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应用在C型臂上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及定位方法

一种应用在C型臂上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及定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C型臂上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及定位方法,包括有罩体,在罩体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固定爪机构,用于将罩体安装在C型臂的接收器上,在罩体内镜像设置有两个旋转调节机构和两个显影辅助定位机构,位于水平隔板同一侧的旋转调节机构与显影辅助定位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显影辅助定位机构均包括有传动轴,在每个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悬臂,Mark标记点活动设置在悬臂上,在罩体上对应每个Mark标记点设置有显影调节机构,显影调节机构用于调节Mark标记点沿悬臂方向进行移动,旋转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悬臂以传动轴为轴心进行水平面转动。本发明具有操作安全、便捷,减少接受射线照射时间,定位准确而持久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694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66316.4

  • 申请日2022-04-29

  • 分类号A61B90/00(2016.01);A61B6/00(2006.01);

  • 代理机构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郭海燕

  • 地址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28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1B90/00 专利申请号:2022104663164 申请公布日:20220809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90/00 专利申请号:2022104663164 申请日:2022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影像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应用在C型臂上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C型臂即C型臂X光机,是医院实施临床操作的常用设备,它是一个“C”形臂状框架结构,其中C型臂的上臂安装有X线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同时具有影像增强功能,C型臂下臂安装有X线发生器,C型臂上臂接受X线信号后通过影像增强器输出影像,该视频信号可实时地显示在监视器上以便医生看到患者的影像,C型臂X光机可实对患者进行瞬时或动态的观察,通过医生对影像的判观察,从而达到体内病灶定位的目的,以此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目前,对于术中软组织定位的方法基本上是依据术者经验或人工借助非专用显影物体(注射器针头)进行辅助定位,即术者或助手在持续的X射线的直接照射下手动调整非专用显影物体,并固定于患者最外层的覆盖物(衣物或被褥)表面。或者术者或助手在持续的X射线的直接照射下手动调整非专用显影物体的操作虽可满足许多临床要求,但是在综合应用的方面造成了在临床实践上的诸多问题,其应用尚存在缺点和不足,亟待改进。

1.手动调整非专用显影物体的操作借助非专用显影物体,如:针头,进行辅助定位,极易造成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损伤。

2.手动调整非专用显影物体的操作需要医务人员的手部持续接受X射线的直接照射,电离辐射的剂量较大,不利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3.手动调整非专用显影物体的操作需要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ERCP的操作,需要将X影像进行左右镜像翻转,这给医务人员对显影物体的调整增加了难度,进而也增加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X射线照射时间,不利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4.显影物体固定于患者最外层的覆盖物之上,常常会因为医务工作者在术中触碰患者衣物或被褥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误差较大时还可能会重新进行调整定位。

5.显影物体通常需要固定2枚,从而达到标记病变上下极的作用,调整2枚显影物体时会相互影响,常常会反复进行调整,增加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X射线照射时间。

在上述情况中,术者或助手在持续的X射线的直接照射下手动调整非专用显影物体的操作虽可满足许多临床要求,但是在综合应用的方面造成了在临床实践上的诸多问题,倘若C型臂X光机具有辅助定位功能,则将为手术带来极大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C型臂X光机缺少辅助定位的功能,由此人工借助造影剂或非专用显影物体实现间接显影带来术者操作繁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在C型臂上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及定位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在C型臂上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包括有罩体以及仅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Mark标记点,在所述罩体内固定连接有水平隔板、以及沿水平隔板镜像设置有两个旋转调节机构和两个显影辅助定位机构,位于水平隔板同一侧的旋转调节机构与显影辅助定位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显影辅助定位机构均包括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分别转动设置在水平隔板与罩体的顶壁、底壁之间,在每个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悬臂,所述Mark标记点活动设置于悬臂上,在所述罩体上对应每个所述Mark标记点设置有显影调节机构,所述显影调节机构用于调节Mark标记点进行移动,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悬臂以传动轴为轴心进行水平面转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每个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有水平安装在罩体内壁上的安装板、以及垂直固定在安装板上的侧板,在所述罩体的侧壁与侧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主动轴,位于所述罩体外的主动轴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旋钮,位于所述罩体内的主动轴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主动锥形齿轮,在所述安装板与水平隔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皮带,并在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轴通过推拉第一旋钮使两个主动锥形齿轮分别与从动锥形齿轮依次啮合,并单向旋转第一旋钮来控制皮带的正向或反向传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每个显影辅助定位机构还包括有转动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的传动锥形齿轮和第一导向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滚轮固定在传动锥形齿轮上,在所述悬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滚轮,在所述第二导向滚轮与第一导向滚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绳,所述Mark标记点固定设置在传动绳上,所述显影调节机构通过与传动锥形齿轮啮合传动,以此驱动第一导向滚轮转动进而使得传动绳上的Mark标记点发生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每个所述显影调节机构包括有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隔板上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与罩体的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调节转轴,位于所述罩体外的调节转轴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旋钮,位于所述罩体外的调节转轴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锥形齿轮相啮合的调节锥形齿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所述罩体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四个固定爪机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每个所述固定爪机构包括有通过销钉转动设置于所述罩体上的旋转臂,所述销钉固定连接在罩体上,在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上对应所述销钉开设有转孔,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板,在所述立板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头上转动连接有夹紧板。

