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

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导轨,所述第一固定导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至少一个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活动设置并脱离或对接所述第一固定导轨;飞靶机构,所述飞靶机构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滑移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悬臂部,所述悬臂部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悬臂部沿第一导轨或活动导轨滑移;至少一个反应槽,所述反应槽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飞靶机构的下方。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整体升降导致的生产工序不连续,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3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惠州竞铭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74260.1

  • 发明设计人 朱茂雄;

    申请日2020-12-25

  • 分类号C25D19/00(20060101);C25D17/00(20060101);C25D17/06(20060101);C25D21/10(20060101);C25D21/02(20060101);C25D21/18(20060101);C25D5/08(20060101);C25D5/34(20060101);C23C18/32(20060101);C23C18/38(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68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朱阳波

  • 地址 516123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禾山工业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4:5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TH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中,飞靶机构夹持工件,由传输机构进行驱动,带动飞靶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处理时,传输机构的升降部分是一个整体,使所有的飞靶机构进行上升或下降。完成该工序后再转移到下道工序。这样导致工件的各工序不连续,生产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整体升降导致的生产工序不连续,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包括机架,其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导轨,所述第一固定导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至少一个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活动设置并脱离或对接所述第一固定导轨;

飞靶机构,所述飞靶机构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滑移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悬臂部,所述悬臂部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悬臂部沿第一导轨或活动导轨滑移;

以及,

至少一个反应槽,所述反应槽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飞靶机构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上传动部,所述上传动部围绕所述机架一周设置,所述移动架连接在所述上传动部;

导轨升降组件,所述导轨升降组件连接所述活动导轨,并驱动所述活动导轨脱离或对接所述第一固定导轨。

进一步,所述导轨升降组件包括:

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升降动力件,所述升降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一侧;

升降转轴,所述升降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两端;

升降滑移件,所述升降滑移件位于所两端的导向柱上滑移;

升降带,所述升降带的一端收卷在所述升降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导轨。

进一步,所述飞靶机构还包括: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悬臂部的一端;

振动件,所述振动件设置于所述悬臂部上,并位于所述悬臂部设置所述夹持组件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移动架包括连接在所述传输机构上并排设置在升降轨道;

所述悬臂部包括:

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位于两侧的所述升降轨道之间;

竖直滑移件,所述竖直滑移件设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移座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升降轨道上滑移;

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固定连接在所述滑移座上;

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悬臂梁上远离所述滑移座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反应槽包括:

槽体;

第一喷液组件和第二喷液组件,所述第一喷液组件和所述第二喷液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一喷液组件和所述第二喷液组件之间间隔形成反应腔室,所述第一喷液组件和第二喷液组件均包括挡板及位于挡板背向所述反应腔室一侧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挡板上;

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槽体上;

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槽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喷液组件和所述第二喷液组件的出水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

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槽体下部,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反应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出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喷液孔,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喷液孔位置相对应的出液孔,所述喷液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出液孔的孔径;

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出液孔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槽体包括:位于工件输送方向的两端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第一喷液组件的挡板远离所述前侧板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工件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后侧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喷液组件的挡板背向所述反应腔室的一侧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上开设有气孔。

进一步,所述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还包括走道机构,所述走道机构用于工作人员通行,所述走道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应槽背向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通过传输机构连接飞靶机构,传输机构可为飞靶机构的移动架提供驱动力,从而通过移动架的滑移带动飞靶机构的悬臂部在第一固定导轨上滑移,活动导轨可上下移动,从而使活动导轨与第一固定导轨可以脱离或对接。当飞靶机构需要上下移动时,悬臂部滑移到活动导轨的位置,活动导轨进行下移,与第一固定导轨脱离,活动导轨带动飞靶机构下移时,飞靶机构的移动架继续滑移,从而悬臂部可以在活动导轨上继续滑移,此时飞靶机构夹持工件在反应槽中进行反应加工,工件跟随飞靶机构的移动而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当飞靶机构需要上升时,活动导轨进行上升,活动导轨与第一固定导轨对接,第一固定导轨继续为悬臂部的移动进行导向,到当下一工序的活动导轨位置时,活动导轨又可驱动飞靶机构下移,从而使工件下降到反应槽中。这样可以通过一个活动导轨控制一个工序,这样在传输机构的一个转动周期内,可以连续的进行多道工序,从而使工件能连续在不同的药水中处理。实现自动连续的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传输机构的动力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导轨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升降滑移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飞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飞靶机构的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飞靶机构中移除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飞靶机构中悬臂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反应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反应槽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A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槽的另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槽的第三位置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槽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槽的第一喷液组件的主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槽的第一喷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槽的第一喷液组件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槽的第四位置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的B部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100、传输机构;110、机架;111、底座;112、支撑方通;113、上骨架;120、第一传动组件;121、上传动部;122、动力组件;123、电动机;124、主动轴;125、第一主动链轮;130、第一固定导轨;140、活动导轨;150、导轨升降组件;151、升降架;152、升降动力件;153、升降转轴;154、导向柱;155、升降滑移件;156、升降带;157、连接板;158、升降座;159、滚轮;1591、卡槽;160、第二传动组件;161、下链条;162、第二主动链轮;170、第二固定导轨;180、可调限位台;190、位置检测组件;191、上感应器;192、下感应器;193、感应块;200、飞靶机构;210、移动架;211、下连接部;212、下转动部;213、升降轨道;214、上连接部;216、上限位部;217、弯折板;218、三角凸台;219、下垫块;220、悬臂部;230、滑移座;231、竖直滑移件;232、挡块;233、上转动部;234、加强板;240、悬臂梁;241、方座;242、方管;243、加强筋板;250、夹持组件;251、第一支撑板;252、第二支撑板;253、工件夹;260、振动件;280、拉紧组件;281、第一固定部;282、第二固定部;283、拉杆;290、电极固定座;291、压紧片;292、螺杆;293、固定台;294、凸边;295、电极片;296、下部延伸片;297、垫圈;300、反应槽;310、第一喷液组件;311、第二喷液组件;320、挡板;321、出液孔;322、通孔;323、导向板;324、倒角;325、第一固定板;326、支撑筋板;327、斜口;330、出水管;331、喷液孔;332、密封槽;340、间隙;350、槽体;351、第一进水通道;352、第二进水通道;353、出水通道;354、槽底板;355、前侧板;356、后侧板;357、限位台;358、第一卡接槽;360、反应腔室;361、出水通孔;370、第一连接通道;371、第一进水法兰;372、第二连接通道;373、第二进水法兰;374、出水连接通道;375、出水法兰;380、固定板;381、溢流槽;382、压板;383、压台;390、气管;391、第一气管;392、第二气管;393、上孔;394、挡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包括机架110,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的传输机构100,用于夹持工件的飞靶机构200,以及至少一个反应槽300。传输机构100用于输送飞靶机构200,并控制飞靶机构200的上升或下降,使工件到不同的反应槽300中进行反应,完成工艺过程。所述传输机构100包括:第一固定导轨130,至少一个活动导轨140。所述第一固定导轨130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所述活动导轨140活动设置并脱离或对接所述第一固定导轨130。

