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陪伴式双控全自动按摩轮椅车

一种陪伴式双控全自动按摩轮椅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陪伴式双控全自动按摩轮椅车,包括轮椅本体,位于轮椅本体的扶手上设置有用于操控轮椅运行的操控装置一;位于轮椅本体的扶手推杆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陪同人员操控的操控装置二,实现双控功能;位于轮椅本体的侧壁固定有可拆卸的太阳伞;轮椅本体上的脚踏板通过连杆与坐垫的底座连接,所述的连杆上安装有作用于使用者腿部的按摩装置,所述的按摩装置设置有3个按摩模式;3个按摩模式分别为:第一个按摩模式为针对腿部的经络进行轻轻的按压;第二个按摩模式为一边按压一边敲击腿部的穴位;第三个按摩模式为对腿部进行轻轻的搓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749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淮阴工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67862.7

  • 申请日2020-12-14

  • 分类号A61G5/00(20060101);A61G5/02(20060101);A61G5/10(20060101);A61G5/12(20060101);A61H7/00(20060101);A61H39/04(20060101);A61H2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23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邹文玉

  • 地址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枚乘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3:2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陪伴式双控全自动按摩轮椅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轮椅,采用的是旁人辅助推行,高端的是电力驱动,在使用者的扶手位置有摇杆控制器,部分双人款在轮椅后面加装有一个座椅。但是绝大多数轮椅使用者均为老人,神志不清乃至无法进行自主操作,辅助者在侍候老人一段路程之后往往会汗流浃背,如果是在夏天更是无处乘凉,暴露在烈日下,不便于随时停歇。并且对轮椅使用者的舒适度有欠缺,不适宜长期乘坐轮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陪伴式双控全自动按摩轮椅车,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陪伴式双控全自动按摩轮椅车,包括轮椅本体,位于轮椅本体的扶手上设置有用于操控轮椅运行的操控装置一;位于轮椅本体的扶手推杆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陪同人员操控的操控装置二,实现双控功能;位于轮椅本体的侧壁固定有可拆卸的折叠太阳伞;轮椅本体上的脚踏板通过连杆与坐垫的底座连接,所述的连杆上安装有作用于使用者腿部的按摩装置,所述的按摩装置设置有3个按摩模式;3个按摩模式分别为:第一个按摩模式为针对腿部的经络进行轻轻的按压;第二个按摩模式为一边按压一边敲击腿部的穴位;第三个按摩模式为对腿部进行轻轻的搓揉。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装置一和操控装置二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通过对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电机和按摩装置工作;

所述的操控装置一和操控装置二分别包括用于控制轮椅电源的启动按钮,用于控制按摩装置上按摩模式的模式选择按钮,用于控制轮椅前进或后退或转向的操纵杆,用于控制刹车的刹车轮胎抱死控制按钮,用于控制轮椅运行模式的省电模式按钮;按下所述的省电模式按钮后,当人力推动时,只需微弱电力助力即可行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装置二采用嵌入式结构;位于扶手推杆的一侧,在轮椅本体的靠背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控制装置二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折叠太阳伞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一侧的伞箱,以及收纳在伞箱内的伞撑杆和折叠式伞棚;所述的伞撑杆设置有多段,每一段伞撑杆之间通过转轴和紧固螺母铰接,通过拧紧或拧松转轴上的螺母控制伞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或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伞箱包括用于收纳折叠太阳伞的伞盒,伞盒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太阳伞撑起时,固定太阳伞底部的固定槽;伞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前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所述连杆的顶部设置有作用于转轴的通孔,连杆套设在转轴上可绕转轴转动;从而可以调节踏板的位置;

位于连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按摩装置的连接孔,所述的按摩装置可拆卸固定于连接孔处;所述的按摩装置内,与使用者腿部连接处安装有用于按摩的凸起部和机械手;

所述的脚踏板通过铰链与连杆的底部进行铰接,可以根据需求收起或放下脚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后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所述靠背的底部设置有作用于转轴的通孔,靠背套设在转轴上可绕转轴转动;从而可以调节靠背的位置;位于靠背的中部设置有作用于使用者背部的靠垫,位于靠背的上侧设置有作用于使用者头部的靠枕。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扶手和右扶手,位于左扶手和右扶手之间设置有安全带;便于对使用者进行限位,避免使用者从轮椅上跌落;

