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合南瓜砧木幼苗壮苗培育的方法

一种适合南瓜砧木幼苗壮苗培育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南瓜砧木幼苗壮苗培育的方法,包括:步骤S1:将南瓜种子用温水浸种,接着使用15mg/L~30mg/L多效唑溶液于室温下第二次浸种,然后依次经过洗净及消毒后,进行催芽,直至胚根露出生长;步骤S2:将经过催芽后的南瓜种子播种在基质中,基质中的相对含水量为50%~60%,播种深度为1cm~4cm,直至出苗至80%以上,期间维持基质相对含水率为初始含水率;步骤S3:对出苗后的南瓜幼苗进行浇水管理,直至南瓜幼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或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与一叶一心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15mg/L~30mg/L多效唑溶液浸种南瓜砧木种子,播种深度为1cm~2cm时,株高可控制在3.5cm~5cm,壮苗指数Z2>0.20,Z4>41。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0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42830.7

  • 申请日2021-05-18

  • 分类号A01G22/05(20180101);A01C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2242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严超

  •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1:5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南瓜砧木幼苗壮苗培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西瓜、甜瓜等都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瓜类作物,生产中容易出现枯萎病等连作障碍的问题,采用对枯萎病具有抗性的南瓜作为砧木嫁接可以克服由土传病害导致的瓜类连作障碍,瓜类作物生产中已经普遍采用南瓜作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和嫁接栽培。南瓜是瓜类作物生产中最常使用的砧木,当南瓜砧木处于第一片真叶展平时期最适合用于嫁接。在育苗过程中,在低温阴雨和高密度播种条件下,容易出现南瓜砧木徒长的问题,徒长的南瓜砧木不适合嫁接工作人员的操作,也易导致砧木苗无法强壮生长,导致后期嫁接苗长势弱、抗性弱。因此,防止砧用南瓜幼苗徒长,培育健壮的南瓜砧木苗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前人针对南瓜砧木育苗已经开展部分研究,如方伟(2015)通过设置不同的孔径的穴盘以及不同砧木的处理,发现用50孔的穴盘培养南瓜砧木最好,但考虑到经济因素,72孔穴盘培育南瓜砧木更佳;高建敏(2016)通过设置不同光质与光周期的处理,研究出红蓝组合的LED光源加上长光周期更有利于防止南瓜砧木幼苗徒长。

而实际生产中,幼苗育苗环境多变,其生长是综合管理的结果,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南瓜砧木幼苗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因此,提出一套综合的南瓜砧木防徒长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成为了砧木育苗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南瓜砧木幼苗壮苗培育的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南瓜幼苗的培育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包括:

步骤S1:将南瓜种子用温水浸种,接着使用15mg/L~30mg/L多效唑溶液于室温下第二次浸种,然后依次经过洗净及消毒后,进行催芽,直至胚根露出生长;

步骤S2:将经过催芽后的南瓜种子播种在基质中,所述基质中的相对含水量为50%~100%,播种深度为1cm~4cm,直至出苗至80%以上,期间维持基质相对含水率为初始含水率;

步骤S3:对出苗后的南瓜幼苗进行浇水管理,直至南瓜幼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或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与一叶一心之间。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将南瓜种子用50℃~58℃的温水浸种,保持恒温10min~20min后,待水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捞出,接着使用常温多效唑溶液于室温下浸种5h~8h捞出,搓洗掉粘液后用氯溴异氰尿酸药剂处理10min-30min,用清水洗净后于25℃~30℃培养箱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胚根露出且生长至0.3cm~0.8cm。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南瓜幼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出苗。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南瓜幼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更易于嫁接。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日温为11.8℃~35.3℃,夜温为9.5℃~24.1℃。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光合有效辐射范围是5umol·m

进一步,所述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15mg/L~18mg/L。

进一步,所述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15mg/L。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所述播种的深度为1cm~2cm。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所述基质中的相对含水量为50%~60%。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出芽前日温为15℃以上。

进一步,所述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28mg/L~30mg/L。

进一步,所述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30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15mg/L~30mg/L多效唑溶液浸种,采用相对含水量为50%~100%的基质育苗,并将播种深度控制在1cm~4cm时,并结合合理的管理手法,第一片真叶展平期的株高在3.3cm~5cm的幼苗之间,同时其叶面积>30cm

(2)基质的相对含水量在50%~60%时,多效唑浓度为15~18mg/L时,其株高会进一步控制在3.5cm~5cm范围内,该株高范围更加易于技术人员的操作;

(3)多效唑浓度为15~18mg/L时,进一步控制播种深度为1cm~2cm,其叶面积>34cm

(4)播种深度为1cm~2cm,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30mg/L时,其叶面积>33cm