如图1所示,所述飞靶机构200包括:移动架210,以及悬臂部220。所述移动架210滑移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所述悬臂部220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架210上,所述悬臂部220沿第一导轨或活动导轨140滑移。

所述反应槽300位于所述传输机构10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飞靶机构200的下方。

通过传输机构100连接飞靶机构200,传输机构100可为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提供驱动力,从而通过移动架210的滑移带动飞靶机构200的悬臂部220在第一固定导轨130上滑移,活动导轨140可上下移动,从而使活动导轨140与第一固定导轨130可以脱离或对接。当飞靶机构200需要上下移动时,悬臂部220滑移到活动导轨140的位置,活动导轨140进行下移,与第一固定导轨130脱离,活动导轨140带动飞靶机构200下移时,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继续滑移,从而悬臂部220可以在活动导轨140上继续滑移,此时飞靶机构200夹持工件在反应槽300中进行反应加工,工件跟随飞靶机构200的移动而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当飞靶机构200需要上升时,活动导轨140进行上升,活动导轨140与第一固定导轨130对接,第一固定导轨130继续为悬臂部220的移动进行导向,到当下一工序的活动导轨140位置时,活动导轨140又可驱动飞靶机构200下移,从而使工件下降到反应槽300中。这样可以通过一个活动导轨140控制一个工序,这样在传输机构100的一个转动周期内,可以连续的进行多道工序,从而使工件能连续在不同的药水中处理。实现自动连续的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中,为方便结构描述,以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的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飞靶机构200的悬臂部220的竖直移动方向为上下方向,悬臂部的远离所述传输机构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所述传输机构100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120,以及导轨升降组件150。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20包括上传动部121,所述上传动部121围绕所述机架110一周设置,所述飞靶机构200连接在所述上传动部121,具体为第一传动组件120驱动上传动部121移动,上传动部121带动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围绕所述机架110运动。上传动部121带动飞靶机构200的移动路线上设置有生产线的各工序位,这样上传动部121带动飞靶机构200依次到达各工序位进行生产作业。所述第一固定导轨130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所述飞靶机构200的悬臂部220抵靠在所述第一固定导轨130上,第一固定导轨130对飞靶机构200的悬臂部220进行支撑。第一固定导轨130采用间断设置的方式,即第一固定导轨130并不像上传动部121那样围绕机架110一周,在第一固定导轨130上会断开一定距离。所述活动导轨140位于第一固定导轨130断开的区域内,所述活动导轨140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10上,所述导轨升降组件150连接所述活动导轨140,所述活动导轨140设置有多个,导轨升降组件150对应所述活动导轨140设置多个。导轨升降组件150驱动所述活动导轨脱离或对接所述第一固定导轨130。第一固定导轨130断开的区域为需要将飞靶机构200上的工件进行下降的工序位的位置。因此当悬臂部220滑移到活动导轨140上时,活动导轨140下降,使悬臂部220下降,移动架210由于上传动部121的驱动继续运动,从而悬臂部220可以在位于下方的活动导轨140上运动。

