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药粉:按重量比计,取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和泽泻60份组成;取方中药物,粉碎,过筛,混匀,得药粉;(2)黏合剂的制备:取甘油于容器中,加入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搅匀,密封,加热至羧甲基纤维素盐完全溶胀,制得黏合剂,备用;(3)丸剂的制备:在膏粉混合物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0‑5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本发明具有制得的杞菊地黄丸具有不使用炼蜜、水作为黏合剂,也不需要经过干燥工艺,成品中挥发性成分丹皮酚损失较少,含量相对较高,容散时限低,质量稳定、可控的有益效果。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杞菊地黄丸,特别是一种杞菊地黄丸(柔性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杞菊地黄丸在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而成,具有滋阴、养肝、明目之效,用于肝肾阴亏,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疗效显著,为中医眼科著名方剂。菊花。菊花味辛、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善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平肝明目。枸杞子味甘平,质润,归入肺、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二者均入肝经,有明目之效,且因其性味不同,分别具有平肝明目,补宜肾精、养肝明目之功,与六位地黄丸配伍组合共同发挥滋阴、养肝、明目的作用。杞菊地黄丸的法定处方和制法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P1004),处方:“枸杞子40g、菊花40g、熟地黄160g、酒萸肉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其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蜜丸,即得。”

杞菊地黄丸(水蜜丸、蜜丸)主要采用炼蜜作为黏合剂制丸,根据药品标准需要进行干燥工序,通常干燥温度(60-80℃),干燥时间6-24小时左右,不仅干燥时间长,而且容易造成挥发性成分丹皮酚极易挥发,导致成品的标示性含量降低,即使通过各种方式使成品中丹皮酚的含量控制在合格范围内,但放置一段时间后,药丸表面的丹皮酚也会慢慢挥发,不仅使药丸表面出现细孔,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丹皮酚的含量,影响了药品质量,降低了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杞菊地黄丸具有不使用炼蜜、水作为黏合剂,也不需要经过干燥工艺,成品中挥发性成分丹皮酚损失较少,含量相对较高,容散时限低,质量稳定、可控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重量比计,取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和泽泻60份组成;取方中药物,粉碎,过筛,混匀,得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甘油于容器中,加入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搅匀,密封,加热至羧甲基纤维素盐完全溶胀,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0-5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所述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钙。

前述的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1-15。

具体地说,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2-10。

更具体地说,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2-6。

前述的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条件是70-105℃下加热4-10小时,加热时每间隔0.5-2小时搅拌一次。

前述的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黏合剂加入的比例为制成药物总量的20-40%。

具体地说,步骤(3)中,所述黏合剂加入的比例为制成药物总量的25-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使用的黏合剂成分符合药典标准,并且无毒副作用,制得的杞菊地黄丸具有不使用炼蜜、水作为黏合剂,也不需要经过干燥工艺,成品中挥发性成分丹皮酚损失较少,含量相对较高,容散时限低,质量稳定、可控的有益效果。

申请人就本发明所述制备柔性丸的制备技术应用于妇科再造丸、儿童回春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苏合香丸、知柏地黄丸,均取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以下是杞菊地黄丸-柔性丸的相关试验证明。发明人做了大量试验,部分试验记录如下:

【目的】

1、确定制备的柔性丸(本发明制备的杞菊地黄丸)符合杞菊地黄丸质量标准;

2、确定制备的柔性丸崩解时限优于水蜜丸;

3、确定制备的柔性丸水分含量低于蜜丸水分含量;

4、确定制备的柔性丸含量测定中各成分优于水蜜丸且与蜜丸相差不大;

5、确定柔性丸质量优势;

处方:枸杞子40g菊花40g熟地黄160g酒萸肉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蜜丸,即得。

杞菊地黄丸(水蜜丸):按处方标准取以上混合细粉50.24g,加入炼蜜21.82g及8.15g水进行制丸,再经干燥后(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24h),即得。

杞菊地黄丸(蜜丸):按处方标准取以上混合细粉50.67g,加入炼蜜48.86g进行制丸,即得。

本发明的杞菊地黄丸(柔性丸):按处方标准取以上混合细粉50.15g,备用。

黏合剂制备:取100.04g甘油于烧杯中,加入4.04g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于90℃环境下加热5-7小时,制成黏合剂,备用。

