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

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所述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包括分叉溜槽本体、第一防冻粘插板、第二防冻粘插板,所述分叉溜槽本体包括进料通道、第一分溜槽和第二分溜槽,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包括第一插板、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包括第二插板、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分溜槽上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二分溜槽上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板通过所述第一插口插入所述第一分溜槽内,所述第二插板通过所述第二插口插入所述第二分溜槽内。本发明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通过对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加热,保证了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在运煤过程中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不粘煤,保障系统设备正常运行。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运煤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

背景技术

在北方寒冷天气下,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的表面温度甚至能够达到零下40度左右,原煤从坑下挖出时大多为含湿物料,原煤在胶带运输过程中,通过分叉溜槽将原煤进行分流转运,含湿原煤与分叉溜槽和插板接触时极易发生冻粘,导致插板不能正常开启或关闭,使插板功能失效,易造成溜槽堵料,甚至被迫停机。此时需要人工对溜槽内部冻粘煤料进行处理,不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该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通过加热第一防冻粘插板和第二防冻粘插板,保证了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在运煤过程中第一防冻粘插板和第二防冻粘插板不粘煤,保证了胶带输煤系统分叉溜槽在北方寒冷天气下运行无冻粘故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包括:分叉溜槽本体,所述分叉溜槽本体包括进料通道、第一分溜槽和第二分溜槽,所述进料通道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溜槽和所述第二分溜槽相连,所述第一分溜槽上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二分溜槽上设有第二插口;第一防冻粘插板和第二防冻粘插板,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包括第一插板和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设在所述第一插板上,所述第一插板通过所述第一插口插入所述第一分溜槽内,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包括第二插板和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二加热板设在所述第二插板上,所述第二插板通过所述第二插口插入所述第二分溜槽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在第一插板上设置第一加热板,在第二插板上设置第二加热板,通过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可分别对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进行加热,使得在寒冷冬季运输含湿煤料通过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时,煤料无法冻粘在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板为铸铝电加热板,所述第二加热板为铸铝电加热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进一步包括第一保温壳和第二保温壳,所述第一保温壳套设在所述第一加热板上,所述第二保温壳套设在所述第二加热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进一步包括第一液压缸组和第二液压缸组,所述第一液压缸组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分别设在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液压缸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相连,所述第一液压缸组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叉溜槽本体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组包括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和所述第四液压缸分别设在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液压缸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组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叉溜槽本体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溜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穿过所述第一插口后抵接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分溜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穿过所述第二插口后抵接在所述第四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的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一缺口内,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的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均为耐磨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进一步包括控温箱,所述控温箱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进一步包括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一限位器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器邻近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带动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移动,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接触,所述第一限位器用于限定所述第一防冻粘插板的上、下行程,所述第二限位器上设有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器邻近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带动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移动,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能够与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接触,所述第二限位器用于限定所述第二防冻粘插板的上、下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中第一防冻粘插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中第二防冻粘插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

分叉溜槽本体1,进料通道11,第一分溜槽12,第一插口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第一缺口124,第二分溜槽13,第二插口131,第三侧壁132,第四侧壁133,第二缺口134,第一液压缸组14,第一液压缸141,第二液压缸142,第二液压缸组15,第三液压缸151,第四液压缸152,第一限位器16,第一限位件161,第二限位件162,第二限位器17,第三限位件171,第四限位件172,第一皮带导料槽18,第二皮带导料槽19,第一插板2,第二插板3,第一加热板4,第二加热板5,控温箱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包括分叉溜槽本体1、第一插板2、第二插板3、第一加热板4和第二加热板5。

分叉溜槽本体1包括进料通道11、第一分溜槽12和第二分溜槽13。进料通道11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分溜槽12和第二分溜槽13相连,第一分溜槽12上设有第一插口121,第二分溜槽13上设有第二插口131。

第一防冻粘插板包括第一插板2和第一加热板4,第一加热板4设在第一插板2上,第一插板2通过第一插口121插入第一分溜槽12内。第二防冻粘插板包括第二插板3和第二加热板5,第二加热板5设在第二插板3上,第二插板3通过第二插口131插入第二分溜槽13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具体地,如图1所示,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沿上下方向设置,进料通道11沿上下方向延伸,原煤可从进料通道11的上端口放入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中,原煤沿进料通道11自上而下流通。

进料通道11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分溜槽12和第二分溜槽13连通,且第一分溜槽12和第二分溜槽13之间不连通。

第一插板2和第二插板3可分别插入到第一分溜槽12和第二分溜槽13内,其中,防冻粘插板用于隔断分溜槽,例如,当第一插板2插入到第一分溜槽12内时,第一插板2可将第一分溜槽12阻断,使得原煤无法从第一分溜槽12中流通。此时,应将第二防冻粘插板2从第二分溜槽13中抽出,使得原煤能够从第二分溜槽13中流通。

进一步地,在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加热板4和第二加热板5分别对第一插板2和第二插板3进行加热,使得原煤无法冻粘在第一插板2和第二插板3上,保证了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的正常工作。

由此,本发明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具有在北方寒冷天气下运行无故障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板4为铸铝电加热板,第二加热板5为铸铝电加热板。

可以理解的是,铸铝电加热板是以管状电热元件为发热体,并将管状电热元件弯曲成型,管状电热元件进入模具用金属合金材料为外壳以离心式浇铸成各种形状。

铸铝电加热板经精加工后它能和被加热体紧密贴合,铸铝表面负荷可达到2.5-3w/cm2,工作温度320℃以内。同时,金属铸造加热器是一种热分部均匀的加热器,采用铸铝电加热板确保热面温度均匀,消除了设备的热点及冷点。铸铝电加热板具有长寿命、保温性能好、机械性能强、耐腐蚀、抗磁场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进一步包括第一保温壳(未示出)和第二保温壳(未示出),第一保温壳套设在第一加热板4上,第二保温壳套设在第二加热板5上。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节省电能,并保证良好的加热效果,可用不锈钢板制作保温外壳,保温外壳包括第一保温壳和第二保温壳。

