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养殖企业液体粪污的处理方法

一种养殖企业液体粪污的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养殖企业液体粪污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菌剂的活化:将大米和水混合加热10~15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10%的发酵菌剂充分搅拌活化4~6h;步骤2)和泥:加入土量5~10%的活化液、10~15%的草秸、2~5%的草浆、适量的水,浸泡2~3h制成泥浆即合成泥,步骤3)发酵池的制作:在梯形、钢筋水泥结构发酵池的侧面上钉入竹签,将合成泥均匀地黏附在竹签的缝隙之间,将麻袋贯穿在竹签上用细绳将麻袋布固定;步骤4)发酵:待将发酵池合成泥层阴干后,将液体粪污排入发酵池中,微生物将液体粪污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植物可吸收小分子营养物质,避免了沼液分子杜塞植物根系通道,造成植物死亡的现象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6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39975.2

  • 发明设计人 李祥;柯希恒;王永平;曾桥;

    申请日2021-02-02

  • 分类号C05F15/00(20060101);C05F17/20(20200101);

  • 代理机构61249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强宏超

  • 地址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废料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养殖企业液体粪污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养殖企业产生的粪便常采用物理法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出来的固体粪渣经过堆肥变成有机肥料作基肥施用,分离出来的液体粪液直接浇地或发酵后施用,但由于液体粪液(即使经传统的沼气池发酵后)中有机物分子量大,很容易堵塞根系孔道,造成植物死亡(俗称烧根)。

传统沼气池为圆柱状水泥池,水泥壁面不可能有外源微生物生长,发酵作用差,液体粪污中的大分子物质很难将降解成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发酵的强弱受季节影响较大,产生的沼气很难被工业利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企业液体粪污的处理方法,引进外源微生物,促进发酵,将液体粪污中的有机物迅速地降解成根系可吸收地小分子营养物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养殖企业液体粪污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菌剂的活化:按照大米和水按照质量比1:(15~18)混合后加入高压锅内加热至放气后,继续加热10~1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稀饭,加入稀饭质量5~10%的具有硝化能力、纤维素分解和蛋白质降解能力的发酵菌剂,充分搅拌活化4~6h得到活化液;

步骤2)和泥:去粉碎的土,并加入土质量5~10%的活化液、10~15%的草秸、2~5%的草浆、适量的水,浸泡2~3h,反复翻倒,制成泥浆即为合成泥;

步骤3)发酵池的制作:在梯形、钢筋水泥结构发酵池的侧面上,用电钻打成规则的小孔,将粗3~5cm、长15~20cm的竹签钉入孔内,呈菱形布局,将合成泥均匀地黏附在竹签的缝隙之间压实抹平,合成泥层的厚度为10cm,竹签露出泥层的长度为2~3cm,将麻袋贯穿在竹签上,固定在泥层表面,再用细绳将麻袋布固定,在发酵池的底部覆盖10cm的合成泥层;

步骤4)发酵:待发酵池合成泥层阴干后,将液体粪污排入发酵池中。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小孔孔深5cm、孔径4cm左右;所述草秸为小麦秸秆经碾压、粉碎成3~4cm的短节得到。

进一步,发酵菌剂为1份液态粪污快速发酵菌剂和1~1.2份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菌的混合物或1份芽孢杆菌、10份光合细菌、10份乳酸菌、1份硝化细菌、10份发硝化细菌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发酵池侧壁和底部包括混凝土层,合成泥层和阻隔层三层结构,降解池顶部设有能够开启的顶盖,顶盖上开设有出气孔;

所述混凝土层作为发酵池的侧壁和底部,合成泥层覆盖在混凝土层上作为消化菌层,阻隔层覆盖在合成泥层上,侧壁上覆盖的合成泥层和阻隔层中插入若干横向设置的固定杆,均匀密布的固定杆为合成泥层和阻隔层提供支撑,凝土层侧壁上设有贯穿侧壁伸入到降解池中下部的加液管,降解池另一侧连接有带阀门的抽出管。

进一步,横向设置的多根固定杆等间距设置,所述固定杆为4cm左右的竹签,竹签伸出阻隔层2cm。

进一步,所述阻隔层采用麻布袋或麻绳网叠加形成。

进一步,土取自地表以下10~20cm深的土壤。

进一步,发酵池侧壁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5°。

进一步,混凝土层厚度为15-20cm。

进一步,合成泥层厚度为10cm,阻隔层厚度为5cm。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1)、将传统圆柱状发酵池做成具有一定斜度的梯形,便于带营养、带菌的合成泥黏附在侧面上。

(2)、用竹签、麻袋片、绳子将带菌合成泥固定在发酵池的四周和底部,当液体粪污排入发酵池时,合成泥中的微生物在自带营养的作用下,迅速扩繁,向液体粪污中释放微生物菌群,增加了液体粪污中的微生物数量,以便降解其中的大分子物质。

(3)、合成泥、麻袋片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克服了传统沼气产量随季节变化的缺点。

(4)、从根本上解决了沼液引起植物死亡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使用的微生物除符合农用微生物菌剂(GB/T20287)的要求外,还应具有硝化酶、纤维素酶、蛋白质酶活性高的特性,硝化酶活性高时能迅速将氨转化为硝酸根,解决了养殖企业臭气熏天的环境问题,纤维素酶、蛋白酶活性高可以加速纤维素、蛋白质的分解,迅速将液体粪污中的大分子变成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解决沼液烧根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液体粪污,将富含营养含菌合成泥黏附在梯形发酵池的侧面和底部,可分次、分批黏附,用竹签、麻袋片、绳子将合成泥层牢牢地固定在梯形侧面。将养殖企业的液体粪污排入发酵池中,在水的作用下合成泥中的微生物在自带营养的作用下,迅速繁殖进入液体粪污中,以液体粪污中的大分子物质作为营养物质对其进行降解,杜绝了因使用沼液带来的根系死亡(俗称烧根)现象发生。

