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

一种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包括外层取骨套筒和内层打器,外层取骨套筒为空心套筒,该空心套筒的头端设置有取骨环钻;内层打器为实心柱状打器,实心柱状打器的头端为呈平面的打器头;外层取骨套筒用于取骨并将取出的骨块保存在空心套筒中;实心柱状打器的直径与空心套筒的直径匹配,使得实心柱状打器能够插入空心套筒,并在插入空心套筒的过程中将保存在空心套筒中的骨块打入股骨开髓孔。该取骨植骨打器兼具取骨和植骨的功能,可顺利、快速地完成取骨、植骨的操作,对股骨开髓孔实现良好的骨性填塞,且节约了用于修整、拼接骨块的时间,操作方便,实用性高;采用的工具较简便,方便携带和消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30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1234159.6

  • 发明设计人 李杨;

    申请日2021-10-22

  • 分类号A61B17/16(20060101);A61F2/4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756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磊

  •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8: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

背景技术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为了确定股骨远端的截骨力线,需进行股骨远端开髓,即使用电钻钻开股骨远端髁间窝上方的皮质,插入一根力线杆,采用髓内定位的方式,进行股骨远端截骨。为了力线杆的稳定,开髓孔一般都较大,但开通了股骨髓腔会导致术后明显的失血,故一般在膝关节假体安放完成后,都会把此开髓孔封闭,以避免过多的髓腔血液从此孔中流出。

目前在手术中进行股骨开髓孔的封闭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骨块封闭和骨水泥封闭。

第一种,骨块封闭。即使用股骨或胫骨截骨截下来的骨质(大多数为股骨),经过修剪、拼接成为适当大小的圆形或者四边形骨块,打入开髓孔中。

第二种,骨水泥封闭。即在安放假体后,将多余的骨水泥制作成团块状,塞入股骨开髓孔中,随着骨水泥的硬化,完成对股骨开髓孔的封闭。

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方法都可以对股骨开髓孔进行封闭,但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种骨块封闭的方法,不好把握制作骨块的大小,若制作的骨块太小,则不足以封闭开髓孔,若制作的骨块太大,又不方便进行填塞。更重要的弊端是,此方法需要额外的时间对截下来的骨块进行修整和拼接,延长了手术时间,浪费了术者精力。

第二种骨水泥封闭的方法,虽然解决了上述塑形和制备时间的问题,但骨水泥毕竟为异物,无法对开髓孔实现骨性封闭,在未来可能存在的翻修术中,会造成局部的骨丢失,而且一旦骨水泥块掉落到关节腔,则必须再次手术取出。

目前临床上两种方法均在使用,其中以第一种骨块封闭的方法最为普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更简便、更高效地对股骨开髓孔进行骨性封闭,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流畅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包括外层取骨套筒和内层打器,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为空心套筒,该空心套筒的头端设置有取骨环钻;所述的内层打器为实心柱状打器,所述实心柱状打器的头端为呈平面的打器头;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用于取骨并将取出的骨块保存在所述的空心套筒中;所述的实心柱状打器的直径与所述空心套筒的直径匹配,使得所述的实心柱状打器能够插入所述的空心套筒,并在插入所述的空心套筒的过程中将保存在所述的空心套筒中的骨块打入股骨开髓孔。

优选地,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为空心金属套筒。

优选地,所述的实心柱状打器为实心金属打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还包括用于敲击的击打盘,该击打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层取骨套筒的尾端端部。

优选地,所述的击打盘为圆盘或多边形盘,所述击打盘上还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所述的空心套筒联通,从而使得所述的实心柱状打器能够通过该通孔插入所述的空心套筒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还包括手持区域,所述的手持区域为在所述外层取骨套筒的外周壁上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结构的区域,以方便抓持把握。

优选地,所述的增加摩擦力的结构为螺纹、花纹结构和/或颗粒状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用于观察所取下来的骨块以及插入所述空心套筒的内层打器。

优选地,所述内层打器的尾端固定设置有打器击打盘,该打器击打盘为圆盘,所述打器击打盘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层取骨套筒的内径,以防敲击时将内层打器完全敲入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内层打器中除了尾端的打器击打盘之外的长度,等于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包含所述的击打盘在内的整体的长度。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兼具取骨和植骨的功能,可顺利、快速地完成取骨、植骨的操作,对股骨开髓孔实现良好的骨性填塞,且节约了用于修整、拼接骨块的时间,操作方便,实用性高。该工具结构较简便,方便携带和消毒。