(5)日温在12.4℃~35.3℃,日平均温度为21.8℃;夜温在9.5℃~24.1℃,夜平均温度为16.6℃。平均光合有效辐射为143.4umol·m

(6)出苗80%前日温为15℃以上时,可以提前出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5及对比例1~3培育环境温度图;

图2为实施例6~实施例9及对比例4~5培育环境温度图;

图3为实施例6~实施例9及对比例4~5培育环境光照图;

图4为实施例1~实施例5及对比例1~3为南瓜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平时期生长图;

图5为实施例6~实施例9及对比例4~5为南瓜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平时期生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徒长的南瓜砧木不适合嫁接工作人员的操作,也对嫁接苗后期生长有不利影响,因此现在有很多研究者开始进行矮状南瓜幼苗的培育,作为后期嫁接的砧木。

但是,迄今为止,现有研究都仅局限于对砧木幼苗的株高进行大体控制,而没有进行精准控制,而发明人研究团队在进行大量的调研后,发现,将砧木株高控制在3.3cm~5.5cm时,南瓜砧木幼苗健壮,可以满足瓜类嫁接的要求,而进一步将瓜类幼苗控制在3.5cm~5cm时,在市场上的反馈最好,具体体现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易操作和后期嫁接效果更好。

本发明中,基质相对含水量的定义为基质最大持水量的百分比。

本发明中,采用南瓜砧木的种子为丰乐金甲(购于合肥丰乐种业有限公司),属于大籽粒南瓜砧木品种。

本发明中,氯溴异氰尿酸药剂为绿亨6号药剂,多效唑溶液为15%可湿性粉剂(购于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制备,浓度按多效唑可湿粉剂的含量进行计算。

本发明中,基质由体积比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组成。

本发明中,南瓜砧木幼苗采用穴盘培育,为XQB 50穴盘(购自台州塑业有限公司),容积为60ml。

实施例1~实施例5

实施例1~实施例5提供作为嫁接砧木使用的南瓜幼苗栽培方法,其温度环境如图1,日温在11.8℃~34.5℃,日平均温度为22.5℃;夜温在11.9℃~22.5℃,夜平均温度为18.5℃,前五天温度为15℃以上。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将南瓜砧木种子用55℃温水浸种,保持恒温15min后,待水自然冷却至室温(约1~2h)后捞出,接着使用常温水配置的多效唑溶液于室温下第二次浸种6h后捞出,搓洗掉粘液后用500mg/L的绿亨6号药剂处理10min-30min,用清水洗净后于28℃培养箱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胚根露出且长至0.5cm左右时播种;

步骤S2:将经过催芽后的南瓜种子播种在基质中,保持基质中的相对含水量,直至出苗至80%以上,期间维持基质含水量为初始含水量;

步骤S3:之后当基质干透时浇水浇透,天气晴朗,气温高时则每天都需要浇水,天气阴凉时,两三天浇一次水,直至南瓜幼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或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与一叶一心之间。

实施例1~实施例5中,步骤S1多效唑浓度,步骤S2中,播种深度与基质中相对含水量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实施例5南瓜幼苗培育条件

实施例6~实施例9

实施例6~实施例9提供作为嫁接砧木使用的南瓜幼苗栽培方法,其环境温度如图2所示,日温在12.4℃~35.3℃,日平均温度为21.8℃;夜温在9.5℃~24.1℃,夜平均温度为16.6℃。在这个范围中平均光合有效辐射为143.4umol·m

步骤S1:将南瓜砧木种子用55℃温水浸种,保持恒温15min后,待水自然冷却至室温(约1~2h)后捞出,接着使用常温水配置的多效唑溶液于室温下第二次浸种6h后捞出,搓洗掉粘液后用500mg/L的绿亨6号药剂处理10min-30min,用清水洗净后于28℃培养箱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胚根露出且长至0.5cm左右时播种;

步骤S2:将经过催芽后的南瓜种子播种在基质中,保持基质中的相对含水量,直至出苗至80%以上,期间维持基质含水量为初始含水量;

步骤S3:之后当基质干透时浇水浇透,天气晴朗,气温高时则每天都需要浇水,天气阴凉时,两三天浇一次水,直至南瓜幼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或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

实施例6~实施例9中,步骤S1多效唑浓度,步骤S2中,播种深度与基质中相对很水量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6~实施例9南瓜幼苗培育条件

对比例1~对比例3

对比例1~对比例3提供为嫁接砧木使用的南瓜幼苗栽培方法,其培育环境温度与实施例1~实施例5相同,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S1:将南瓜砧木种子用55℃温水浸种,保持恒温15min后,待水自然冷却至室温(约1~2h)后捞出,接着使用常温水于室温下第二次浸种6h后捞出,搓洗掉粘液后用500mg/L的绿亨6号药剂处理10min-30min,用清水洗净后于28℃培养箱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胚根露出且长至0.5cm左右时播种;

