过重寄生、产生抗菌代谢产物,空间竞争等机制发挥其拮抗作用,植物的机遇性但不致病的共生菌。它们能够侵入植物根的外表下数层组织,并激发植物产生对抗病原菌在局部和远距离处侵染的能力。因此本项目研究木霉对桑葚菌核病的防控效果,以期开发高效、环保的防治桑葚菌核病的药剂。rn 本文研究了木霉对桑葚菌核病的抑制作用.从不同地区的发病桑园土壤中筛选得到52株木霉菌株,通过平板对峙实验筛选得到20株对病原菌的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木霉.在此基础上研究木霉非挥发性物质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r17、Tr30、Tr55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达95.89%、94.52%、93.15%,经鉴定三株菌株都为棘孢木霉.
  • 摘要:近年来,桑疫病在全国桑种植区危害较为严重,给我国蚕桑业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针对桑疫病病原菌的快速分离与鉴定在后期病原菌的防控过程中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是根据产冠菌素(由cfl(coronafacate ligase)基因控制合成)的桑丁香假单胞菌对桑树具有致病性的这一特性,结合PCR扩增技术对桑丁香假单胞菌冠菌素合成基因进行扩增,PCR反应完成后,在1.5%的琼脂凝胶中电泳,经电泳检测发现,以桑疫病的DNA为模板的泳道在约650bp处出现两条清晰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表明该致病菌可能为桑疫病病原菌,最后结合16S分子进行鉴定.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原菌的分离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分菌过程的盲目性和繁重性,为后期科研工作赢得宝贵的科研时间.
  • 摘要:根据桑椹菌核病已有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了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展望了桑椹菌核病防控研究趋势.桑椹菌核病(mulberry fruit sclerotiniosis)是果桑的主要病害.随着我国果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呈大幅上升趋势,在发病严重时可导致桑椹绝收.因此,桑椹菌核病已日益受到关注,业已成为制约果桑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笔者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在介绍国内桑椹菌核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桑椹菌核病防治提供参考.要提高认识,实行有效监测;进行农业防治,良种良法配套;采用化学防治,掌握用药关键;实施生物防治等方法。
  • 摘要:以毛胸青步甲(Chlaenius naeviger)幼虫—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作为研究体系,在实验室条件下,该体系内存在集团内部捕食作用(Intraguild Predation,IGP).毛胸青步甲幼虫取食被斑痣悬茧蜂寄生过的斜纹夜蛾幼虫.毛胸青步甲幼虫偏好捕食2龄斜纹夜蛾幼虫.在相同龄期健康和寄生过的斜纹夜蛾幼虫组合中,步甲幼虫对3龄健康和寄生过的寄主幼虫存在选择性,偏好捕食寄生过的幼虫.在2龄寄生-4龄健康斜纹夜蛾幼虫、2龄健康-4龄寄生斜纹夜蛾幼虫组合中,步甲幼虫分别偏好捕食2龄寄生和2龄健康的寄主,据此提出“体型大小策略”.
