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127402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2080005306.X
发明设计人 稲垣孝次;
申请日2020-06-16
分类号G06T7/00(20170101);G06T7/11(20170101);G07D7/20(20160101);B41M3/14(20060101);
代理机构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邓毅;黄纶伟
地址 日本东京都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6:31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对印刷物的印刷方法进行判定的判定装置。另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判定装置的控制方法、判定系统、判定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需要严格地判定作为印刷物的纸币或商品券等代金券、或者驾驶执照、基本居民登记卡、居留卡、特别永久居民证明书或护照等身份证明书等是否是正品。
在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现有技术:对由喷墨打印机等区域灰度方式的打印机印刷的被摄体的扫描图像的颜色平坦度所引起的差异进行检测,来判定该印刷物是否为通过区域灰度方式印刷的物品。
可是,在该现有技术中,实施的是伪造打印机仅以喷墨打印机等区域灰度方式的打印机作为对象的判别,而不判别是否为通过胶版印刷等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或者是否为通过基于如下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进行扫描来印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5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解决这样的课题的判定装置、判定装置的控制方法、判定系统、判定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为判定系统,所述判定系统具备:摄像数据取得装置,其拍摄印刷物的印刷面并取得所拍摄到的撮影图像的摄像数据;和判定装置,其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判定被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拍摄的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的印刷方法,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选择包含在所述撮影图像中的多个判定区域,取得基于分别包含在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的判定用数据,分别在两个判定区域之间比较所取得的所述判定用数据,根据该比较的结果取得用于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的判定值,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判定值,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线段的图像是以等间隔平行地并排配置的多个线段的图像。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判定所述印刷物是通过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还是通过基于如下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进行扫描来印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在所述印刷物是通过所述打印机所印刷的印刷物的情况下,所述线段的图像是相对于所述打印机的扫描方向而言非水平或非垂直的线段的图像。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在所述判定值为预先设定的判定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判定装置判定所述印刷物为通过所述打印机所印刷的印刷物,另一方面,在所述判定值小于所述判定用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判定装置判定所述印刷物为通过所述印版所印刷的印刷物。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基于所述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是基于喷墨打印机等区域灰度方式、或基于升华转印等热转印方式的印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指定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的撮影图像在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上的相对坐标,选择所述多个判定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将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包含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比例以上的、预先规定的规定颜色以外的颜色的判定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将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打印有文字的判定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将所述判定区域的范围调整为未附着污物或灰尘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针对构成所述判定区域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所述规定颜色的灰度,以适合于各判定区域的二值化阈值为基准进行二值化,由此,取得所述判定区域的二值化的二值化数据,并将所取得的所述二值化数据作为所述判定用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将作为所述判定对象的两个判定区域的所述二值化数据在重合的位置处分别进行比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使作为所述判定对象的两个判定区域的尺寸相同,并比较该尺寸相同的两个判定区域的所述二值化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判定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所述判定区域的有效性,将被判断为有效性低的判定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将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在所述线段的图像中存在中断的判定区域,作为所述有效性低的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没有遗漏地比较作为所述判定对象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的所述二值化数据,计算所比较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之间的所述二值化数据的差分,并根据所得到的差分数据的合计、平均以及偏差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计算所述判定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是具备图像传感器的移动电话或数码相机,所述图像传感器取得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的摄像图像的所述摄像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印刷物的正品是通过所述印版来印刷的,另一方面,所述印刷物的赝品是通过所述打印机来印刷的,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判定所述印刷物是通过基于所述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正品的印刷物、还是通过基于所述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赝品的印刷物。