发酵池做成梯形,以侧面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75°为宜,可以避免合成泥层从发酵池侧壁上脱落,在侧面上用电钻打孔,空的深度以3~5cm、孔径以3~5cm为宜,将15~20cm的竹签(竹竿)钉入孔内,竹签(竹竿)呈菱形分布。将合成泥用力黏附在梯形侧面的竹签(竹竿)中,用泥匕(一种泥墙工具)将合成泥抹平,为防止合成泥脱落可采用分次、分批黏附、抹平的方法,合成泥层的厚度以10cm为宜,待合成泥阴干后,将麻袋片均匀地贯穿在竹签(竹竿)中,再用绳子按照一定顺序固定,形成坚固的悬挂网,防止泥层脱落。

麻袋片可使用农村装粮食的废旧品,绳子可用麻绳或抗腐蚀的尼龙绳。由麻袋片、绳子形成阻隔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抗腐蚀性,保证液体粪污能够与合成泥层顺畅接触。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土壤中的微生物与活化菌剂中的微生物在沼液处理池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优势群体,能够迅速地对液体粪污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实现一次加菌终身受益的效果,大大地降低了沼液处理的成本,减少了因增氧所产生的电力消耗。

本发明以竹签作为支撑材料的原因,一方面竹签(杆)耐腐蚀,取材方便,另一方面,竹签(杆)遇水迅速膨胀,可以牢牢地固定在水泥墙上。

本发明用的材料农村都有,这就大大降低了沼液池的建造成本,将沼液池建成倒梯形,便于分散合成泥层对墙体的压力,也便于合成泥附着在水泥墙体上,有效放止沼液浸泡造成合成泥脱落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发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多个降解池串联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层,2-合成泥层,3-阻隔层,4-固定杆,5-加液管,6-出气孔,7-抽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养殖企业液体粪污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菌剂的活化:按照大米:水=1:15~18的比例混合后加入高压锅内,加热至放气后,继续加热10~1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饭量5~10%的发酵菌剂(该菌剂要求具有硝化能力强,纤维素酶活高、蛋白质降解能力强的特性),充分搅拌活化4~6h;发酵菌剂为1份液态粪污快速发酵菌剂和1~12份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菌按质量的混合物或1份芽孢杆菌、10份光合细菌、10份乳酸菌、1份硝化细菌、10份发硝化细菌的混合物。

步骤2)和泥:将土堆在平整的地面上,用铁锨拍打成细土,堆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形状,加入土质量5~10%的活化液、10~15%的草秸(小麦秸秆经碾压、粉碎成3~4cm的短节或小麦荑子)、2~5%的草浆(造纸企业的浆料)、适量的水,浸泡2~3h,反复翻到,制成泥浆,即合成泥;

步骤3)发酵池的制作:在梯形、钢筋水泥结构发酵池的侧面上,用电钻打成规则的小孔(孔深5cm、孔径4cm),将竹签钉入孔内,呈菱形布局,用力将合成泥均匀地黏附在竹签的缝隙之间(为了提高黏附强度可分次、分批进行),用泥匕(一种农具)将泥压实抹平,合成泥层的厚度以10cm为宜,竹签露出泥层的长度为2~3cm。将麻袋贯穿在竹签上,固定在泥层表面,再用细绳将麻袋布固定。在发酵池的底部覆盖10cm的合成泥层;

步骤4)发酵:待发酵池合成泥层完全阴干后,将液体粪污排入发酵池中。

如图2和图3所示,养殖企业液体粪污的处理方法发酵池横截面为顶部开口大底部小的倒梯形结构,发酵池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混凝土层1,合成泥层2和阻隔层3三层结构,发酵池侧壁和底部均覆盖三层结构,降解池顶部设有能够开启的顶盖,顶盖上开设有出气孔6。

厚度为15-20cm的混凝土层1作为发酵池的侧壁和底部,合成泥层2覆盖在混凝土层1上厚度为10cm左右,合成泥层2作为消化菌层,因为合成泥层2长期浸泡在沼液中,为了避免其软化脱落,在合成泥层2上覆盖有阻隔层3,侧壁上覆盖的合成泥层2和阻隔层3中插入若干横向设置的固定杆4,均匀密布的固定杆4为合成泥层2和阻隔层3提供支撑,避免其与混凝土层1之间发生分层脱落现象,凝土层1侧壁上设有贯穿侧壁伸入到降解池中下部的加液管5,降解池另一侧连接有带阀门的抽出管7。

如图4所示,可以将多个降解池设置一定的高度差放置,对于难于降解的物质,可以通过多次、重复降解,降解池数量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可以为3-5个或者更多。

为了保证各层与发酵池之间良好的附着力,发酵池侧壁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5°,横向设置的多根固定杆4等间距设置,固定杆4为竹签,竹签伸出阻隔层2cm左右,形成均匀密布悬挂结构,保证合成泥层2和阻隔层3可靠附着在发酵池侧壁上。阻隔层3采用麻布袋或麻绳网,厚度为5cm左右,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抗腐蚀性,保证沼液能够与合成泥层2顺畅接触。

合成泥层2采用土、纸浆或干草及水拌和而成的泥浆附着在混凝土层1上形成,采用多次涂覆泥浆层形成。泥浆由土、15%左右纸浆或干草、60-65%的水、5~10%的菌剂活化液拌和而成,泥浆拌和好后放置12-24小时后涂抹在混凝土层1上形成合成泥层2。

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