  • 摘要:通过组建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在湖桑32品种上的存活率、生殖力的弹性,并分别统计了不同年龄(8-17天)和完整生活史的内禀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前15天累积的存活率和生殖力弹性值分别达到0.9035、0.0900,占相应弹性总和的99.62%、96.76%;统计前15天存活率和生殖力数据的内禀增长率和完整生命史的内禀增长率无显著差异(df=58,p=0.778),内禀增长率值仅相差0.72%.表明利用朱砂叶螨生活史的前15天存活率和生殖力数据即可对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有较好的估计.研究结果对缩短生命表试验的时间、推动生命表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柞树(oak)又称栎树、橡树,壳斗科栋属(Quercus L)树种的统称,简称栋,是一种以其叶作柞蚕主要饲料的经济树木。起源于中国的柞蚕业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茶锈刺蛾,又名赤刺蛾,是柞树害虫的一种.文献没有茶锈刺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文字记录.本文通过野外定点套笼观察、室内人工饲养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三年的饲养观察,明确了茶锈刺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摘要:介绍修水县近年来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以及统防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建立健全了桑树病虫害防控体系,摸清了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开展了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统一了防治操作要求,加强了技术培训和组织领导,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 摘要:桑树病虫害防控效果,关系到蚕桑生产稳定、蚕农收益,近几年,通过健全防控体系、科学配方用药、加快信息传播、普及统防技术、完善桑药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桑树病虫害的大量发生,病虫综合危害损失控制在8%以内,为东台蚕桑的稳产高产高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摘要:我国用于放养柞蚕的柞树,主要是辽东栋、蒙古栋、麻栋、棚栋。柞蚕体内的营养物质、柞蚕生命力、柞蚕茧质等,都和柞树叶质成分密切相关。柞蚕场主要分布在坡度大、远离居住区的山区,对于柞蚕场叶片营养状况的检测一直缺少有效的、操控性好的仪器。SPAD叶绿素仪运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途径。SPAD值是一个无量纲的比值,可在田间无损状况下确定植柞树片当前叶绿素的相对含量。rn 本试验采用SPAD-502叶绿素计与分光光度计法对四种不同柞树叶片中SPAD值及叶绿素的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槲栎(Quercus aliena Bl.)、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蒙古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最优数据模型是y=0.0908x-1.3177(r=0.971**);槲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最优数据模型是y=1.685ln(x)-4.354(r=0.908**);辽东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最优数据模型是y=1.6519ln(x)-4.045(r2=0.976**);麻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最优数据模型是y=0.5883e(0.0276x)(r=0.90**).通过测定柞树叶片中SPAD值可以快速估算出其叶绿素的含量.
  • 摘要:桑黄,属于担了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真菌,主要寄生在桑、柳、桦、杨等树木的树干、倒木或者树桩上,给各树木带来巨大危害。桑黄虽然是一种真菌病。本实验通过ABTS法和DPPH法综合考察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桑黄多糖作为抗氧化剂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用超声波复合酶法提取六种不同桑黄子实体的粗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六种桑黄粗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多糖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及其光谱学特征,并用SPSS计算IC50.结果显示,六种桑黄粗多糖在这些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KN桑黄多糖和JZ桑黄多糖自由基清除率高于其他桑黄多糖,表明桑黄多糖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rn 综上所述:桑黄多糖IC50值均较低,说明6种桑黄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KN多糖和JZ多糖在众桑黄多糖对ABTS和DPPH的白由基清除率较高。桑黄多糖对水溶性自由基(ABTS)的抑制率明显低于脂溶性自由基(DPPH)。
