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

一种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腿部支撑单元,腿部支撑单元用于支撑乘坐者的腿部,使乘坐者乘坐体验更佳。本发明所述装置设置有可调节腿板,其能在需要时将支撑腿板撑起,为乘坐人员的腿部供以支撑,以便乘坐人员更好地休息;在支撑腿板上增设可伸缩附加板,当滑动附加板伸出时,能够使得乘坐人员的脚部也得以支撑,舒适性更佳;在滑动附加板上还增设折叠附加板,使得腿部支撑板的宽度可以与支撑腿板的总宽度相同,既美观有能提升乘坐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937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67702.9

  • 发明设计人 纪孟含;孙军伟;

    申请日2021-02-01

  • 分类号B64D1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羊山北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0:2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乘坐飞机旅行,常见的航空座椅对人体坐姿舒适性的考虑较少,只单纯用于坐和休息,现有的航空座椅能够实现靠背向后倾斜的功能,以增加人体的舒适度,但现有的航空座椅一般缺少腿部支撑,即人在坐着座椅时,只能实现后背倾斜,但是腿部依然弯曲,无法与人体成一直线,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航空座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高航空座椅的乘坐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其包括,座椅本体,其包括坐垫,所述座椅本体在所述坐垫下方设置有容置空间;腿部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包括可调节腿板和可伸缩附加板,所述可调节腿板包括支撑腿板、与所述支撑腿板铰接的第一连杆结构,以及推动所述第一连杆结构的第一推动件;所述可伸缩附加板设置于所述支撑腿板底面,其能够伸出所述支撑腿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结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一杆一端与所述坐垫底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端部铰接;所述第三杆一端与所述坐垫底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端部铰接;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三杆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腿板底部铰接,并且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三杆转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均对称设置两根,所述第一连杆结构还包括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杆的第五杆,以及连接两根所述第三杆的第六杆,所述第一推动件底部与所述容置空间侧壁铰接,其伸缩端与所述第五杆中部铰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可伸缩附加板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腿板底面的L形板、与所述L形板滑动配合的滑动板、与所述支撑腿板配合的滑动附加板、与所述滑动附加板和所述滑动板铰接的第七杆和第九杆,以及推动所述滑动板的第二伸缩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腿板上设置有一端贯通其侧面的第一T形槽,所述滑动附加板尾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T形槽配合的挂钩。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腿板在所述第一T形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二T形凹槽,所述第二T形凹槽与所述挂钩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腿部支撑单元还包括折叠附加板,其包括与所述滑动附加板转动配合的腿板附加板、固定于所述滑动板上的齿轮固定台,与所述齿轮固定台转动配合的齿轮、与所述齿轮螺纹配合的螺纹杆,以及与所述螺纹杆端部固定连接的推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L形板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齿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折叠附加板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所述腿板附加板和所述滑动附加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板与所述滑动附加板贴合,其与所述腿板附加板的接触端为圆弧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折叠附加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附加板的两侧。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设置有可调节腿板,其能在需要时将支撑腿板撑起,为乘坐人员的腿部供以支撑,以便乘坐人员更好地休息;在支撑腿板上增设可伸缩附加板,当滑动附加板伸出时,能够使得乘坐人员的脚部也得以支撑,舒适性更佳;在滑动附加板上还增设折叠附加板,使得腿部支撑板的宽度可以与支撑腿板的总宽度相同,既美观有能提升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其中:

图1为实例1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结构图。

图2为实例1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爆炸图。

图3为实例1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腿部支撑单元结构图。

图4为实例1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可伸缩附加板结构图。

图5为实例1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滑动附加板与支撑腿板示意图。

图6为实例1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滑动附加板与支撑腿板剖视图。

图7为实例1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支撑腿板示意图。

图8为实例2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折叠附加板示意图。

图9为实例2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折叠附加板结构图。

图10为实例2中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的L形板和滑动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7,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基于提高乘坐体验的航空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00和腿部支撑单元200,腿部支撑单元200用于支撑乘坐者的腿部,使乘坐者乘坐体验更佳。

具体的,座椅本体100包括坐垫101,所述座椅本体100在所述坐垫101下方设置有容置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座椅本体100还应包括靠背和扶手,并且靠背采用现有技术,其可相对于坐垫101进行旋转。

腿部支撑单元20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包括可调节腿板201和可伸缩附加板202,所述可调节腿板201包括支撑腿板201a、与所述支撑腿板201a铰接的第一连杆结构201b,以及推动所述第一连杆结构201b的第一推动件201c,所述可伸缩附加板202设置于所述支撑腿板201a底面,其能够伸出所述支撑腿板201a,可调节腿板201支撑乘坐者腿部,可伸缩附加板202支撑乘坐者脚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结构201b包括第一杆201b-1、第二杆201b-2、第三杆201b-3和第四杆201b-4,所述第一杆201b-1一端与所述坐垫101底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201b-2端部铰接;所述第三杆201b-3一端与所述坐垫101底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201b-4端部铰接;所述第二杆201b-2和所述第三杆201b-3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腿板201a底部铰接,并且所述第二杆201b-2和所述第三杆201b-3转动配合。第一推动件201c推动第一连杆结构201b,通过第一连杆结构201b使支撑腿板201a进行转动。优选的,第一推动件201c采用液压缸。

