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及其使用方法,该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包括球囊本体、球囊导管、光纤导丝,所述球囊本体与球囊导管连接,所述球囊导管内还设有用于供光纤导丝穿过的导管腔,所述的球囊本体外侧涂覆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在到达靶病变部位并扩张与血管内壁接触时,药物能够快速自球囊表面转移至血管壁组织,迅速发挥修复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0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29640.9

  • 发明设计人 沈雳;葛均波;陈涵;许霏;裴志强;

    申请日2021-09-26

  • 分类号A61M25/10(20130101);

  • 代理机构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燕武

  • 地址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30: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介入式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涂层球囊是介入治疗手术领域的一种重要器械,被广泛用于治疗血管狭窄和闭塞,所述血管包括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等。

药物涂层球囊的作用机理是将活性药物涂覆在球囊表面,通过经皮介入技术将球囊运送到血管病变部位后,利用外部设备使球囊扩张,球囊表面药物与血管内壁接触,药物快速释放并转移至局部血管内壁。其优点在于能够在扩张过程中将所涂覆药物均匀释放于病变血管内壁,利于内皮组织吸收药物,且能够避免药物全身应用的不良反应,同时与支架相比,避免了植入物的长期存在。在血管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尤其具有优势。药物涂层球囊能够有效抑制术后平滑肌过度增生,无外源性支架植入后对周围血管产生的外源性刺激,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再狭窄发生率和血栓形成风险。

现有的药物涂层球囊存在以下缺点:球囊扩张术后扩张动脉段血管内皮损伤、弹性纤维断裂,导致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球囊在使用过程中膨胀时间短,缺乏长期支撑力,导致管壁弹性回缩及重塑。

如中国专利202011411416.4公开了一种药物球囊,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囊本体、外管、海波管和导管座,球囊本体外侧分布有微坑,其球囊本体远离外管的一端具备尖端管,球囊本体外侧涂覆有药物涂层,由内向外依次为释放层和药物分散层。但是,该药物球囊在扩张后仍不可避免会使得动脉段血管内皮损伤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球囊扩张导致血管内壁胶原纤维损伤断裂及球囊扩张术后血管弹性回缩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种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包括球囊本体、球囊导管、光纤导丝,所述球囊本体与球囊导管连接,所述球囊导管内还设有用于供光纤导丝穿过的导管腔,所述的球囊本体外侧涂覆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

本发明的球囊导管组件中,所使用的血管成形药物(包括但不限于4-氨基-1,8-萘酰亚胺、N-5-叠氮基-2-硝基苯甲酰氧基琥珀酰亚胺、N-(β-马来酰亚胺丙氧基)琥珀酰亚胺酯等)载药量一般为0.5~80μg/mm

进一步的,所述的血管成形药物涂层由血管成形药物、或血管成形药物与载体组成,其中,血管成形药物能够在吸收波长400-500nm光照下活化,并通过共价键连接断裂的胶原纤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血管成形药物包括但不限于4-氨基-1,8-萘酰亚胺、N-5-叠氮基-2-硝基苯甲酰氧基琥珀酰亚胺、N-(β-马来酰亚胺丙氧基)琥珀酰亚胺酯、N-[e-马来酰亚氨基乙酰氧基]琥珀酰亚胺酯、N-[γ-马来酰亚胺丁酰氧基]琥珀酰亚胺、琥珀酰亚氨基-6-(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酰胺基)乙酸酯、间马来酰胺基苯甲酰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酰肼、N-琥珀酰亚氨基溴乙酸酯、N-琥珀酰亚胺碘乙酸酯、N-磺基琥珀酰亚胺碘代乙酸盐、琥珀酰亚氨基-4-[N-马来酰亚氨基甲基]环己烷-1-羟酸酯、N-琥珀酰亚氨基4-[4-马来酰亚氨基苯基]丁酸酯、琥珀酰亚胺-6-[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酰胺基]乙酸酯、N-琥珀酰亚氨基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酸酯、磺基琥珀酰亚氨基6-(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酰胺基)己酸酯、间马来酰亚氨基苯甲酰基-N-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酯、N-磺基琥珀酰亚胺-6-[4’-叠氮基-2’-硝基苯基氨基]己酸酯、或磺基琥珀酰亚氨基-4-[N-马来酰亚氨基甲基]环己烷-1-甲酸及其结构类似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性药物涂层由活性药物、或活性药物与载体组成,其中,所述活性药物为促进内皮细胞修复再生药物和/或抑制组织再生药物。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活性药物为紫杉醇、雷帕霉素、佐他莫司、他克莫司、依维莫司、坦罗莫司、唑罗莫司、比奥莫司、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或地塞米松,或上述药物的衍生物,具有识别及吸附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动物抗体或人类抗体,或具有识别并吸附内皮祖细胞功能的抗体片段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药物涂层中,可选的,载体可以为琥珀酰壳聚糖、多元醇、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鞘磷脂、有机酸盐、月桂氮卓酮、尿素、聚酯类物质、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球囊本体外侧涂覆的药物涂层为以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均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内侧;