取20.32g黏合剂加入到上述50.01g的混合细粉中,混合均匀,制成柔性丸,即得。

【性状】

1、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味甜、微酸,见图1;

2、本品为黑褐色的蜜丸;味甜、微酸,见图2;

3、本品为黑褐色的柔性丸;味甜、微酸,见图3;

结论:上述杞菊地黄丸水蜜丸、蜜丸性状均符合规定,且柔性丸通过与以上二种不同杞菊地黄丸剂型比较,性状无任何差异,符合规定。

【鉴别】

1、枸杞子

水蜜丸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9g(9.02g),研碎,加水10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5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柔性丸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14g(14.03g),剪碎,制法同上述水蜜丸供试品的制备。

对照品的制备: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0.5g,加水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温度:6℃,湿度:67%;

天平型号:ME204E,仪器编号:HF-YF032;

对照药材名称:枸杞子,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批号:121072-201611,配制批号:20201127-01;

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2:1),固定相:硅胶G;

供试品点样量:10(10μl),对照药材点样量:10(10μl);

显色条件: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配制批号:S20200816-01),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薄层图见图4,图4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品、水蜜丸、柔性丸。

结论:通过上述薄层鉴别试验,杞菊地黄丸(柔性丸)与杞菊地黄丸(水蜜丸)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均,都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均含有枸杞子;符合规定。

2、莫诺苷、马钱苷

水蜜丸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4g(4.05g),研细;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通过打孔树脂柱(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12cm),用氨溶液(1-25)7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30%乙醇6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柔性丸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6g(6.06g),剪碎,制法同上述水蜜丸供试品的制备。

对照品的制备:取莫诺苷、马钱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

温度:8℃,湿度:67%;

天平型号:ME204E,仪器编号:HF-YF032;

对照品名称:莫诺苷,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批号:11998-201713,配制批号:20200924-04;

对照品名称:马钱苷,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批号:11640-20180,配制批号:20200924-05;

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3:1),固定相:硅胶G;

供试品点样量:5(5μl),对照品点样量:2(2μl);

显色条件: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配制批号:S20200816-01),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薄层图见图5,图5中从左到右依次为水蜜丸、对照品、柔性丸。

结论:通过上述薄层鉴别试验,杞菊地黄丸(柔性丸)与杞菊地黄丸(水蜜丸)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均,都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但柔性丸荧光斑点较为明显,均含有枸杞子;符合规定。

3、熊果酸

水蜜丸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6g(6.02g),研碎,加乙醚4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专利丸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9g(9.04g),剪碎,加硅藻土4g,研匀;制法同上述水蜜丸供试品的制备。

对照品的制备: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

天平型号:ME204E,仪器编号:HF-YF032;

对照品名称:熊果酸,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批号:110742-201823,配制批号:20201202-02;

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24:8:1),固定相:硅胶G;

供试品点样量:5(5μl),对照品点样量:5(5μl);

显色条件: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配制批号:S20200816-01),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薄层图见图6,图6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品、水蜜丸、柔性丸。

结论:通过上述薄层鉴别试验,杞菊地黄丸(柔性丸)与杞菊地黄丸(水蜜丸)通过显色条件可知其都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均含有熊果酸;符合规定。

4、丹皮酚

水蜜丸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6g(6.04g),研细,加乙醚4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专利丸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9g(9.07g),剪碎,加硅藻土4g,研匀;制法同上述水蜜丸供试品的制备。

对照品的制备: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

天平型号:ME204E,仪器编号:HF-YF032;

对照品名称:丹皮酚,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批号:110708-201407,配制批号:20201008-01;

展开剂:环己烷-乙酸乙酯(3:1),固定相:硅胶G;

供试品点样量:10(10μl),对照品点样量:10(10μl);

显色条件: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配制批号:S20200816-01),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薄层图见图7,图7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品、水蜜丸、柔性丸。

结论:通过上述薄层鉴别试验,杞菊地黄丸(柔性丸)与杞菊地黄丸(水蜜丸)通过显色条件可知其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均含有丹皮酚;符合规定。

【检查】

1、水分:不得过12.0%。(水蜜丸)

烘干法

温度:8℃,湿度:67%;

天平型号:

天平编号: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干燥温度:105℃,干燥时间:6h;

称量瓶(第一次,g)66.1872;称量瓶(恒重,g)66.1860;