通过上述结构,第一传动组件120上的上传动部121连接飞靶机构200,为飞靶机构200提供驱动力,从而带动飞靶机构200在第一固定导轨130上滑移,活动导轨140在导轨升降组件150的作用下可上下移动,从而使活动导轨140与第一固定导轨130可以脱离或对接。当飞靶机构200需要上下移动时,飞靶机构200被带到活动导轨140的位置,活动导轨140在导轨升降组件150的作用下进行下移,与第一固定导轨130脱离,活动导轨140带动飞靶机构200下移,飞靶机构200可以在活动导轨140上继续移动,当飞靶机构200需要上升时,活动导轨140在导轨升降组件150的作用下进行上升,活动导轨140与第一固定导轨130对接,第一固定导轨130继续为飞靶机构200的移动进行导向,实现飞靶机构的传输。一个活动导轨140控制一个工序,这样在第一传动组件120的一个转动周期内,可以连续的进行多道工序,从而使工件能连续在不同的药水中处理。实现自动连续的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图4所示,所述传输机构100还包括动力组件122,动力组件122为第一传动组件120提供动力,所述动力组件122具体包括:电动机123,主动轴124,以及从动轴(图示中未画出)。所述电动机123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所述主动轴124沿上下方向设置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所述从动轴沿上下方向设置并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所述从动轴位于所述机架110远离所述主动轴124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20设置在所述主动轴124和所述从动轴上转动,上传动部121沿从主动轴124到从动轴的方向上带动所述飞靶机构200循环运动。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上传动部121为上链条,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20还包括:第一主动链轮125,第一从动链轮(图示中未画出)。所述第一主动链轮125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轴124上,所述第一从动链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上链条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链轮125和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之间,所述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链条上。如图4所示,电动机123转动,带动主动轴124转动,主动轴124带动第一主动链轮125转动,通过上链条驱动从动链轮转动。这样实现长距离的传输。易于想到的是,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可以是同步带,皮带等传输组件。

所述传输机构100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160,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60连接在所述动力组件122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60位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20的下方,第二传动组件160包括下链条161,第二主动链轮162,及第二从动链轮(图示中未画出)。所述第二主动链轮162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轴124上,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下链条161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链轮162和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之间。所述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链条161上。

如图4、图5所示,所述传输机构100还包括第二固定导轨170,所述第二固定导轨170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130下方,所述第二固定导轨170绕所述机架110一周设置。第二固定导轨170是连续完整的导轨,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的下部抵靠在所述第二固定导轨170上移动,这样,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上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组件120和第二传动组件160上进行移动的,活动导轨140通过抬升或下降飞靶机构200的悬臂部220实现工件的上升或下降。

如图1、图6所示,所述导轨升降组件150包括:升降架151,升降动力件152,升降转轴153,导向柱154,升降滑移件155,以及升降带156。所述升降架15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所述升降动力件152设置在所述升降架151的一侧,所述升降转轴153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151上。所述导向柱154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架151的两端,即飞靶机构200的输送方向的两端。所述升降滑移件155位于所两端的导向柱154上滑移,升降滑移件155上下滑移。所述升降带156的一端收卷在所述升降转轴15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导轨140。

升降动力件152采用电机,当活动导轨140需要上移或下移时,升降动力件152通电转动,带动升降转轴153转动,升降带156进行收放卷,从而在升降滑移件155的导向下,所述活动导轨140能上下移动。

如图6所示,所述升降滑移件155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57,所述活动导轨14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57上。连接板157使两侧的升降滑移件155能同步上下滑移,同时连接板157固定连接升降滑移件155可以使升降过程更稳定,活动导轨140连接在连接板157上,能对活动导轨140进行支撑。所述升降带15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带156位于活动导轨140的两端。

另外活动导轨140可以采用连续的导轨(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分段的导轨(如图1所示),只要在上升或下降阶段实现对飞靶机构200的悬臂部220的支撑,飞靶机构200在下方的运动阶段可以是飞靶机构200的移动架210支撑悬臂部220,可以不需要活动导轨140的支撑。

如图6、图7所示,所述升降滑移件155具体包括:升降座158,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座158内的多个滚轮159。所述升降座158套设在所述导向柱154上。多个所述滚轮159位于所述导向柱154的两侧,即左右两侧,所述滚轮159中间开设有卡槽1591,所述导向柱154卡嵌在所述卡槽1591中。通过滚轮159夹住导向柱154,使导向柱154的两侧都能与滚轮159进行摩擦,从而减少摩擦力,有利于活动导轨140的滑移。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升降座158内设置有四个滚轮159,四个滚轮159中两两分布在所述导向柱154的两侧。所述卡槽1591为V形槽,所述导向柱154位于所述卡槽1591内的侧面设置为V形面,通过V形槽,使升降滑移件155在导向柱154上的滑移不易晃动。

如图6所示,所述升降架151上设置有可调限位台180,所述可调限位台180位于所述升降座158的下方。可调限位台180可以沿上下方向调整高度,当活动导轨140下降到预定位置后,所述升降座158的下部抵靠在所述可调限位台180上,活动导轨140固定在两侧的升降座158上,那么在预定位置可调限位台180对活动导轨140实现有效支撑。