或所述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均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外侧;

或所述血管成形药物涂层设有两层,所述活性药物涂层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分别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内侧与外侧。

进一步的,球囊本体外侧的不同药物涂层之间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纤导丝的中心为连接光源的光纤,在光纤外包裹有亲水涂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了一种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球囊本体沿PTCA导丝送入血管病变部位;

(2)使得球囊本体扩张,直至球囊本体外表面涂覆的药物涂层接触血管壁;

(3)释放球囊本体,撤去原PTCA导丝,并经球囊导管内的导管腔送入光纤导丝至球囊本体位置;

(4)再次扩张球囊本体后打开与光纤导丝连接的外部光源,使得光线沿光纤导丝传导至球囊本体位置,并照射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使其凝固;

(5)关闭外部光源,释放球囊本体,并将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撤出体外。

本发明中的血管成形药物通过经皮介入技术到达病变部位,在接触病变组织后,通过导丝中的光纤光照活化血管成形药物,与局部胶原纤维通过共价键稳定连接,快速使受外力损伤断裂的胶原纤维部分恢复正常排列,在再灌注后不易被冲刷损失,具有良好稳定性,能够防止病变部位弹性回缩,提供支撑力。在无植入物情况下使血管维持在扩张状态。

本发明中的活性药物涂层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防止再狭窄,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捕获血流中的内皮祖细胞,促进内皮愈合,减少支架内血栓,具有促进内皮修复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在到达靶病变部位并扩张与血管内壁接触时,药物能够快速自球囊表面转移至血管壁组织,迅速发挥修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球囊本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球囊本体表面的药物涂层涂布方式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光纤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不同涂层药物培养下的细胞毒性评价;

图7和图8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在不同涂层药物培养下的细胞毒性及抗增殖效果评价;

图中标记说明:

1-球囊本体,2-球囊腔,3-内层血管成形药物涂层,4-中层活性药物涂层,5-外层血管成形药物涂层,6-球囊导管,7-导管腔,8-光纤导丝,9-亲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原料、或功能部件、或处理技术,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市售原料、或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而采用的常规部件、或本领域的常规处理技术。

下面先开始对本发明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为解决现有球囊扩张导致血管内壁胶原纤维损伤断裂及球囊扩张术后血管弹性回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其结构参见图1和图3所示,包括球囊本体1、球囊导管6、光纤导丝8,所述球囊本体1与球囊导管6连接,所述球囊导管6内还设有用于供光纤导丝8穿过的导管腔7,所述的球囊本体1外侧涂覆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

具体的,当本发明中的血管成形药物通过经皮介入技术到达病变部位,在接触病变组织后,通过导丝中的光纤光照活化血管成形药物,与局部胶原纤维通过共价键稳定连接,快速使受外力损伤断裂的胶原纤维部分恢复正常排列,在再灌注后不易被冲刷损失,具有良好稳定性,能够防止病变部位弹性回缩,提供支撑力,在无植入物情况下使血管维持在扩张状态。同时,本发明中的活性药物涂层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防止再狭窄,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捕获血流中的内皮祖细胞,促进内皮愈合,减少支架内血栓,具有促进内皮修复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血管成形药物涂层由血管成形药物、或血管成形药物与载体组成,其中,血管成形药物能够在吸收波长400-500nm光照下活化,并通过共价键连接断裂的胶原纤维。