一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应用在C型臂上的定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四个所述固定爪机构共同将罩体安装在C型臂的接收器上;

S2.启动C型臂,在X射线下推进位于水平隔板上方的第一旋钮使得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啮合,然后旋转该第一旋钮使从动轴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传动轴上的悬臂进行水平面转动,从而使悬臂转动到软组织狭窄定位,即传动绳处于病灶的正上方,完成初步校正;

S3.在S2的基础上,旋转位于水平隔板上方的第二旋钮通过传动锥形齿轮与调节锥形齿轮的啮合传动,驱动第一导向滚轮,使得传动绳移动,进而带动Mark标记点沿着传动绳移动并到达目标组织处,完成精确定位;

S4.调整完毕后,即可进行医疗操作,操作完成后,拉出位于水平隔板上方的第一旋钮使得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啮合,然后旋转该第一旋钮使从动轴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传动轴上的悬臂进行水平面转动,完成归位;

S5.根据实际情况,若ERCP的操作,需要将X影像进行左右镜像翻转操作时,推进位于水平隔板下方的第一旋钮使得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啮合,然后旋转该第一旋钮使从动轴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传动轴上的悬臂进行水平面转动,从而使悬臂转动到软组织狭窄定位,完成初步校正;

S6.在S5的基础上,旋转位于水平隔板下方的第二旋钮通过传动锥形齿轮与调节锥形齿轮的啮合传动,驱动第一导向滚轮,使得传动绳移动,进而带动Mark标记点沿着悬臂移动并到达目标组织处,完成精确定位;

S7.调整完毕后,即可进行医疗操作,操作完成后,拉出位于水平隔板下方的第一旋钮使得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啮合,然后旋转该第一旋钮使从动轴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传动轴上的悬臂进行水平面转动,完成归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自带可调整的Mark标记点,由此可以避免造成Mark标记点的遗忘和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损伤。

2.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医务人员的手部持续接受X射线的直接照射,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的X线摄入。

3.本发明对临床中操作者的经验要求不高,X影像若左右镜像翻转,调整控制Mark标记点圆周旋转的旋钮,不必更改习惯即可达到镜像调整的目的,极大地降低了医务人员调整的操作难度,减少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X射线照射时间。

4. 本发明中显影辅助定位机构的两枚Mark标记点,不受患者衣物或被褥的影响,定位准确而持久。

5. 本发明中显影辅助定位机构的两枚Mark标记点采用单独旋转调节机构和显影调节机构来分别控制其在水平面上相对移动及转动,由此不会相互影响。

6.本发明设计的四个固定爪机构能够将罩体安装不同形状的接收器上,适用场景范围比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爪机构与罩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爪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图。

图中:罩体1、固定爪机构2、第一旋钮3、第二旋钮4、安装板5、侧板6、水平隔板7、支撑板8、调节锥形齿轮9、从动锥形齿轮10、销钉11、转孔12、主动轴13、主动锥形齿轮14、调节转轴15、从动轴16、传动轴17、传动锥形齿轮18、皮带19、悬臂20、第二导向滚轮21、第一导向滚轮22、传动绳23、Mark标记点24、C型臂25、接收器26。