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通过因特网接收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将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的判定结果通过因特网发送到外部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判定装置将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的判定结果通过因特网发送到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中,可以为,所述印刷物是商品券、纸币、驾驶执照、基本居民登记卡、居留卡、特别永久居民证明书或护照等代金券或者证明文件。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为判定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判定系统具备:摄像数据取得装置,其拍摄印刷物的印刷面并取得所拍摄到的撮影图像的摄像数据;和判定装置,其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判定被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拍摄的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选择包含在所述撮影图像中的多个判定区域,取得基于分别包含在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的判定用数据,分别在两个判定区域之间比较所取得的所述判定用数据,根据该比较的结果取得用于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的判定值,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判定值,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为判定装置,其被应用于具备摄像数据取得装置的判定系统中,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拍摄印刷物的印刷面并取得所拍摄到的撮影图像的摄像数据,其中,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判定被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拍摄的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的印刷方法,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选择包含在所述撮影图像中的多个判定区域,取得基于分别包含在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的判定用数据,分别在两个判定区域之间比较所取得的所述判定用数据,根据该比较的结果取得用于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的判定值,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判定值,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为判定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判定装置被应用于具备摄像数据取得装置的判定系统中,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拍摄印刷物的印刷面并取得所拍摄到的撮影图像的摄像数据,其中,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判定被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拍摄的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的印刷方法,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选择包含在所述撮影图像中的多个判定区域,取得基于分别包含在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的判定用数据,分别在两个判定区域之间比较所取得的所述判定用数据,根据该比较的结果取得用于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的判定值,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判定值,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为程序,其被具备计算机的判定装置执行,所述判定装置被应用于具备摄像数据取得装置的判定系统,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拍摄印刷物的印刷面并取得所拍摄到的撮影图像的摄像数据,其中,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判定被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拍摄的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的印刷方法,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所取得的所述摄像数据,选择包含在所述撮影图像中的多个判定区域,取得基于分别包含在所选择的所述多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的判定用数据,分别在两个判定区域之间比较所取得的所述判定用数据,根据该比较的结果取得用于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的判定值,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判定值,判定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印刷面的印刷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判别是否为通过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或者是否为通过基于如下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进行扫描来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0的结构的一例的构成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判定系统100(判定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A是示出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一例的图。
图3B是将通过印版所印刷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区域Q中的线段的图像L放大并示出的图。
图3C是将通过打印机所印刷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区域Q中的线段的图像L放大并示出的图。
图4A是示出如下例子的图:使打印机的打印头H等速移动(扫描)而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
图4B是与图4A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使打印机的打印头H等速移动(扫描)而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
图5A是示出如下例子的图: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
图5B是与图5A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
图5C是与图5B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
图5D是与图5C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
图6是示出通过打印机所印刷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线段的图像L的一例的图。
