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及其培养基、栽培方法

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及其培养基、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cocos)YX1,其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1434。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cocos)YX1的原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cocos)YX1的栽培方法。本发明筛选出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cocos)YX1,其经济性状稳定、高产质优、遗传基因稳定;并筛选出了茯苓菌(Wolfiporiacocos)YX1的高产稳产培养基;并且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栽培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7962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71773.5

  • 申请日2021-09-14

  • 分类号A01G18/00(20180101);A01G18/20(20180101);

  • 代理机构34184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段晓微

  • 地址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北路13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6: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茯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及 其培养基、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野生松材腐朽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遗传信息传递的稳定性都是育种工作中 所要利用的原始材料,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各种菌种或菌系。目前对松材腐朽菌 的研究多集中于药理功能、加工工艺、多糖、代谢等方面,而对松材腐朽菌栽 培中使用的良种、培养基、原料、栽培方式以及栽培的时间,特别是对松材腐 朽菌种质资源与原料替代的研究比较滞后。这也成为制约我国松材腐朽菌产业 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松材腐朽菌中茯苓具有营养滋补价值,常 食用茯苓且能够安神、长寿,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同时茯苓真菌也是一种 重要的松材腐朽菌。中国茯苓产销量每年都在1.7-3万吨以上,安徽岳西茯苓销 售居全国榜首,产品远销海内外,随着茯苓产业迅速兴起和发展,种植面积不 断扩大。

目前从整体来看,由于对野生资源搜集和保护力不强,有些珍贵的菌质资 源已无法挽救,野生茯苓几乎灭绝,全靠人工栽培,目前茯苓的品质和产量不 高且不稳定。传统茯苓栽培方法是以马尾松木段为主原料,随着茯苓产业迅速 兴起和发展,松木段的用量急增,大量松树被砍伐,且松木段价格较高,茯苓 生产成本较高。另外以马尾松木段为主原料的传统茯苓栽培方法,对茯苓的栽 培方式、栽培时间等均会受到限制,难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大规模工厂化 栽培,且茯苓品质、产量不高,容易污染杂菌。急需一种高产稳产的栽培良种 及其培养基、栽培方法,来解决茯苓真菌长期品质不稳定和原料供给不足等问 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及其培养基、栽培方法,本发明筛选出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 对其开展茯苓种质资源的鉴定、分析其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茯苓菌 (Wolfiporia cocos)YX1的经济性状好、高产质优、遗传基因稳定;并通过人工 栽培手段对茯苓菌(Wolfiporiacocos)YX1培养代料的筛选,最终选育出高产稳 产的良种培养基;并且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栽培方法,改变传统栽种模式,解决 传统栽培以马尾松木段为主原料,栽培方式、栽培时间受限等诸多问题,解决 了茯苓真菌长期品质不稳定和原料供给不足等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其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 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434,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 地址为中国武汉的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1年4月22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原种培养基,其原料 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主料≥60%、辅料0-38%、蔗糖0.5-2%、石膏0.5-1%、天然 树脂0-1%、磷酸二氢钾0-0.1%、维生素B 0-0.0002%、克霉王0-0.1%,其中, 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主料为杂木屑、松枝、松针和松塔中的至少 一种与松木屑的混合物或者松木屑。

优选地,辅料为米糠、麦麸、玉米芯、棉籽壳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天然树脂为:乳香树胶树脂、紫胶、松香树脂、琥珀中的至少一 种。

优选地,主料的重量百分比≥70%。

优选地,原种培养基的拌料湿度50-60%。

上述拌料湿度是指向培养基中加水混匀后,培养基的含水量。

上述“松枝、松针、松塔、松木屑”其松树可以为马尾松、思茅松、赤松、 黄山松、华山松、五针松等。

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原种培养基还可以添加维生素C、防霉 疫菌添加剂(如克霉王等)、食母生片等;克霉王、食母生片可从市场购得。

例如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原种培养基可以为:

