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汇流环工作状态自动检测装置

一种汇流环工作状态自动检测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汇流环工作状态自动检测装置,在壳体一侧板上滑动连接有推盘,壳体内设卡紧机构,卡紧机构上设汇流环,推盘上设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电机,推盘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齿圈,推盘上设导电环,导电环与万用表电连接,齿圈上设支撑杆,支撑杆上设分别与汇流环、导电环接触的电刷。本发明通过齿圈通过支撑杆带动均匀分布的电刷转动,电刷分别与汇流环的相应的导电环转动接触,万用表对汇流环进行全面检测,万用表能够测量汇流环的电阻。在汇流环进行检测过程中,卡紧机构对汇流环进行固定,在检测过程中避免出现晃动的情况,检测结束后,能够轻松取出汇流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6603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仕贤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68133.3

  • 申请日2022-05-24

  • 分类号G01R27/02;G01R1/04;

  • 代理机构西安智财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武学芹

  •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电子西街3号西京国际电气中心A51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46: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4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汇流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汇流环工作状态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汇流环也叫导电环、滑环、集流环、集电环等。它可以用在任何要求连续旋转的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传输电源和信号的机电系统中。汇流环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简化系统结构,避免导线在旋转过程中造成损毁。汇流环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目前市场上缺乏相关自动测试平台。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02329348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汇流环通用自动检测装置,在进行振动测试时,可以测试全部环路在整个振动周期内的电阻变化,测试效率高,提高试验进度,但是测试过程中容易出现检测不稳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检测稳定的汇流环工作状态自动检测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壳体一侧板上滑动连接有推盘,壳体内设置有与推盘连接的卡紧机构,卡紧机构上设置有与推盘连接的汇流环,推盘上设置有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电机,推盘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齿圈,推盘上设置有位于齿圈外圆周的导电环,导电环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万用表电连接,齿圈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分别与汇流环、导电环接触的电刷。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紧机构为:壳体侧板内侧壁设置有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与第三弹簧一端滑动连接,第三弹簧另一端与推盘一侧固定连接,推盘另一侧与汇流环卡接,推盘上的中心孔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筒,第二连接筒一端设置有与推盘上的中心孔配合的连接盘,第二连接筒和连接盘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一端外圆周均匀转动安装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筒另一端转动连接;壳体侧板内侧壁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板上滑动连接有下齿条,推杆另一端与下齿条滑动连接,推杆外圆周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与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齿条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两个垂直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与推盘一侧固定连接的上齿条,壳体内设置有与上齿条接触的复位组件,支撑架的两个弯折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与上齿条啮合传动的第四齿轮,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下齿条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位组件为:壳体的侧板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的垂直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垂直杆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垂直杆一端与斜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垂直杆外圆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垂直杆一端固定连接,斜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上齿条上设置有与斜杆接触的固定块,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壳体的侧板内侧壁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筒,第一连接筒底部设置有与上齿条上的凸块接触的挡块,第一连接筒外圆周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侧垂直杆一端设置有位于第一连接筒内部的推板,推板与第一连接筒内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块一侧加工有与凸块的斜面二配合的斜面一,挡块另一侧加工有与凸块的垂直面二配合的垂直面一。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齿轮的齿数分别大于第二齿轮、第四齿轮的齿数。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齿条的运动方向与下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采用了齿圈通过支撑杆带动均匀分布的电刷转动,电刷分别与汇流环的相应的导电环转动接触,万用表对汇流环进行全面检测,万用表能够测量汇流环的电阻。

(2)本发明在汇流环进行检测过程中,采用卡紧机构对汇流环进行固定,在检测过程中避免出现晃动的情况,检测结束后,能够轻松取出汇流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汇流环工作状态自动检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掉汇流环1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卡紧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第二连接杆106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挡块11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凸块111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支撑架122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推盘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导电环9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汇流环1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卡紧机构;101、斜杆;102、第一连接杆;103、第一弹簧;104、第一支撑板;105、第二支撑板;106、第二连接杆;107、第三支撑板;108、第一连接筒;109、第二弹簧;110、挡块;111、凸块;112、上齿条;113、第三弹簧;114、第二连接筒;115、第三连接杆;116、第四连接杆;117、推杆;118、第四支撑板;119、第四弹簧;120、下齿条;121、第二齿轮;122、支撑架;12201、连接板;12202、垂直板;12203、弯折板;12204、底板;123、第三齿轮;124、固定块;125、第四齿轮;126、连接盘;127、推板;a、垂直孔;2、齿圈;3、第一齿轮;4、电机;5、推盘;6、万用表;7、壳体;8、支撑杆;9、导电环;10、电刷;11、汇流环;A、斜面一;B、垂直面一;C、垂直面二;D、斜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图9、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汇流环工作状态自动检测装置由卡紧机构1、齿圈2、第一齿轮3、电机4、推盘5、万用表6、壳体7、支撑杆8、导电环9、电刷10、汇流环11联接构成。

在壳体7一侧板上滑动连接有推盘5,壳体7内安装有与推盘5连接的卡紧机构1,卡紧机构1上安装有与推盘5连接的汇流环11,汇流环11进行检测时,卡紧机构1用于卡紧汇流环11。推盘5上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3连接,电机4驱动第一齿轮3转动,推盘5上转动连接有齿圈2,齿圈2与第一齿轮3啮合传动,推盘5上固定安装有位于齿圈2外圆周的导电环9,导电环9与安装在壳体7外侧的万用表6电连接,万用表6用于测量汇流环11的电压、电流和电阻,齿圈2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上安装有分别与汇流环11、导电环9接触的电刷10。

