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及钢筋桁架楼承板,该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划分为模板、钢筋桁架和扣件;将扣件设置成第一本体部和两个第二本体部,在第一本体部的两侧均设置锁止区;将第一本体部设置成与模板连接之后,其两端与模板之间具有间隙;将第二本体部设置成在下弦钢筋进入锁止区之后,第二本体部被压入锁止区正下方的间隙内后,可与第一本体部的配合,将下弦钢筋锁止。本发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能够将扣件与模板的连接以及钢筋桁架的固定分为两个不同的工序进行,使得可预先将扣件内的第一本体部先固定在模板上,再对钢筋桁架进行固定,具有组装更加方便、效率更高,降低组装的人工成本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3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63690.2

  • 发明设计人 陈子强;

    申请日2021-02-05

  • 分类号E04B5/36(20060101);E04C5/06(20060101);E04G21/1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407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菊欣

  • 地址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高田村地段(惠州市盛康实业有限公司厂区内)厂房A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6: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属于无支撑压型组合楼承板的一种;钢筋桁架是在后台加工场定型加工,现场施工需要先将压型板使用栓钉固定在钢梁上,再放置钢筋桁架进行绑扎,验收后浇筑混凝土,在现场对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安装过程中,各处连接位置的扣件安装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可完成安装,施工过程较为繁琐,尤其是在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模板、钢筋桁架和扣件同步进行,导致现场施工十分不便,安装过程费事费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及钢筋桁架楼承板,能够将扣件与模板的连接以及钢筋桁架的固定分为两个不同的工序进行,尤其是可预先将扣件内的第一本体部先固定在模板上,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只需直接对钢筋桁架进行安装即可,使得按照该方法改进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组装更加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组装的工作效率,降低组装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划分为模板、钢筋桁架和扣件,所述扣件连接在模板上;

将扣件设置成第一本体部和两个第二本体部,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两侧均设置锁止区,使得第一本体部与模板连接后,锁止区在第一本体部上位于模板一侧;

将所述第一本体部设置成与模板连接之后,其两端与模板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作为钢筋桁架内两个下弦钢筋分别进入两个锁止区内的通道,其中:

将第二本体部设置成在下弦钢筋进入锁止区之后,可从下弦钢筋的下方将第二本体部压入锁止区正下方的间隙内,第二本体部与第一本体部的配合,能够将下弦钢筋锁止在锁止区内。

优选地,将锁止区与第二本体部设置成,在第二本体部压入锁止区正下方的间隙内时,锁止区的两端可分别对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两端进行限位。

优选地,在第一本体部上设置连接部,连接部位于两个锁止区之间,连接部与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本体部固定在模板上。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上述任一项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该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上述的模板、钢筋桁架和扣件,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部具有锁止面,当第二本体部与第一本体部配合将钢筋桁架固定时,锁止面为第二本体部上与下弦钢筋底面直接接触的一侧面,第二本体部上与锁止面相对的一侧面与模板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锁止区的外侧端具有向下延伸的挡体部,当第二本体部配合第一本体部对钢筋桁架进行固定时,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外表面抵紧在对应侧的挡体部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锁止面为斜面,其外侧端的高度大于其内侧端高度。

优选地,所述锁止面设有防滑齿,所述防滑齿与下弦钢筋轴向平行,且所述防滑齿在所述锁止面上由内向外依次分布。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改进钢筋桁架楼承板之后,使得改进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在组装过程中,可预先将扣件的第一本体部通过螺栓安装至模板上,在安装钢筋桁架时,直接将钢筋桁架的两个下弦钢筋分别通过间隙进入第一本体部的两个锁止区内,然后向上提起钢筋桁架,将第二本体部从下弦钢筋的底部沿下弦钢筋的轴向压入锁止区正下方的间隙内,即可实现钢筋桁架楼承板整体的组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组装钢筋桁架楼承板时,需要同步完成对模板、钢筋桁架和扣件的组装,组装过程繁杂、操作不便、耗费工时较长,本申请改进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具有组装效率更高、操作更加方便以及缩短组装工期的优点,可降低施工过程中,钢筋桁架楼承板组装时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扣件的第一本体部与模板、钢筋桁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扣件的第二本体部与模板、钢筋桁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模板;2、钢筋桁架;3、扣件;4、间隙;5、螺栓;

