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及生态护岸护岸结构

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及生态护岸护岸结构

摘要

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及生态护岸护岸结构,本发明涉及一种鱼巢砌块,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鱼巢砌块鱼巢空腔设计单一,砌块内部的空腔往往相互隔离,难以满足讯期鱼类洄游、躲避天敌的需求,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包括砌块主体,所述砌块主体为矩形块体,砌块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鱼巢,砌块主体的两端端面设有第二鱼巢。护岸结构包括多个砌块单元,多个砌块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每个砌块单元包括多个砌块主体,多个砌块主体由左至右依次拼接在一起,每相邻两个砌块主体拼接后形成贯通的第三鱼巢。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3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721988.0

  • 申请日2021-06-28

  • 分类号E02B3/14(20060101);A01K63/00(20170101);A01G9/02(20180101);

  • 代理机构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靖

  •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7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8:0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巢砌块,具体涉及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及生态护岸护岸结构,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河道中的孔隙结构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以为鱼类提供避难所和营巢条件,降低流速,遮蔽阳光,提供通道,特别是汛期河道流速增大时,鱼类常躲避在河底孔隙处——鱼类有喜欢利用孔隙作为栖身空间的特性。然而,在传统的河道护岸工程中,为了保证岸坡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往往采用混凝土挡墙或浆砌块石等刚性护砌结构,这些结构破坏了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为了改善传统的护岸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现有生态护岸工程开始应用一些具备空腔结构的鱼巢砌块,但是这些砌块内部的空腔往往相互隔离,难以满足讯期鱼类洄游、躲避天敌的需求。

基于以上所述,公开号为CN210529627U、公开日为2020年5月15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态护岸工程的鱼巢砌块结构。其鱼巢空腔设计单一,砌块内部的空腔往往相互隔离,难以满足讯期鱼类洄游、躲避天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鱼巢砌块鱼巢空腔设计单一,砌块内部的空腔往往相互隔离,难以满足讯期鱼类洄游、躲避天敌的需求,进而提供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的生态护岸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包括砌块主体,所述砌块主体为矩形块体,砌块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鱼巢,砌块主体的两端端面设有第二鱼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鱼巢为上表面开放,下表面封闭的矩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鱼巢为上、下贯通的“M”型槽体。

进一步地,砌块主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对称设有凹陷面,每个凹陷面的两侧为凸起面,砌块主体的下端面的凹陷面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两个与第一鱼巢贯通的第一孔洞。

进一步地,砌块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鱼巢和第二鱼巢贯通的第二孔洞。

进一步地,每个砌块主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定位槽呈八字型设置并位于第一鱼巢的下部,每个定位槽内设有两个锚固孔。

进一步地,所述该护岸结构包括多个砌块单元,多个砌块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每个砌块单元包括多个砌块主体,多个砌块主体由左至右依次拼接在一起,每相邻两个砌块主体拼接后形成贯通的第三鱼巢。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砌块单元由上至下叠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该护岸结构包括多个砌块单元,多个砌块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每个砌块单元包括多个砌块主体,多个砌块主体由左至右依次拼接在一起,每相邻两个砌块主体拼接后形成贯通的第三鱼巢。

进一步地,每个砌块单元的上、下端面对称设有多个凹陷面,多个凹陷面沿砌块单元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每相邻两个凹陷面之间设有凸起面,每个砌块单元下端面的凹陷面与其相邻砌块单元上端面的凸起面卡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鱼巢砌块为预制混凝土砌块结构,生产、运输、施工便捷、结构安全性与使用耐久性可靠。

2、本发明的鱼巢砌块通过开孔使不同结构鱼巢空腔之间相互连通,营造出多个大小不一的鱼巢空腔,进而在空腔内部形成不同的流速区域,增加水中溶解氧,改善鱼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在汛期,鱼巢砌块可以有效抵御外界流速变化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危害,为游泳能力较弱的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以及为洄游鱼类提供更安全的洄游通道。

3、本发明可灵活布置于多种河岸边线,且由其堆砌而成的生态鱼巢砌块护岸结构既能满足传统河道护岸稳定河道边界的需求,又能有效保护河岸水生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环保效果;

4、本发明通过改善鱼巢砌块入口水流结构,使其水流梯度更小,更易让鱼类辩别入口位置。结构各异的鱼巢空腔使得砌块空腔内部存在多种水流环境,适宜不同鱼类觅食、休息、产卵等需求;

