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其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且盛放机制砂砂浆的砂浆容器、固定连接于底座竖直向上延伸的导向杆、沿导向杆滑动的套环,所述套环上连接有配重锥,所述配重锥位于砂浆容器正上方,且配重锥的尖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导向杆为螺杆,所述套环与导向杆螺纹配合,所述底座上还连接有驱动导向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套环与配重锥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控制配重锥升降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尖端检测器、牵引绳、收放牵引绳的拉绳组件,所述配重锥的底端位于控制箱下方且抵接于控制箱底面。本申请具有检测机制砂流动度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1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44723.1

  • 发明设计人 裴恩;郭耀鹏;程春祥;

    申请日2021-01-13

  • 分类号G01N11/12(20060101);G01N1/3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道四维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8: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制砂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天然砂被过度开采,资源逐渐匮乏,利用制砂机生产的机制砂也以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市场,成为建筑材料的最好来源之一。目前已有不少的混凝土、砂浆企业开始在生产中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目前的砂石行业普遍存在母料来源不稳定的情况,因为机制砂大多为破碎石砂或山砂,它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泥与粉,需要采用水洗除掉其中大部分的泥与粉,以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在环保的要求下,洗砂的水需净化处理,不能乱排放,因絮凝剂能使水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者悬浮物颗粒产生絮状沉淀,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因此目前砂石生产企业广泛使用絮凝剂对洗砂水进行净化、过滤水质,再次回收利用。

但是这种机制砂生产企业只考虑了洗砂水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却未考虑到回收利用的洗砂水中含有的大量絮凝剂会被带入机制砂中。目前对机制砂一般采用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方法进行检验,测出砂中含水、含泥、MB值、细度模数等指标,判断机制砂是否合格。在该检验方法中,混有絮凝剂的机制砂在指标上同样属于合格产品,但在实际制作混凝土时,存在的絮凝剂会大大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品质下降。

因此,即使机制砂的各项指数符合标准,仍需要对购买的机制砂进行高精度的流动性检测,根据砂浆流动度,来判断机制砂的需水量是否有偏差,从而判断是否含有絮凝剂,最终对机制砂的综合品质作出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检测机制砂的流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且盛放机制砂砂浆的砂浆容器、固定连接于底座竖直向上延伸的导向杆、沿导向杆滑动的套环,所述套环上连接有配重锥,所述配重锥位于砂浆容器正上方,且配重锥的尖端竖直向下设置,

所述导向杆为螺杆,所述套环与导向杆螺纹配合,所述底座上还连接有驱动导向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套环与配重锥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控制配重锥升降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连接于控制箱且检测配重锥尖端位置的尖端检测器、一端连接于配重锥底端的牵引绳、收放牵引绳的拉绳组件,所述配重锥的底端位于控制箱下方且抵接于控制箱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砂浆流动性时,首先将制作完毕的砂浆放到砂浆容器中,随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使导向杆转动,通过导向杆与套环的螺纹配合实现套环的升降,在套环升降的过程中,由尖端检测器检测配重锥的尖端与砂浆液面的间距,直至配重锥的锥尖接触砂浆容器中的砂浆液面,停止第一驱动电机,保持锥尖与砂浆液面的接触;

随后解除拉绳组件对牵引绳的拉动,使配重锥与牵引绳进行自由落体的下降,砸入到砂浆中,最后由拉绳组件将配重锥拉起,直至配重锥重新回到下落前的位置,抵接于控制箱底面,此时,拉绳组件将配重锥的拉起长度即为配重锥的下落距离;

配重锥的下落距离就是配重锥锥砸入砂浆的插入深度,在得到配重锥的下落距离以后,根据下落距离就能到得知砂浆的流动度,从而判断机制砂中是否含有絮凝剂。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于配重锥的底端,另一端连接于控制箱,所述拉绳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插入杆,插入杆与牵引绳抵接,将牵引绳于连接控制箱的一端视为起始点,牵引绳由起始点向上延伸绕过插入杆,并于绕过插入杆的一端连接配重锥底端;