①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松木屑60-80%、麦麸18-37%、蔗糖1-2%、 石膏0.5-1%,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②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松木屑60-80%、杂木屑18-37%、蔗糖1-2%、 石膏0.5-1%,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③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松枝50-60%、松木屑10-33%、米糠5-15%、 麦麸5-15%、玉米芯3-8%、蔗糖0.5-1%、石膏0.5-1%,其中,各原料 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④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松木屑10-20%、松针46-58%、米糠5-15%、 麦麸5-15%、玉米芯5-10%、蔗糖0.5-1%、石膏0.5-1%,其中,各原料 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⑤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松木屑50-78%、松针5-10%、松塔5-10%、 麦麸5-20%、玉米芯5-10%、蔗糖0.5-1%、石膏0.5-1%,其中,各原料 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⑥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松木屑65-78%、棉籽壳20-31%、蔗糖1-2%、 石膏0.5-1%、松香树脂0.1-1%、磷酸二氢钾0-0.1%、维生素B10-0.0002%、 克霉王0.05-0.1%,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母种培养基,其原料 为:1000mL的pH=5-6水溶液中含有:马铃薯150-200g、葡萄糖20-30g、琼脂 粉15-20g、磷酸二氢钾0-1g、硫酸镁0-0.5g;

或者,1000mL的pH=5-6水溶液中含有:葡萄糖20-30g、蛋白胨10-15g、 琼脂粉15-20g、磷酸二氢钾0-1g、硫酸镁0-0.5g。

上述母种培养基中的水可以为无菌水、蒸馏水。

母种是指由孢子、子实体、菌核或基内菌丝经过人工培养获取的纯菌丝, 其培养用的培养基为母种培养基。

原种是指将母种接转到原种培养基上培育的菌丝体。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S1、将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依次经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培养 得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

S2、将装有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的菌袋套在松木段的一端, 然后将菌袋封口并固定在松木段上,在松木段另一端套空菌袋并保持敞口状态, 调节松木段含水率为40-50%,于28-32℃培养40-50天,然后将松木段埋入窖内, 生长结苓;

其中,母种培养基为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母种培养基,原 种培养基培养为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原种培养基。

优选地,在S2中,空菌袋为两端均敞口的菌袋。

优选地,在S2中,在套空菌袋的松木段端,空菌袋伸长出松木段端7-8cm。

优选地,在S2中,松木段的中间位置不覆盖菌袋。

上述S2中,可以根据松木段的体积选择菌袋的大小,使得松木段一端套接 装有原种和原种培养基的菌袋;松木段的另一端套两端均敞口的空菌袋,并将 空菌袋的一端固定系在松木段上,空菌袋另一端保持敞口状态,而松木段的中 间位置不覆盖菌袋。

上述S1、S2中,在装有原种培养基的菌袋中进行原种培养,至茯苓菌 (Wolfiporiacocos)YX1原种菌丝长满菌袋即为得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 YX1原种;然后将上述长满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菌丝的菌袋套在 松木段的一端,继续进行S2中步骤;一般每6kg松木段使用350-450g长满茯苓 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菌丝的菌袋。

上述S2中,松木段的重量优选6kg以上,松木段的直径可以为8cm、9cm、 10cm、20cm等。

上述菌袋的材质可以为聚丙烯、聚乙烯等。

上述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均经灭菌处理;上述菌袋均经灭菌处理。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高产稳产的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丰富了 茯苓的种质资源,其遗传性状稳定,具有稳产的优点,且茯苓的品质好,结苓 规整,结苓率产量高;并通过筛选出合适的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提高茯 苓产量并保持良好的品质,且能保持产量的稳定;原种培养基的主料选用杂木 屑、松枝、松针、松塔、松木屑,原料廉价,可以降低茯苓栽培成本;

2.在松木段一端接种原种,另一端套敞口空菌袋的栽培方法(简称松木段 一端套菌接种栽培方法)解决了传统栽培模式易污染杂菌的问题,且结苓规整、 茯苓品质好、产量高、避免杂菌污染,且管理方便,可实现工厂化栽培;