31、第一本体部;32、第二本体部;33、锁止区;34、连接部;35、锁止面;36、挡体部;37、防滑齿。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划分为模板1、钢筋桁架2和扣件3,扣件3连接在模板1上;

将扣件3设置成第一本体部31和两个第二本体部32,在第一本体部31的两侧均设置锁止区33,使得第一本体部31与模板1连接后,锁止区33在第一本体部31上位于模板1一侧;

将第一本体部31设置成与模板1连接之后,其两端与模板1之间具有间隙4,该间隙4作为钢筋桁架2内两个下弦钢筋分别进入两个锁止区33内的通道,其中:

将第二本体部32设置成在下弦钢筋进入锁止区33之后,可从下弦钢筋的下方将第二本体部32压入锁止区33正下方的间隙4内,第二本体部32与第一本体部31的配合,能够将下弦钢筋锁止在锁止区33内。

将锁止区33与第二本体部32设置成,在第二本体部32压入锁止区33正下方的间隙4内时,锁止区33的两端可分别对第二本体部32的两端进行限位。

在第一本体部31上设置连接部34,连接部34位于两个锁止区33之间,连接部34与模板1之间通过螺栓5连接,第一本体部31固定在模板1上。

采用上述方法对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改进之后,在组装钢筋桁架楼承板之前,可先将扣件3的第一本体部31通过螺栓5固定在模板1上,使得第一本体部31与模板1形成一个整体,将钢筋桁架2的固定通过另一道工序进行,在固定钢筋桁架2的工序中,直接将钢筋桁架2放置到模板1上,并使得钢筋桁架2的两个下弦钢筋分别位于第一本体部31上的两个锁止区33内,然后直接利用两个第二本体部32将两个下弦钢筋垫起,并沿下弦钢筋的轴向将第二本体部32压入对应侧的锁止区33正下方的间隙4内,此时,第二本体部32与第一本体部31将下弦钢筋压紧在锁止区33内,而同时,利用力的反作用,模板1配合下弦钢筋和第一本体部31对第二本体部32进行固定。

由上述的过程不难发现,本发明改进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不仅具有钢筋桁架2的固定于扣件3的固定可采用先后次序的工序进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钢筋桁架楼承板组装时,需要对扣件3、模板1和钢筋桁架2同步组装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本发明改进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在组装过程中,可预先将扣件3的第一本体部31先固定到模板1上并与模板1形成一个整体,再对钢筋桁架2进行固定,即可实现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组装过程,同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方式,效率更高,可缩短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组装工期,降低人工成本。

通过上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改进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上述的模板1、钢筋桁架2和扣件3,其中,第二本体部32具有锁止面35,当第二本体部32与第一本体部31配合将钢筋桁架2固定时,锁止面35为第二本体部32上与下弦钢筋底面直接接触的一侧面,第二本体部32上与锁止面35相对的一侧面与模板1表面接触,使得第二本体部32与第一本体部31对下弦钢筋进行夹紧固定的同时,在力的反作用下,模板1配合下弦钢筋和第一本体部31也对第二本体部32进行固定。

锁止区33的外侧端具有向下延伸的挡体部36,当第二本体部32配合第一本体部31对钢筋桁架2进行固定时,第二本体部32的外表面抵紧在对应侧的挡体部36内表面上,使得,在第一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有效的实现了对第二本体部32的限位和固定。

锁止面35为斜面,其外侧端的高度大于其内侧端高度,该方式下,可使得挡体部36向下延伸的长度可较小,利用锁止面35外侧端的高度较高,使得该外侧端的高度大于挡体部36底部的高度,进而,在第二本体部32进入锁止区33正下方的间隙4内时,其外侧端能够与挡体部36接触,形成限位。

锁止面35设有防滑齿37,防滑齿37与下弦钢筋轴向平行,且防滑齿37在锁止面35上由内向外依次分布,使得防滑齿37提高对下弦钢筋的固定效果。

连接部34通过螺栓5固定在模板1时,连接部34的一侧面与模板1接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