图7A是示出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一例的图。
图7B是示出将图7A所示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区域R放大的例子的图。
图8A是示出如下例子的图:在图7B所示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区域R中,选择(提取)多个判定区域D1~D6。
图8B是与图8A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在图8A所示的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将包含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比例以上的、预先规定的规定颜色以外的颜色M的判定区域D3,从判定对象排除。
图8C是与图8B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在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将判定区域D4的范围调整为未附着污物或灰尘的范围。
图8D是与图8C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在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将线段的图像中存在中断的判定区域D5作为有效性低的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
图9A是示出如下的处理T的一例的图:以包含在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D1、D4中的二值化的线段的图像LV重合的方式进行对位,并且使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D1、D4的尺寸相同。
图9B是与图9A连续的、示出如下的处理U的一例的图:比较二值化数据(判定用数据),其中,该二值化数据(判定用数据)是执行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D1、D4的对位和使它们的尺寸相同的处理所得到的,并且,计算所比较的2个判定区域D1、D4之间的二值化数据的差分Z。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判定装置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并且,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本公开并非是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来被解释。另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对形状和几何学上的条件以及它们的程度进行指定的例如“平行”、“垂直”等用语、或者长度、角度的值等,并不限定于严格的含义,而是包含能够期待同样功能的程度的范围在内来进行解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参照的附图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或类似的标号,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另外,存在为了便于说明而使附图的尺寸比例与实际的比例不同的情况、或者将结构的一部分从附图省略的情况。
以下,参照图1至图9B,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判定系统]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0的结构的一例的构成图。另外,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判定系统100(判定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并且,图2所示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执行预先装备的程序来实施的。
例如,如图1所示,判定系统100具备判定装置10、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以及外部装置30。并且,在该图1所示的判定系统100中,也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外部装置30。
[摄像数据取得装置]
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拍摄印刷物A的印刷面B,并取得所拍摄到的撮影图像的摄像数据。该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所取得的摄像数据通过因特网等无线通信并经由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的通信部21、判定装置10的通信部11而被发送到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并且,印刷物A例如为商品券、纸币、驾驶执照、基本居民登记卡、居留卡、特别永久居民证明书或护照等。
在此,例如,如图1所示,该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具备通信部21、处理部22、存储部23、显示部24、操作部25以及摄像部26。并且,该图1所示的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的结构为一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其结构的一部分或者追加其它结构。
并且,通信部21与判定装置10的通信部11通过因特网等无线通信收发规定的数据等。并且,根据需要,也可以是:通信部21与通信部11通过有线通信收发规定的数据等。
另外,处理部22例如由CPU等计算机构成,执行包含摄像部26的动作控制在内的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的必要的处理。
另外,存储部23存储例如由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的处理部22所执行的处理的程序和该处理所需的数据。并且,该存储部23临时保存由摄像部26生成的摄像数据。
另外,显示部24例如是显示由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的处理部22所执行的内容等的显示器。
另外,操作部25例如是供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的用户操作的输入装置,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使处理部22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处理。
另外,摄像部26拍摄印刷物A的印刷面B,并取得所拍摄到的撮影图像的摄像数据。该摄像部26例如是图像传感器。
该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例如是具备图像传感器(摄像部26)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取得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摄像图像的摄像数据。并且,摄像数据例如是RGB颜色的灰度数据。
[判定装置]
判定装置10根据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所取得的摄像数据,来判定由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拍摄到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
例如,如图2所示,判定装置10根据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所取得的摄像数据,来选择包含在撮影图像中的多个判定区域(图2的步骤S1)。
然后,判定装置10取得(计算出)基于分别包含在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的判定用数据,分别在2个判定区域之间比较所取得的判定用数据,根据该比较结果,取得(计算出)用于判定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值(图2的步骤S2~S7)。
然后,判定装置10根据所取得的判定值来判定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