3.另外传统栽培模式使用菌核接种,在每年4-5月份天气温和时进行接种 并下窖栽培,接种量较大且接种时间受到限制;而本发明使用装有原种的菌袋 进行接种,接种后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促进茯苓菌丝生长,然后再下 窖栽培,其接种时期不受气候限制,可以在室内进行,适合工厂化统一管理, 可以提前接种;适宜温度下培养促进茯苓菌丝生长,可以减小接种量;本发明 解决了中药材茯苓真菌长期品质不稳定和原料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菌丝体的培养特性图片,其中,a为培 养皿正面、b为培养皿背面、c为物镜10倍的图片、d为物镜20倍的图片。

图2为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不同菌株遗传系统发育分析图,其 中,※表示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

图3为实施例5栽培过程中的图片。

图4为实施例5的茯苓菌核图片。

图5为实施例6的茯苓菌核图片。

图6为实施例7栽培过程中的图片,其中,a为一端接种原种并封口菌袋的 松木段,b为两端均套有菌袋的松木段。

图7为实施例5结苓时的图片。

图8为实施例7结苓时的图片。

图9为实施例7的茯苓菌核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筛选

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中关镇请寨村松树林区(北纬30°85',东经116° 35'),在腐朽的松树桩下,采集褐腐菌茯苓菌核休眠体,并取其菌丝体,然后再 超净工作台内分别接种至不同配方的母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观察茯苓菌丝 的生长;然后筛选良好的母种分别接种至不同配方的原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观察茯苓菌丝的生长,筛选良好的原种;然后继续转接2代获得纯茯苓菌丝, 并将上述获得的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保藏在武汉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 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434。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获得的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进行茯苓菌丝形态学鉴定。

1.具体方法:将实施例1获得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接种在装有培 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4-5天,然后将载玻片45°倾斜插入培养基中,培育12h 后取出载玻片,放上盖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上,物镜10倍或20 倍视野下,观察茯苓菌丝的形成、色泽、构造以及是否有分隔情况等宏观和微 观生长特性,如图1所示,图1为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菌丝体的培养 特性图片,其中,a为培养皿正面、b为培养皿背面、c为物镜10倍的图片、d 为物镜20倍的图片。

2.结果: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菌丝体包括单核菌丝体和双核菌 丝体两种形态,茯苓菌丝体由许多分枝的菌丝所组成,菌丝间纵横交错,密集 地贯穿于基质中或蔓延生长在基质表面,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可见到锁状联合 现象,菌丝内具有横隔膜将菌丝分成多个线形细胞,菌丝宽度为2-5μm。在培养 皿培养时,常见到同心环形态的菌落,菌丝生命力强,4-5天长满平皿,培养28 天之后菌丝衰退呈老褐色。

3.茯苓形态结构特征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特征,即 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将上述茯苓菌丝体继续培养成菌核和子实体,观察其 宏观和微观生长特性。

4.结果: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菌核,呈球形、椭球形;大小均 匀一致;是一种菌丝聚集的休眠体。新鲜时质软,易撕开,含水率不超30%, 晾干后坚硬,不易破开,一般含水率不足18%;菌核覆土时茯苓菌核表面粗糙, 多呈瘤状皱缩,外有一层皮壳状的苓皮,新鲜时与土质颜色相似,为淡棕色, 干后深褐色,茯苓肉呈白色。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子实体产生在菌核表面,在较老化的菌丝 体上亦可见到,蜂窝状,大小不一,无柄平卧,厚约0.3-1cm木质化并变为淡黄 色。子实体孔管密集呈蜂巢孔状,孔管直径为0.5-2μm,深2-3μm,孔口多角 形至不规则形,成熟后变为齿状。子实层着生在孔管内壁表面,由担子组成, 无囊状体。担子呈棍棒状,大小为19-22μm×5-7μm,每个成熟的担子各生有4 个小梗,每个小梗上各产生1个担孢子。孢子呈长椭圆形或近圆柱形,有时略 弯曲,有一歪尖,大小为6-11μm×2.5-4μm,灰白色。