如图6所示,为对活动导轨140是否到达下降的预定位置和上升到与第一固定导轨130对接位置进行监控,所述传输机构100包括位置检测组件190,所述位置检测组件190包括:上感应器191,下感应器192,感应块193。所述上感应器19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所述下感应器192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并位于所述上感应器的下方。所述感应块193固定设置在所述导轨升降组件150上。感应块193与活动导轨140是同步运动,当活动导轨140下降到预设位置时,所述下感应器192感应到感应块193,发送信号;当活动导轨140上升到预设位置时,所述上感应器191感应到感应块193,发送信号。上感应器和下感应器采用接近开关。

如图1、图4所示,所述支架包括有底座111,支撑方通112,上骨架113。所述底座111用于固定设置在地面,所述上骨架113连接在支撑方通112上,所述支撑方通112的上方设置有上骨架113。所述上骨架113上设置有上挡板(图示中未标注),所述上挡板设置在所述上链条的外侧,另外所述底座111上也设置有下挡板(图示中未标注),所述下挡板设置在所述下链条161的外侧。这样可以对运动的部件进行掩藏,避免转动的部件伤害人体。

如图1、图8所示,飞靶机构200包括夹持组件250,通过夹持组件250夹取工件后移动到预定位置。夹持组件250沿上下方向移动,飞靶机构的移动架沿前后方向滑移。飞靶机构200具体还包括:振动件260。如图1、图8所示,所述移动架210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链条和下链条161上,通过上链条和下链条161带动移动架210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悬臂部220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架210上,所述悬臂部220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夹持组件250固定设置在所述悬臂部220的一端,具体为:所述移动架210位于所述悬臂部220的右端,所述夹持组件250位于所述悬臂部220的左端。所述振动件260设置于所述悬臂部220上,并位于所述悬臂部220设置所述夹持组件25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振动件260为振动电机。易于想到振动件260还可以是其他振动结构,如凸轮振动结构、曲柄振动结构等。

如图8所示,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振动件260设置在所述悬臂部220靠近所述夹持组件250的一端,使振动件260在振动时,带动悬臂部220振动,振动的悬臂部220带动夹持组件250振动,当夹持组件250带着需要工件浸泡的溶液中时,振动的工件易于与溶液充分接触,而将振动件260设置在靠近夹持组件250的一端,使振动件260更靠近夹持组件250,而夹持组件250远离移动架210设置,这样振动件260更容易带动悬臂梁240振动,增强了振动效果,为实现同样的振动效果的情况下,本方案中振动件260所需要的功率更小,更节约资源。

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架210具体包括:下连接部211,下转动部212,升降轨道213,以及上连接部214。所述下转动部212转动设置在所述下连接部211上,具体为:所述下连接部211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下连接部211的下部连接在下链条161上,所述下连接部211上的左侧表面上焊接有凸杆(图示未标注),凸杆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下转动部为轴承或转动轮,如果采用转动轮,那么所述凸杆上通过轴承连接下转动部212,如果下转动部采用轴承,则轴承可直接连接在凸杆上,本实施例中下转动部212采用轴承。所述下转动部21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170上并在第二固定导轨170上滑移。所述升降轨道213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下连接部211的两侧,具体为:两个升降轨道213分别位于连接部的前后两侧,所述上连接部214固定连接在两侧所述升降轨道213上,并位于所述下连接部211上方。上连接部214用于连接在上链条上,这样上下链条161运动,带动移动架210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悬臂部220连接在所述升降轨道213上并沿竖直方向滑移。通过移动架210,实现了夹持组件250的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

如图9所示,所述移动架210还包括:上限位部216,以及下垫块219。所述上限位部216连接在所述上连接部214上,并用于对所述悬臂部220阻挡限位。具体为:所述上限位部216包括弯折板217,以及设置在弯折板217上的左表面上的三角凸台218,所述三角凸台218的顶角朝向左设置,所述三角凸台218上设置避空孔,这样当悬臂部220上升到移动架210上端的极限位置时,通过上限位部216对悬臂部220进行限位,防止悬臂部220从上端脱离两端的升降轨道213。

如图9所示,所述下垫块219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连接部211上,具体为在所述下连接部211的上表面上通过凸台套设下垫块219,下垫块219可以采用橡胶件,当悬臂部220下降到移动架210的极限位置时,下垫块219支撑悬臂部220并对悬臂部220进行限位。橡胶件可以对悬臂部220进行缓冲,避免悬臂部220刚性碰撞,对悬臂部220进行保护。

如图8、图10所示,所述悬臂部220具体包括:滑移座230,竖直滑移件231,悬臂梁240。所述滑移座230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升降轨道213之间,所述竖直滑移件231设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移座230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升降轨道213上滑移。具体为,升降轨道213包括C形内腔,所述竖直滑移件231设置有四个,竖直滑移件231可以采用转轮或轴承,如果竖直滑移件231采用转轮,通过轴承连接上竖直滑移件231;如果竖直滑移件231采用轴承,那么轴承可以直接连接在滑移座的侧面上。本实施例中的竖直滑移件231采用轴承,可直接进行转动。位于上方的前后两侧的两个竖直滑移件231通过横穿所述滑移座230的轴进行连接,轴的两端设置轴承,竖直滑移件231连接在轴承上,同样,位于下方的前后两侧的两个竖直滑移件231采用相同的方式连接。所述竖直滑移件231位于所述C形内腔中,这样C形内腔对竖直滑移件231进行限位,使两侧的竖直滑移件231进行稳定的上下滑移。所述悬臂部220还包括:挡块232,挡块232的外形轮廓为圆形,所述挡块232位固定连接在所述滑移座230上并位于所述C形内腔的外侧。这样挡块232隔在滑移座230与升降轨道213之间,滑移过程中的滑移座230有可以出现前后晃动,这样通过挡块232的格挡,可以避免滑移座230与升降轨道213摩擦,保护设备。挡块232可采用尼龙板,塑料板等柔性板。