较佳的,所述第一杆201b-1、第二杆201b-2、第三杆201b-3和第四杆201b-4均对称设置两根,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支撑腿板201a受力平均,更加稳定。所述第一连杆结构201b还包括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杆201b-1的第五杆201b-5,以及连接两根所述第三杆201b-3的第六杆201b-6,所述第一推动件201c底部与所述容置空间侧壁铰接,其伸缩端与所述第五杆201b-5中部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连杆结构201b调节支撑腿板201a的另一优势在于,其能够使支撑腿板201a与坐垫101平行,当乘坐者需要时,可以将靠背和支撑腿板201a调节至水平,将航空座椅当做床铺入睡。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附加板202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腿板201a底面的L形板202a、与所述L形板202a滑动配合的滑动板202b、与所述支撑腿板201a配合的滑动附加板202c、与所述滑动附加板202c和所述滑动板202b铰接的第七杆202d和第九杆202e,以及推动所述滑动板202b的第二伸缩件202f,第七杆202d和第九杆202e同样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二伸缩件202f优选为液压缸。

较佳的,所述支撑腿板201a上设置有一端贯通其侧面的第一T形槽201a-1,所述滑动附加板202c尾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T形槽201a-1配合的挂钩202c-1,这样设置一方面是为了使滑动附加板202c紧贴着支撑腿板201a,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滑动附加板202c按照固定线路移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板201a在所述第一T形槽201a-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T形凹槽201a-2,所述第二T形凹槽201a-2与所述挂钩202c-1配合,这样设置的优势在于当滑动附加板202c的挂钩202c-1移动到第一T形槽201a-1终止位置时,若第二伸缩件202f继续推动滑动板202b,则滑动附加板202c会在第七杆202d和第九杆202e的作用下向滑动板202b的上方移动,这样会使得滑动附加板202c支撑面和支撑腿板201a支撑面之间的距离减小,不会使乘坐者的腿部感到不适,并且看起来也更加美观。

综上所述,当乘坐者需要时,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第一推动件201c启动,第一推动件201c推动第一连杆结构201b进行运动,第一连杆结构201b会使支撑腿板201a进行旋转,调节至乘坐者所需角度,此时支撑腿板201a就能够对乘坐者腿部进行支撑了,进一步的,当乘坐者想令脚部也有支撑,则控制开关使得第二伸缩件202f启动,其推动滑动板202b运动,使滑动附加板202c伸出支撑腿板201a,当挂钩202c-1移动到第一T形槽201a-1终止位置时,滑动附加板202c会在第七杆202d和第九杆202e的作用下向滑动板202b的上方移动,直至到达第二T形凹槽201a-2的终止位置。

实施例2

参照图8~10,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所述腿部支撑单元200还包括折叠附加板203。

具体的,在上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设置有折叠附加板203,其包括与所述滑动附加板202c转动配合的腿板附加板203a、固定于所述滑动板202b上的齿轮固定台203b,与所述齿轮固定台203b转动配合的齿轮203c、与所述齿轮203c螺纹配合的螺纹杆203d,以及与所述螺纹杆203d端部固定连接的推动板203e,所述滑动板202b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203c相对应的第一凹槽202b-1,所述L形板202a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203c配合的齿槽202a-1。即,当第一推动件201c推动第一连杆结构201b进行运动时,齿轮203c会在齿槽202a-1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会使与齿轮203c螺纹配合的螺纹杆203d进行移动,螺纹杆203d推动推动板203e,推动板203e又推动腿板附加板203a,直至第一推动件201c停止,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制齿轮203c的齿数和螺纹杆203d的螺距,当第一推动件201c停止时,推动板203e应稍微多伸出滑动附加板202c一些,即令推动板203e能够支撑柱腿板附加板203a。

较佳的,所述折叠附加板203还包括弹簧203f,所述弹簧203f连接所述腿板附加板203a和所述滑动附加板202c,设置弹簧203f的作用是当第一推动件201c收缩时,推动板203e缩回,腿板附加板203a会在弹簧203f的作用下从与滑动附加板202c平行回归到与滑动附加板202c垂直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203e与所述滑动附加板202c贴合,一方面能够确保推动板203e不会跟随齿轮203c发生转动。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推动和支撑腿板附加板203a。推动板203e与所述腿板附加板203a的接触端为圆弧面203e-1,这样设置便于推动腿板附加板203a。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附加板203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附加板202c的两侧,并且当腿板附加板203a与滑动附加板202c平行时,两块腿板附加板203a与滑动附加板202c的总宽度应与所述支撑腿板201a宽度相同。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当乘坐者需要时,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第一推动件201c启动,第一推动件201c推动第一连杆结构201b进行运动,第一连杆结构201b会使支撑腿板201a进行旋转,调节至乘坐者所需角度,此时支撑腿板201a就能够对乘坐者腿部进行支撑了,进一步的,当乘坐者想令脚部也有支撑,则控制开关使得第二伸缩件202f启动,其推动滑动板202b运动,使滑动附加板202c伸出支撑腿板201a,当挂钩202c-1移动到第一T形槽201a-1终止位置时,滑动附加板202c会在第七杆202d和第九杆202e的作用下向滑动板202b的上方移动,直至到达第二T形凹槽201a-2的终止位置,并且在第一推动件201c推动第一连杆结构201b进行运动的同时,齿轮203c会在齿槽202a-1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会使与齿轮203c螺纹配合的螺纹杆203d进行移动,螺纹杆203d推动推动板203e,推动板203e又推动腿板附加板203a,直至第一推动件201c停止。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