实施例3

对实施例1获得的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1.提取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基因组总DNA:将新鲜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菌丝或菌核10-30mg,放入离心管中,上样品制备系统 细胞破碎仪充分研磨成粉末至破壁,5000rpm破碎30秒,重复2-3次得到破壁 样品;然后按照CTAB法或UNIQ-10柱式真菌基因组抽提试剂盒(厂家:生工 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编号:B511375)的方法提取获得基因组总 DNA样品,于﹣20℃冰箱保存备用;

2.获取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rDNA序列、28S序列、EF序列: 以步骤1中获得的基因组总DNA为模板,然后进行聚合酶链式PCR扩增,总 体系为25μl,利用三对引物ITS1、ITS4;NL1、NL4;EF1F、EF1R进行茯苓 序列分析,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5℃退火45s,72℃延长2min,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长10min,4℃终止;通过琼脂糖凝 胶电泳检测PCR目的产物,并进行产物测序,最终获得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rDNA序列1652bp,28S序列583bp,EF序列634bp。

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 所示,28S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转录延伸因子EF的核苷酸序列 如SEQ ID No.3所示。

PCR反应扩增体系(25μl)的成分如表1所示,引物ITS1、ITS4;NL1、 NL4;EF1F、EF1R的序列如表2所示。

表1 PCR反应扩增体系(25μl)

表2 引物ITS1、ITS4;NL1、NL4;EF1F、EF1R的序列

3.在NCBI的GenBank中提交将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rDNA 序列、28S序列、EF序列,对相似菌种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利用ClustalW 2.0软件进行综合比对,最后采用软件MEGA 6.1中的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 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为茯苓菌(Wolfiporiacocos)YX1的不同菌株遗传系统发 育分析图,其中,※表示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

由图2可以看出:利用MEGA6.1软件构造系统发育树NJ聚类法分析,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与14株茯苓菌种其它菌株最为亲密,聚类在一 起,Pachymahoelen、Wolfiporia cocos、Poria cocos和Macrohyporia cocos是 茯苓菌的同物异名菌株。它们的遗传距离也较接近,四个同物异名的茯苓ITS 序列聚类在一起,3株Trichoderma、1株Fungal sp.P6540和1株WolfiPoria cocos YX1 28S序列聚为一类,最为接近。还有一组3株Trichoderma koningii和 WolfiPoria cocos YX1 EF转录延伸因子的聚类。在系统发育树上区分了茯苓ITS 序列、28S序列、EF序列,但它们之间又有遗传联系,同源性达90%以上。可 以确定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是新的菌株。

实施例4筛选培养基

在培育筛选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时,筛选了茯苓菌(Wolfiporiacocos)YX1的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所述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可以提 高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栽培产量。

1.在基础母种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获得多个配方如表3所示,以相 同接种量,均在28℃保温培养5-7天,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母种培养基配方和培养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当培养时间相同时,1-3号的加富母种培养基和蛋白胨葡 萄糖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均比基础培养基快;尤其是1号的加富母种培养基 和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在培养时间为120h时,菌丝生长速率达到 76.49±0.43mm以上,这两种培养基比基础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培养时间缩短24h, 生长速度快2.1mm以上。

2.以松木屑等松树附属物为配料,筛选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原 种培养基,获得如表4所示的6组配方(均配制100斤),按各组配方制备原 种培养基并接种培养。

具体步骤为:取各成分混匀,然后加水拌匀,再分别压紧原种培养基,堆 闷10-12h,然后喷水至以手攥指夹料但不出水为宜(控制每组原种培养基的拌 料湿度为50-60%),然后分别装袋、称重,于121℃高温高压灭菌6h以上,再 过夜自然冷却,次日一早分别转接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母种;然后控 制温度为28-32℃,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观察各组的培养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原种培养基配方和培养结果