在此,例如,如图1所示,判定装置10具备通信部11、处理部12、存储部13、显示部14以及操作部15。并且,该图1所示的判定装置10的结构为一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其结构的一部分或者追加其它结构。
并且,通信部11与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的通信部21或外部装置30的通信部31通过因特网等无线通信收发规定的数据等。并且,根据需要,也可以是:通信部11与通信部21、31通过有线通信收发规定的数据等。
另外,显示部14例如是显示由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所执行的判定结果等的显示器。
另外,操作部15是供判定装置10的用户操作的输入装置,判定装置10使处理部12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处理。
另外,处理部12例如由CPU等计算机构成,执行判定装置10的必要的处理。
并且,处理部12利用通信部11并通过因特网来接收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所取得的摄像数据。
该处理部12例如根据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所取得的摄像数据来选择包含在撮影图像中的多个判定区域(图2的步骤S1),取得(计算出)基于分别包含在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的判定用数据,分别在2个判定区域之间比较所取得的判定用数据,根据该比较结果,取得(计算出)用于判定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值(图2的步骤S2~S7),并根据所取得的判定值来判定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
另外,存储部13存储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所执行的处理的程序和该处理所需的数据。
并且,该程序至少是由具备计算机(处理部12)的判定装置10所执行的程序,其使计算机(处理部12)执行如下处理:根据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所取得的摄像数据来选择包含在撮影图像中的多个判定区域(图2的步骤S1),取得(计算出)基于分别包含在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的判定用数据,分别在2个判定区域之间比较所取得的判定用数据,根据该比较结果,取得(计算出)用于判定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值(图2的步骤S2~S7),并根据所取得的判定值来判定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
在此,当上述的判定值指示表示线段的图像的波动(弯曲)程度的波动度为预先设定的判定用阈值以上(例如,线段的图像发生波动或部分弯曲)时,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判定印刷物A的印刷面B是通过如下打印机印刷的: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例如马达)使印刷部(打印头、送纸)进行扫描来印刷。
另一方面,当上述的判定值指示上述的波动度小于该判定用阈值(例如,线段的图像几乎为直线)时,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判定其是通过印版印刷的。
更详细来说,例如,如图2所示,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指定所取得的摄像数据的撮影图像在印刷物A的印刷面B上的相对坐标,并选择多个判定区域(图2的步骤S1)。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将该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中的包含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比例以上的、预先规定的规定颜色以外的颜色的判定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图2的步骤S2)。
并且,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将该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中的打印有文字的判定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图2的步骤S2)。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将各个判定区域的范围调整为未附着污物或灰尘的范围,并重新设定判定区域(图2的步骤S3)。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针对构成该判定区域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规定颜色的灰度,以适合于各判定区域的(预先设定的)二值化阈值为基准进行二值化,由此,取得判定区域的二值化的二值化数据,并将所取得的二值化数据作为上述的判定用数据(图2的步骤S4)。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判定该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中的判定区域的有效性,并将被判断为有效性低的判定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图2的步骤S5)。
特别是,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例如将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中的、在线段的图像L中存在中断的判定区域作为有效性低的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以包含在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中的线段的图像重合的方式进行对位(进行将各判定区域的坐标轴对齐的处理),并将作为该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的二值化数据(判定用数据)在重合的位置(坐标)处分别进行比较(图2的步骤S6)。
并且,关于上述的对位处理和判定有效性的处理,实施的顺序可以相反,只要在至少这些处理之后执行比较处理即可。
并且,也可以是,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使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的尺寸相同,并比较该使尺寸相同的2个判定区域的二值化数据(判定用数据)。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没有遗漏地比较作为判定对象的多个判定区域的二值化数据,计算出所比较的多个判定区域之间的二值化数据的差分,并根据所得到的差分数据的合计、平均以及偏差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计算上述的判定值(图2的步骤S7)。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根据上述的比较结果,判定印刷物A是否为通过上述的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正品的印刷物A、或者是否为通过上述的基于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赝品的印刷物A。
并且,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将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结果通过因特网发送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
并且,也可以是,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利用通信部11将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结果通过因特网发送到外部装置30。
[外部装置]
另外,外部装置30例如是根据从判定装置10接收的判定结果等来执行必要的处理的服务器。
在此,例如,如图1所示,外部装置30具备通信部31、处理部32、存储部33、显示部34以及操作部35。并且,该图1所示的外部装置30的结构为一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其结构的一部分或者追加其它结构。