  • 摘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园土壤样品中草甘膦残留进行检测,通过考察柱前衍生、流动相等相关因素的实验条件,结合影响草甘膦检测精确度的单因素实验,确定草甘膦的最佳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准确性和精密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到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草甘膦残留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rn 通过实验测得,草甘膦的液相色谱检测最佳波长为240nm处;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草甘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实验的最佳条件为:缓冲溶液最佳pH值为11.0,衍生温度50°C ,衍生时间30 min,流动相Na2HP04:CH30H的体积比为80 : 20,流动相pH值5.5。并且衍生温度、衍生时问等因素的改变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本实验得到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草甘膦残留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的要求,可以作为今后土壤中残留草甘膦的检测方法。
  •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桑树(Morus albaL.)属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家蚕的主要饲料。桑疫病,即桑细菌性疫病(Mulberry Bacterial Blight)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u mori,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桑树病害,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多个国家,病原菌主要危害桑树的叶部和新梢茎部,具有传染性和爆发性,造成桑叶品质和产量下降.桑树细菌性疫病是一种危害桑树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冠菌素(COR)是桑疫病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产生的一种植物毒素.实验结果表明,COR能够阻碍气孔关闭,协助病原菌入侵,增加病原菌在细胞内的数量,从而诱导疫病的爆发.本文以桑树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OR在桑疫病爆发过程中的作用,为此疾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摘要:以虫漆酶作为催化剂,壳聚糖和阿魏酸为底物合成壳聚糖-阿魏酸共聚物,利用FT-IR和SEM分析共聚产物的结构.抑菌性能检测出在浓度为1mg/mL时壳聚糖-阿魏酸共聚物较壳聚糖原样对青枯菌的抑菌圈提高了4.0mm. 本文通过漆酶催化氧化合成壳聚糖-阿魏酸共聚物,利用红外色谱、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它的反应机理;通过对青枯菌的平板对峙实验发现壳聚糖-阿魏酸共聚物的抑菌性较壳聚糖有明显的提高。
  • 摘要:家蚕是鳞翅目昆虫模式昆虫之一,蚕蛹油是家蚕生活史中油脂代谢重要阶段.借助“来源于自然,用于自然”绿色防控理念,提取出蚕蛹油游离脂肪酸(FFAs)与油酸(OA)混合,加入脂肪酶LipozymeRMIM催化反应得到新型结构脂质.在最优条件下,即蚕蛹油FFAs与油酸的混合摩尔比为1:7,在60℃固定床式微反应器中反应后得到多不饱和脂肪酸(FUFAs)增加显著,油酸结合律高达51.61%.rn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每年蚕蛹产量达44万吨,而由于蚕蛹油中独特的甘油三酯结构,尤其是sn-1,3位的棕榈酸含量高,使它不宜被直接食用。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酶法转酯化反应,利用蚕蛹油生产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新型结构脂质。微反应器及其微型生物催化技术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绿色生物化工新技术。本项目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固定床式微流控反应器,用于酶促酸解蚕蛹油合成结构脂质,可大幅度提高产物得率,且固定化酶可多次回收利用,从而有效地节约成本.这对探讨合适的材料来干预害虫与天敌行为,对今后桑树病虫害生态防控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为了构建简便、高效、绿色的桑椹菌核病防治方法,基于该病在早春靠子囊孢子飞出地面侵染桑椹致病的的特点,将液态地膜与甲基硫菌灵混合液喷洒在桑园地面,通过地膜覆盖使子囊孢子难以飞出地面和药剂杀灭的双重作用来增强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春期对大10果桑品种的桑园地面喷洒液态地膜与500倍70%甲基硫菌素混合液,与空白地面向植株喷洒500倍70%甲基硫菌灵相比,桑树枝叶生长量分别增加15.02%和19.33%,单位面积鲜果产量增加17.14%,春叶产量提高11.57%,桑椹菌核病发病率减少49.79%,单果质量提高21.77%-24.84%,显示较显著的抗旱增产防病的增产效果.