称样量(g):3.2748;

称量瓶+样(第一次,g)69.1909;称量瓶+样(第二次,g)69.1890;

计算过程:

水分含量测定=(66.1860+3.2748-69.1890)/3.2748*100%=8.3%;

2、水分:不得过15%(蜜丸)

甲苯法

天平型号:

天平编号:

样品重量:13.95g;

甲苯量:200ml;

水分刻度读数:1.8ml;

计算过程:

水分含量测定=水分刻度读数/样品量=(1.8/13.9535)*100%=12.9%;

3、水分:不得过9%(柔性丸)

甲苯法

天平型号:

天平编号:

样品重量:16.4384g;

甲苯量:201ml;

水分刻度读数:1.2ml;

计算过程:

水分含量测定=水分刻度读数/样品量=(1.2/16.4384)*100%=7.3%

结论:通过水分含量测定,杞菊地黄丸(水蜜丸、蜜丸、柔性丸)含水量均符合规定;蜜丸与柔性丸都未经干燥,结果可知柔性丸含水量明显低于蜜丸,同时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柔性丸含水量低于水蜜丸。由此证明柔性丸水分含量低于蜜丸,且柔性丸含水量低于水蜜丸。

6、溶散时限:应在1小时内完全溶解。(水蜜丸)

温度:7℃,湿度:65%;

智能崩解仪:

水温:37℃,崩解溶剂:水;

崩解完全时间:48min,见图8。

7、溶散时限:应在1小时内完全溶解。(柔性丸)

温度:7℃,湿度:65%;

智能崩解仪:

水温:37℃;崩解溶剂:水;

崩解完全时间:27min,见图9。

结论:通过崩解时限实验,柔性丸崩解时限较水丸、水蜜丸少得多,更容易崩解,由此可知专利丸在崩解时限上优于水丸和水蜜丸。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测定。

温度:9℃,湿度:64%;

天平型号: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色谱柱:规格:4.6mm*250mm;

流速:1ml/min,柱温:40℃;

对照品名称:莫诺苷、马钱苷、丹皮酚对照品,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莫诺苷对照品批号:11998-201703,对照溶液配制批号:20200823;

马钱苷对照品批号:111640-201808,对照溶液配制批号:20200726;

丹皮酚对照品批号:110708-200506,对照溶液配制批号:20200625;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莫诺苷和马钱苷检测波长为240nm,丹皮酚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莫诺苷、马钱昔峰计算均应不低于4000,流动梯度见表1。

表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莫诺苷对照品、马钱苷对照品和丹皮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甲醇制成每1ml中含莫诺苷与马钱苷各20μg、含丹皮酚4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细,取约0.8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酒萸肉以莫诺苷(C

莫诺苷称样量:10.17mg,浓度:0.0198mg/ml;

马钱苷称样量:11.31mg,浓度:0.0224mg/ml;

丹皮酚称样量:10.47mg,浓度:0.0524mg/ml;

对照品峰面积①(莫):5.378;对照品峰面积②(莫):5.356;

对照品峰面积③(莫):5.388;对照品峰面积④(莫):5.384;

对照品峰面积⑤(莫):5.387。

对照品峰面积①(马):6.365;对照品峰面积②(马):6.372;

对照品峰面积③(马):6.369;对照品峰面积④(马):6.362;

对照品峰面积⑤(马):6.374。

对照品峰面积①(丹):39.705;对照品峰面积②(丹):39.551;

对照品峰面积③(丹):39.551;对照品峰面积④(丹):39.542;

对照品峰面积⑤(丹):39.546。

对照品平均峰面积

对照品平均峰面积

对照品平均峰面积

稀释倍数:25;

水蜜丸供试品①称样量:0.8029g;水蜜丸供试品②称样量:0.8149g;

水蜜丸供试品①峰面积(莫):2.4035;水蜜丸供试品②峰面积(莫):2.603;

水蜜丸供试品①峰面积(马):7.9905;水蜜丸供试品②峰面积(马):7.811;

水蜜丸供试品①峰面积(丹):13.53;水蜜丸供试品②峰面积(丹):14.2185。

蜜丸供试品①称样量:1.2284g;蜜丸供试品②称样量:1.2117g;

蜜丸供试品①峰面积(莫):11.593;蜜丸供试品②峰面积(莫):11.7465;