如图3至图8所示,卡紧机构1由上齿条112、第三弹簧113、第二连接筒114、第三连接杆115、第四连接杆116、推杆117、第四支撑板118、第四弹簧119、下齿条120、第二齿轮121、支撑架122、第三齿轮123、第四齿轮125、连接盘126、推板127、垂直孔a联结构成,卡紧机构1为:壳体7侧板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四支撑板118,第四支撑板118与第三弹簧113一端滑动连接,第三弹簧113另一端与推盘5一侧固定连接,推盘5另一侧与汇流环11卡接,推盘5上的中心孔内安装有第二连接筒114,第二连接筒114一端安装有与推盘5上的中心孔配合的连接盘126,第二连接筒114和连接盘126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117,推杆117一端外圆周均匀转动安装有第四连接杆116,第四连接杆116与第三连接杆115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115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筒114另一端转动连接。

壳体7侧板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22,支撑架122的底板12204上滑动连接有下齿条120,推杆117另一端与下齿条120滑动连接,推杆117外圆周安装有第四弹簧119,第四弹簧119一端与推杆117固定连接,第四弹簧119另一端与下齿条120固定连接,支撑架122的两个垂直板1220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2201,连接板12201上滑动连接有与推盘5一侧固定连接的上齿条112,壳体7内设置有与上齿条112接触的复位组件,支撑架122的两个弯折板12203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外圆周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125,第四齿轮125与上齿条112啮合传动,第一转轴外圆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23,第三齿轮123的齿数分别大于第二齿轮121、第四齿轮125的齿数。第二转轴外圆周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123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121,第二齿轮121与下齿条120啮合传动,上齿条112的运动方向与下齿条120的运动方向相同。

复位组件由斜杆101、第一连接杆102、第一弹簧103、第一支撑板104、第二支撑板105、第二连接杆106、第三支撑板107、第一连接筒108、第二弹簧109、挡块110、凸块111、固定块124联结构成,复位组件为:壳体7的侧板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04、第二支撑板105,第二支撑板105上的垂直孔a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6,第二连接杆106的一侧垂直杆与第一支撑板104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06的一侧垂直杆一端与斜杆101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06的垂直杆外圆周安装有第一弹簧103,第一弹簧103与第一支撑板104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3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06的垂直杆一端固定连接,斜杆101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02一端固定连接,上齿条112上固定安装有与斜杆101接触的固定块124,第一连接杆102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04滑动连接。

壳体7的侧板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107,第三支撑板107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筒108,第一连接筒108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上齿条112上的凸块111接触的挡块110,挡块110一侧加工有与凸块111的斜面二D配合的斜面一A,挡块110另一侧加工有与凸块111的垂直面二C配合的垂直面一B。第一连接筒108外圆周安装有第二弹簧109,第二弹簧109一端与第三支撑板107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9另一端与挡块11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06的另一侧垂直杆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连接筒108内部的推板127,推板127与第一连接筒108内部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1)卡紧汇流环11:将待检测的汇流环11卡接在推盘5上,并将汇流环11推向壳体7内,汇流环11带动推盘5水平移动,推盘5带动上齿条112水平运动,推盘5分别带动连接盘126、第二连接筒114、上齿条112水平运动,第三弹簧113压缩,上齿条112带动第四齿轮125转动,第四齿轮125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三齿轮123转动,第三齿轮123带动第二齿轮121转动,第二齿轮121带动下齿条120移动,下齿条120通过第四弹簧119带动推杆117水平运动,下齿条120的运动方向与上齿条112的运动方向相同,由于第三齿轮123的齿数分别大于第二齿轮121、第四齿轮125的齿数,下齿条120的水平运动速度大于上齿条112的水平运动速度,因此推杆117的水平运动速度大于第二连接筒114的水平运动速度,上齿条112上的凸块111推动挡块110和第一连接筒108向上移动,第二弹簧109压缩,上齿条112上凸块111的垂直面二C与挡块110的垂直面一B抵触,推杆117带动第三连接杆115、第四连接杆116运动,第三连接杆115卡紧汇流环11一端,汇流环11固定在壳体7内。

(2)检测汇流环11: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第一齿轮3转动,第一齿轮3带动齿圈2转动,齿圈2通过支撑杆8带动均匀分布的电刷10转动,电刷10分别与汇流环11、导电环9转动接触,万用表6对汇流环11进行检测,万用表6能够测量汇流环11的电阻。

(3)取出汇流环11:检测结束后,继续推动汇流环11向壳体7内移动,上齿条112上的固定块124依次推动斜杆101、第一连接杆102带动第二连接杆106在第二支撑板105的垂直孔a中的向上移动,第二连接杆106通过推板127带动第一连接筒108和挡块110向上移动,上齿条112依次带动第四齿轮125、第三齿轮123、第二齿轮121、下齿条120运动,第四弹簧119压缩,松开汇流环11,在第四弹簧119的作用下,推杆117复位,在第三弹簧113的作用下,汇流环11复位,取出汇流环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