所述悬臂部220还包括上转动部233,所述上转动部233转动设置在所述滑移座230上,所述上转动部233位于所述滑移座230背向所述悬臂梁240的一侧。具体为,在所述滑移座230的右侧焊接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凸杆(图示中未标注),上转动部233可以采用转轮或轴承,如果上转动部采用转轮,在所述凸杆上通过轴承连接上转动部233;如果上转动部采用轴承,那么轴承可以直接连接在凸杆上。本实施例中的上转动部采用轴承。上转动部233抵靠在活动导轨140上,通过活动导轨140对上转动部233进行支撑,上转动部233也方便悬臂部220沿活动导轨140的前后方向移动。具体使用时,部分活动导轨140是可以上下移动的,当活动导轨140进行上下移动时,带动滑移座230沿升降轨道213进行上下移动。进而通过悬臂梁240带动夹持组件250进行上下移动。夹持组件250夹住工件,放置到下方的药水溶液中。为使凸杆更稳定的固定,在所述滑移座230上设置有所述加强板234,所述凸杆穿设在所述加强板234上,且与加强板进行焊接,从而使凸杆的结构有更强的承载能力。

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悬臂梁240固定连接在所述滑移座230上,所述悬臂梁240包括:方座241,方管242,以及加强筋板243。所述方座241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滑移座230上,方座241位于所述滑移座230的左侧表面;所述方管242固定设置在所述方座241上,并沿远离所述滑移座230的方向延伸,即所述方管242朝向左方延伸设置。所述加强筋板243连接在所述方座241和所述方管242上。通过加强筋板243对悬臂梁240的结构进行加强,使悬臂梁240的结构更稳定,承载力更强。所述夹持组件250固定设置于所述悬臂梁240上远离所述滑移座230的一端。

如图8所示,所述飞靶机构200还包括:拉紧组件280,所述拉紧组件280包括:第一固定部281,第二固定部282,以及拉杆283。所述第一固定部281固定设置在所述滑移座230上,所述第二固定部282固定设置在所述悬臂梁240上,所述拉杆28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28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82上。通过拉杆283连接悬臂梁240和滑移座230,第二固定部282位于所述悬臂梁240左右方向的长度的中间位置,这样通过拉杆283使悬臂梁240更稳定固定在滑移座230上,使悬臂梁240的承载能力更强,这样当振动电机放置在悬臂梁240的一端时,足以承载振动电机的重量。

如图8、图11所示,为方便振动件260的电连接,所述飞靶机构200还包括:电极固定座290,以及两个电极片295,以及固定电极(图示中未画出)。所述电极固定座290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悬臂部220上;两个所述电极片295设置在所述电极固定座290上,并位于所述悬臂部22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振动件260以振动电机为例,两个所述电极片295分别电连接到振动电机的正负极。所述固定电极固定位于所述电极片295的下方。如固定电极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导轨170的外侧,当悬臂梁240下降时,带动电极片295下降,下降到预设位置时,电极片295与固定电极相接触,固定电极通电,这样通过电极片295的传导,实现为振动电机通电。

如图8、图11所示,所述电极固定座290包括:压紧片291,多个螺杆292,固定台293,凸边294。所述压紧片291位于所述悬臂梁240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台293位于所述悬臂梁240的下表面,固定台293和所述压紧片291之间设置多个螺杆292,通过多个螺杆292和螺母使固定台293和压紧片291锁紧在悬臂梁240上,这样使固定座能稳定的固定在悬臂梁240上,所述固定台293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通孔,连接螺杆292的螺母位于通孔内,便于螺母掩藏。所述固定台293可采用绝缘材料,这样避免电传递到悬臂梁240上。所述固定台293上沿前后两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凸边294,所述凸边294上连接螺钉,通过螺钉固定电极片295,在所述固定台293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垫圈297,当用于电连接的导线焊接在电极片295上或压紧在与电极片295相连接的螺钉上时,导线通过垫圈297固定,这样防止导线与电极片295相连接的一端松动。不会因为悬臂梁240的振动而造成导线脱离。

如图11所示,所述电极片295的外形轮廓为弧形,弧形的所述电极片295的弧顶朝向远离所述悬臂梁240的方向延伸设置。弧形轮廓的外表面利于与下方的固定电极顺接,弧形的所述电极片295在下降过程中,与固定电极进行接触,固定电极会对弧形的所述电极片295进行挤压,弧形的所述电极片295进行一定量的弹性收缩,这样使弧形的所述电极片295的外表面能紧紧抵靠在固定电极上,这样在振动电机在振动时,悬臂梁240也会轻微震动,电极片295也会产生轻微的晃动,而采用该方式后,电极片295能产生一定弹性而与固定电极贴合,从而防止振动过程中对电极片295的接触影响。