其中固定爪机构,旋转臂201、立板202、紧固螺栓203、夹紧板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至4,一种应用在C型臂上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包括有罩体1,在所述罩体1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四个固定爪机构2,每个所述固定爪机构2包括有通过销钉11转动设置于所述罩体1上的旋转臂201,所述销钉11固定连接在罩体1上,在所述旋转臂201的一端上对应所述销钉11开设有转孔12,所述旋转臂201的另一端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板202,在所述立板202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203,所述紧固螺栓203的端头上转动连接有夹紧板204,在所述罩体1内固定连接有水平隔板7、以及沿水平隔板7镜像设置有两个旋转调节机构和两个显影辅助定位机构,位于水平隔板7同一侧的旋转调节机构与显影辅助定位机构之间通过皮带19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显影辅助定位机构均包括有传动轴17,两个所述传动轴17分别转动设置在水平隔板7与罩体1的顶壁、底壁之间,在每个传动轴17上固定连接有悬臂20,Mark标记点24活动设置于悬臂20上,在所述罩体1上对应每个所述Mark标记点24设置有显影调节机构,所述显影调节机构用于调节Mark标记点24进行移动,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悬臂20以传动轴17为轴心进行水平面转动。

进一步,每个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有水平安装在罩体1内壁上的安装板5、以及垂直固定在安装板5上的侧板6,在所述罩体1的侧壁与侧板6之间转动设置有主动轴13,位于所述罩体1外的主动轴13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旋钮3,位于所述罩体1内的主动轴13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主动锥形齿轮14,在所述安装板5与水平隔板7之间转动设置有从动轴16,所述从动轴16与传动轴17之间设置有皮带19,并在从动轴16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10,所述主动轴13通过推拉第一旋钮3使两个主动锥形齿轮14分别与从动锥形齿轮10依次啮合,并单向旋转第一旋钮3来控制皮带19的正向或反向传动。

进一步,每个显影辅助定位机构还包括有转动设置于所述传动轴17上的传动锥形齿轮18和第一导向滚轮22,所述第一导向滚轮22固定在传动锥形齿轮18上,在所述悬臂2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滚轮21,在所述第二导向滚轮21与第一导向滚轮22之间设置有传动绳23,所述Mark标记点24固定设置在传动绳23上,所述显影调节机构通过与传动锥形齿轮18啮合传动,以此驱动第一导向滚轮22转动进而使得传动绳23上的Mark标记点24发生移动。

进一步,每个所述显影调节机构包括有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隔板7上的支撑板8,在所述支撑板8与罩体1的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调节转轴15,位于所述罩体1外的调节转轴15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旋钮4,位于所述罩体1外的调节转轴15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锥形齿轮18相啮合的调节锥形齿轮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除了Mark标记点24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他所有部件有非金属材料制成。这样使得辅助定位的显影效果达到最优。

参阅图1至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保护的体外辅助软组织定位的装置应用在C型臂上的定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四个所述固定爪机构2共同将罩体1安装在C型臂25的接收器26上;

S2.启动C型臂25,在X射线下推进位于水平隔板7上方的第一旋钮3使得主动锥形齿轮14与从动锥形齿轮10相啮合,然后旋转该第一旋钮3使从动轴16通过皮带19传动带动传动轴17上的悬臂20进行水平面转动,从而使悬臂20转动到软组织狭窄定位,即传动绳23处于病灶的正上方,完成初步校正;

S3.在S2的基础上,旋转位于水平隔板7上方的第二旋钮4通过传动锥形齿轮18与调节锥形齿轮9的啮合传动,驱动第一导向滚轮22,使得传动绳23移动,进而带动Mark标记点24沿着悬臂20移动并到达目标组织处,完成精确定位;

S4.调整完毕后,即可进行医疗操作,操作完成后,拉出位于水平隔板7上方的第一旋钮3使得主动锥形齿轮14与从动锥形齿轮10相啮合,然后旋转该第一旋钮3使从动轴16通过皮带19传动带动传动轴17上的悬臂20进行水平面转动,完成归位;

S5.根据实际情况,若ERCP的操作,需要将X影像进行左右镜像翻转操作时,推进位于水平隔板7下方的第一旋钮3使得主动锥形齿轮14与从动锥形齿轮10相啮合,然后旋转该第一旋钮3使从动轴16通过皮带19传动带动传动轴17上的悬臂20进行水平面转动,从而使悬臂20转动到软组织狭窄定位,完成初步校正;

S6.在S5的基础上,旋转位于水平隔板7下方的第二旋钮4通过传动锥形齿轮18与调节锥形齿轮9的啮合传动,驱动第一导向滚轮22,使得传动绳23移动,进而带动Mark标记点24沿着传动绳23移动并到达目标组织处,完成精确定位;

S7.调整完毕后,即可进行医疗操作,操作完成后,拉出位于水平隔板7下方的第一旋钮3使得主动锥形齿轮14与从动锥形齿轮10相啮合,然后旋转该第一旋钮3使从动轴16通过皮带19传动带动传动轴17上的悬臂20进行水平面转动,完成归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的创造思想和设计思路,应当等同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