步骤S2:将经过催芽后的南瓜种子播种在基质中,保持基质中的相对含水量,直至出苗至80%以上,期间维持基质含水量为初始含水量;

步骤S3:之后当基质干透时浇水浇透,天气晴朗,气温高时则每天都需要浇水,天气阴凉时,两三天浇一次水,直至南瓜幼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或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

对比例1~对比例3中,步骤S2中,播种深度与基质中相对含水量如表3所示。

表3对比例1~对比例3南瓜幼苗培育条件

对比例4~对比例5

对比例4~对比例5提供作为嫁接砧木使用的南瓜幼苗栽培方法,环境温度与光照辐射均与实施例6~实施例11相同。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S1:将南瓜砧木种子用55℃温水浸种,保持恒温15min后,待水自然冷却至室温(约1~2h)后捞出,接着使用常温水于室温下第二次浸种6h后捞出,搓洗掉粘液后用500mg/L的绿亨6号药剂处理10min-30min,用清水洗净后于28℃培养箱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胚根露出且长至0.5cm左右时播种;

步骤S2:将经过催芽后的南瓜种子播种在基质中,保持基质中的相对含水量,直至出苗至80%以上,期间维持基质含水量为初始含水量;

步骤S3:之后当基质干透时浇水浇透,天气晴朗,气温高时则每天都需要浇水,天气阴凉时,两三天浇一次水,直至南瓜幼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或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平期。

对比例4~对比例5中,步骤S2中,播种深度与基质中相对很水量如表4所示。

表4对比例4~对比例5南瓜幼苗培育条件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1~实施例9及对比例1~对比例5中的培育幼苗生长至第一真叶展平期时,对其进行生长情况统计,实施例1~实施例5及对比例1~3幼苗生长情况见图4,实施例6~实施例9及对比例4~对比例5幼苗生长情况见图5。

其统计包括单项指标统计、壮苗指数统计及出苗时间进行统计。

其中,单项指标统计包括:株高、茎粗、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全株干重、叶面积、根系长度、根表面、根直径、根体积,其统计结果如表5~表6所示。

壮苗指数采用两种方法计算:Z2:茎粗/株高×全株干重、Z4:(茎粗/株高)×叶面积。

表5实施例1~实施例9及对比例1~对比例5部分单项统计结果

表6实施例1~实施例9及对比例1~对比例5部分单项统计结果

实施例1~实施例5与对比例1~对比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了15mg/L~30mg/L多效唑溶液进行了第二次浸种,实施例6~实施例9与对比例4~对比例5的区别也是采用的了15mg/L~30mg/L多效唑溶液进行了第二次浸种,从表5及表6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进行多效唑第二次浸种的对比例,实施例将南瓜砧木幼苗的株高控制在3.3cm~5cm范围,同时其叶面积>30cm

在同一培育环境下,当基质的相对含水量在50%~60%时,多效唑浓度为15mg/L时,其株高会进一步控制在3.5cm~5cm范围内,该株高范围更加易于技术人员的操作;而播种深度为1cm~2cm,多效唑浓度为15mg/L时,而壮苗指数则Z2>0.15,Z4>30。

在同一环境培育下,当而播种深度为1cm~2cm,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30mg/L时,壮苗指数Z2>0.19,Z4>38,如果同时将其基质的相对含水率控制在90%~100%时,则可以进一步控制其株高在3.5cm~5cm。

培育环境对南瓜砧木的影响也很大,在实施例6~实施例9的培育环境下,日温在12.4℃~35.3℃,日平均温度为21.8℃;夜温在9.5℃~24.1℃,夜平均温度为16.6℃。平均光合有效辐射为143.4umol·m

出苗时间以最初的播种时间为15:00~16:00,因此选取每日下午15:00~16:00作为统计南瓜砧木的出苗率的时间段。以下“1d”意为“播种后第1天”,以此类推。最终出苗时间以“重复加起来的出苗数/总播种数>80%”为标准。实施例1~9见下表7。

表7实施例1~实施例9最终出苗时间

从表7可以看出,实施例6~实施例9的出苗时间明显晚于实施例1~实施例5,实施例1~5出苗前5天,即出芽前日温为15℃以上,而实施例6~实施例9则相对较低,导致实施例1~实施例5出芽较快。

其次,播种深度也是影响出芽时间的因素,当播种深度为4cm时,明显慢于1~2cm;在同一环境栽培下,30mg/L多效唑溶液相较于15mg/L多效唑溶液,出苗时间变慢。

综合表5~表7结果来看,在日温在12.4℃~35.3℃,日平均温度为21.8℃;夜温在9.5℃~24.1℃,夜平均温度为16.6℃。平均光合有效辐射为143.4umol·m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