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定位针和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

定位针和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

摘要

本发明属于骨科医学手术领域,提供一种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用定位针及使用该定位针的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所述定位针上设置有针把、针体,所述针把后部呈弧形,所述针把上开设有环形卡接槽和卡接槽前侧的卡接部,在所述针体远离针把的一端设有圆锥形针尖,所述针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突起、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第二突起之间还设有避空段,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卡接部相接,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针体相接。以及一种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所述固定把持器与定位针固定锁定为一整体,所述固定把持器通过提拉环固定或释放定位针。提高椎弓根螺钉定位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并优化婴幼儿椎弓根螺钉置入流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79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98521.7

  • 发明设计人 徐薇;仉建国;王惠珍;王升儒;

    申请日2020-10-14

  • 分类号A61B17/70(20060101);A61B17/86(20060101);A61B17/8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87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春成

  • 地址 100730 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医学手术领域,具体涉及定位针和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

背景技术

脊柱内固定系统可以为脊柱矫形等操作提供把持力并帮助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至关重要。椎弓根螺钉装置可以提供强大的三维把持力,是目前最常用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脊柱外科减压固定手术、畸形矫正手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椎弓根螺钉需要穿过椎弓根向前到达椎体前方,毗邻重要结构:椎弓根周围存在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结构,而脊柱前外侧存在大血管等重要结构,椎弓根螺钉位置不佳可导致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灾难性后果,严重时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使用小于椎弓根螺钉直径的开路器制备好钉道之后,置入定位针,并使用X线进行透视定位,根据透视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钉道。

椎弓根螺钉系统在成人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经成熟,但是在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历史较短。有学者研究即在1-2岁的患儿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对脊柱的发育影响很小,不会导致椎管狭窄、神经受压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的进步以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婴幼儿中的应用,婴幼儿脊柱外科手术例如脊柱畸形矫正手术、脊柱滑脱复位手术等开展的越来越多。但婴幼儿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仍为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常见的有椎弓根骨折、螺钉松动、拔出等,导致固定失败甚至神经结构受压,需要再次手术调整甚至延长固定节段。主要原因为婴幼儿椎弓根发育小,骨质差,对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要求极高。目前婴幼儿脊柱外科手术采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技术流程与成人相同,传统椎弓根螺钉置入流程为皮质开口、开路器制备椎弓根螺钉通道、定位针置入透视定位以及螺钉置入。这一过程在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婴幼儿椎弓根细小,一旦开路器制备椎弓根螺钉通道失误,无法进行调整;传统定位针过粗过长,采用空心注射器针头则可能存在针头断裂、失血量增加等问题。而采用该技术流程对婴幼儿来说存在一定的问题:1、与青少年以及成人不同,婴幼儿童椎弓根非常细小,骨质发育期差,而且钉道长度短,通常只有一次置钉机会,如果螺钉位置不佳,损坏椎弓根四壁,很难进行调整,导致固定融合节段延长,影响患儿脊柱的发育和运动功能;2、在使用开路器准备钉道时已经通过了椎弓根全程,如果已经造成椎弓根壁破损,很难进行调整、补救;3、传统椎弓根定位器对儿童而言直径以及长度均不合适,临床工作中使用20ml注射器针头(直径1.6mm)进行定位,裁剪长度为20mm后作为定位器使用,但存在问题:1)注射器针头为空心,强度不佳,存在断裂在体内的风险;2)钉道周围为松质骨,出血多,在透视定位过程中使用比开路器直径小的空心针头可导致从针头周围以及内芯失血,婴幼儿血容量少,对手术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输血几率;3)裁剪后的注射器针头长约20mm,已经通过椎弓根全程,如果位置不佳,很难进行调整,可能导致椎弓根螺钉把持力下降甚至置入失败。