  • 摘要:山东桑瘿蚊(以下称桑瘿蚊)至今没有确定的拉丁学名,在形态上与日本发生的桑橙瘿蚊C Diplosis mori Yokoyama)极相似,黄而田等人1992年编著《实用桑树保护学》时,曾请周尧先生作过鉴定,鉴定结果是两种瘦蚊不同属,此后未见关于桑瘿蚊分类地位的鉴定报告,因此,这里仍引用周尧先生鉴定的属名Epimyia。山东桑瘿蚊的分类地位1976年,海阳蚕种场从浙江购入一批湖桑苗,当年即发生桑瘿蚊,文登、临朐也是调入湖桑苗当年发生桑瘿蚊,因此,山东发生的桑瘿蚊应与浙江桑瘿蚊是同一种,是山东蚕桑生产的重要害虫.rn 由于桑瘿蚊的老熟幼虫、囊包幼虫,蛹期都在土壤中,其幼龄幼虫在顶芽尚未展开的幼叶内侧处吸汁为害,比较隐蔽,初期不易被人们发现,因此,桑瘿蚊的防治时期难以把握,应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掌握防治适期。桑瘿蚊是微体昆虫,年发生代数多,虽活动力差,但可随风飘移扩散,因此应重视联防联治,尽量减少防治死角。rn 桑瘿蚊的综合防治,应在周密的预测预报基础上,及时掌握虫情,根据桑瘿蚊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采用相对应的栽桑技术和栽培管理措施,结合适当的化学防治,从而把桑瘿蚊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山东蚕业科研及推广人员极重视桑瘤蚊的防治研究,已形成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 摘要:桑轮纹病在我国是一种不常见的桑树病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有过该方面的报导,我国直到1994年6月,广西桑树病虫害普查课题组和白色地区蚕种场有关技术人员在该场桑园进行桑树病虫害普查中,发现了桑叶上的轮纹状病斑,经送中蚕所桑树病虫害专家鉴定,确诊为广西尚未有记载的桑轮纹病,病原菌为Spondylecladium mori Sauada。本世纪初在本省桑园管理方面出现了桑轮纹病的危害,2007-2009年在修水县呈暴发态势,随后在永新、宜丰等蚕区也相继发生危害。为此,即开展了桑轮纹病的防控技术研究,通过近儿年的工作对该桑病的发生诱因、发病症状及有效的防控技术已基本掌握,目前处于示范推广应用阶段。rn 2008年在修水县原蚕区轮纹病发生区域展开了比较全面、综合性的调查,并于2009年进行了桑轮纹病的防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桑轮纹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主要防控技术如下:桑园管理、预防性防控、发病期间防治。rn 本世纪初江西省蚕桑产业遭受了桑轮纹病的危害,近几年省内重点蚕桑基地的桑轮纹病呈较快的趋势蔓延,严重影响秋季桑叶的产、质量.通过体系人员近几年的调研和防治试验,基本上掌握了该桑病的发生诱因、发病症状及有效的防治措施.现时需要改进现有的桑园管理方法,建立桑轮纹病的防控机制,才能确保蚕作安全,稳定和提高蚕农经济效益.
  • 摘要:为了确认类病毒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类病毒疾病扩散危害,作者以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类病毒为材料,通过病健桑树花粉杂交、不同土壤处理、大量大Hi调查和RT-PCR分了检测技术应用,认为类病毒疾病可通过土壤、花粉、果实等途径进行传播和扩散。rn 感病桑树周围土壤经不同处理后栽种桑树(盆栽桑),第2年在不经任何处理的带毒处理区的桑枝、桑叶中检测到小分了RNA,并且4年后桑树出现感病症状,表明桑花叶萎缩病类病毒传播与土壤也有相关性;这同疫区栽培桑树的试验调查中也得到佐证,感病老桑园的桑树全部清除后,土壤不经任何处理,栽种易感桑品种后,第2年在桑园中心就出现感病株;第3年发病率达到16.1%,且以单独1株发病为主,占总发病的62.2%,这跟生产工具、花粉等传播规律不相符合;第4年发病率达到了83.13%,而普通土地栽种桑树一般发病情况是:4-5年生桑园平均发病在4.6%左右,6-10年生桑园发病率在16.5%左右;栽种4年发病如此严重,一般(风、工具、摩擦、花粉等)传播方式是无法解释的。rn 对大面积老桑树改造的地块进行调查,凡是老桑园的土壤进行更新处理(50-80cm厚的表土被清除),栽种只开雄花不结果的桑树品种(农桑14号),8年生的桑园43hm2,没有发现病株;而老桑园改造土壤不进行更新处理地块,8年生的桑园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在疫区调查时我们还发现,桑园内出现病株被挖除后栽种上的新株,2-3年又会发病,且新补植的桑树发病率非常高。rn 据此认为,类病毒的传播、扩散跟土壤有相关性。根据带毒土壤3种不同处理,烘干土、风干土栽种的桑树,都没有检出小分了RNA,由此推断,土壤传播类病毒的媒介可能是线虫,但是否确是线虫,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明。据据Wang和Ding C 2010报道,小分了RNA可通过细胞胞问连丝和韧皮部通道扩散到植株其它部位,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的小分了RNA能否通过花粉这一载体进入到另一株健康植物的其它部位,还有待进一步试验证实。
  • 摘要:果桑菌核病是果桑的主要病害之一,俗称“白果病”,为土传性真菌病害,有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三种,主要为害果实部位,致使桑果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果桑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江西果桑菌核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病原因,总结近年果桑菌核病的防治措施及效果,以期有效控制果桑菌核病的发生,促进江西果桑产业的发展.rn 在桑堪菌核病的防控方面,本所借鉴外省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农艺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控,2014年果桑菌核病综合防治效果达90%以上。其主要防治措施总结,包括栽植及养型技术、大棚避雨栽培及地布防病技术、耕作防病技术(深翻耕)、其它农艺措施、化学防治技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