备注:上述天然树脂为:乳香树胶树脂、紫胶、松香树脂、琥珀中的至少 一种。

由表4可以看出:第1组的培养时间最短为24d,辅料为麦麸,在外观上更 容易观察菌丝生长,从价格成本上考虑,第1组的配方更为廉价;第2组只有 主料松木屑,不添加辅料,菌丝生长速度较其他组慢,但配方简单,成本低; 第3组的主料为松木屑、松枝,菌丝生长的要慢些,长满菌袋时间要长,培养 时间最长为38d,但是其实菌丝已在松枝内部生长,只是外观不易观察;第4-5 组,主料有松木屑、松针、松塔,取材方便廉价,辅料有米糠、麦麸、玉米芯, 易于茯苓菌丝生长,生长速度较快;第6组的营养最为全面丰富,长满菌袋时间为26.6d,平均生长速率77.26±0.28;

由此可见6组原种培养基均能生长菌丝,菌丝长满菌袋平均培养时间为 30.33d,平均生长速率为71.99±0.30mm;6组均可作为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 YX1的原种培养基;

上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原种培养基以松木屑等松树附属物制 备原种培养基时,主料的含量不能低于60%;可以用单纯的松木屑作为主料, 也可以选用杂木屑、松枝、松针和松塔中的至少一种与松木屑的混合物作为主 料;辅料的含量优选0-38%,辅料可以为米糠、麦麸、玉米芯、棉籽壳中的至少 一种。原种培养基还可以添加维生素B2、维生素C、防霉疫菌添加剂(如克霉 王等)、食母生片等。

实施例5传统松木段栽培方法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传统松木段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11-12月份,选取直径≥9cm、长度约60cm的削去部分封皮的松木段, 晒干备用;

于第二年4-5月份,选择连续晴朗天气,在准备好的苓场上,顺坡挖成长约 1m、深和宽约50cm的窖,每窖间隔约20cm,横向及纵向相隔数窖,(视坡度而 定)并开挖约40cm宽的排水沟;然后每窖放约25kg的料筒,俗称“下窖”(1 料筒是指1根松木段,视松木段的大小确定料筒的加入量,一般每窖放3-5筒);

按照实施例7中S1的方法得到长满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菌丝 的培养基;将长满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菌丝的培养基接种在松木 段一端(每6kg松木段使用400g长满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菌丝的 培养基,如图3),再覆盖4-6cm厚的土,保温保湿一段时间窖内开始形成菌核, 俗称“结苓”;此时土壤表面开裂成龟裂纹,应及时用土壤将裂纹覆盖,以防茯 苓冒出土面。

上述保温、保湿、覆土,可使菌丝在黑暗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菌 核的形成;覆土厚度控制在4-6cm,不紧不松。茯苓传统松木栽培以松属树木为 营养物质为主要来源,主要利用松属树木的树干、树桩来栽培。

图3为实施例5栽培过程中的图片。

上述传统松木段栽培方法,可以在松木段上长出菌丝后,进行引苓处理, 从而提高茯苓产量;引苓的具体步骤可以为:当松木段埋入窖内20-30天后,从 窖旁把土挖开,发现松木段下段(即未接种原种的一端)已有白色菌丝生长, 闻之有茯苓气味,可以确定茯苓菌丝已生长在松木段内;此时选取由相同茯苓 菌种培育的一代或二代菌核(菌核尺寸为4-8cm,肥壮、成熟,新鲜皮薄呈淡红 色,肉白色,浆汁多,不易腐烂变质,挖出后放入约4℃冰箱内保藏备用),将 菌核外皮剥下,在未接种原种的松木段端,用木质牙签将去皮菌核插入松木的 裂缝处,再埋入土里即可。

