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及汽车内饰板

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及汽车内饰板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汽车内饰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及汽车内饰板,包括具体步骤如下:S1,将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和聚氨酯树脂按照1:1:1的比例放入到熔融炉中进行熔化,直至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和聚氨酯树脂呈液化状态,从而得到混合物液体;S2,将混合物液体倒入容纳槽中,并使容纳槽中的混合物液体与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平齐,本发明具有解决目前的表皮成型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从而会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将混合物液体倒入到容纳槽中,并在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涂上混合物液体,具有实现在容纳槽中形成表皮的凸起部分,从而会提高表皮的连接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500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涵洋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37701.3

  • 发明设计人 宾富贵;宾元谷;刘少中;

    申请日2022-05-18

  • 分类号B05D7/24(2006.01);B60R13/02(2006.01);C09D123/00(2006.01);C09D123/06(2006.01);C09D175/04(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滨北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7: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1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B05D 7/24 专利申请号:2022105377013 申请公布日:20220805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8-0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及汽车内饰板。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板在汽车生产中,具有对汽车内部空间的美化和对功能的完善的作用,而表皮是主要起到保护汽车内饰板和提高美观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表皮成型步骤较为繁琐,这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并且,目前的汽车内饰板整体性能较差,以及在组装时容易出现位置变化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及汽车内饰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及汽车内饰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及汽车内饰板,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其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和聚氨酯树脂按照1:1:1的比例放入到熔融炉中进行熔化,直至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和聚氨酯树脂呈液化状态,从而得到混合物液体;

S2,将混合物液体倒入容纳槽中,并使容纳槽中的混合物液体与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平齐;

S3,对混合物液体进行冷却,直至混合物液体呈黏稠状,并在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涂上混合物液体,其厚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

S4,通过模压对汽车内饰板上的涂层进行覆合成型,从而实现在汽车内饰板上形成表皮层。

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汽车内饰板,所述汽车内饰板是由第一饰板、减震板、消音板、隔音板和第二饰板组成,所述第一饰板的一侧设有减震板,且第一饰板与减震板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减震板远离第一饰板的一侧设有消音板,且减震板与消音板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消音板远离减震板的一侧设有隔音板,且消音板与隔音板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隔音板远离消音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饰板,且隔音板与第二饰板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饰板远离隔音板的一侧设有表皮层,所述第二饰板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腔设有表皮层的凸起部分;

所述减震板是由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弹性片和密封板组成;

所述第二饰板是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组成。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饰板的一侧设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远离第一饰板的一侧固定安装若干弹性片,且弹性片的形状设置成S形,所述弹性片的材料设置成弹簧钢,所述弹性片远离下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上,所述上固定板远离弹簧钢的一侧设有消音板,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上固定板之间的四周固定安装密封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音板远离消音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隔音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饰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纳槽是由通孔和凹槽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壁开设若干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壁开设若干凹槽,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且通孔和凹槽呈倒T形排列。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组件为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饰板、所述上固定板、所述消音板和所述隔音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若干第一限位块,所述下固定板、所述消音板、所述隔音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内壁均开设若干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块卡接在第一限位槽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形状设置成圆锥体,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形状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组件为限位杆、第二限位块、滑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饰板、所述上固定板、所述消音板和所述隔音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若干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形状设置成半球体,且第二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成空心,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材料设置成橡胶;

所述下固定板、所述消音板、所述隔音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内壁均开设若干滑槽和若干第二限位槽,且滑槽和第二限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形状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块经过滑槽卡接在第二限位槽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1.通过将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和聚氨酯树脂按照1:1:1的比例放入到熔融炉中进行熔化,直至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和聚氨酯树脂呈液化状态,从而得到混合物液体,将混合物液体倒入容纳槽中,并使容纳槽中的混合物液体与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平齐,对混合物液体进行冷却,直至混合物液体呈黏稠状,并在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涂上混合物液体,其厚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通过模压对汽车内饰板上的涂层进行覆合成型,从而实现在汽车内饰板上形成表皮层,通过该步骤,具有解决目前的表皮成型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从而会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将混合物液体倒入到容纳槽中,并在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涂上混合物液体,具有实现在容纳槽中形成表皮的凸起部分,从而会提高表皮的连接稳定性;