针对目前婴幼儿脊柱外科手术中椎弓根螺钉存在的问题,需要椎弓根螺钉定位器在婴幼儿患者中应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定位针和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提高椎弓根螺钉定位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优化婴幼儿椎弓根螺钉置入流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用定位针,其特征在于,定位针上依次设置有针把、针体,所述针把后部呈弧形,所述针把上开设有环形卡接槽和卡接槽前侧的卡接部,在所述针体远离针把的一端设有圆锥形针尖,在所述针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突起、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第二突起之间还设有避空段,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卡接部相接,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针体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针为实心定位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针为钴铬钼合金定位针或316不锈钢定位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针总长度为38-40mm,所述针体直径为1.2-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起为圆柱形突起,所述第二突起为圆柱形突起或球形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起直径或第二突起直径均大于针体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形针尖设有25-30度锥角。

一种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包括:固定把持器以及所述的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把持器与定位针通过卡接锁定为一整体,所述固定把持器上连接有提拉环,所述固定把持器通过提拉环固定或释放定位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把持器包括把持器手柄、固定杆,把持器手柄接口内插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外侧套接有提拉环,提拉环安装于固定杆和把持器手柄之间,在把持器手柄左部接口内和提拉环右端部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接在固定杆上,提拉环左部开口两侧各安装有一钢珠,固定杆左端部内开设有定位针卡接口,定位针卡接口径向两侧各开设有一钢珠孔;在定位针进入椎弓根后,通过提拉固定把持器上的提拉环从固定把持器中释放定位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可大大提高婴幼儿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安全性,并提高置钉效率,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以及患儿、医生的射线暴露,减少失血量,避免钉道位置不佳以及调整引起的术后内固定失败以及固定节段延长等并发症,有助于保障手术安全。定位针采用实心钴铬钼合金或不锈钢制作,解决了目前在婴幼儿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多使用注射器针头定位,其为空心,存在失血以及断裂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拆分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拆分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圆柱形定位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圆柱形定位针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圆柱形定位针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圆柱形定位针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球形定位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球形定位针左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球形定位针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球形定位针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固定把持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固定把持器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固定把持器立体图。

图15为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固定把持器提拉剖面图。

图16为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固定把持器复位剖面图。

图17为本发明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固定把持器卡接定位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4-11,本发明提供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用定位针,定位针1上设置有针把、针体,针把后部呈弧形,针把上开设有环形的卡接槽11和位于卡接槽前侧的卡接部12,卡接槽与固定把持器的钢珠相配合,卡接部为外六分结构,卡接部与固定把持器相配合防止旋转。在针体16远离针把的一端设有圆锥形针尖15,在针体与针体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突起13、第二突起14,圆锥形针尖与第二突起根部之间距离为8-11mm。第一突起13、第二突起14之间还设有避空段17,第一突起13与卡接部12相接,第二突起14与针体16相接。

该定位针1为实心定位针结构,定位针1为钴铬钼合金定位针时,适用于比较硬椎弓根,或为316不锈钢定位针时,适用于比较软椎弓根。钴铬钼合金强度优于传统钢、钛合金等材料。定位针(1)总长度为38-40mm,针体直径为1.2-1.5mm,针把直径和避空段直径为2.2-2.5mm。解决了目前在婴幼儿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多使用注射器针头定位,其为空心,存在失血以及断裂风险的问题。

所述第一突起13为圆柱形突起,该第一突起是为了和固定把持器配合限位,防止配合过深或过浅。所述第二突起14为圆柱形突起或球形突起,第二突起是限位作用,防止针插入椎体过深。第一突起13直径或第二突起14直径均大于针体直径,圆柱形突起直径或球形突起直径为5-5.5mm。圆锥形针尖设有25-30度锥角。

参见图1-3,一种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包括固定把持器2以及前述任一的定位针1,固定把持器2与定位针1通过卡接锁定为一整体,固定把持器2上连接有提拉环3,固定把持器2通过提拉环3固定或释放定位针1。提拉环用于固定或释放定位针。其结构采用现有技术比如下阐述:

参见图12-17,该固定把持器包括把持器手柄21、固定杆22,把持器手柄21接口内插接有固定杆22,固定杆22外侧套接有提拉环23,提拉环23安装于固定杆和把持器手柄之间,在把持器手柄21左部接口内和提拉环23右端部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24,压缩弹簧24套接在固定杆22上,提拉环23左部开口两侧各安装有一钢珠25,固定杆22左端部内开设有定位针卡接口,定位针卡接口截面为内六分结构,定位针卡接口径向两侧各开设有一钢珠孔;在定位针1进入椎弓根后,通过提拉固定把持器2上的提拉环3从固定把持器中释放定位针。把持器手柄为硅胶手柄,把持器手柄21尾部设置旋转打滑块26,避免操作时摩擦手部。

提拉环提拉时,在外力作用下挤压提拉环,压缩弹簧向手柄处收缩,提拉环两侧的钢珠从钢珠孔内滑出来,进入固定杆和提拉环之间避空间隙,两个钢珠之间的间隙变大,方便定位针插入固定杆内。

提拉环复位时,松开提拉环后压缩弹簧回复弹性向左弹出,提拉环两侧钢珠被推入钢珠孔内,两个钢珠间隙变小,定位针卡接在固定杆上。提拉环复位与初始状态相同,工作原理如折叠式雨伞杆的钢珠。

该定位针与传统椎弓根定位针相比末端结构不同。传统椎弓根定位针为钝头,而该定位针前端为圆锥形针尖,且固定把持器可与椎弓根定位针固定锁定,锁定后把持器与定位成为一体化结构,通过固定把持器可保证在皮质开口后无需开路制备钉道即可使定位针直接轻松钻入椎弓根松质骨内。

该婴幼儿定位针针体直径为1.2-1.5mm,总长度为38-40mm,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定位针相比,其更细更短,对椎弓根解剖结构的破坏很小,即使位置不佳,也不会对椎弓根骨质结构以及周围正常解剖结构造成明显损伤;在透视确认后可以轻松进行调整而不影响螺钉的强度,大大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避免钉道不佳引起的内固定失败以及融合节段延长。

传统定位针为椎弓根螺钉开路器制备好钉道之后使用,而定位针直径小于开路器直径,而钉道周围均为松质骨,在等待透视以及螺钉置入过程中,会造成失血。而使用婴幼儿专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可直接将椎弓根螺钉定位针置入椎弓根松质骨,避免了开路器对松质骨的破坏以及定位针与钉道不匹配导致的失血,透视确认位置良好之后即可直接采用开路器制备钉道并植入螺钉,大大减少了失血量。

婴幼儿脊柱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先皮质开口;

步骤S2,使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置入椎弓根进行定位,进入松质骨后松开提拉环释放定位针;

步骤S3,定位针置入后,使用X线透视来进行定位针位置确认;

步骤S4,在定位针指引下探针测试并测深后置入椎弓根螺钉。

采用婴幼儿专用椎弓根螺钉定位器,对婴幼儿的椎弓根螺钉置入进行优化:首先皮质开口,其次使用椎弓根螺钉定位针置入椎弓根进行定位,该定位针末端为圆锥形针尖造型,可轻松进入松质骨,进入松质骨后松开扳机,即可释放定位针;再者该定位针更细更短,不会对椎弓根骨质结构以及周围器官结构造成明显破坏。定位针置入后,使用X线透视来进行位置确认,理想状态为定位针位于椎弓根椭圆形中心。之后在定位针指引下采用椎弓根螺钉开路器制备钉道,探针测试并测深后置入椎弓根螺钉。通过该婴幼儿椎弓根螺钉定位器以及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使用方法,可大大提高婴幼儿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安全性,并提高置钉效率,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以及患儿、医生的射线暴露,减少失血量,避免钉道位置不佳以及调整引起的术后内固定失败以及固定节段延长等并发症,有助于保障手术安全。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