实施例6

全国栽种茯苓农户普遍采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5.78菌种进行广泛栽种。

取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5.78菌种进行培养得到茯苓菌(Wolfiporiacocos)5.78的原种,然后按照实施例5的步骤接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5.78 的原种并栽培。并比较实施例5-6的栽培结苓情况,结果如表5和图4-5所示。 图4为实施例5的茯苓菌核图片;图5为实施例6的茯苓菌核图片。

表5 实施例5-6的传统松木段栽培的结苓结果

备注:1.出品率是指茯苓菌核干重与鲜重的比值;2.结苓时间是指从下窖 至第一采摘茯苓的时间,每根松木段采摘茯苓两次。

由表5和图4-5可以看出,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结苓时间比5.78 菌种缩短7天,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结苓率为99.76%,茯苓菌 (Wolfiporiacocos)YX1的平均菌核比5.78菌种的平均菌核重0.152kg,茯苓菌 (Wolfiporia cocos)YX1的出品率比5.78菌种高12.4%,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皮肉比5.78菌种好,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所得菌核皮少肉 多;

本发明所述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所得茯苓结苓时间短、结苓率高、 平均菌核产量重、茯苓个体规格大、水份含量少、菌块光洁纹细、皮细肉白、 菌核结实、无泥沙、出品率高、皮少肉多。

实施例7松木段一端套菌接种栽培方法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的一端套菌接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母种培养基(1000mL的pH=6水溶液中含有:葡萄糖30g、蛋白 胨15g、琼脂粉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于121℃,0.105Mpa灭菌 6h以上;然后将2g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接种于冷却的10mL母种培养 基中,于28℃培养5天获得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母种;

配制原种培养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松木屑80%、麦麸18.5%、蔗糖 1%、石膏0.5%;拌料湿度为50-60%),装于菌袋中,于121℃高温高压灭菌 6h以上,再过夜自然冷却;然后取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母种接种于400g 原种培养基中,于28-32℃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约24-38天)获得茯苓菌 (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

S2、取选取直径≥9cm、长度约60cm的削去部分封皮的松木段,将S1中 长满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菌丝的菌袋套在松木段的一端(每6kg 松木段使用400g长满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原种菌丝的菌袋),然后用 橡皮筋将菌袋在松木段上扎紧封口(如图6a);然后在松木段另一端套两端均 敞口的空菌袋,并将空菌袋的一端用胶带固定系在松木段上,空菌袋另一端保 持敞口状态,并使空菌袋伸长出松木段一端7-8cm,松木段的中间位置不覆盖菌 袋(如图6b),转移至温度为28-32℃,相对湿度为RH 70-80%的培养室内,在 松木段表面覆盖报纸,保持松木段含水率为40-50%,培养40天生长菌丝;然后将松木段埋入窖内,生长结苓。

图6为实施例7栽培过程中的图片,其中,a为一端接种原种并封口菌袋的 松木段,b为两端均套有菌袋的松木段。

上述实施例7中的挖窖、将松木段埋入窖内、埋入窖内后生长结苓的操作 管理均与实施例5传统松木段栽培方法的相同。

上述实施例7中埋入窖内,茯苓菌核约经3-4个月长出成品。

上述S1中,培养基在灭菌时,中途不能熄火降温,以保证灭菌的彻底。

上述S1中,不规定原种培养基中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母种的接种 量;一般每400g原种培养基接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母种50-100g。

上述S2中,在接种原种的松木段一端,用橡皮筋将菌袋在松木段上扎紧封 口,可以防止土壤中其它杂菌的侵染;另外能防止下窖当天因雨水冲涮,菌包 因湿度过大等问题染杂菌或脱离段木,而造成后期需要替换新菌包。

上述S2中,接种原种的松木段一端要有裂痕、缝隙或划新的伤口,可以使 得松木更容易长菌。

上述S2中,松木段中间位置不被菌袋覆盖,这样可以使松木段充分吸收到 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松木段周围保持与外界进行营养的运输和交换。