另外,现有技术在膝关节置换中,胫骨假体为了能稳定安放在胫骨平台上,都带有或长或短的底座,称之为假体柄,在术中要对胫骨平台进行处理,从而能让假体柄放入,一般是使用电钻根据假体柄的大小在胫骨平台上钻开一个锥形洞,这部分松质骨从而也就跟着电钻浪费了。本发明使用取骨套筒取出的骨质,实际就是会被电钻钻走的那部分。也就是说,本发明使用取骨套筒所取的松质骨即在胫骨平台开髓处进行,既不造成额外的骨丢失,又利用了自体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所述外层取骨套筒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外层取骨套筒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内层打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内层打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内层打器插入外层取骨套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以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包括外层取骨套筒和内层打器,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为空心套筒,该空心套筒的头端设置有取骨环钻3;所述的内层打器为实心柱状打器7,所述实心柱状打器7的头端为呈平面的打器头;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用于取骨并将取出的骨块保存在所述的空心套筒中;所述的实心柱状打器7的直径与所述空心套筒的直径匹配(即实心柱状打器7的直径略小于空心套筒的直径),使得所述的实心柱状打器7能够插入所述的空心套筒,并在插入所述的空心套筒的过程中将保存在所述的空心套筒中的骨块打入股骨开髓孔。

优选地,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为空心金属套筒。

优选地,所述的实心柱状打器7为实心金属打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还包括用于敲击的击打盘1,该击打盘1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层取骨套筒的尾端端部。

优选地,所述的击打盘1为圆盘或多边形盘,所述击打盘上还设置有通孔5,该通孔5与所述的空心套筒联通,从而使得所述的实心柱状打器能够通过该通孔5插入所述的空心套筒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还包括手持区域2,所述的手持区域为在所述外层取骨套筒的外周壁上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结构的区域,以方便抓持把握。

优选地,所述的增加摩擦力的结构为螺纹、花纹结构和/或颗粒状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4,用于观察所取下来的骨块以及插入所述空心套筒的内层打器。

优选地,所述内层打器的尾端固定设置有打器击打盘6,该打器击打盘6为圆盘,所述打器击打盘6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层取骨套筒的内径,以防敲击时将内层打器完全敲入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内层打器中除了尾端的打器击打盘6之外的长度B,等于所述的外层取骨套筒包含所述的击打盘1在内的整体的长度A。

本发明所述的股骨开髓孔的取骨植骨打器中,外层取骨套筒的主要作用是取骨以及作为内层打器的套筒,内层打器的主要作用是将骨块打入股骨开髓孔。

在取骨时,将外层取骨套筒单独垂直于胫骨平台中心,通过用锤子击打尾端的击打盘1,将取骨套筒打入胫骨平台中心松质骨,打入一定深度后停下,拔出套筒,取骨套筒的前端即会保存带出一块圆柱形的松质骨,从而实现取骨。

膝关节置换中,胫骨假体为了能稳定安放在胫骨平台上,都带有或长或短的底座,称之为假体柄,在术中要对胫骨平台进行处理,从而能让假体柄放入,一般是使用电钻根据假体柄的大小在胫骨平台上钻开一个锥形洞,这部分松质骨从而也就跟着电钻浪费了。本发明使用外层取骨套筒取出的骨质,实际就是会被电钻钻走的那部分。也就是说,本发明所取的松质骨即在胫骨平台开髓处进行,既不会造成额外的骨丢失,又利用了自体骨。

在植骨时,将头端已含有骨块的外层取骨套筒抵住股骨开髓孔,然后将内层打器从外层取骨套筒的尾端(即通孔5)插入,使用锤子敲击内层打器的尾端的打器击打盘,此时内层打器的头端会随着尾端的击打,将外层套筒中的骨块打入股骨开髓孔内,直至内层打器的尾端(即打器击打盘6)触碰外层套筒的尾端(即击打盘1),此时骨块完全被打入开髓孔内,完成植骨。

本发明所述的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股骨开髓孔取骨植骨打器兼具取骨和植骨的功能,可顺利、快速地完成取骨、植骨的操作,对股骨开髓孔实现良好的骨性填塞,且节约了用于修整、拼接骨块的时间,操作方便,实用性高。本发明所述的股骨开髓孔取骨植骨打器使用的工具较简便,方便携带和消毒。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