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特轻加速自行车及其加速装置

特轻加速自行车及其加速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轻加速自行车及其加速装置,其中,包括加速箱,所述加速箱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固定连接齿轮A,所述齿轮A啮合齿轮B,所述齿轮B的一侧固定连接齿轮C,所述齿轮B和齿轮C通过齿轮轴两端转动连接加速箱外壳,所述齿轮C啮合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螺纹连接车毂,所述车毂套装在主轴外,所述主轴水平贯穿所述加速箱外壳;还公开了装有上述自行车加速装置的特轻自行车,本发明结构简单,加速效率高,重量特轻,便于折叠携带,适于作为现有自行车加速装置及现有自行车的替代产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77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建辉;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15573.0

  • 发明设计人 李建辉;

    申请日2021-04-13

  • 分类号B62M11/02(20060101);B62K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王瓜店镇泰临路331号21号楼2单元4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特轻加速自行车及其加速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随着自行车使用普遍度越来越高,人们对自行车的需求更加多样,现有的脚踏自行车存在加速效率低、零件复杂、易出故障、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的缺点。

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特轻自行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其中,包括加速箱;

所述加速箱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固定连接齿轮A,所述齿轮A啮合齿轮B,所述齿轮B的一侧固定连接齿轮C,所述齿轮B和齿轮C通过齿轮轴两端转动连接加速箱外壳,所述齿轮C啮合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螺纹连接车毂,所述车毂套装在主轴外,所述主轴水平贯穿所述加速箱外壳;

所述齿轮A与齿轮B的传动比i>1,,所述齿轮C与齿轮B的传动比i>1,所述齿轮C与棘轮机构的传动比i>1。

优选的,所述齿轮A与齿轮B的传动比i>3,所述齿轮C与齿轮B的传动比i>1.5。

一种装有上述自行车加速装置的特轻自行车,其中,所述加速箱外壳一侧的两端上下均设置有加速箱固定耳,所述加速箱固定耳通过加速箱固定螺栓连接在车叉的内侧,所述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铰接所述车叉,所述主轴的两端还设置有脚踏,所述车毂通过辐条连接车轮,所述车叉上部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车叉组件,所述车叉组件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相适配的挡泥板。

优选的,所述车叉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车座。

优选的,所述车叉组件的上方通过车把套管组件连接车把,所述车把套管组件通过水平设置的车横梁连接车座套管组件,所述车座套管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车座,所述车座套管组件的下方连接后轮斜撑,所述后轮斜撑的下方铰接小后轮。

优选的,所述小后轮的数量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后轮斜撑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后轮斜撑的底端通过后轮直撑铰接小后轮,所述后轮直撑之间设置有车斗。

优选的,所述车座下方设置有车座杆,所述车座杆套装在车座套管组件内,所述车座套管组件连接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一端铰接车叉组件或后轮斜撑的顶部,所述车叉组件或后轮斜撑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折叠组件相适配的固定卡扣。

优选的,所述车把套管组件的下方连接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一端铰接车叉组件顶部,所述车叉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折叠组件相适配的固定卡扣。

优选的,所述车毂远所述棘轮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为滚子内接棘轮机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该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利用齿轮间的齿轮比控制传动比,通过齿轮A与齿轮B的传动比i>3,齿轮C与齿轮B的传动比i>1.5,实现加速功能;

2.装有上述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的特轻自行车零部件较少、体积小、重量轻,通过设置折叠组件,能够对其进行进一步地折叠,使体积更小,便于携带,使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方便;

3.装有上述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的特轻自行车拥有多种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日常使用环境,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结构简单,加速效率高,便于折叠携带,适于作为现有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及现有自行车的替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后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自行车加速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自行车加速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行车加速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折叠状态的后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折叠状态的后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后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折叠状态的后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侧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后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刹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车轮、2-车毂、3-主轴、4-轴承、5-加速箱、6-脚踏、7-车叉、8-车叉组件、9-固定卡扣、10-折叠组件、11-车座杆、12-车座、13-刹车装置、14-挡泥板、15-齿轮A、16-齿轮B、17-齿轮C、18-齿轮D、19-齿轮轴、20-加速箱外壳、21-加速箱固定耳、22-棘轮、23-棘爪、24-弹簧钢丝、25-棘爪座、26-棘爪座钢球、27-封挡、28-加速箱固定螺栓、29-主轴装配大螺母、30-小后轮、31-后轮斜撑、32-连接板、33-车把、34-车把套管组件、35-车横梁、36-车座套管组件、37-后轮直撑、38-车斗、39-刹车钢球、40-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自行车加速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特轻自行车,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中,包括加速箱5,所述加速箱5包括主轴3,所述主轴3固定连接齿轮A15,所述齿轮A15啮合齿轮B16,所述齿轮B16的一侧固定连接齿轮C17,所述齿轮B16和齿轮C17通过齿轮轴19两端转动连接加速箱外壳20,所述齿轮C17啮合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螺纹连接车毂2,所述车毂2套装在主轴3外,所述主轴3水平贯穿所述加速箱外壳20,所述齿轮C17啮合齿轮C18,齿轮C18反螺纹连接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螺纹连接车毂2,所述车毂2套装在主轴3外;