所述拉绳组件还包括外壁与插入杆可拆连接的升降套、与升降套内壁螺纹配合的螺纹杆、驱动螺纹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控制箱内还设有对插入杆进行竖直限位的限制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竖直限位槽,所述插入杆穿过竖直限位槽并沿竖直限位槽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检测时,首先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使插入杆沿竖直限位槽快速下落,使得牵引绳失去支撑,此时,配重锥与牵引绳能够进行自由落体,符合检测标准,最终陷入到砂浆中。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杆与牵引绳的抵接处设有用于检测牵引绳对插入杆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在进行牵引绳的收放时,需要保证牵引绳的长度始终有足够余量,这样才能使配重锥在下落与砸入过程中,不会受到牵引绳的拉力,能够保持自由落体;

但也因此,使得上拉时无法确定在什么时刻才真的开始拉动配重锥,因此在插入杆与牵引绳的抵接处设置压力传感器,在压力传感器开始受力时,说明牵引绳的余量用完,真的开始拉动配重锥向上运动,记录下此时插入杆的位置,随后插入杆继续向上运动,直至配重锥复位,通过记录的插入杆受力位置与配重锥复位时插入杆的位置,计算砸入的深度,从而计算流动性;同时,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也能够代表砂浆对配重锥的粘附力,能够辅助判断砂浆的流动性。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杆上还设有两块对牵引绳导向的倾斜导向板,两导向板沿重力方向相向倾斜,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两导向板之间,且抵接于两导向板的最低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杆上升的过程中,由于牵引绳具有余量,所以很难保证牵引绳能够始终压在压力传感器上,所以设置倾斜导向板,使牵引绳能够在被插入杆带动时,滑入到两倾斜导向板之间,保持抵接于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砂浆容器上还设有用于抖动砂浆的振动机构。

在将砂浆灌入砂浆容器后,一般需要从中心向两边对砂浆插捣25次,再敲击砂浆容器的周壁,使砂浆均匀;在使用本方案后,可以通过振动机构振动砂浆,将砂浆抖均匀。而在检测完毕的清洗时,可以在砂浆容器中盛水,配重锥下放到水中,由振动机构的抖动来振动水,自动同步实现对配重锥与砂浆容器的清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条所述的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所述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底座并用于对配重锥的下落过程进行多角度拍摄的多个拍摄机构;

所述方法包括:

对标准配重锥进行拍摄,并根据拍摄图像生成标准图像;

对实时使用的配重锥进行拍摄,并根据拍摄图像生成实时图像;

将实时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判断实时使用的配重锥是否存在误差;

根据判断结果,向使用者发出提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对配重锥进行检测,不论是配重锥沾染杂物导致重量出现误差,还是配重锥的自身形状变形,都会影响到最终插入到砂浆中的深度,因此通过同一角度的拍摄机构对配重锥进行对比,来保证在使用的配重锥始终处于标准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拍摄机构于配重锥下落过程中连续拍摄的多张下落图像;

根据多张下落图像中配重锥的下落位置、下落图像的预设拍摄间隔时间,计算配重锥使用过程中的实时加速度、以及配重锥各个时刻的速度;

根据配重锥的实时速度、配重锥的质量,计算配重锥进入砂浆过程中各个时刻的实时动能;

根据配重锥的质量、实时加速度、当地标准的重力加速度,计算配重锥进入砂浆过程中的实时受力情况;

将配重锥实时动能、实时受力情况、实时速度展示给使用者,辅助判断砂浆的流动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锥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因此初速度为0,而多张下落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可以预设,配重锥于下落图像中的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间距可以从下落图像中测出,因此可以计算出各拍摄机构的首张下落图像中配重锥的末速度、加速度,并以此时速度为初速度,继续计算下一张下落图像中配重锥的末速度、加速度,最终得出配重锥于每张下落图像中的速度、加速度;