通过在第一加热板4和第二加热板5上设置第一保温壳和第二保温壳,可降低第一加热板4和第二加热板5的散热,有利于提高第一加热板4和第二加热板5的利用率,也有利于降低第一加热板4和第二加热板5的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进一步包括第一液压缸组14和第二液压缸组15,第一液压缸组14包括第一液压缸141和第二液压缸142,第一液压缸141和第二液压缸142分别设在第一防冻粘插板的两侧,第一液压缸组14的一端与第一防冻粘插板相连,第一液压缸组14的另一端与分叉溜槽本体1相连。

第二液压缸组15包括第三液压缸151和第四液压缸152,第三液压缸151和第四液压缸152分别设在第二防冻粘插板的两侧,第二液压缸组15的一端与第二防冻粘插板相连,第二液压缸组15的另一端与分叉溜槽本体相连。

优选地,上述液压缸可选用12000kgf同步液压缸,即使发生冻粘,这么大的推力也能够轻松自如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分溜槽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2和第二侧壁123,第一侧壁122上设有第一插口121,第一插板2穿过第一插口121后抵接在第二侧壁123上。第二分溜槽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32和第四侧壁133,第三侧壁132上设有第二插口131,第二插板3穿过第二插口131后抵接在第四侧壁133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溜槽12和第二分溜槽13的内腔大体为长方体形,第一插板2和第二插板3大体为方形平板。由此,当第一插板2抵接在第二侧壁123上时,第一插板2的下端和第二侧壁123之间可紧密贴合,有利于第一插板2阻断第一分溜槽12。

当第二插板3抵接在第四侧壁133上时,第二插板3的下端和第四侧壁133之间可紧密贴合,有利于第二插板3阻断第二分溜槽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二侧壁123上设有第一缺口124,第一插板2的一端可插入第一缺口124内。第四侧壁133上设有第二缺口134,第二插板3的一端可插入第二缺口134内。

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第一插板2的下端可插入第一缺口124内,第二插板3的下端可插入第二缺口134内,由此,使得第一插板2更稳定的设置在第一分溜槽12内,第二插板3更稳定的设置在第二分溜槽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33均为耐磨板。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插板2的下端会频繁的插入第一缺口124,第二插板3的下端会频繁的插入第二缺口134,将第二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33设置为耐磨板,有利于延长第二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33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进一步包括控温箱6,控温箱6分别与第一加热板4和第二加热板5相连。

具体地,控温箱6可用于监测和控制第一加热板4和第二加热板5的工作温度,并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节加热温度,保证第一插板2和第二插板3的温度高于流过的煤炭的温度,保证不会因为冷热温差造成第一插板2和第二插板3粘煤。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进一步包括第一限位器16和第二限位器17。第一限位器16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61和第二限位件162,第一限位器16邻近第一插板2设置,第一液压缸组14带动第一插板2移动,第一插板2能够与第一限位件161和第二限位件162接触,第一限位器16用于限定第一插板2的上、下行程。

第二限位器17上设有第三限位件171和第四限位件172,第二限位器17邻近第二插板3设置,第二液压缸组15带动第二插板3移动,第二插板3能够与第三限位件171和第四限位件172接触,第二限位器17用于限定第二插板3的上、下行程。

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第一限位器16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61和第二限位件162,第一液压缸组14在带动第一插板2移动时,第一插板2能够与第一限位件161和第二限位件162发生接触,当第一插板2与第一限位件161发生接触时,表明第一插板2的下端已插入到第一缺口124内,此时,操作人员可关闭第一液压缸组14。当第一插板2与第二限位件162发生接触时,表明第一插板2的下端即将从第一分溜槽12内抽出,此时,操作人员可关闭第一液压缸组14。

第二限位器17上设有第三限位件171和第四限位件172,第二液压缸组15在带动第二插板3移动时,第二插板3能够与第三限位件171和第四限位件172发生接触,当第二插板3与第三限位件171发生接触时,表明第二插板3的下端已插入到第二缺口134内,此时,操作人员可关闭第二液压缸组15。当第二插板3与第四限位件172发生接触时,表明第二插板3的下端即将从第二分溜槽13内抽出,此时,操作人员可关闭第二液压缸组15。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是依据流体力学原理,靠第一防冻粘插板和第二防冻粘插板的开启与关闭原理实现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分煤功能。

根据实验,防冻粘分叉溜槽100下级输送带开始运行后,下级输送带运行信号返回控制中心进而控制第一液压缸组14和第二液压缸组15同时启动,实现第一分溜槽12开启,第二分溜槽13关闭(或者第二分溜槽13开启,第一分溜槽12关闭),待第一分溜槽12和第二分溜槽13行程到位后,到位信号返回控制中心进而控制防冻粘分叉溜槽100上级输送带启动,从而实现自动转换分溜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防冻粘插板分叉溜槽100还包括手动控制方式控制第一液压缸组14和第二液压缸组15进行上下移动。

手动控制时,运行人员在配电箱面板将第一液压缸组14和第二液压缸组15选择就地位置,并启动第一液压缸组14和第二液压缸组15,当第一防冻粘插板和第二防冻粘插板到达设定位置时,运行人员手动停止第一液压缸组14和第二液压缸组1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