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冷库多点控温方法、装置及冷库

一种冷库多点控温方法、装置及冷库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库多点控温方法、装置及冷库。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测冷库内存储的所有物品的温度;在监测到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温度出现异常时,定位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控制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其中,预设有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通过本发明,利用多点温度测量,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合理调节各冷风机的运行,保证了冷库内的温度均衡,保障了储藏物品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冷库电能的损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653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87972.7

  • 申请日2020-12-28

  • 分类号F25D29/00(20060101);F25D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23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潇雅;廉振保

  • 地址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六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8: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库多点控温方法、装置及冷库。

背景技术

冷库一直以来作为传统的耗能大户影响着城市的能耗。如果冷库没有合理的控温策略,将会对电力等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现有的技术对于具有多个制冷机组的较大的冷库,不能准确地控制冷库的温度使其保持恒定。

冷库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范围有限,在大型冷库不能准确控制冷库温度的恒定,且冷库内温度数据传输效率低、布线繁琐。如果冷库内温度不均衡极易造成冷库内部所储存的物品损坏和电能损耗,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解决目前在多个制冷机组同时工作的情况下,冷库如何能够保证恒定温度这一问题,对于民生大计至关重要。

针对现有技术中具有多个制冷机组的冷库无法实现定点温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冷库多点控温方法、装置及冷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多个制冷机组的冷库无法实现定点温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库多点控温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监测冷库内存储的所有物品的温度;在监测到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温度出现异常时,定位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控制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其中,预设有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监测冷库内存储的所有物品的温度,包括: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物品的温度,通过电子标签收集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物品的温度;其中,每个物品上安装有对应的电子标签和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标签阅读器接收每个电子标签上报的每个物品的温度;其中,所述冷库的外机上集成有所述标签阅读器。

进一步地,在监测到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温度出现异常时,定位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包括:判断每个物品的温度是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如果物品的温度未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则确定该物品出现温度异常;通过出现温度异常的物品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ID,确定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

进一步地,控制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包括:根据预设的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确定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所对应的冷风机;如果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高值,则调高所述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直至该物品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如果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低值,则调低所述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直至该物品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

进一步地,调高所述冷风机的风机档位,包括:计算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高值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风机档位的调整值;根据所述调整值调高冷风机的风机档位;调低所述冷风机的风机档位,包括:计算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低值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风机档位的调整值;根据所述调整值调低冷风机的风机档位。

进一步地,控制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间隔预设时长后,监测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是否恢复到预设温度范围;如果未恢复,则根据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确定候补冷风机;控制所述候补冷风机的风口对准温度异常的物品,以进行温度补偿操作。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确定候补冷风机,包括:确认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的编号;基于所述编号以及冷库的冷风机分布图,确定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的左邻冷风机和/或右邻冷风机,以及对面冷风机;将所述左邻冷风机和/或所述右邻冷风机,以及所述对面冷风机中处于待机状态的冷风机,确定为候补冷风机。

进一步地,控制所述候补冷风机的风口对准温度异常的物品,包括:

如果所述候补冷风机是左邻冷风机或右邻冷风机,则按照第一公式计算风口调整角度,根据该风口调整角度调整所述左邻冷风机或所述右邻冷风机,与其所在冷库侧壁的夹角;

如果所述候补冷风机是对面冷风机,则按照第二公式计算风口调整角度,根据该风口调整角度调整所述对面冷风机与其所在冷库侧壁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公式是:

其中,α是所述风口调整角度,a是所述左邻冷风机或所述右邻冷风机,与所述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b是所述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与所述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c是所述左邻冷风机或所述右邻冷风机,与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之间的直线距离。

所述第二公式是:

其中,d是所述对面冷风机与其右邻冷风机之间的直线距离,e是所述对面冷风机与所述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f是所述对面冷风机的右邻冷风机与所述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的冷库多点控温方法的冷库,其中,所述冷库包括: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库所存储的物品上,用于采集物品的温度;电子标签,安装在冷库所存储的物品上,用于收集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物品的温度,并发送至标签阅读器;所述标签阅读器,集成在所述冷库的外机上,用于接收所有物品的温度;控制器,集成在所述冷库的外机上,用于监测是否存在温度异常的物品,如果有,则定位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控制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其中,预设有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的冷库多点控温方法的冷库多点控温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冷库内存储的所有物品的温度;定位模块,用于在监测到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温度出现异常时,定位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其中,预设有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每个物品的温度是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如果物品的温度未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则确定该物品出现温度异常;通过出现温度异常的物品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ID,确定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确定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所对应的冷风机;如果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高值,则调高所述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直至该物品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如果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低值,则调低所述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直至该物品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多点温度测量,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合理调节各制冷机组(冷风机)的运行,保证了冷库内的温度均衡,保障了储藏物品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冷库电能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多点控温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的多点控温策略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多点控温技术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的多点控温策略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多点控温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多点控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监测冷库内存储的所有物品的温度;