并且,通信部31与判定装置10的通信部11通过因特网等无线通信收发规定的数据等。并且,根据需要,也可以是:通信部31与通信部11通过有线通信收发规定的数据等。
另外,处理部32例如由CPU等计算机构成,执行外部装置30的必要的处理。
另外,存储部33存储由外部装置30的处理部32所执行的处理的程序和该处理所需的数据。
另外,显示部34例如是显示由外部装置30的处理部32所执行的内容等的显示器。
另外,操作部35是供外部装置30的用户操作的输入装置,外部装置30使处理部32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处理。
[判定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判定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0判定是否为通过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或者是否为通过基于如下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进行扫描来印刷,并且,进行作为印刷物的代金券或身份证明书等的真伪判定。
例如,印刷物A的正品是通过胶版印刷等的印版所印刷的。
与此相对,印刷物A的赝品大多是使用例如通过扫描仪对正品的印刷物A进行摄像所得到的摄像数据、并通过基于如下打印机的印刷来制造的,其中,该打印机通过驱动系统(例如马达)使印刷部(打印头、送纸)扫描来印刷印刷物A的印刷面。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判定装置判定是否为通过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或者是否为通过基于如下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进行扫描来印刷,并且,进行代金券或身份证明书等的真伪判定。
并且,在基于打印机的印刷方法中,包含基于喷墨打印机等区域灰度方式、或基于升华转印等热转印方式的印刷等。
在此,图3A是示出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一例的图。另外,图3B是将通过印版所印刷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区域Q中的线段L的图像放大并示出的图。另外,图3C是将通过打印机所印刷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区域Q中的线段的图像L放大并示出的图。
例如,如图3A所示,在作为商品券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上,存在具有线段的区域Q。
并且,例如,如图3B所示,在印刷物A是通过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正品的情况下,线段的图像L成为直线,没有产生波动等。这是因为,在印刷物A是通过胶版印刷等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且线段的图像在印版上被作为直线来设定的情况下,印刷在该印刷物的印刷面上的线段的图像也准确地成为直线。
另一方面,例如,如图3C所示,在印刷物A是通过基于打印机的印刷所印刷出的赝品的情况下,在线段的图像L中产生波动或部分弯曲。
在此,针对在印刷物A是通过基于打印机的印刷所印刷出的赝品的情况下、会在线段的图像L中产生波动等的原理进行说明。
在此,图4A是示出如下例子的图:使打印机的打印头H等速移动(扫描)而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另外,图4B是与图4A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使打印机的打印头H等速移动(扫描)而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另外,图5A是示出如下例子的图: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另外,图5B是与图5A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另外,图5C是与图5B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另外,图5D是与图5C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
如上述那样,打印机通过驱动系统(例如马达)使印刷部(打印头、送纸)进行扫描来印刷。
然后,例如如图4A、4B所示,在使打印机的打印头H以等速移动的方式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直线状的线段的图像L被印刷于印刷物A的印刷面B。
可是,由于打印机的打印头H或印刷物A的送纸机构是借助马达等机械机构进行扫描的,因此,存在无法等速地进行扫描的情况。另外,也可以想到如下情况:即使在利用扫描仪进行摄像并将印刷物A的摄像数据输入打印机时,也存在该扫描仪没有等速地进行扫描的情况下,从而没有将该线段的图像作为直线输入。
这种情况下,如图5A至图5D所示,当打印机的打印头H的扫描速度暂时降低地在印刷物上印刷线段时,会在线段的图像L中产生波动。
这样,打印机的描画会发生因使用送纸等的驱动系统(马达)而引起的微小误差,从而,作为斜线的线段的图像L(相对于扫描线倾斜的线)产生波动。
同样,在制作伪造原稿时,在通过扫描仪将正品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扫入的情况下,由于传感器的驱动系统的微小误差,会在作为斜线的线段的图像中产生波动。
在此,图6是示出通过打印机所印刷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线段L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想到如下情况:基于打印机打印时的像素区域(点区域)的互补La而成的斜线(即线段)的图像L发生变形,从而产生波动。
这样,在印刷物A是通过基于打印机的印刷所印刷出的赝品的情况下,在线段的图像L中产生波动等。
另一方面,如上述那样,在印刷物A是通过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出的正品的情况下,线段的图像L成为直线,不会产生波动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判别是否为通过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或者是否为通过基于如下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进行扫描来印刷,由此判定该印刷物是正品还是赝品。
并且,如上述那样,基于打印机的印刷方法例如是基于喷墨打印机等区域灰度方式、或基于升华转印等热转印方式的印刷。
[判定系统的控制方法]
接下来,对作为判定系统100的判定方法的控制方法、特别是判定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此,图7A是示出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一例的图。另外,图7B是示出将图7A所示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区域R放大的例子的图。
例如,如图7A、图7B所示,在作为商品券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上,存在具有线段的区域Q。
例如,如图7A、图7B所示,印刷于该区域Q的线段的图像L是以等间隔平行地并排配置的多个线段的图像。
并且,例如,如图7B所示,在该区域Q中,线段的图像L存在中断K,并且附着有污物或灰尘G。另外,在该区域Q中,印刷有预先规定的规定颜色以外的颜色M。
并且,在印刷物A是通过打印机所印刷的印刷物的情况下,相对于打印机的扫描方向(印刷方向)来说,线段的图像L是非水平或非垂直的线段的图像(斜线)。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波动等的发生变得特别显著。
接下来,图8A是示出如下例子的图:在图7B所示的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区域R中,选择(提取)多个判定区域D1~D6。
如该图8A所示,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指定所取得的摄像数据的撮影图像在印刷物A的印刷面B上的相对坐标,并选择多个判定区域D1~D6(对应图2的步骤S1)。
这样,为了进行检查,以规定的尺寸从斜线部分的区域提取多个判定区域。