在已知加速度的情况下,结合配重锥的质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就能够计算出砂浆对配重锥的作用力,用于对砂浆流动性进行辅助判断。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拍摄机构于配重锥下落过程中连续拍摄的多张下落图像;

根据多张下落图像中配重锥的下落位置、下落图像的预设拍摄间隔时间,计算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

根据实际重力加速度与标准加速度的比值,对砂浆流动性进行加权判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砂浆流动性检测时,标准的检测值是在标准重力加速度下得出,而各地的重力加速度并不完全一致,所以通过实地计算重力加速度,对砂浆流动性的判断方式进行加权。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砂浆的流动性,判断机制砂的流动性;

根据机制砂的流动性,放入不同湿度的仓储保存,并进行流动度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砂浆的流动性本就是为了检测机制砂的流动性,在检测后,对于合格的机制砂,分仓储存,以保证后续使用时机制砂仍然能够有检测时的流动性,方便后续直接调取选用。

进一步的,应用于高层运输混凝土,降低高流动性混凝土中水泥与水的占比,并选择高流动性机制砂制备高流动性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使用时,用于高层的建筑需要用泵把混凝土送到楼房顶层,因此,对这部分需要泵送的混凝土的流动度会要求更高。一般在使用时,往往都是在混凝土中添加更多的水泥与水来提高流动度,但这会使这部分混凝土的造价变高,因此,可以使用高流动度的机制砂,来提高成品混凝土的流动度,降低这部分混凝土的水泥所需量,从而降低总价格。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与尖端检测器的配合,实现配重锥位置调节时的自动升降;

2.通过拉升组件与插入杆的配合,实现配重锥的自动下落、上升;

3.通过振动机构的设置,自动对砂浆进行振动,而不用人工振动来使砂浆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结构剖视图一。

图3是本申请的结构剖视图二。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插入杆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砂浆容器;21、振动机构;3、导向杆; 4、第一驱动电机;41、套环;42、延伸杆;43、限位杆;5、配重锥;6、控制机构;61、控制箱;611、限位板;612、竖直限位槽;613、辅助限位槽;62、显示屏;63、牵引绳;64、拉绳组件;641、插入杆;642、升降套;643、螺纹杆;644、第二驱动电机;645、导向板;646、压力传感器;7、拍摄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包括支撑于桌面的底座1、可拆连接于底座1且用于盛放机制砂砂浆的砂浆容器2。在进行检测前,需要首先把机制砂混合水、水泥制作为砂浆。例如以C30混凝土实际生产配比为基础,去除配比中碎石用量,其他材料比例不变,按一升的用量充分搅拌均匀,形成砂浆,随后把砂浆加入到砂浆容器2中,以便对砂浆进行检测。

参考图1、图2,底座1上设置有收纳砂浆容器2的凹槽,凹槽与砂浆容器2之间间隙配合。在常规的使用中,此时通常需要从中心向边缘对砂浆容器2中的砂浆插捣25次,再敲击砂浆容器2的周壁,使砂浆均匀,此过程并不方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砂浆容器2上设置了振动机构21,振动机构21使用振动电机,振动电机连接于底座1,且输出端抵接于砂浆容器2的侧壁,用于向砂浆容器2施加振动,使砂浆能够在砂浆容器2中便捷、快速的变得均匀。

底座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导向杆3、驱动导向杆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4,第一驱动电机 4的输出轴与导向杆3同轴连接,且导向杆3使用螺杆,在导向杆3上螺纹连接有套环41。在第一驱动电机 4驱动导向杆3转动时,套环41能够沿导向杆3的长度方向进行竖直升降。