步骤S102,在监测到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温度出现异常时,定位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

步骤S103,控制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其中,预设有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利用多点温度测量,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合理调节各冷风机的运行,保证了冷库内的温度均衡,保障了储藏物品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冷库电能的损耗。

在监测冷库内存储的所有物品的温度时,具体地,是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物品的温度,通过电子标签收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物品的温度;其中,每个物品上安装有对应的电子标签和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然后,通过标签阅读器接收每个电子标签上报的每个物品的温度;其中,集成在冷库的外机上集成有标签阅读器。标签阅读器并不仅限于集成在冷库的外机上,还可以集成在冷库的冷风机上。

本实施例采用电子标签(例如RFID电子标签)可大批量存储读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物品的温度,保证了温度数据的高效传输,减少了繁琐的布线。标签阅读器对安置于每个物品上的电子标签保存的温度信息进行收集,从而有助于后续合理调节各冷风机的运行,有效保证冷库内的温度均衡。

在监测到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温度出现异常时,具体是通过判断每个物品的温度是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如果物品的温度未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则确定该物品出现温度异常。通过出现温度异常的物品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ID,确定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基于此,能够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从而合理调节相应冷风机的运行。

由于冷库内各个冷风机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预设冷库不同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在确定物品位置后,物品位置即冷库的位置,根据预设的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确定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所对应的冷风机。如果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高值,则调高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直至该物品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如果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低值,则调低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直至该物品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基于此,能够及时根据物品的位置以及温度,调整相应的冷风机的运行。从而实现对冷库内冷风机的精准控制,不需要对所有冷风机实现整体控制,只需要调整出现温度异常的物品附近的冷风机即可,从而较少冷库的能耗。

对于如何调高冷风机的风机档位,具体地,计算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高值的差值;根据差值确定风机档位的调整值;根据调整值调高冷风机的风机档位。同样地,调低冷风机的风机档位,具体包括:计算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低值的差值;根据差值确定风机档位的调整值;根据调整值调低冷风机的风机档位。即,可以预设温度的差值与档位的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例如差值越大,档位的调整值越大。基于此,能够更加精准的实现冷风机的温度补偿,更加高效的调整冷库定点温度以影响物品表面的温度。

通过温度异常的物品附近的冷风机,对物品进行温度补偿操作之后,为了保证物品表面温度的稳定,可以在间隔预设时长后,监测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是否恢复到预设温度范围;如果未恢复,则根据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确定候补冷风机;控制候补冷风机的风口对准温度异常的物品,以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即,如果通过温度异常的物品附近的冷风机,对物品进行温度补偿操作之后,物品温度依旧异常,不能很快恢复到合适的温度区间,那么可以进一步采取温度补偿操作,从而在较快时间内将物品温度恢复正常,利于物品的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确定候补冷风机,可以通过以下优选实施方式实现:确认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的编号;基于编号以及冷库的冷风机分布图,确定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的左邻冷风机和/或右邻冷风机,以及对面冷风机;将左邻冷风机和/或右邻冷风机,以及对面冷风机中处于待机状态的冷风机,确定为候补冷风机。

1)如果候补冷风机是左邻冷风机或右邻冷风机,则按照第一公式计算风口调整角度,根据该风口调整角度调整左邻冷风机或右邻冷风机,与其所在冷库侧壁的夹角。

上述第一公式是:

其中,α是风口调整角度,a是左邻冷风机或右邻冷风机,与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b是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与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c是左邻冷风机或右邻冷风机,与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之间的直线距离。

对于直线距离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v表示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表示从标签阅读器发射数据请求到接收到电子标签反馈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其中,冷风机(左邻冷风机或右邻冷风机)上设置有标签阅读器,物品上设置有电子标签。

同样地,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与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b也可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而对于左邻冷风机或右邻冷风机,与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之间的直线距离c,由于冷库内所有冷风机的位置是固定的,那么相邻两个冷风机的直线距离,可以精确为相邻两个冷风机上标签阅读器的直线距离,可以提前测量或设置,并提前存储。在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时,通过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的编号便可获知其与相邻冷风机的直线距离。

2)如果候补冷风机是对面冷风机,则按照第二公式计算风口调整角度,根据该风口调整角度调整对面冷风机与其所在冷库侧壁的夹角。

上述第二公式是:

其中,d是对面冷风机与其右邻冷风机之间的直线距离,e是对面冷风机与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f是对面冷风机的右邻冷风机与物品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上述第二公式中涉及到的三个直线距离,可以采用与第一公式中的直线距离的同样的计算方式计算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夹角有可能是锐角也有可能是钝角,相对于物品位置而言,如果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和候补冷风机均位于物品位置的同一侧,则上述夹角是钝角;如果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和候补冷风机分别位于物品位置的两侧,则上述夹角是锐角。

本实施例利用多点温度测量,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合理调节各冷风机的运行(采用递进的两种温度补偿操作),保证了冷库内的温度均衡,保障了储藏物品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冷库电能的损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库,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介绍的冷库多点控温方法。冷库包括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库所存储的物品上,用于采集物品的温度。电子标签,安装在冷库所存储的物品上,用于收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物品的温度,并发送至标签阅读器。标签阅读器,集成在冷库的外机上,用于接收所有物品的温度。控制器,集成在冷库的外机上,用于监测是否存在温度异常的物品,如果有,则定位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控制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其中,预设有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利用多点温度测量,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合理调节各冷风机的运行,保证了冷库内的温度均衡,保障了储藏物品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冷库电能的损耗。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的多点控温策略示意图,如图2所示,冷库本体1内部安装用于冷库制冷的冷风机2、冷风机3、冷风机4、冷风机7、冷风机11和冷风机15(图2仅以6个冷风机为例进行示意说明),它们分别安装在冷库的不同位置。在冷库本体1外面安装外机5,在外机5上安装控制器6,控制器6内部集成了标签阅读器(也称为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用于获取各电子标签(也称为RF电子标签)储存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物品表面实时温度。在冷库本体1内摆放物品8、物品12和物品18,其中在物品8上安装温度传感器9和RF电子标签10,在物品12上安装温度传感器13和RF电子标签14,在物品18上安装温度传感器16和RF电子标签17。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可以在物品表面安装多个,不仅限于一个。如果一个物品表面安装了多个温度传感器,则将多个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物品的温度。RF电子标签能够高效大批量的收集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数据,并快速将其反馈到控制器6,为冷库内温度均衡调节提供依据。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多点控温技术原理图,如图3所示,以冷库本体1的底面为平面,以该平面的左下角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O-XY。在直角坐标系O-XY中,A、B、C和D点分别对应图2中的冷风机15、冷风机11、冷风机2和冷风机3。在直角坐标系O-XY中,OG表示冷藏库本体1的宽度,OA表示冷风机15到冷藏库本体1左下角的距离,AB表示冷风机15和冷风机11之间的安装距离,GC表示冷风机2到冷藏库本体1左上角的距离,CD表示冷风机2和冷风机3之间的安装距离,以上所述距离皆可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并提前存储。在冷藏库本体1内摆放的物品18对应图3中O-XY直角坐标系内为P点。

在一种情况下,假设图2中的物品18的储存温度发生异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温度降至目标温度时,仅开启物品18附近的冷风机15已经不能满足迅速降低温度的要求,此时需要通过冷风机15的主板向周围处于待机状态的冷风机11、冷风机2和冷风机3发送温度补偿请求,冷风机11、冷风机2和冷风机3根据冷风机15反馈的安装在物品18上RF电子标签17的ID号判断物品18的具体位置,自动将冷风机的风口旋转对应的角度转向物品18,对其进行温度补偿,从而在短时间内将物品18温度降至合理的存储温度范围。

在直角坐标系O-XY中,AP的距离a可通过安装在冷风机15上的标签阅读器获取RF电子标签17的温度数据时间得到。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1)中,a表示AP的距离,v表示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速,约为3×108m/s,t表示安装在冷风机15上的标签阅读器从发射数据请求开始到接收到RF电子标签17反馈数据所共用的时间。同理,可求出BP的距离b,CP的距离e和DP的距离f。

在ΔABP中,可求出∠α的值,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2)中,a表示AP的距离,b表示BP的距离,a和b的值可通过式(1)计算得到,c表示冷风机15和冷风机11之间的安装距离,通过实际测量可知。同理,可求出ΔABP中∠θ的值,ΔCDP中∠β和∠γ的值。

根据式(2)中计算得到的角度,控制器自动将冷风机的风口旋转对应的角度转向存储物,对存储物进行定向制冷,以实现温度补偿。

在另一种情况下,假设图2中的物品12的储存温度发生异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温度降至目标温度时,仅开启物品12附近的冷风机11已经不能满足迅速降低温度的要求,此时需要通过冷风机11的主板向周围处于待机状态的冷风机15、冷风机7、冷风机2、冷风机3和冷风机4发送温度补偿请求,接收到温度补偿请求的冷风机根据冷风机11反馈的安装在物品12上RF电子标签14的ID号,判断物品12的具体位置,自动将风口旋转对应的角度转向物品12,对其进行温度补偿,从而在短时间内将物品12温度降至目标温度。冷风机风口旋转原理可参考图3的介绍。