接下来,图8B是与图8A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在图8A所示的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将包含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比例以上的、预先规定的规定颜色以外的颜色M的判定区域D3,从判定对象排除。
如该图8B所示,在该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将包含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比例以上的、预先规定的规定颜色以外的颜色M的判定区域D3从判定对象排除(对应图2的步骤S2)。而且,也可以是,在该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将打印有文字(未图示)的判定区域D3从判定对象排除(对应图2的步骤S2)。
接下来,图8C是与图8B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在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将判定区域D4的范围调整为未附着污物或灰尘G的范围。
如该图8C所示,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将判定区域D4的范围调整为未附着污物或灰尘G的范围,并重新设定判定区域(对应图2的步骤S3)。
进而,如该图8C所示,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针对构成该判定区域D1~D6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规定颜色的灰度,以适合于各判定区域的(预先设定的)二值化阈值为基准进行二值化,由此,取得判定区域的二值化的二值化数据,并将所取得的二值化数据作为上述的判定用数据(对应图2的步骤S4)。
并且,关于适合于各判定区域的二值化阈值的决定方法,通常已知根据区域的像素值的直方图来决定的方法等。
接下来,图8D是与图8C连续的、示出如下例子的图:在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将线段的图像中存在中断的判定区域D5作为有效性低的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
如该图8D所示,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判定该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的判定区域的有效性,被判断为有效性低的判定区域D5从判定对象排除(对应图2的步骤S5)。
更详细来说,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例如将所选择的多个判定区域D1~D6中的、在线段的图像L中存在中断K的判定区域D5作为有效性低的区域从判定对象排除。
这样,为了避免误判,也可以从所选择的判定区域的图像中排除包含有伤痕、污物的判定区域。
在此,图9A是示出如下的处理T的一例的图:以包含在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D1、D4中的二值化的线段的图像LV重合的方式进行对位,并且使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D1、D4的尺寸相同。然后,图9B是与图9A连续的、示出如下的处理U的一例的图:比较二值化数据(判定用数据),其中,该二值化数据(判定用数据)是执行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D1、D4的对位和使它们的尺寸相同的处理所得到的,并且,计算所比较的2个判定区域D1、D4之间的二值化数据的差分Z。
如该图9A、图9B所示,在前述的步骤S5之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以包含在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D1、D4中的线段的图像(二值化数据的“0”的部分)LV重合的方式进行对位(进行将各判定区域的坐标轴对齐的处理),并将作为该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的二值化数据(判定用数据)在重合的位置(坐标)处分别进行比较(对应图2的步骤S6)。
特别是,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使作为判定对象的2个判定区域D1、D4的尺寸相同,并比较该使尺寸相同的2个判定区域D1、D4的二值化数据(判定用数据)(对应图2的步骤S6)。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在前述的步骤S6之后没有遗漏地比较作为判定对象的多个判定区域D1、D2、D4、D6的二值化数据,计算出所比较的多个判定区域之间的二值化数据的差分Z,并根据所得到的差分数据的合计、平均以及偏差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计算判定值(图2的步骤S7)。
然后,例如,当上述的判定值指示表示线段的图像的波动(弯曲)程度的波动度为预先设定的判定用阈值以上(例如,线段的图像发生波动或部分弯曲)时,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判定印刷物A的印刷面B是通过如下打印机印刷的: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例如马达)使印刷部(打印头、送纸)进行扫描来印刷。
另一方面,当上述的判定值指示上述的波动度小于判定用阈值(例如,线段的图像几乎为直线)时,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判定其是通过印版印刷的。
这样,判定装置10根据该比较结果,判定印刷物A是否为通过上述的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正品的印刷物A、或者是否为通过上述的基于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赝品的印刷物A。
然后,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将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结果通过因特网发送到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移动电话)。
由此,通过将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结果显示在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移动电话)的显示部24上,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移动电话)的用户能够得知该判定结果。
另外,也可以是,判定装置10的处理部12利用通信部11将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结果通过因特网发送到外部装置30。
由此,通过将印刷物A的印刷面B的印刷方法的判定结果显示在外部装置30的显示部34上,摄像数据取得装置20(移动电话)的用户能够得知该判定结果。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判别是否为通过基于印版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或者是否为通过基于如下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所印刷的印刷物:该打印机借助驱动系统进行扫描来印刷。
并且,针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几个变形例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将多个变形例适当地组合在一起来应用。
标号说明
100:判定系统;
10:判定装置;
20:摄像数据取得装置;
30:外部装置;
11:通信部;
12:处理部;
13:存储部;
14:显示部;
15:操作部;
21:通信部;
22:处理部;
23:存储部;
24:显示部;
25:操作部;
26:摄像部;
31:通信部;
32:处理部;
33:存储部;
34:显示部;
35:操作部。
机译: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路面类型判定装置,路面劣化判定装置,维修优先判定装置,道路维修管理方法,路面类型判定方法,路面劣化判定方法,维修优先判定方法
机译: 超速判定装置,超速判定方法,超速判定程序,控制转速计算装置,控制转速计算方法以及转速计算程序的控制
机译: 语音判定系统,声音判定程序,判定系统控制程序,用户终端控制程序,语音判定方法和语音判定系统管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