更具体的,所述的血管成形药物包括但不限于4-氨基-1,8-萘酰亚胺、N-5-叠氮基-2-硝基苯甲酰氧基琥珀酰亚胺、N-(β-马来酰亚胺丙氧基)琥珀酰亚胺酯、N-[e-马来酰亚氨基乙酰氧基]琥珀酰亚胺酯、N-[γ-马来酰亚胺丁酰氧基]琥珀酰亚胺、琥珀酰亚氨基-6-(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酰胺基)乙酸酯、间马来酰胺基苯甲酰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酰肼、N-琥珀酰亚氨基溴乙酸酯、N-琥珀酰亚胺碘乙酸酯、N-磺基琥珀酰亚胺碘代乙酸盐、琥珀酰亚氨基-4-[N-马来酰亚氨基甲基]环己烷-1-羟酸酯、N-琥珀酰亚氨基4-[4-马来酰亚氨基苯基]丁酸酯、琥珀酰亚胺-6-[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酰胺基]乙酸酯、N-琥珀酰亚氨基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酸酯、磺基琥珀酰亚氨基6-(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酰胺基)己酸酯、间马来酰亚氨基苯甲酰基-N-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酯、N-磺基琥珀酰亚胺-6-[4’-叠氮基-2’-硝基苯基氨基]己酸酯、或磺基琥珀酰亚氨基-4-[N-马来酰亚氨基甲基]环己烷-1-甲酸及其结构类似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药物均为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活性药物涂层由活性药物、或活性药物与载体组成,其中,所述活性药物为促进内皮细胞修复再生药物和/或抑制组织再生药物。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活性药物为紫杉醇、雷帕霉素、佐他莫司、他克莫司、依维莫司、坦罗莫司、唑罗莫司、比奥莫司、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或地塞米松,或上述药物的衍生物,具有识别及吸附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动物抗体或人类抗体,或具有识别并吸附内皮祖细胞功能的抗体片段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的,内皮祖细胞为CD133阳性抗原、CD34阳性抗原、CD117阳性抗原或VEGF阳性抗原的内皮祖细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药物涂层中,可选的,载体可以为琥珀酰壳聚糖、多元醇、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鞘磷脂、有机酸盐、月桂氮卓酮、尿素、聚酯类物质、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球囊本体1外侧涂覆的药物涂层为以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均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内侧;

或所述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均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外侧;

或所述血管成形药物涂层设有两层,所述活性药物涂层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分别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内侧与外侧,请参见图2所示,此处的内侧指靠近球囊本体1的一侧,外侧则指远离球囊本体1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球囊本体1外侧的不同药物涂层之间接触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药物涂层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超声喷涂、重复滴涂等涂覆方法涂覆在球囊本体1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球囊本体1采用现有的球囊结构即可,其具有球囊腔2,包括但不限于仅用于扩张,或具有冷冻、超声、切割等特殊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光纤导丝8的中心为连接外部光源的光纤,在光纤外包裹有亲水涂层9,请再参见图4所示。

下面接着对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还同步公开了上述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球囊本体1沿PTCA导丝送入血管病变部位;

(2)使得球囊本体1扩张(包括采用通过导管灌注流体等方法实现),直至球囊本体1外表面涂覆的药物涂层接触血管壁;

(3)释放球囊本体1,撤去原PTCA导丝,并经球囊导管6内的导管腔7送入光纤导丝8至球囊本体1位置;

(4)再次扩张球囊本体1后打开与光纤导丝8连接的外部光源,使得光线沿光纤导丝8传导至球囊本体1位置,并照射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使其凝固;

(5)关闭外部光源,释放球囊本体1,并将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撤出体外。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下述各实施例所用的促进组织修复和纤维连接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组件,其结构参见图1和图3所示,包括具有球囊腔2的球囊本体1、球囊导管6、光纤导丝8,球囊本体1与球囊导管6连接,球囊导管6内还设有用于供光纤导丝8穿过的导管腔7,球囊本体1外侧涂覆药物涂层,药物涂层包括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球囊本体1外侧涂覆的药物涂层为以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均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内侧;或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和活性药物涂层均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外侧;或血管成形药物涂层设有两层,活性药物涂层设有一层,且血管成形药物涂层分别位于活性药物涂层的内侧与外侧,即整个药物涂层包括内层血管成形药物涂层3、中层活性药物涂层4和外层血管成形药物涂层5,请参见图2所示,此处的内侧指靠近球囊本体1的一侧,外侧则指远离球囊本体1的一侧。球囊本体1外侧的不同药物涂层之间接触连接。光纤导丝8的中心为连接外部光源的光纤,在光纤外包裹有亲水涂层9,请再参见图4所示。