如图1、图2所示,套环41的内壁与导向杆3螺纹配合,套环4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延伸杆42,延伸杆42位于套环41朝向砂浆容器2的一侧。延伸杆42于砂浆容器2的正上方连接有配重锥5、控制配重锥5的控制机构6。在套环41于导向杆3升降时,延伸杆42、控制机构6、配重锥5一同随升降。为了保证升降过程只竖直升降,而不会被导向杆3的螺纹摩擦力带动偏斜,在底座1上还竖直连接有限位杆43,延伸杆42开设有与限位杆43配合的竖直限位孔,限位杆43与竖直限位孔内壁抵接。

将配重锥5的锥尖部分称为尖端、将配重锥5的底端部分称为底端,控制机构6包括控制箱61、连接于控制箱61且检测配重锥5尖端位置的尖端检测器、一端连接于配重锥5底端的牵引绳63、收放牵引绳63的拉绳组件64。其中,配重锥5的底端位于控制箱61下方且抵接于控制箱61底面,尖端检测器使用红外检测器,用于检测配重锥5尖端是否与砂浆容器2内的砂浆液面接触。具体的,由于配重锥5抵接于控制箱61底面,所以配重锥5的尖端距离控制箱61底面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可以通过连接于配重箱底的红外检测器来检测控制箱61底面与砂浆液面的间距,来判断配重锥5的尖端是否与砂浆液面接触。

在检测砂浆流动性时,首先通过振动电机将砂浆容器2中的砂浆振动均匀,随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 4,使导向杆3转动,实现控制箱61与配重锥5的升降,在配重锥5升降的过程中,由尖端检测器检测配重锥5的尖端与砂浆液面的间距,直至配重锥5的锥尖与砂浆容器2中的砂浆液面接触,停止第一驱动电机 4,保持锥尖与砂浆液面的接触。此时,完成砂浆流动性检测前的准备工作,随后只需要解除拉绳组件64对配重锥5的锁定,使配重锥5自由落体,砸入砂浆中,就可以根据砸入砂浆的深度,来判断砂浆的流动性。

如图2、图3所示,为了保证配重锥5的自由落体不受干扰,拉绳组件64通过控制牵引绳63,来间接控制配重锥5。具体的,牵引绳63的一端连接于配重锥5的底端,另一端连接于控制箱61,拉绳组件64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插入杆641,插入杆641与牵引绳63的中段抵接。为了便于理解,可将牵引绳63于连接控制箱61的一端视为起始点,牵引绳63由起始点向上延伸绕过插入杆641,并于绕过插入杆641的一端连接配重锥5底端。从而使得插入杆641上升时,能够带动牵引绳63拉动配重锥5上升。而在插入杆641下降时,插入杆641进行自由落体下降,从而使配重锥5与牵引绳63失去支撑,也进行自由落体下降;由于插入杆641起到了类似动滑轮的效果,此时插入杆641的下降距离与配重锥5的可下降距离为1:2,所以在同为自由落体的情况下,插入杆641必然比配重锥5下降更快,不会对配重锥5的自由落体造成干扰。

为了控制插入杆641上升,拉绳组件64还包括与插入杆641磁性连接的升降套642、与升降套642内壁螺纹配合的螺纹杆643、驱动螺纹杆643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644。其中插入杆641沿升降套642径向延伸,并通过电磁铁连接于升降套642的外壁,第二驱动电机644固定连接于控制箱61。

如图3、图4所示,为了防止插入杆641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斜,在控制箱61内还设有对插入杆641进行竖直限位的限位板611。限位板611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限位槽612,竖直限位槽612沿水平方向贯穿限位板611形成通槽,插入杆641沿水平方向穿过竖直限位槽612,且在穿过竖直限位槽612时,与竖直限位槽612的内壁抵接。

同时,为了防止插入杆641在下落的过程中出现水平方向的偏斜,在竖直限位槽612的内壁开设有辅助限位槽613,辅助限位槽613同样沿竖直方向延伸。插入杆641两侧设有插入到辅助限位槽613内的辅助限位块