另外所述电极片295的下部圆弧末端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形成下部延伸片296,所述下部延伸片296朝向悬臂梁240的方向水平延伸,通过下部延伸片296可以与固定电极朝向上的表面相接触,从而使电极片295通过圆弧表面与固定电极相接触的同时,下部延伸片296可以与固定电极朝向上的表面相接触,通电的接触区域更广,不会因为振动而断电。

所述下部延伸片296的末端进行弯折,形成弧形,这样使电极片295外形圆滑,不易出现尖角。

如图8所示,所述夹持组件250包括:第一支撑板251,第二支撑板252,多个工件夹253。所述第一支撑板251固定设置在所述悬臂部220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251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252固定设置在所述悬臂部220,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5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252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二支撑板252与第一支撑板25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工件夹25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5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52上,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5个工件夹253。通过工件夹253夹住工件,从而通过悬臂梁240的上下移动,而将工件放置到药水溶液中进行处理。所述振动件26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5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52之间。这样使振动件260在振动时,振动能均匀传递到第一支撑板251和第二支撑板252上,使第一支撑板251和第二支撑板252实现同步振动。从而可以搅动药水溶液,更加利于工件的处理。易于想到,夹持组件还可以设置多个支撑板,从而实现多个工件的夹持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2所示,工件从上到下进出入反应槽300中并浸泡在药水溶液中进行反应,且工件在反应槽300内移动,该移动方向为工件的输送方向,为方便结构描述,本实施例中的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如图13、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反应槽300具体包括:槽体350,第一喷液组件310和第二喷液组件311,第一进水通道351,第二进水通道352,以及出水通道353。如图13、图15所示,槽体350包括槽底板354,以及围绕在槽底板354四面的各侧板,其中位于前方的为前侧板355,位于后方的为后侧板356,位于另外两侧的为左右侧板。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和所述第二喷液组件311对称设置在所述槽体350内,具体为,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喷液组件310与第二喷液组件311以工件的移动方向为轴呈镜像设置,这样第一喷液组件310和第二喷液组件311的结构相同,为方便结构描述,后续以第一喷液组件310的具体结构进行原理说明。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和所述第二喷液组件311之间间隔形成反应腔室360,反应腔室360中设置药水溶液,工件在反应腔室360中输送并进行反应。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和第二喷液组件311均包括挡板320及位于挡板320背向所述反应腔室360一侧的出水管330,所述出水管330固定设置在所述挡板320上;所述出水管330用于朝向反应腔室360内的工件喷药水溶液,使工件能充分反应。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设置在所述槽体350上,所述第二进水通道352设置在所述槽体350上,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和所述第二喷液组件311的出水管330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和第二进水通道352。所述出水通道353设置在所述槽体350下部,所述出水通道353与所述反应腔室360相连通。反应腔室360中的药水溶液从出水通道353中被吸出,使药水溶液能循环利用。

通过本方案,通过将第一喷液组件310和第二喷液组件311安装到槽体350中时,由于出水管330是固定在挡板320上的,这样只需要将挡板320进行安装固定,在拆卸时也只需拆装挡板320,这样使拆装效率提高,有利于设备的装配与维护。通过在槽体350中设置第一进水通道351和第二进水通道352,通过第一进水通道351为位于工件一侧的第一喷液组件310的出水管330供水,第二进水通道352为位于工件另一侧的第二喷液组件311进行供水,使两侧的出水管330进行独立供水,从而使喷液流量能充足且通过出水管330进行喷液更加稳定。

如图14、图15、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中,所述槽底板354下部设置有多个板体,通过多个板体把槽底板354下方的空间分成多个独立区间,从而形成第一进水通道351和第二进水通道352,及出水通道353。

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位于所述槽底板354下方,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沿工件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与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的出水管330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通道352位于所述槽底板354下方,所述第二进水通道352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间隔并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进水通道352与所述第二喷液组件311的出水管330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出水通道353位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和所述第二进水通道352之间。这样把第一进水通道351和第二进水通道352进行分开设置,当第一进水通道351和第二进水通道352分别连接外部的进水管进行单独供水时,能使出水管330中的药液喷出的流速相同并保持稳定,也能使出水管330中的药水溶液喷出的量充足。

如图15、图16所示,位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的下方连通有第一连接通道370,这样在第一进水通道351的下表面上开设通孔322,就能实现与第一连接通道370的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道37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水法兰371,通过第一进水法兰371便于与外部的进药水的管道相对接。位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352的下方连通有第二连接通道372,所述第二连接通道37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水法兰373。位于所述出水通道353的下方连通有出水连接通道374,所述出水连接通道374的一端连接有出水法兰375。所述第一进水通道351、第二进水通道352、出水通道353并排设置,这样使连接位置均朝向一侧设置,方便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进水法兰371、第二进水法兰373、出水法兰375位于所述槽体350外侧,槽体350外侧有足够的安装空间,这样便于管道的拆卸。