实施例1

S1:将浓度为8mM的4-氨基-1,8-萘酰亚胺作为血管成形药物,琥珀酰壳聚糖作为血管成形药物涂层的载体,具体的,取2g壳聚糖溶于40ml 8%(wt)乙酸,使用160ml乙醇溶解,加入1.4g溶于50ml丙酮的琥珀酸酐得到琥珀酰壳聚糖载体。利用碳化二亚胺将所述琥珀酰壳聚糖载体与4-氨基-1,8-萘酰亚胺交联(参考U.S Pat.No.9,822,189B2),得到4-氨基-1,8-萘酰亚胺血管成形药物涂层溶液;

S2:将紫杉醇作为活性药物,按照质量比值4:1混合紫杉醇和PEG1000作为溶质,将1g所述溶质溶解于50ml乙醇,得到紫杉醇活性药物涂层溶液;

S3:将内含降温装置的冷冻球囊导管在万级洁净环境中折翼后,在百级洁净环境下进行药物喷涂操作;

S4:将血管成形药物涂层溶液喷涂到冷冻球囊导管表面的血管成形药物涂层预定区域(即球囊本体的外表面预定区域),本实施例的涂覆量控制为30μg/mm

S5:将紫杉醇活性药物涂层溶液喷涂到球囊导管表面的活性药物涂层预定区域(本实施例的涂覆量为10μg/mm

S6:干燥,环氧乙烷灭菌并包装,得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

实施例2

S1:将浓度为8mM的4-氨基-1,8-萘酰亚胺作为血管成形药物,琥珀酰壳聚糖作为血管成形药物涂层载体。2g壳聚糖溶于40ml 8%(wt)乙酸,使用160ml乙醇溶解,加入1.4g溶于50ml丙酮的琥珀酸酐得到琥珀酰壳聚糖载体。利用碳化二亚胺将所述琥珀酰壳聚糖载体与4-氨基-1,8-萘酰亚胺交联(参考U.S Pat.No.9,822,189B2),得到4-氨基-1,8-萘酰亚胺血管成形药物涂层溶液;

S2:将CD34抗体作为活性药物,制备得到CD34抗体活性药物涂层溶液(参考CN102648988A),其中抗体的总用量约为100μg;

S3:将切割球囊导管在万级洁净环境中折翼后,在百级洁净环境下进行药物喷涂操作;

S4:将CD34抗体活性药物涂层溶液喷涂到球囊导管表面的活性药物涂层预定区域(即球囊本体的外表面预定区域,本实施例的涂覆量控制为10μg/mm

S5:将血管活性药物涂层溶液喷涂到球囊导管表面的血管成形药物涂层预定区域(本实施例的涂覆量为10μg/mm

S6:干燥,环氧乙烷灭菌并包装,得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

实施例3

S1:使用上述实施例1的药物涂层球囊沿PTCA导丝进入心脏冠状血管靶病变部位;

S2:启动球囊冷冻系统,在病变处完成球囊扩张、药物贴壁及靶病变冷冻处理,其中冷冻球囊表面温度一般控制为-5℃~-20℃,冷冻时长根据需要控制为30s~120s;

S3:待球囊复温后,释放球囊,撤去原PTCA导丝,沿导管腔送入光纤导丝至球囊远端(即置于球囊本体内);

S4:再次扩张球囊后打开400-500nm的蓝光光源,使光线沿管线传导至头端球囊部位,照射血管成形药物涂层使其快速凝固;

S5:关闭光源,释放球囊并沿指引导管将本产品系统撤出体外。

实施例4

S1:使用上述实施例2的药物涂层球囊沿PTCA导丝进入心脏冠状血管靶病变部位;