所述齿轮A15与齿轮B16的传动比i>1,,所述齿轮C17与齿轮B16的传动比i>1,所述齿轮C17与棘轮机构的传动比i>1。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A15与齿轮B16的传动比i>3,所述齿轮C17与齿轮B16的传动比i>1.5,所述齿轮C17与齿轮B18的传动比i>1.2。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装有上述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的特轻自行车,其中,所述加速箱外壳20一侧的两端上下设置有加速箱固定耳21,所述加速箱固定耳21通过加速箱固定螺栓28连接在车叉7的内侧,所述主轴3的两端通过轴承4铰接所述车叉7,所述主轴3的两端还设置有脚踏6,所述车毂2通过辐条连接车轮1,所述车叉7上端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车叉组件8,所述车叉组件8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车轮1相适配的挡泥板14。如图3和图4所示,棘轮机构包括齿轮D18、棘轮22、棘爪23、弹簧钢丝24、棘爪座25、棘爪座钢球26、封挡27。

进一步地,所述车叉组件8的上表面设置有车座12。

蹬踏前进:蹬踏脚踏6使其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主轴3转动,主轴3与齿轮15为固定连接,主轴3转动带动齿轮A15顺时针转动。齿轮A15又带动齿轮B16逆时针转动,齿轮B16与齿轮C17为一体,齿轮C17转动带动齿轮D18顺时针转动。齿轮D18与棘轮22反丝连接,带动棘轮22顺时针转动,这时棘爪23在弹簧钢丝24的作用下贴附与棘轮22的牙口内,推动棘爪23转动,棘爪23再推动棘爪座25顺时针转动,棘爪座25与车毂2反丝连接,从而带动车毂2转动。车毂2与车轮1为腹条连接,带动车轮1顺时针转动,使特轻自行车前进。

滑行前进:在停止蹬踏时,也就是棘轮22不动,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车轮1、车毂2、棘爪座25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棘爪23转动,棘爪23在棘轮22牙口斜面的压迫下内缩,滑过棘轮22的齿牙,仍能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了滑行。

进一步地,如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车毂2远所述棘轮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刹车装置13,所述刹车装置13为滚子内接棘轮机构。

刹车:刹车装置13用紧固螺钉40紧固在主轴3上,如图18、图19所示。当特轻自行车正常行驶时,车毂2、刹车装置13顺时针转动,刹车钢球39处在刹车装置13的B点,是刹车装置13的最低点,刹车钢球39自由转动,不影响车毂2转动,不影响特轻自行车正常行驶。当需要刹车时,脚踏6逆时针倒转,主轴3也逆时针旋转,刹车装置13也逆时针旋转,刹车钢球39向C点移动,C点位置浅,离车毂2距离近,从而把刹车钢球39与车毂2挤紧,越往后踩,挤的越紧,从而达到刹车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车座12下方设置有车座杆11,所述车座杆11套装在车座套管组件36内,所述车座套管组件36连接折叠组件10,所述折叠组件10的一端铰接车叉组件8的顶部,所述车叉组件8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折叠组件10相适配的固定卡扣9。

折叠:当需要携带时,可以通过折叠组件10旋转车座12,使高度降低,便于携带,体积更小。当使用时,通过折叠组件10配合固定卡扣9,对车座12进行固定,恢复原来的高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至图15所示,所述车叉组件8的上方通过车把套管组件34连接车把33,所述车把套管组件34通过水平设置的车横梁35连接车座套管组件36,所述车座套管组件36的上方设置有车座12,所述车座套管组件36的下方连接后轮斜撑31,所述后轮斜撑31的下方铰接小后轮30。

相较于实施例1,实施例1采用独轮骑行,而本实施例采用前后双轮骑行,并且增加了车把33,使特轻自行车更加安全稳定,适应范围更广。

进一步地,如图14或图18所示,所述车座12下方设置有车座杆11,所述车座杆11套装在车座套管组件36内,所述车座套管组件36连接折叠组件10,所述折叠组件10的一端铰接后轮斜撑31的顶部,所述后轮斜撑3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折叠组件10相适配的固定卡扣9。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套管组件34的下方连接折叠组件10,所述折叠组件10的一端铰接车叉组件8顶部,所述车叉组件8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折叠组件10相适配的固定卡扣9。

折叠:当需要携带时,可以通过折叠组件10旋转车座12以及车把33,使高度降低,便于携带,体积更小。当使用时,通过折叠组件10配合固定卡扣9,对车座12和车把33进行固定。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小后轮30的数量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后轮斜撑31的外侧。

相较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采用前侧一轮,后侧两轮,更加稳定,适用于女士、老年人、学前儿童、残疾人等,安全性更高,使用范围更广泛。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16至图17所示,所述后轮斜撑31的底端通过后轮直撑37铰接小后轮30,所述后轮直撑37之间设置有车斗38。

相较于实施例3,本实施例增加车斗38,增加载物功能,适应于买菜、载物、带小孩等多种使用环境;并且把车叉7、车把33,车把套管组件34,倾斜一个角度,是特轻自行车一种布置方式,以防变形仿制。

本发明该自行车加速装置利用齿轮间的齿轮比控制传动比,通过齿轮A15与齿轮B16的传动比i>3,齿轮C17与齿轮B16的传动比i>1.5,齿轮C17与齿轮B18的传动比i>1.2,实现加速功能;装有上述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的特轻自行车零部件较少、体积小、重量轻,通过设置折叠组件10,能够对其进行进一步地折叠,使体积更小,便于携带;装有上述特轻自行车加速装置的特轻自行车拥有多种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日常使用环境,适用范围广;本发明结构简单,加速效率高,便于折叠携带,适于作为现有自行车加速装置及现有自行车的替代产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各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示这样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括该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一些实施例可具有对其它实施例的描述的特征中的一些、全部或没有这样的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