5、多个砌块直线排列布置于河岸后会在砌块内部形成过鱼通道,该通道内部水流流速远低于外界流速,在汛期河流流速增大到超出鱼类游泳能力时,为鱼类特别是洄游鱼类提供通行或洄游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墙式布置图;

图6是本发明的坡式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包括砌块主体1,所述砌块主体1为矩形块体,砌块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鱼巢2,砌块主体1的两端端面设有第二鱼巢3。

每个砌块单元主体1的长度为1000mm;砌块单元主体1的宽度为550mm,砌块单元主体1的高度为350mm。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鱼巢2为上表面开放,下表面封闭的矩形槽。第一鱼巢2位于砌块主体1的中部,可以用于鱼类正常栖息、产卵。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鱼巢3为上、下贯通的“M”型槽体。第一鱼巢8和左右两侧设有第二鱼巢3,可以供于鱼类在鱼巢空腔间穿行、休息。

其它组成以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砌块主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对称设有凹陷面1-1,每个凹陷面1-1的两侧为凸起面1-2,砌块主体1的下端面的凹陷面1-1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两个与第一鱼巢2贯通的第一孔洞4。

凹陷面1-1和凸起面1-2为互相平行的直线型,两个凸起面1-2的长度与凹陷面1-1的长度比为1:1。砌块单元主体1的下端面为临水面(即设有第一孔洞4的一侧),施工后与河流直接接触,凸起面1-2与凹陷面1-1的距离L为5cm,凸起面1-2占砌块主体1端面面积的2/3,起到消能缓流的作用;凹陷面3占砌块端面的1/3,保证鱼类可以识别出鱼巢砌块入口位置,有利于提高鱼巢砌块的聚鱼效果。

第一孔洞4的孔形为矩形,主要为鱼类提供进出的通道,第一孔洞4的孔口高度224mm,第一孔洞4的孔口的宽度为110mm。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砌块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鱼巢2和第二鱼巢3贯通的第二孔洞5。第二孔洞5的孔形为矩形。第二孔洞5的孔口高度为224mm,第二孔洞5的孔口宽度为120mm。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每个砌块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定位槽6,两个定位槽6呈八字型设置并位于第一鱼巢2的下部,每个定位槽6内设有两个锚固孔7。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该护岸结构包括多个砌块单元,多个砌块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每个砌块单元包括多个砌块主体1,多个砌块主体1由左至右依次拼接在一起,每相邻两个砌块主体1拼接后形成贯通的第三鱼巢8。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在河道水流条件不利于鱼类正常觅食、躲避天敌、寻求庇护时,鱼类可以通过鱼巢砌块的第一孔洞4进入第一鱼巢2或第三鱼巢8来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各个砌块主体1相互拼接后形成相互贯通第三鱼巢8,可供鱼类穿行、游动的洄游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砌块主体1由左至右依次拼接成砌块单元,多个砌块单元由上至下叠加设置。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该护岸结构包括多个砌块单元,多个砌块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每个砌块单元包括多个砌块主体1,多个砌块主体1由左至右依次拼接在一起,每相邻两个砌块主体拼接后形成贯通的第三鱼巢8。

在河道水流条件不利于鱼类正常觅食、躲避天敌、寻求庇护时,鱼类可以通过鱼巢砌块的第一孔洞4进入第一鱼巢2或第三鱼巢8来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每个砌块单元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对称设有多个凹陷面1-1,多个凹陷面1-2沿砌块单元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每相邻两个凹陷面1-2之间设有凸起面1-3,每个砌块单元下端面的凹陷面1-2与其相邻砌块单元上端面的凸起面1-3卡接连接。

当砌块呈坡面设置时,砌块利用本身的凹陷结构相互嵌合固定。

工作原理:

在河道水流条件不利于鱼类正常觅食、躲避天敌、寻求庇护时,鱼类可以通过鱼巢砌块的第一孔洞4进入第一鱼巢2或第三鱼巢8来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砌块主体1上表面定位槽6可以填充土壤进行植物栽植,砌块主体1中部的第一鱼巢2底部可铺设卵石、碎石,对来流进行二次消能。当砌块主体1呈坡面设置时,砌块主体1利用本身的凹陷结构相互嵌合;当砌块主体1呈墙式布置时,锚固孔7与砌块主体1上表面定位槽6通过锚杆相互定位,锚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