2.通过减震板具有提高汽车内饰板的减震性能,通过消音板和隔音板具有提高汽车内饰板的隔音性能,通过提高汽车内饰板的减震性能和隔音性能,从而会提高车内饰板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3.通过限位组件对第一饰板、减震板、消音板、隔音板和第二饰板的组装位置进行限定,具有避免出现第一饰板、减震板、消音板、隔音板和第二饰板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从而会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分开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分开正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第一饰板2、减震板3、下固定板31、上固定板32、弹性片33、密封板34、消音板4、隔音板5、第二饰板6、第一连接板61、第二连接板62、表皮层7、容纳槽8、通孔81、凹槽82、限位组件9、第一限位块91、第一限位槽92、限位杆96、第二限位块97、滑槽98、第二限位槽9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的覆合表皮成型工艺,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和聚氨酯树脂按照1:1:1的比例放入到熔融炉中进行熔化,直至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和聚氨酯树脂呈液化状态,从而得到混合物液体;

S2,将混合物液体倒入容纳槽8中,并使容纳槽8中的混合物液体与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平齐;

S3,对混合物液体进行冷却,直至混合物液体呈黏稠状,并在汽车内饰板的外表面涂上混合物液体,其厚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

S4,通过模压对汽车内饰板上的涂层进行覆合成型,从而实现在汽车内饰板上形成表皮层7。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请参阅图1-图4,包括汽车内饰板,汽车内饰板是由第一饰板2、减震板3、消音板4、隔音板5和第二饰板6组成,第一饰板2的一侧设有减震板3,且第一饰板2与减震板3之间设有限位组件9,减震板3远离第一饰板2的一侧设有消音板4,且减震板3与消音板4之间设有限位组件9,消音板4远离减震板3的一侧设有隔音板5,且消音板4与隔音板5之间设有限位组件9,隔音板5远离消音板4的一侧设有第二饰板6,且隔音板5与第二饰板6之间设有限位组件9,第二饰板6远离隔音板5的一侧设有表皮层7,第二饰板6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容纳槽8,且容纳槽8的内腔设有表皮层7的凸起部分;

减震板3是由下固定板31、上固定板32、弹性片33和密封板34组成,第一饰板2的一侧设有下固定板31,下固定板31远离第一饰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若干弹性片33,且弹性片33的形状设置成S形,弹性片33的材料设置成弹簧钢,弹性片33远离下固定板3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32上,上固定板32远离弹簧钢的一侧设有消音板4,下固定板31与上固定板32之间的四周固定安装密封板34,通过弹性片33具有实现减震的效果。

第二饰板6是由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组成,隔音板5远离消音板4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61,第一连接板61远离隔音板5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62远离第一连接板61的一侧设有第二饰板6。

容纳槽8是由通孔81和凹槽82组成,第一连接板61的内壁开设若干通孔81,第二连接板62的内壁开设若干凹槽82,通孔81与凹槽82相连通,且通孔81和凹槽82呈倒T形排列。

限位组件9为第一限位块91和第一限位槽92,第一饰板2、上固定板32、消音板4和隔音板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若干第一限位块91,下固定板31、消音板4、隔音板5和第一连接板61的底端内壁均开设若干第一限位槽92,且第一限位块91卡接在第一限位槽92的内壁上,第一限位块91的形状设置成圆锥体,第一限位槽92的形状与第一限位块91的形状相匹配。

工作原理:在第一饰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减震板3,在减震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消音板4,在消音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隔音板5,在隔音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第二饰板6,从而形成汽车内饰板;

在组装时,使第一限位块91卡接在第一限位槽92中,这就会避免第一饰板2、减震板3、消音板4、隔音板5和第二饰板6在组装时,会发生位置变化的现象。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请参阅图5-图8;

限位组件9为限位杆96、第二限位块97、滑槽98和第二限位槽99,第一饰板2、上固定板32、消音板4和隔音板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若干限位杆96,且限位杆96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二限位块97,第二限位块97的形状设置成半球体,且第二限位块97的内部设置成空心,第二限位块97的材料设置成橡胶,下固定板31、消音板4、隔音板5和第一连接板61的底端内壁均开设若干滑槽98和若干第二限位槽99,且滑槽98和第二限位槽99相连通,第二限位槽99的形状与第二限位块97的形状相匹配,限位杆96滑动连接在滑槽98的内壁上,第二限位块97经过滑槽98卡接在第二限位槽99的内壁上。

工作原理:在第一饰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减震板3,在减震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消音板4,在消音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隔音板5,在隔音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第二饰板6,从而形成汽车内饰板;

在组装时,使第二限位块97经过滑槽98卡接在第二限位槽99中,这就会避免第一饰板2、减震板3、消音板4、隔音板5和第二饰板6在组装时,会发生位置变化的现象。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