位于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坐垫,坐垫较软,可缓解底座的硬度对使用者的损伤;同时,坐垫起到减震的作用,让使用者坐的更加的舒适;

位于底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操控装置一、操控装置二按摩装置和电机连接;

位于底座下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车轮的上侧固定有挡泥板,车轮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车轮上设置有防溜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后侧通过连接架安装有用于陪同人员休息的后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后踏板,后踏板上固定安装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水平向伸缩杆,水平向伸缩杆末端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纵向伸缩杆,纵向伸缩杆的顶部与后座固定连接;

位于后座的前侧,在水平向伸缩杆中部的两侧固定有作用于陪同人员的踏板,在后踏板上设置有作用于踏板,并与踏板外形相匹配的收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前侧的底部设置有前滚轮,所述水平向伸缩杆末端的底面设置有后滚轮,所述前滚轮和后滚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陪伴式双控全自动按摩轮椅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扶手推杆位置处,用于陪同人员操控的操控装置二实现双控功能,让陪同者和使用者都可以对轮椅进行控制操作;另外,可拆卸太阳伞的设置,可以在有需求的时候将其安装在轮椅上携带外出,在有需求的时候将其打开撑起进行乘凉;或在有需求时,将太阳伞撑开安装在轮椅上进行遮阳。再者,按摩装置的设置可有效的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摩,增加使用者腿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使用者的身体康复。

(2)本技术方案设置的按摩装置拥有3个模式,第一个按摩模式,主要是针对腿部来进行轻轻的按压,这种按压方式非常关键,要随着经络来进行,腿部连接着大脑和心脏有密切的关系,这样可以平衡人体各个部位的健康;第二个按摩模式,是利用一边按摩一边敲击腿部穴位的方式来改善气血不足的问题;第三个按摩模式,是通过搓揉的形式来进行按摩,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让腿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3)本技术方案设置的后座,可以根据需求收起或展开,当收起时,可以先收纵向伸缩杆,再将其收起至底座的下方。如此,在陪同者需要推行轮椅时,后座不会妨碍陪同者推着轮椅行走;可收缩的后座,还能在陪同者累时将其展开进行休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轮椅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轮椅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轮椅的仰视图。

图5本发明中操控装置二与靠背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连杆与按摩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伞箱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左扶手、3-右扶手、41-操控装置一、42-操控装置二、421-操纵杆、422-模式选择按钮、423-启动按钮、424-省电模式按钮、425-刹车轮胎抱死控制按钮、5-坐垫、6-连杆、7-脚踏板、8-按摩装置、9-靠背、91-靠垫、92-靠背调节杆、93-扶手推杆、10-靠枕、11-连接架、12-车轮、121-挡泥板、122-减震装置、123-防溜车装置、13-后踏板、131-收纳槽、14-后座、141-水平向伸缩杆、142-踏板、143-纵向伸缩杆、15-前滚轮、16-后滚轮、17-折叠太阳伞、171-伞箱、1711-伞盒、1712-固定槽、1713-盒盖、172-伞撑杆、173-伞棚、18-控制器、19-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陪伴式双控全自动按摩轮椅车,包括轮椅本体,轮椅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底座1。

在底座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扶手2和右扶手3,位于左扶手2和右扶手3之间设置有安全带;便于对使用者进行限位,避免使用者从轮椅上跌落。在左扶手2或右扶手3上设置有用于操控轮椅运行的操控装置一41。

位于底座2的顶面设置有坐垫5,坐垫5较软,可缓解底座1的硬度对使用者的损伤;同时,坐垫5起到减震的作用,让使用者坐的更加的舒适。

轮椅本体上的脚踏板7通过连杆6与坐垫5下方的底座1连接,所述的连杆6上安装有作用于使用者腿部的按摩装置8。

位于底座1前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连杆6,连杆6的底部安装有作用于使用者放置脚部的脚踏板7。连杆6的顶部设置有作用于转轴的通孔,连杆6套设在转轴上可绕转轴转动;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脚踏板7的位置;脚踏板7通过铰链与连杆6的底部进行铰接,可以根据需求收起或放下脚踏板7。