所述槽底板354上设置有第一进水通孔(图示中未标注),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的出水管330的下端卡嵌在所述第一进水通孔内。所述槽底板354上设置有第二进水通孔(图示中未标注),所述第二喷液组件311的出水管330的下端卡嵌在所述第二进水通孔内。在出水管330进行安装时,直接将出水管330插入到第一进水通孔或第二进水通孔内,这样就能是出水管330分别与第一进水通孔和第二进水通孔对接,从而形成固定,安装很方便。

如图14所示,所述槽底板354上设置有出水通孔361,所述出水通孔361连通所述出水通道353和所述反应腔室360。具体结构中,所述槽底板354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台357,所述限位台357位于所述反应腔室360内,所述出水通孔361设置在所述限位台357的上表面上。所述限位台357的左右两侧分别抵靠第一喷液组件310和第二喷液组件311的挡板320表面,这样在安装时,挡板320抵靠在限位台357的侧面上,能使出水管330顺利实现对接。方便安装与拆卸。

如图17所示,所述前侧板355位于所述槽体350上沿工件输送方向的一侧(前侧),所述前侧板355上开设有第一卡接槽358,所述第一卡接槽358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挡板320的一端卡嵌在所述第一卡接槽358中。通过在前侧板355上开设第一卡接槽358,使挡板320可以直接插入到第一卡接槽358中,就能实现安装,不需复杂的固定方式,方便安装与拆卸。相应的,所述后侧板356上开设有第二卡接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挡板320的另一端可以卡嵌在第二卡接槽中,使挡板320固定得更稳固。

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沿工件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邻的第一喷液组件310的挡板320上设置有用于相配拼接的斜口327。在挡板320上开设斜口327,通过斜口327进行拼接,这样不会导致拼接错位,方便拼接。而多个第一喷液组件310和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液组件311,能有效延伸工件在反应槽300中的移动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拼接,适用范围广,调整方便。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的挡板320远离所述前侧板355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380,所述固定板380沿工件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通过固定板380有效的延长了工件在反应槽300中的移动距离。增加固定板380的这段,可以是不需要对工件进行喷液的步骤上,使工件在位置进行移动,保持前期喷液后的反应状况。另外所述固定板380背向反应腔室360的一侧不需要设置出水管330,这样有空间设置各种加强板,如在左右侧板上设置多个卡接槽,通过固定板380进行卡接,从而使结构更稳定。所述后侧板356上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固定板380远离所述前侧板355的一端卡嵌在所述第二卡接槽中。

如图17所示,在所述固定板380的上端设置有溢流槽381,当反应腔室360中的液面到达上部的溢流槽381的位置时,从溢流槽381中流出且还是流入到槽体350内。这样就能防止溶液超过反应腔室360的容量而溢出。

如图18、图20所示,所述出水管330与所述挡板320之间设置有间隙340,所述出水管330上开设有多个喷液孔331,所述挡板320上开设有与所述喷液孔331位置相对应的出液孔321,所述喷液孔331的孔径小于所述出液孔321的孔径;这样到间隙340中有药水溶液时,喷液孔331中由于采用小孔径,这样喷液孔331中的水流流速急,而从出液孔321中的水流流速缓,间隙340中的溶液会从出液孔321中喷出,形成虹吸效应,这样使从出液孔321中喷出的流量是直接从出液孔321中流量的1.3-2倍。增强喷射效果。所述挡板320上开设有通孔322,所述通孔322位于所述出液孔321的下方。这样反应槽300中位于挡板320朝向工件一侧内的药水溶液可以通过通孔322流入到挡块位于出水管330的一侧,从而通过浸泡工件的药水溶液对间隙340进行填充,为虹吸作为快速补充药水。

所述通孔322的孔径大于所述出液孔321的孔径。通孔322能使药水溶液快速流动,更及时填充到所述出水管330与所述挡板320之间的间隙340中,使这样使从出液孔321中喷出的流量更稳定。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喷液孔331的孔径为:1-3mm,本实施例中具体为2mm,所述出液孔321的孔径为:4-6mm,本实施例中具体为5mm。这样使出液孔321与喷液孔331的孔径形成尺寸差,利用吸虹作用形成。所述出水管330与所述挡板320之间的间隙340距离为:2-4mm,本实施例中具体为3mm,这样保证从出液孔321中喷出的流量稳定。

如图19、图20所示,为方便工件进入到槽体350内,所述挡板320上设置有导向板323,所述导向板323位于所述挡板320的上端,所述导向板323沿所述出水管330到所述挡板320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这样导向板323为工件进入到反应槽300中导向,当工件不是正对侧板右边的反应位置时,工件的下端接触到导向板323,随着工件的下降,工件会顺着导向板323滑向侧板的右侧,这样可以实现对工件导正,使工件顺利进入到反应槽300。