S2:向导管内通入流体充盈球囊,使之膨胀后与血管壁相贴触,其中通入的流体通常为生理盐水;

S3:启动超声控制发生器使其发出超声波,使得超声波作用于靶病变部位;所述超声控制发生器的工作频率为15K~3MHz区间内,工作电压为300~600V,工作时的超声波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S4:待震波完成后,释放球囊,撤去原PTCA导丝,送入内含光纤的本产品导丝至球囊远端;

后续操作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体外测试

一、材料

体外实验为上述实施例1-2和对比例药物涂层药物的细胞毒性及抗增殖能力检测。

二、检测方法:

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分成对照组、对比例药物涂层药物干预组以及复合药物干预组。在加药处理并培养24小时后,利用CCK-8进行细胞增殖检测以判断药物的细胞毒性及抗增殖作用。

细胞培养条件:HUVEC及HASMC专用完全培养基,37℃,5%CO

加药处理条件:对照组无额外添加,对比例药物涂层药物干预组为专用完全培养基加紫杉醇(Paclitaxel)1μM培养,复合药物干预组为专用完全培养基加紫杉醇1μM加4-氨基-1,8-萘酰亚胺血管成形药物(20μM)涂层溶液(4-ANI)培养。

CCK-8检测:待完成24h细胞加药处理培养后,向每细胞培养孔加入10μl CCK8溶液,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作为基线读数。将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0.5小时后再次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作为最终读数。二者差值即为相对细胞增殖情况。

三、实验结果

从图5~6可看出,与对比例药物涂层药物干预组相比,使用复合药物涂层干预对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从图7~8可看出,与对比例药物涂层药物干预组相比,使用复合血管成形药物后,不削弱抗增殖药物对平滑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抗增殖效果。

对比例1:

S1:将紫杉醇作为活性药物,按照质量比值4:1混合紫杉醇和PEG1000作为溶质,将1g所述溶质溶解于50ml乙醇,得到紫杉醇活性药物涂层溶液;

S2:将内含降温装置的冷冻球囊导管在万级洁净环境中折翼后,在百级洁净环境下进行药物喷涂操作,干燥,得到紫杉醇活性药物涂层;

S3:干燥,环氧乙烷灭菌并包装,得到本对比例所提供的得到表面仅涂覆紫杉醇活性药物的冷冻球囊导管(其涂覆量为10μg/mm

S4:使用上述仅涂覆紫杉醇活性药物的冷冻球囊沿PTCA导丝进入心脏冠状动脉靶病变部位;

S5:启动球囊冷冻系统,完成球囊扩张、药物贴壁及靶病变冷冻处理;其中冷冻球囊表面温度为-5℃~-20℃,冷冻时长为30s~120s;

S6:待球囊复温后,释放球囊并沿指引导管将本产品系统撤出体外。

对比例2:

S1:将CD34抗体作为活性药物,制备得到CD34抗体活性药物涂层溶液(参考CN102648988A),其中抗体的总用量约为100μg;

S2:将切割球囊导管在万级洁净环境中折翼后,在百级洁净环境下进行药物喷涂操作;

S3:将CD34抗体活性药物涂层溶液喷涂到球囊导管表面(其涂覆量为10μg/mm

S4:干燥,环氧乙烷灭菌并包装,得到本对比例所提供的仅涂覆有CD34抗体活性药物的药物涂层球囊。

S5:使用上述药物涂层球囊沿PTCA导丝进入心脏冠状动脉靶病变部位,向导管内通入流体充盈球囊,使之膨胀后与血管壁相贴触,其中通入的流体通常为生理盐水;

S6:启动超声控制发生器使其发出超声波,使得超声波作用于靶病变部位;所述超声控制发生器的工作频率为15K~3MHz区间内,工作电压为300~600V,工作时的超声波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S7:待震波完成后,释放球囊并沿指引导管将本产品系统撤出体外。

上述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与实施例1和2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所采用的药物涂层球囊中,省略了血管成形药物涂层的涂覆,即参照实施例1与2,仅在球囊本体表面施加了活性药物涂层。结合实施例5的数据可知,本发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并不增加操作步骤,但与对比例相比,可对处理血管提供即刻的支撑作用和管腔面积获得,有利于远期的血管修复从而抑制重构的发生。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