位于连杆6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按摩装置8的连接孔,按摩装置8可拆卸固定于连接孔处;所述的按摩装置8内,与使用者腿部连接处安装有用于按摩的凸起部和机械手;所述的按摩装置8设置有3个按摩模式;3个按摩模式分别为:第一个按摩模式为针对腿部的经络进行轻轻的按压,按摩装置随着人体腿部的经络进行按压,腿部的经络与中枢神经有密切的关系,这样可以平衡人体各个部位的健康;第二个按摩模式为一边按压一边敲击腿部的穴位,是利用一边按摩一边敲击腿部穴位的方式来改善气血不足的问题;第三个按摩模式为对腿部进行轻轻的搓揉,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让腿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位于底座1后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靠背9的底部设置有作用于转轴的通孔,靠背9套设在转轴上可绕转轴转动,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靠背9的角度,靠背9可调整至水平位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平躺在轮椅上。在靠背的顶部设置有扶手推杆93,当轮椅放平后,陪同者可以使用该扶手推杆进行推动轮椅。位于靠背9的中部设置有作用于使用者背部的靠垫91,让使用者使用时更加的舒适;位于靠背9的上侧设置有作用于使用者头部的靠枕10,使用者的头部靠在靠枕10上,可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位于靠背9的后侧同样设置有扶手推杆93,所述的靠背9上,在扶手推杆93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陪同人员操控的操控装置二42,实现双控功能。控制装置二42采用嵌入式结构;位于扶手推杆93的一侧,在轮椅本体的靠背9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控制装置二42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凹槽内。

操控装置一41和操控装置二4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通过对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电机和按摩装置工作。操控装置一41和操控装置二42分别包括用于控制轮椅电源19的启动按钮423,用于控制按摩装置8上按摩模式的模式选择按钮422,用于控制轮椅前进或后退或转向的操纵杆421,用于控制刹车的刹车轮胎抱死控制按钮425,用于控制轮椅运行模式的省电模式按钮424;按下所述的省电模式按钮424后,当人力推动时,只需微弱电力助力即可行动。

位于底座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池19和控制器18;控制器18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池19、操控装置一41、操控装置二42、按摩装置8和电机连接。

位于底座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衔接底座1,车轮12,滚轮和后踏板13的连接架11;在连接架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12,车轮12的上侧固定有挡泥板121,用于挡住后车轮因行动带起的泥沙、水,防止沾到身上。车轮1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122,车轮12上设置有防溜车装置123。(挡泥板、减震装置和防溜车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本实施例并未对其做任何改进,此处不再多做重复的阐述)。

位于轮椅本体的一侧固定有可拆卸的折叠太阳伞17;折叠太阳伞17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伞箱171,以及收纳在伞箱171内的伞撑杆172和折叠式伞棚173。伞箱171包括用于收纳伞撑杆172和折叠式伞棚173的伞盒1711,伞盒17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太阳伞撑起时,固定太阳伞底部的固定槽1712;伞盒1711的顶部设置有盒盖1713;伞撑杆172设置有多段,每一段伞撑杆172之间通过转轴和紧固螺母铰接,通过拧紧或拧松转轴上的螺母控制伞撑杆172之间固定或转动。

位于底座1的后侧通过连接架11安装有用于陪同人员休息的后座14。在连接架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后踏板13,后踏板13上固定安装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水平向伸缩杆141,水平向伸缩杆141末端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纵向伸缩杆143,纵向伸缩杆143的顶部与后座14固定连接;使得后座14可以根据需求收起或展开,当收起时,可以先收纵向伸缩杆,再将其收起至底座的下方。如此,既不会妨碍陪同者推着轮椅行走,还能在陪同者累时将其展开进行休息。

位于后座14的前侧,在水平向伸缩杆141中部的两侧固定有作用于陪同人员的踏板,在后踏板上设置有作用于踏板,并与踏板外形相匹配的收纳槽142。踏板142的设置,可以让陪同者在休息时进行放脚,增加陪同者在休息时的舒适度。

连接架11前侧的底部设置有前滚轮15,所述水平向伸缩杆141末端的底面设置有后滚轮16,所述前滚轮15和后滚轮16上设置有刹车装置;进一步的增加轮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