如图20所示,所述挡板320上背向所述导向板323的一侧设置有倒角324。下端需要与反应槽300装配,通过设置倒角324,倒角324可以摆正挡板320的位置,方便装配。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出水管330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出水管330沿工件的输送方向并排排列,即多条出水管330沿前后方向间隔一段距离均匀的并排排列。多个所述喷液孔331沿工件的进出方向并排排列,即喷液孔331沿上下方向排列。这样使溶液喷到工件表面上时,受力均匀。且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喷液孔331的中轴线与侧板朝向工件的侧面垂直设置,所述出液孔321的中轴线与所述喷液孔331的中轴线平行或同轴设置。这样药水溶液在喷到工件上时,受力均匀。更利于工件在该工序的处理。

所述挡板32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325,所述第一固定板325位于所述挡板320背向所述工件的侧面上,多个所述出水管330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25上。具体为所述出水管330的上端密封,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25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25沿所述工件的输送方向进行延伸设置,即第一固定板325沿前后方向呈长条形设置。从而使挡板320与多个出水管330形成固定连接。这样使挡板320和出水管330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进行拆装。

所述挡板320上设置有支撑筋板326,所述所述支撑筋板326位于所述挡板320背向所述工件的侧面上,所述出水管330贯通设置在所述支撑筋板326上。所述支撑筋板326可以设置多个,多个支撑筋板326沿上下方向并排间隔排列。支撑筋板326对出水管330进行支撑,保证挡板320和出水管330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更稳定。且通过支撑筋板326的支撑,保证所述出水管330与所述挡板320之间设置的间隙340均能保持一样的间隙340距离。

在使用时,通过将出水管330插入到出水通道353,把出水通道353中的水输送到出水管330中。

如图21所示,在反应过程中,需要给药水溶液输入气体,如氧气,因此,所述第一喷液组件310的挡板320背向所述反应腔室360的一侧设置有气管390,所述气管390上开设有气孔(图示中未标注),通过所述气孔朝向槽体350内通气,由于挡板320背向反应腔室360的一侧与反应腔室360是连通的,气体也能随药水溶液进入到反应腔室360中。

如图21、图22所示,所述气管390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管391,以及连接第一气管391并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气管392,第二气管392位于所述槽体350内的底部,所述第二气管392上开设多个气孔,多个气孔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这样使溶液能与氧气混合均匀。所述第一气管391上开设有上孔393,所述上孔393位于第一固定板325的上方,超出于反应腔室360。这样在通气时,气体能从上孔393中溢出,从而能目视通气,很方便检测上是否通气。另外在上孔393的外沿设置挡套394,所述挡套394的开口方向向下。这样能把溢出的气体导向下方。避免对观察者直接冲击。

如图17所示,另外,本反应槽300中,沿左右方向设置有两组第一喷液组件310,以及对应的两组第二喷液组件311,从而形成两条反应腔室360。这样第一进水通道351,第二进水通道352,以及出水通道353均设置有两个。位于中间相邻的第一进水通道351和第二进水通道352可单独设置,也可合并成同一通道,即合并通道,但合并后合并通道的容积为单独设置的第一通道的两倍大,且合并通道上连接有两条进水通道,每条进水通道与单独的第一进水通道351或第二进水通道352的横截面的面积一样。

如图21、图22所示,中间相邻的第一喷液组件310和第二喷液组件311之间设置有压板382,所述压板38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前侧板355和后侧板356上,压板382在下表面抵靠导向板的上边沿,对挡板的上移进行限位。所述压板382上设置压台383,所述压台383的左右两侧面抵靠所述导向板边缘,对导向板进行限位,这样通过压台383对中间相邻的第一喷液组件310和第二喷液组件311进行限位,使结构固定更稳定。

在所述出水法兰375上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器,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泵体,泵体将反应腔室360中的药水溶液抽出,并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药水被吸出后再送入到加热器或冷却器,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相应的加热或冷却处理。经过加热或冷却处理后的药水溶液再通过第一进水通道351和第二进水通道352进入到反应槽300中,实现循环利用。

所述用于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的生产线还包括走道机构(图示中未画出),所述走道机构用于工作人员通行,所述走道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应槽背向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走道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行走通道以及上下台阶,这样方便工作人员监控反应状态,以及操作设备。

综上所述:通过传输机构连接飞靶机构,传输机构可为飞靶机构的移动架提供驱动力,从而通过移动架的滑移带动飞靶机构的悬臂部在第一固定导轨上滑移,活动导轨可上下移动,从而使活动导轨与第一固定导轨可以脱离或对接。当飞靶机构需要上下移动时,悬臂部滑移到活动导轨的位置,活动导轨进行下移,与第一固定导轨脱离,活动导轨带动飞靶机构下移时,飞靶机构的移动架继续滑移,从而悬臂部可以在活动导轨上继续滑移,此时飞靶机构夹持工件在反应槽中进行反应加工,工件跟随飞靶机构的移动而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当飞靶机构需要上升时,活动导轨进行上升,活动导轨与第一固定导轨对接,第一固定导轨继续为悬臂部的移动进行导向,到当下一工序的活动导轨位置时,活动导轨又可驱动飞靶机构下移,从而使工件下降到反应槽中。这样可以通过一个活动导轨控制一个工序,这样在传输机构的一个转动周期内,可以连续的进行多道工序,从而使工件能连续在不同的药水中处理。实现自动连续的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本生产线可以对产品实现除胶渣、沉铜、电镀及化学沉镍金等工艺生产。还可以用于输送、清洗等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