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及装置

摘要

一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在移动终端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国通航作业的便利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方法包括:(1)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的注册与控制;(2)移动端本地空间数据的处理;(3)移动端查询控制;(4)移动端通航作业规划控制;(5)移动端目视飞行过程中导航与告警控制;(6)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反馈意见控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056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80374.3

  • 发明设计人 赵朋;杨之酉;李硕;杨俊生;

    申请日2021-03-16

  • 分类号G06F16/242(20190101);G06F16/245(20190101);G06F16/248(20190101);G06F16/29(20190101);G06F16/51(20190101);G06Q10/06(20120101);G06Q50/30(20120101);

  • 代理机构11388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冯梦洪

  •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38号柏彦大厦17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6: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航通用航空飞行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还涉及一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民航局空管局通过建设开发“目视飞行航空资料控制系统”,已经实现我国目视飞行航图、通用机场航空情报资料汇编等通用航空情报产品及配套服务“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现有“目视飞行航空资料控制系统”提供了基于互联网PC端的产品和服务,通航用户也可以通过本地下载、离线打印等方式使用纸质产品,但是暂不具备基于移动终端的目视飞行航图数据APP应用功能。在当今“无线移动”为主的大潮流下,随着我国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用户终端的全面普及,通航用户对于目视飞行航图数据的移动应用需求将会愈加强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其能够在移动终端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国通航作业的便利性、安全性和适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的注册与控制;

(2)移动端本地空间数据的处理;

(3)移动端查询控制;

(4)移动端通航作业规划控制;

(5)移动端目视飞行过程中导航与告警控制;

(6)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反馈意见控制。

本发明通过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的注册与管理、移动端本地空间数据的管理、移动端查询管理、移动端通航作业规划管理、移动端目视飞行过程中导航与告警管理、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反馈意见管理,能够在移动终端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国通航作业的便利性、安全性和适用性。

还提供了一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装置,其包括:

注册模块,其配置来注册与控制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

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其配置来处理移动端本地空间数据;

查询模块,其配置来查询控制移动端;

规划模块,其配置来执行移动端通航作业规划控制;

告警模块,其配置来执行移动端目视飞行过程中导航与告警控制;反馈模块,其配置来执行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反馈意见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的步骤(1)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的步骤(2)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的步骤(3)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的步骤(4)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的步骤(5)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它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

如图6所示,这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的注册与控制;

(2)移动端本地空间数据的处理;

(3)移动端查询控制;

(4)移动端通航作业规划控制;

(5)移动端目视飞行过程中导航与告警控制;

(6)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反馈意见控制。

本发明通过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的注册与管理、移动端本地空间数据的管理、移动端查询管理、移动端通航作业规划管理、移动端目视飞行过程中导航与告警管理、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反馈意见管理,能够在移动终端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国通航作业的便利性、安全性和适用性。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1.1)用户下载移动端安装程序,并安装在移动设备中,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和PDA两类设备,支持苹果和安卓两类操作系统;

(1.2)用户按照个人或者机构进行用户信息注册,针对机构用户需要提交身份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牌等信息;

(1.3)针对个人用户注册成功之后,直接登录目视飞行管理系统使用;

(1.4)针对机构用户注册成功之后,管理部门对注册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使用目视飞行管理系统;

(1.5)机构用户审核通过之后,增加自己本机构的用户。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2.1)系统在联网的情况下,用户根据通航作业需要,下载所需地区的地形地貌数据,系统自动将下载数据离线存储在移动设备中,以供后期离线使用;

(2.2)系统在联网的情况下,批量下载最新的通航业务数据,其包括全国通航机场、作业区、障碍物,系统自动将下载数据离线存储在本地空间数据库中;

(2.3)系统在联网的情况下,批量下载最新的仪表机场业务数据,其包括仪表机场、导航台、航路航线、管制区、限制区、危险区、禁区,系统自动将下载数据离线存储在本地空间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地形地貌数据包括:卫星影像切片数据、晕渲图切片数据。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3.1)针对通航机场资料查询,通过所在地区、通航机场级别、通航机场类型和飞行规则四类条件进行组和查询;查询结果以列表方式展示,并提供自动定位到目视航图中功能;

(3.2)针对仪表机场信息查询,通过地图鼠标点选,系统自动提供选中要素的基本业务信息;

(3.3)针对通航机场信息查询,通过地图鼠标点选,系统自动将选中的通航机场的基本信息、该机场的特种图、通航机场资料、通航机场作业区过滤展示出来。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分步骤:

(4.1)创建飞行任务,其包括任务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飞行规则、飞行高度信息;

(4.2)规划飞行关键航路点,系统支持录入经纬度坐标、从地图中拾取点坐标、交叉定位点等多种录入关键航路点信息,

确认无误之后保存;

(4.3)系统根据录入的本次飞行任务关键航路点,自动提取该次飞行的每个航段的最低飞行高度、沿途所经过的管制扇区和相关通信频率信息、障碍物信息;

(4.4)系统提供飞行前资料打包下载功能。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分步骤:

(5.1)系统基于PAD或者手机内嵌的GPS模块,实现飞行过程中航空器的定位功能,并自动记录航空器实时位置信息,提供剖面图和二维平面图对应显示的方式展现;

(5.2)根据规划飞行路径,系统提供实时导航功能,并提供语音、符号标识、文字的提醒;

(5.3)根据定位信息,实时计算飞行器的高度,结合地形的高度信息,提供实时的告警和预警服务,告警方式包括地图背景颜色变化和语音告警。

优选地,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分步骤:

(6.1)用户填写反馈意见,详细描述存在问题,支持用户上传图片;

(6.2)系统主管单位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及时给出答复意见,用户查看到答复;

(6.3)系统批量将反馈意见导出为Excel表格格式,方便后期统计管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各步骤,而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磁碟、光盘、存储卡等。因此,与本发明的方法相对应的,本发明还同时包括一种适用通用航空移动端目视飞行的装置,该装置通常以与方法各步骤相对应的功能模块的形式表示。该装置包括:

注册模块,其配置来注册与控制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

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其配置来处理移动端本地空间数据;

查询模块,其配置来查询控制移动端;

规划模块,其配置来执行移动端通航作业规划控制;

告警模块,其配置来执行移动端目视飞行过程中导航与告警控制;

反馈模块,其配置来执行移动端目视飞行用户反馈意见控制。

本申请在我国国内没有类似的技术。同国外相关的目视飞行管理方法相比,本申请设计了从用户注册、飞行前资料准备与查阅、飞行过程中导航与告警到飞行后意见建议的反馈的完整处理流程,更适于我国民航通航领域的实际运行要求。

本申请相关技术与方法,为我国民通航目视飞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技术探索和铺垫,最为直接有效的参考技术案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