在进行检测时,电磁铁断电时,插入杆641进行自由落体落下,使得牵引绳63失去支撑,此时,配重锥5与牵引绳63能够进行自由落体,符合检测标准,在进行固定时间的下落、下陷后,最终稳定在砂浆中。当需要上升时,第二驱动电机644驱动升降套642下降,随后电磁铁重新得电,将插入杆641与升降套642连接为整体,最终第二驱动电机644反转,使升降套642与插入杆641一同进行上升,从而将牵引绳63与配重锥5拉起,直至配重锥5重新回到下落前的位置,抵接于控制箱61底面。在这个上拉过程中,插入杆641将配重锥5的拉起长度即为配重锥5的下落距离。

在进行牵引绳63的放下与拉升时,需要保证牵引绳63的长度始终有足够余量,这样才能使配重锥5在下落与砸入过程中,不会受到牵引绳63的拉力,能够保持自由落体。

但也因此,如图3、图5所示,使得插入杆641上拉牵引绳63时,无法确定在什么时刻插入杆641才真的开始拉动配重锥5,因此牵引绳63使用低弹性绳子,并在插入杆641与牵引绳63的抵接处设置压力传感器646。在压力传感器646开始受力时,说明牵引绳63的余量用完,真的开始拉动配重锥5向上运动,记录下此时的时间,随后插入杆641继续向上运动,直至配重锥5复位,再一次记录时间,完成记录。通过记录的插入杆641受力位置与配重锥5复位时的时间、第二驱动电机644的转速、升降套642与螺纹杆643之间的传动比,计算配重锥5砸入的深度,此时由于螺纹杆643与升降套642之间的丝杆传动比极大,所以可以高度精确度的得到配重锥5砸入的深度,从而精确的判读流动性。同时,压力传感器646所检测的压力大小也能够代表砂浆对配重锥5的粘附力,辅助判断砂浆的流动性。

在插入杆641上升的过程中,由于牵引绳63具有余量,所以很难保证牵引绳63能够始终压在压力传感器646上提供压力,所以在插入杆641上设置两块相向倾斜的导向板645,两导向板645、插入杆641三者形成了一个上宽下窄的腔室,压力传感器646位于该腔室的底部。从而使牵引绳63在被插入杆641向上拉起时,能够抵接于两导向板645之间的腔室底部,此时牵引绳63稳定的保持与压力传感器646的抵接状态。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将配置好的砂浆加入到砂浆容器2中,随后通过振动机构21对砂浆容器2进行振动,使砂浆在砂浆容器2中均匀放置;

随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 4,使得导向杆3转动,通过导向杆3与套环41的螺纹配合实现套环41、控制机构6与配重锥5的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由尖端检测器检测配重锥5的尖端与砂浆液面的间距,直至配重锥5的锥尖与砂浆容器2中的砂浆液面接触,停止第一驱动电机 4,保持锥尖与砂浆液面的接触;

随后电磁铁断电,使插入杆641沿竖直限位槽612快速下落,从而使得牵引绳63失去支撑,此时,配重锥5与牵引绳63能够进行自由落体,并根据配重锥5于砂浆中的下落、下陷深度判断砂浆的流动性;

最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644转动螺纹杆643,使升降套642上升,从而将牵引绳63与配重锥5拉起,直至配重锥5重新回到下落前的位置,也就是抵接于控制箱61底面,在这个上拉过程中,插入杆641将配重锥5的实际拉起长度视为配重锥5的下落距离,用于表示砂浆的流动性。

实施例2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制砂品质检测方法,应用于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机制砂品质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并用于对配重锥5的下落过程进行多角度拍摄的多个拍摄机构7,拍摄机构7使用摄像机,多个拍摄机构7分别用于采集配重锤的多个不同视角。

机制砂品质检测方法包括:

101、对配重锥5进行检测。

首先建立标准配重锥5的标准图像,标准图像可以通过拍摄机构对标准配重锥5拍摄得到,并保存到数据库中。随后实时所采集到的配重锥5的不同视角,从而在进行检测前,将实时采集到的配重锥5图像与数据库中标准配重锥5的图像进行图片对比,保证要使用的配重锥5处于标准状态,避免配重锥5上存在一些诸如清洗后残留的水渍、未清洗干净的混凝土渣等误差。这类误差尚且可以由工作人员进行清理,不影响配重锥5的精度。

同时,也可能在图片对比中发现存在配重锥5锈蚀、变形等误差,此时需要通过工作人员来进行配重锥5的更换。上述两种误差向工作人员发出不同的提示,例如使用不同分贝、不同种类的警示音做区分,使工作人员更快得知该如何进行处理。

102、拍摄机构7拍摄配重锥5下落过程中的多张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取配重锥5进入砂浆过程中各个时刻的实时动能、以及配重锥5进入砂浆过程中的实时受力情况。

具体的,根据多张下落图像中配重锥5的下落位置、下落图像的预设拍摄间隔时间,计算配重锥5使用过程中的实时加速度、以及配重锥5各个时刻的速度。由于配重锥5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因此初速度为0,而多张下落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可以预设为0.2s,配重锥5于下落图像中的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间距可以从下落图像中测出,因此可以计算出各拍摄机构7的首张下落图像中配重锥5的末速度、加速度,并以此时速度为初速度,继续计算下一张下落图像中配重锥5的末速度、实际加速度,最终得出配重锥5于每张下落图像中的速度、实际加速度。

同理,在砂浆容器2中不放置砂浆时,还能够在日常中测出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根据配重锥5的实时速度、配重锥5的质量、实际重力加速度,能够计算配重锥5进入砂浆过程中各个时刻的实时动能、以及配重锥5进入砂浆过程中的实时受力情况。

为了方便使用者获取信息,在控制箱61上还连接有显示屏62,将配重锥5实时动能、实时受力情况、实时速度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为表格,展示给使用者,用于辅助判断砂浆的流动性。从而使使用者能够根据配重锥5的实时受力情况,来判断砂浆中是否存在如搅拌不均匀、存在硬物等等其他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

为了保证计算精度,上述对图片的处理与计算过程不一定要在下落过程中完成,也可以在测量后继续计算。

在测出当即的实际重力加速度后,也可以根据实际重力加速度与标准加速度的比值,对砂浆流动性的合格标准进行加权判断,进一步排除误差。

103、根据砂浆的流动性,判断机制砂的流动性,根据机制砂的流动性,放入不同湿度的仓储保存,并进行流动度标识。

具体的,检测砂浆的流动性本就是为了检测机制砂的流动度,如流动度变大则说明机制砂需水量变小,反之则变大,从而对后续生产中机制砂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进行试验指导。

在测出机制砂的流动度后,将不同流动度的机制砂分仓储存,以保证后续使用时,机制砂仍然能够保持进行检测时的流动度,方便在需要高流动度机制砂时,将机制砂直接调取选用。

例如在应用于高层运输混凝土时用于高层的建筑需要用泵把混凝土送到楼房顶层,因此,对这部分需要泵送的混凝土的流动度会要求更高。一般在使用时,往往都是在混凝土中添加更多的水泥与水来提高流动度,但水泥的成本很高,这会使这部分混凝土的造价变高,因此,可以使用高流动度的机制砂,来提高成品混凝土的流动度,降低这部分混凝土的水泥需求量,从而降低总成本。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首先通过拍摄机构7来对配重锥5进行实验前的校正,保证配重锥5为标准配重锥5;

随后通过拍摄机构7来对配重锥5的下落过程进行拍摄,从而计算出配重锥5的实时动能、实时受力情况,用于辅助判断砂浆的流动性;

最后根据砂浆的流动性,判断机制砂的流动度,并按照流动度的不同分别进行储存,以便在需要不同需求时,使用不同流动度的机制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