上述S2中,在松木段另一端套两端均敞口的空菌袋,并将空菌袋的一端固 定在松木段上,空菌袋另一端保持敞口状态,并使空菌袋伸长出松木段一端 7-8cm,可以使松木段充分吸收到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松木段周围保持与外界 进行营养的运输和交换,同时可以防止横截面刚长出的新鲜菌丝污染杂菌,使 菌丝生长白洁浓密。

上述S2中,松木段下窖之前,套有空菌袋的一端,可以用皮筋将伸长出松 木段一端7-8cm的空菌袋扎紧,待松木段横截面长满菌丝时,把皮筋松开,下 窖放苓生长,这样可以进一步隔离污染,使得茯苓不易染杂菌,茯苓品质好。

茯苓栽培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在松木段上打孔的方式进行栽培,从而达到避 免杂菌污染、减少接种量的目的;打孔栽培的具体步骤可以为:取长60-70cm 的松木段,在松木段上打孔(打孔位置可以为:a松木段的横截面中心、b距离 横截面2-4cm处的松木段侧面、c松木段的横截面中心和距离横截面2-4cm处的 松木段侧面),孔直径约为4cm,孔深度为4-6cm,然后立即塞茯苓原种菌丝, 再贴上封孔贴或封蜡,培养约60-70天至松木段长满菌丝,调节松木段含水率约 为40-50%,然后埋入窖内,生长结苓即可。

统计实施例5、实施例7的菌核情况,结果如表6和图7-9所示。

图7为实施例5结苓时的图片;图8为实施例7结苓时的图片;图9为实 施例7的茯苓菌核图片。

表6实施例5、实施例7的菌核结果

由表6、图7-9可以看出,实施例5和实施例7所得菌核相差不大,采用实 施例7的方法不易污染杂菌,可以减少原种接种量,便于室内培养,简洁方便, 避免受栽种时间所限;且实施例7在结苓时,茯苓洁白,没有污染杂菌,而实 施例5在结苓时,松木段横截面没有保护,直接将松木段埋于土壤中,茯苓易 染杂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岳兰药业有限公司