蜜丸供试品①峰面积(马):8.2345;蜜丸供试品②峰面积(马):8.0235;

蜜丸供试品①峰面积(丹):30.553;蜜丸供试品②峰面积(丹):29.8565。

柔性丸供试品①称样量:1.2270g;柔性丸供试品②称样量:1.2130g;

柔性丸供试品①峰面积(莫):16.132;柔性丸供试品②峰面积(莫):16.2735;

柔性丸供试品①峰面积(马):11.416;柔性丸供试品②峰面积(马):10.9945;

柔性丸供试品①峰面积(丹):42.6345;柔性丸供试品②峰面积(丹):41.475。计算过程:表2丸剂药粉占比数据表;

表2丸剂药粉占比数据表

莫诺苷含量测定计算:(A样*C对照*稀释倍数)/(A对平均数*W样)/药粉占比;

蜜丸1:(11.593*0.0198112*25)/(5.3786*1.2284)/0.506115435=1.717mg/g

蜜丸2:(11.7456*0.0198112*25)/(5.3786*1.2117)/0.506115435=1.764mg/g

蜜丸(平均含量):(1.717+1.764)/2=1.7405mg/g;

柔性丸1:(16.132*0.0198112*25)/(5.3786*1.2270)/0.711076354=1.703mg/g

柔性丸2:(16.2735*0.0198112*25)/(5.3786*1.2130)/0.711076354=1.737mg/g

柔性丸(平均含量):(1.703+1.737)/2=1.72mg/g;

水蜜丸1:(2.4035*0.0198112*25)/(5.3786*0.8029)/0.730371=0.377mg/g

水蜜丸2:(2.603*0.0198112*25)/(5.3786*0.8149)/0.730371=0.403mg/g

水蜜丸(平均含量):(0.21+0.198)/2=0.204mg/g;

马钱苷含量测定计算:(A样*C对照*稀释倍数)/(A对平均数*W样)/药粉占比

蜜丸1:(8.2345*0.0198112*25)/(6.3684*1.2284)/0.506115435=1.164mg/g

蜜丸2:(8.0235*0.0198112*25)/(6.3684*1.2117)/0.506115435=1.150mg/g

蜜丸(平均含量):(1.164+1.150)/2=1.157mg/g;

柔性丸1:(11.416*0.0198112*25)/(6.3684*1.2270)/0.711076354=1.150mg/g

柔性丸2:(10.9945*0.0198112*25)/(6.3684*1.2130)/0.711076354=1.121mg/g

柔性丸(平均含量):(1.150+1.121)/2=1.1355mg/g;

水蜜丸1:(7.9905*0.0198112*25)/(6.3684*0.8029)/0.730371=1.198mg/g水蜜丸2:(7.811*0.0198112*25)/(6.3684*0.8149)/0.730371=1.154mg/g水蜜丸(平均含量):(1.198+1.154)/2=1.176mg/g;

丹皮酚含量测定计算:(A样*C对照*稀释倍数)/(A对平均数*W样)/药粉占比

蜜丸1:(30.553*0.05235*25)/(39.579*1.2284)/0.506115435=1.625mg/g蜜丸2:(29.8565*0.05235*25)/(39.579*1.2117)/0.506115435=1.610mg/g蜜丸(平均含量):(1.625+1.610)/2=1.6175mg/g;

柔性丸1:(42.6345*0.05235*25)/(39.579*1.2270)/0.711076354=1.616mg/g

柔性丸2:(41.475*0.05235*25)/(39.579*1.2130)/0.711076354=1.590mg/g

柔性丸(平均含量):(1.616+1.590)/2=1.603mg/g;

水蜜丸1:(13.53*0.05235*25)/(39.579*0.8029)/0.730371=0.763mg/g水蜜丸2:(14.2185*0.05235*25)/(39.579*0.8149)/0.730371=0.790mg/g

水蜜丸(平均含量):(0.763+0.790)/2=0.7765mg/g。(注:色谱图见图10-图23)。

结论:通过上述含量测定,蜜丸、水蜜丸及柔性丸含量均符合标准;各种剂型比较后柔性丸各成分含量均高于水蜜丸且与蜜丸相差不大。

总结:

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制备的的柔性丸不仅符合杞菊地黄丸质量标准且较水蜜丸与蜜丸具有相对优势;具体优势如下:

1、相较于蜜丸,辅料用料相对较少(蜜丸辅料占比:49.1%;柔性丸辅料占比:28.9%)

2、相较于蜜丸,水分含量相对较少,药品更易于存放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蜜丸水分:12.9%;柔性丸水分:7.3%)

3、相较于水蜜丸,在保证水分含量合格的情况下,取消了干燥工序,节约了制备工时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产品的生产。

4、相较于水蜜丸,崩解时限所需时间比其更短,更易崩解(水蜜丸崩解所需时间:48min;柔性丸崩解所需时间:27min;详见崩解时限结果照片)

5、相较于水蜜丸,在取消干燥工序后,保证了药品中挥发性成分(丹皮酚)的保留,稳定提高药品质量;同时含量测定中各成分含量均高其约2倍(详见含量测定实验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制得的杞菊地黄丸具有不使用炼蜜、水作为黏合剂,也不需要经过干燥工艺,成品中挥发性成分丹皮酚损失较少,含量相对较高,容散时限低,质量稳定、可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试验证明-性状中水蜜丸的实物图;

图2是本发明试验证明-性状中蜜丸的实物图;

图3是本发明试验证明-性状中柔性丸(本发明的杞菊地黄丸)的实物图;

图4是本发明试验证明-鉴别枸杞子的薄层图,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品、水蜜丸、柔性丸;

图5是本发明试验证明-鉴别莫诺苷、马钱苷的薄层图,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水蜜丸、对照品、柔性丸;

图6是本发明试验证明-鉴别熊果酸的薄层图,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品、水蜜丸、柔性丸;

图7是本发明试验证明-鉴别丹皮酚的薄层图,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品、水蜜丸、柔性丸;

图8是本发明试验证明-溶散时限中水蜜丸的崩解测试图;

图9是本发明试验证明-溶散时限中柔性丸(本发明的杞菊地黄丸)的崩解测试图;

图10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对照品的色谱图;

图11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对照品的色谱图;

图12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蜜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13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蜜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14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蜜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15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蜜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16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水蜜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17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水蜜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18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水蜜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19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水蜜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20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柔性丸(本发明的杞菊地黄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21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柔性丸(本发明的杞菊地黄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22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柔性丸(本发明的杞菊地黄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图23是本发明试验证明-含量测定中柔性丸(本发明的杞菊地黄丸)供试品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重量比计,取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和泽泻60份组成;取方中药物,粉碎,过筛,混匀,得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100g甘油于容器中,加入4g羧甲基纤维素钙,搅匀,密封,70-80℃下加热9-10小时至羧甲基纤维素钙完全溶胀,每间隔2小时搅拌一次,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8%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实施例2。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制备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100g甘油于容器中,加入10g羧甲基纤维素钙,搅匀,密封,100-105℃下加热4-5小时至羧甲基纤维素钙完全溶胀,每间隔0.5小时搅拌一次,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5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实施例3。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制备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100g甘油于容器中,加入2g羧甲基纤维素钠,搅匀,密封,80-90℃下加热6-7小时至羧甲基纤维素钠完全溶胀,每间隔1小时搅拌一次,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实施例4。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制备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100g甘油于容器中,加入7g羧甲基纤维素钙,搅匀,密封,90-95℃下加热5-6小时至羧甲基纤维素钙完全溶胀,每间隔1.5小时搅拌一次,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5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实施例5。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制备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100g甘油于容器中,加入5g羧甲基纤维素钙,搅匀,密封,95-100℃下加热5-6小时至羧甲基纤维素钙完全溶胀,每间隔1小时搅拌一次,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8%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实施例6。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制备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100g甘油于容器中,加入3g羧甲基纤维素钠,搅匀,密封,85-90℃下加热5-6小时至羧甲基纤维素钠完全溶胀,每间隔2小时搅拌一次,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8%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实施例7。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制备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100g甘油于容器中,加入8g羧甲基纤维素钠,搅匀,密封,85-95℃下加热6-7小时至羧甲基纤维素钠完全溶胀,每间隔0.5小时搅拌一次,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8%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实施例8。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制备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100g甘油于容器中,加入1g羧甲基纤维素钙,搅匀,密封,70-105℃下加热4-10小时至羧甲基纤维素钙完全溶胀,每间隔0.5-2小时搅拌一次,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8%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