在另一种情况下,假设图2中的物品8的储存温度发生异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温度降至目标温度时,仅开启物品8附近的冷风机7已经不能满足迅速降低温度的要求,此时需要通过冷风机7的主板向周围处于待机状态的冷风机11、冷风机3和冷风机4发送温度补偿请求,冷风机11、冷风机3和冷风机4根据冷风机7反馈的安装在物品8上RF电子标签10的ID号,判断物品8的具体位置,自动将风口旋转对应的角度转向物品8,对其进行温度补偿,从而在短时间内将物品8温度降至目标温度。冷风机风口旋转原理可参考图3的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温度异常的物品采用温度补偿操作(调节风机档位)在规定时间内不能降温至合理温度,则可开启物品附近的多个冷风机,调节冷风机的风口对该物品进行进一步的温度补偿,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冷风机的风口可以在任意角度调节。

实施例3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库的多点控温策略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设置冷库的预设温度范围,具体地,可以通过控制器为冷库设定较为理想的适合储存物品的冷库温度值和误差范围,基于该冷库温度值和误差范围便得到预设温度范围。

步骤S402,监测各个物品上的RF电子标签所收集的温度数据。

步骤S403,判断RF电子标签的温度数据是否出现温度异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04,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402。

具体地,集成在控制器内部的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利用天线发出电磁波,在冷库本体周围形成磁场,安装在物品上的RF电子标签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被激活,将内部存储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温度数据转换为电磁波,通过RF电子标签内部天线发送给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通过编解码将电磁波转换成各个物品的温度。

步骤S404,根据出现温度异常的物品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的ID,定位异常点,即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

步骤S405,调控异常点的温度。

步骤S406,判断异常点的物品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07,如果否,则表明异常点的物品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则执行步骤S409。

步骤S407,确定需要降低异常点的物品的温度。

步骤S408,调高异常点的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402。

步骤S409,确定需要升高异常点的物品的温度。

步骤S410,调低异常点的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402。

在本实施例中,当发现RF电子标签返回的温度数据有异常时,通过判断各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的ID,能够精确定位温度异常位置,再进一步判断异常温度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大值或者小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小值,从而控制相应位置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以此来保证冷库内温度的均衡,同时也保障了储藏物品的质量。

例如:控制器6获得的RF电子标签17反馈的物品温度不在预设温度范围内,则可判定物品18的储存温度发生异常,再进一步检索RF电子标签17中返回异常温度的传感器ID,可知温度传感器16处的温度异常,此时即可控制温度传感器16附近的冷风机15对物品18进行温度补偿。如果异常温度小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则采取升温策略,调低冷风机15的风机档位,如果温度大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则采取降温策略,调高冷风机15的风机档位,最终使物品18周围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

本实施例的以上策略采用RF电子标签提高了温度数据的传输效率,极大的缩短了控温的反应时间。通过合理调节各冷风机运行,保证了冷库内温度的均衡,保障了储藏物品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冷库电能的损耗。

实施例4

对应于图1介绍的冷库多点控温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库多点控温装置,如图5所示的冷库多点控温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10,用于监测冷库内存储的所有物品的温度;

定位模块20,用于在监测到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温度出现异常时,定位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

处理模块30,用于控制物品位置对应的冷风机进行温度补偿操作;其中,预设有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利用多点温度测量,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合理调节各冷风机的运行,保证了冷库内的温度均衡,保障了储藏物品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冷库电能的损耗。

为了能够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定位模块20,具体用于判断每个物品的温度是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如果物品的温度未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则确定该物品出现温度异常;通过出现温度异常的物品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ID,确定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基于此,能够合理调节相应冷风机的运行。

在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之后,为了实现对冷库内冷风机的精准控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处理模块30,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物品位置与冷风机的对应关系,确定温度异常的物品位置所对应的冷风机;如果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高值,则调高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直至该物品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如果温度异常的物品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最低值,则调低冷风机的风机档位,直至该物品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基于此,能够及时根据物品的位置以及温度,调整相应的冷风机的运行。从而实现对冷库内冷风机的精准控制,不需要对所有冷风机实现整体控制,只需要调整出现温度异常的物品附近的冷风机即可,从而较少冷库的能耗。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冷库多点控温方法。

上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