<120> 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 YX1及其培养基、栽培方法

<130> 2021

<141> 2021-09-14

<160> 3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1652

<212> DNA

<213>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

<400> 1

aaatatcaaa ctcaagttca ggggtgctta tcgtgggagg tagaggacct ccgtgaattc 60

taggagggca ggactccgct agcagggtgg ctgcggcccc ttgttcgtcc tcgtgtaagg 120

ttgggttatc gtgtccggtc ggagtgggtt catggcacac gttgtaacga cacgcgtgtg 180

atgccctcac gtaacccagt cgagccctga gtggatcgcg cggaagatgc tgtccggtga 240

gcgaagccaa tcgcgacccg ggccgtcctg ttcggaggca agcagatatc cgttagtgtg 300

aagccgataa ggacccagtc cgatgtgtta agccgaagac gattcggtcg gacctgtgag 360

tcttggaagg tccttcggct tgggtccgcc tctatggccg ccgtcgtggg ggacgacatt 420

ctctcttgaa ctcggaaaac cggacgccct cccattcatg gaggagagag ggtcgtctaa 480

gacccgcttg gattgacctg ttgcaccgtc tacagtcatc ttccgagtgt gtgcaatggg 540

agagaacgaa gcccgcgatt ggggaattcg agatgccctc ccatttattg gggcgtgggg 600

aggtttgtgt actcccagac cagctccgag tcgtgccgcc gtctactact acagaccttt 660

tgtctgagat atctggtcga tgccgtcgag cacgtcacaa gtcattctcg aattcatatc 720

cgtccgtcta tgacaggcgc ggcccactac ggacgtgaga gttcgttaac acgggtcgcg 780

agcgtccgtt aacacgggcg tgagcgtccg ttacggtacc gtctttctcg atagacaaaa 840

gaccctttgg cacccctttc acataccaca cccgtgcacc tatttgccgc ggtgcaagga 900

cccacgttcg gtccttccgc gcgtgtgaag accctctgcc cgcggcgccc ttacaaaccc 960

cataatgtca gaacgttgtc ccgatataac aatgaaagag tttaataaca actctcagcg 1020

acggatctct tggctctcgc atcgatgaag aacgcagcga aatgcgataa gtaatgtgaa 1080

ttgcagaatc cagtgaatca tcgaaccttt gaacgcacct tgcgcccctc ggtattccga 1140

ggagcatgcc tgtttgagcg tcgcggaacc ctcaactccg tccgcctttg ttggggcggg 1200

ctcggagctt ggaattggag gccctttgcc gcgcctttcc cttctacgat ccgtagaccg 1260

ggggtggccg cgcggctcct cccaaacgca ttagcccgga ccggattgaa aagggaacca 1320

tcggaccggc gtcgataggg gcgttcgcgc ccacgtcaac gccgttgaac gggaacccta 1380

gaaatcgtta aggtcggctt ctaaaaggcg cgtctcgtcg ggggcgggtc ggatggacaa 1440

acagattaga gcggatcgaa aaagtacctc gatgtgagga gtttgtaggt tccaccccga 1500

tagccgttat agacggaatg ccacagtggg cggggaccgc tccgaaagga agagggaaaa 1560

taaaagatct cgactccggt ttggcgtccc tcctccctcc gccgtctcga ggcgtcagaa 1620

acccttgacc tcagatcaga catgataccc gg 1652

<210> 2

<211> 583

<212> DNA

<213>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

<400> 2

catgcttttg cccatctttt agttttcggc gagtgtagcg gcacagctca aatttgaaat 60

ctggccccta gggtccgagt tgtaatttgt agaggatgct tttggtgagg tgccgcccga 120

gttccctgga acgggacgcc acagagggtg agagccccgt ctggctggcc accgagcctc 180

tgtaaagctc cttcgacgag tcgagtagtt tgggaatgct gctcaaaatg ggaggtatat 240

gtcttctaaa gctaaatatt ggccagagac cgatagcgca caagtagagt gatcgaaaga 300

tgaaaagcac cttgaaaaga gggttaaaca gtacgtgaaa ttgttgaaag ggaagcgctt 360

gtgaccagac ttgggcgcgg cgaatcatcc ggggttctct ccggtgcact tcgccgtgtt 420

caggccagca tcagttcggc gcgggggaaa aaggcttcgg gaacgtggct gctccggcag 480

tgttatagcc cgttgcataa taccctgcgc tggactgagg accgcgcatc tgcaaggatg 540

ctggcgtaat ggtcaccagc gacccgtctt gaacaacgga cca 583

<210> 3

<211> 634

<212> DNA

<213> 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

<400> 3

aagctgtttt cgcgtacatc gagagttcga gaaggtaagc tcatttcact actttttcca 60

ccacgcttgg cacaatcgtg tccgacaatt ctgttctcag tcttgtctgt tttcctcgca 120

gcgtcacacc ccgcttggcc tgtctacccc tcctttggca gcaaattttt ctgctgcctc 180

gtttgacttt agtggggtgt caatgttttt ttggcaaccc cgctattgcc actgtccctc 240

atccatcgtc ccaacaaaat gcactcattc aatcgcatcg tcttttgact cgatttctct 300

atggttcgtt gtgctaatca tgcttcaatc aataggaagc cgccgaactc ggcaagggtt 360

ctttcaagta tgcgtgggtt cttgacaagc tcaaggccga gcgtgagcgt ggtatcacca 420

tcgacattgc cctctggaag ttcgagactc ccaagtacta tgtcaccgtc attggtatgt 480

tattcctggc tcttgacacg tcgaaatcat cattctaacg tgccaataca gacgctcccg 540

gccaccgtga tttcatcaag aacatgatca ctggtacctc ccaggctgac tgcgctatcc 600

tgattatcgc tgccggtact ggtgaagttc gagg 634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