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海上事故救生装置

一种海上事故救生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事故救生装置,包括救生舱、弹射机构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限位板,支撑板固定在船体上,另一端与限位板铰接,救生舱放置在支撑板上并与限位板配合,弹射机构与船体固定,还与救生舱配合,限位板之间安装有顶出机构,当救生装置落入海水中,顶出机构可带动限位板解除与救生舱的配合,并在弹射机构的配合下将救生舱弹射出;当发生海难时,吸水膨胀材料吸收海水进行膨胀,将两端的顶杆顶起,解除限位板对救生舱的限位,救生舱被弹射机构弹出,此时叠氮化钠受到冲击产生氮气将气囊充满,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遇水信号将探照灯打开指引落水的人,同时发生遇难定位等待求救,本装置无需人为操作,遇水自动触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222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35669.4

  • 发明设计人 郭未恺;梅法钗;童银辉;

    申请日2021-01-12

  • 分类号B63C9/02(20060101);B63C9/28(20060101);B63C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86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金弘毅

  •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9:3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事故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尤其是在夜晚时,人们在惊恐和慌乱中,往往来不及拿上救生圈和救生衣而直接掉入海中,最终因周围环境较暗无法及时寻到救生工具导致体力不支而溺亡,并且现有的救生装置都是固定在船上的,在发生紧急事故时,根本来不及解开救生装置,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能够自动解除固定的救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海上事故救生装置,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海上事故救生装置,包括救生舱、弹射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对支撑板和一对限位板,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在船体上,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中部铰接,所述救生舱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限位板配合,所述弹射机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救生舱配合,所述限位板之间安装有顶出机构,当所述救生装置落入海水中,所述顶出机构可带动所述限位板解除与所述救生舱的配合,并在所述弹射机构的配合下将所述救生舱弹射出。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套筒和一对顶杆,所述顶出套筒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杆滑动配合,所述顶出套筒内且位于两所述顶杆之间充满吸水膨胀材料,所述顶出套筒侧壁还设有渗透孔,所述顶杆还与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的滑槽配合。

优选的,所述顶出套筒外侧还固定有除湿套筒,所述除湿套筒通过固定板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除湿套筒侧壁与所述顶出套筒的侧壁之间形成的槽内放置有干燥剂。

优选的,所述吸水膨胀材料为聚丙烯酸钠。

优选的,所述救生舱为中空圆柱形,所述救生舱侧壁以及两端都安装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内放置有叠氮化钠,且所述救生舱在未使用时,所述膨胀气囊处于折叠状态。

优选的,所述救生舱内部上端设有储物仓,下端设有密封仓,所述储物仓用于放置急救物品以及急救工具,所述密封仓内安装有电源、传感器、控制器和GPS定位设备,所述救生舱外部上端还设有探照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GPS定位设备、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探照灯电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为所述控制器、所述GPS定位设备、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探照灯供电。

优选的,所述储物仓的内侧壁上设有活动板,所述救生舱内侧壁上还固定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簧和推板,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推板固定,所述救生舱未使用时,所述推板与所述救生舱配合,此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救生舱在未使用时,所述救生舱上套有遮雨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发生海难时,海水通过顶出套筒上的渗透孔进入到顶出套筒内,吸水膨胀材料吸收了海水进行膨胀,从而将两端的顶杆顶起,进而解除限位板对救生舱的限位,救生舱在弹射机构的作用下被弹出,此时膨胀气囊内的叠氮化钠受到冲击产生氮气将气囊充满,同时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遇水信号将探照灯打开用于指引落水的人,同时通过GPS定位设备发送遇难位置等待求救,本装置在遇到海难时可自动解除固定救生,无需人为操作,提高了救生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遮雨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正视方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局部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救生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弹射机构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救生舱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船体1、救生舱2、膨胀气囊201、储物仓202、密封仓203、活动板204、探照灯205、弹簧301、推板302、支撑板401、固定板402、限位板403、滑槽404、顶杆405、除湿套筒406、顶出套筒407、渗透孔408、吸水膨胀材料409、遮雨布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海上事故救生装置,包括救生舱2、弹射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对支撑板401和一对限位板403,所述支撑板401一端固定在船体1上,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403中部铰接,所述救生舱2放置在所述支撑板401上并与所述限位板403配合,所述弹射机构一端与所述船体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救生舱2配合,所述限位板403之间安装有顶出机构,当所述救生装置落入海水中,所述顶出机构可带动所述限位板403解除与所述救生舱2的配合,并在所述弹射机构的配合下将所述救生舱2弹射出,所述救生舱2在未使用时,所述救生舱2上套有遮雨布5。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套筒407和一对顶杆405,所述顶出套筒407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杆405滑动配合,所述顶出套筒407内且位于两所述顶杆405之间充满吸水膨胀材料409,所述吸水膨胀材料409为聚丙烯酸钠或者其他可代替的材料,所述顶出套筒407侧壁还设有渗透孔408,所述顶杆405还与所述限位板403上设有的滑槽404配合。

所述顶出套筒407外侧还固定有除湿套筒406,所述除湿套筒406通过固定板402与所述船体1固定,所述除湿套筒406侧壁与所述顶出套筒407的侧壁之间形成的槽内放置有干燥剂。

所述救生舱2为中空圆柱形,所述救生舱2侧壁以及两端都安装有膨胀气囊201,所述膨胀气囊201内放置有叠氮化钠,且所述救生舱2在未使用时,所述膨胀气囊201处于折叠状态。

所述救生舱2内部上端设有储物仓202,下端设有密封仓203,所述储物仓202用于放置急救物品以及急救工具,所述密封仓203内安装有电源、控制器和GPS定位设备,所述救生舱2外部上端还设有探照灯205,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GPS定位设备、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探照灯电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为所述控制器、所述GPS定位设备、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探照灯供电。

所述储物仓202的内侧壁上设有活动板204,所述救生舱2内侧壁上还固定有把手。

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簧301和推板302,所述弹簧301一端与所述船体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推板302固定,所述救生舱2未使用时,所述推板302与所述救生舱2配合,此时所述弹簧301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工作过程:在未发生海难时,救生舱2如图1所示,放置在支撑板401上,一端与推板302接触并挤压弹簧301,另一端被限位板403卡死限位,同时救生舱2外部套有遮雨布5,当下雨时,遮雨布5可为救生舱2进行遮雨,同时顶出套筒407和除湿套筒406之间放置的干燥剂可用于除湿,防止湿气过大导致吸水膨胀材料409吸水。

当发生海难沉船时,救生舱2与海水接触,此时干燥剂直接失效,海水从顶出套筒407侧壁上的渗透孔408进入到顶出套筒407内被吸水膨胀材料409吸收,然后吸水膨胀材料409发生膨胀,由于吸水膨胀材料409的粒度大于渗透孔408的直径,则吸水膨胀材料409沿顶出套筒407轴向膨胀并挤压顶杆405,进而带动限位板403绕铰接位置转动,从而解除对救生舱2的限位,救生舱2在弹射机构上弹簧301的复位作用下被弹出,在弹出的过程中,膨胀气囊201内的叠氮化钠受到冲击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氮气充满气囊,从而使得救生舱2漂浮在海面上如图7所示,同时救生舱2上的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遇水信号将探照灯205打开,用于指引遇难的人,由于电气设备的重量较大,即救生舱2的密封仓203始终位于下端,探照灯205始终位于救生舱2上端,同时控制GPS定位设备间隔发送遇难求救定位,遇难的人通过探照灯205游至救生舱2位置并通过救生舱2内的把手进入救生舱2的中空位置等待救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