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化合物EPZ5676及其相关抑制剂在制备抗脑缺血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化合物EPZ5676及其相关抑制剂在制备抗脑缺血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化合物EPZ5676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化合物(C30H42N8O3)及其相关抑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脑缺血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建立的小鼠脑缺血模型和OGD/R诱导的原代神经元细胞体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EPZ5676通过改善脑缺血小鼠行为学症状,减少脑梗死体积,抑制炎症蛋白与凋亡蛋白表达,促进链接蛋白表达,对脑缺血疾病具有保护作用。所述的化合物EPZ5676可用于制备抗脑缺血药物,同时也为脑缺血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85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910955936.2

  • 发明设计人 朱依谆;刘新华;王静欢;

    申请日2019-10-09

  • 分类号A61K31/7076(20060101);A61P9/1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68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吴桂琴

  •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化合物EPZ5676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化合物(C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脑缺血(又名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调查显示,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的60%~80%,然而,迄今临床干预中尚缺乏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临床实践显示脑缺血后缺血区域会水肿,分泌大量炎性因子;由于神经元细胞为最敏感细胞,故梗死中心及其周围区域神经元细胞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如何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已成为业内研究脑缺血后神经修复的一大重点。

研究公开了化合物EPZ5676为有效的DOT1L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DOT1L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抗肺纤维化的作用,且可用于治疗白血病。但迄今,尚未见EPZ5676在脑缺血中的作用的相关报道。

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新的有效防治脑缺血疾病的药物,具体涉及化合物EPZ5676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尤其涉及化合物(C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新的有效防治脑缺血疾病的药物,具体涉及化合物EPZ5676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尤其涉及化合物(C

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EPZ5676在防治脑缺血疾病的新药理作用和用途,通过建立的小鼠脑缺血模型和OGD/R诱导的原代神经元细胞体外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在体内,EPZ5676能改善脑缺血小鼠行为学症状,减少脑梗死体积,抑制炎症蛋白与凋亡蛋白表达,促进链接蛋白表达;在体外,EPZ5676能降低炎症蛋白与凋亡蛋白表达,促进链接蛋白表达。因此,所述的化合物EPZ5676可用于制备抗脑缺血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EPZ5676的分子式为:C

本发明中,采用C57小鼠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进行实验,Bederson评分检测小鼠脑缺血后行为学损伤,结果表明,EPZ5676可改善脑缺血小鼠行为学症状;TTC法检测小鼠脑缺血后脑梗死体积,结果表明,EPZ5676可减少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脑缺血后炎性指标、凋亡指标及链接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EPZ5676可降低炎性指标及凋亡指标的表达,升高链接指标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缺血后炎性蛋白、凋亡蛋白及链接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EPZ5676可降低炎性蛋白与凋亡蛋白的表达,升高链接蛋白的表达。

本发明中,体外通过OGD/R诱导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建立脑缺血模型,进行EPZ5676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细胞的作用试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PZ5676其能显著降低炎症指标与凋亡指标的表达;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PZ5676其能显著降低炎性蛋白与凋亡蛋白的表达,升高链接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证实所述化合物EPZ5676对脑缺血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本发明属提供了化合物EPZ5676(C

附图说明

图1是诱导小鼠脑缺血模型,显示了EPZ5676明显减少脑梗死体积。

图2是诱导小鼠脑缺血模型,显示了EPZ5676明显降低凋亡指标的定位,降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图3是诱导小鼠脑缺血模型,显示了EPZ5676明显降低炎症指标的定位,降低炎症相关蛋白表达。

图4是诱导小鼠脑缺血模型,显示了EPZ5676明显促进链接指标的定位,促进链接相关蛋白表达。

图5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GD/R损伤的原代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图6是Westernblot方法检测OGD/R损伤的原代神经元细胞的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图7是Westernblot方法检测OGD/R损伤的原代神经元细胞的链接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图8是Immunofluorescence方法检测OGD/R损伤的原代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相关指标的表达。

图9是Immunofluorescence方法检测OGD/R损伤的原代神经元细胞的炎症相关指标的表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EPZ5676对体外OGD/R损伤的原代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试验

分组:将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细胞随机分成5组,即:1)Sham组;2)I/R组;3)抑制剂10μM组;4)抑制剂20μM组;5)抑制剂40μM组。抑制剂提前给予4h,然后缺氧缺糖2h,在复氧4h,制备体外脑缺血模型。收集蛋白,用Westernblot法检测p53、PARP1、caspase3、caspase9、Bax、Bcl-2、iNOS、COX-2、VCAM-1、ZO-1、Claudin-1蛋白表达;爬片,用免疫荧光染色tunnel、caspase3、iNOS、VCAM-1指标。结果显示,EPZ5676能显著降低凋亡指标与炎症指标的表达;同时,降低炎性蛋白与凋亡蛋白的表达,升高链接蛋白的表达。

实验结果证明,所述的EPZ5676对OGD/R诱导的体外脑缺血模型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制备抗脑缺血相关疾病的药物。

表1是诱导小鼠脑缺血再灌模型,EPZ5676明显改善行为学结果,

其中,Sham:假手术组;I/R:线栓制备的脑缺血再灌组;inhibitor:20mg/kg/dayEPZ5676,*:I/R和inhibitor组与Sham组相比,p<0.05;

表1.Bederson score.

实施例2EPZ5676对体内小鼠脑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

分组:体重21-24g雄性C57小鼠,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仰卧固定,开颈部正中皮肤,切口长约2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左侧颈总动脉(CCA),向上依次分离暴露颈外动脉(ECA)与颈内动脉(ICA),分别在颈总动脉,颈外动脉远心端挂线,活结结扎颈总动脉,死结结扎颈外动脉,然后在颈内动脉远心端挂线,用拉钩拉住。再在颈外动脉近心端挂线,打活结。然后在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Y形”分叉处,用显微剪在偏颈外动脉处剪一小口,将线栓从切口处导入颈外动脉,顺势插入颈总动脉,然后拉紧结扎口,剪断一侧颈外动脉,在轻微牵拉颈外动脉残端,使得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在一条直线上,调整线栓角度,与颈前正中呈45°角水平向外的夹角。待线栓插入颈内动脉,移去颈内动脉的挂线,轻柔的将线栓导入颅内,遇阻力即停止,然后固定结扎线栓。剪去多余线栓,仅留1mm左右长的残端。移去颈总动脉的挂线,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后,缝合切口。待梗塞1.5h后,打开切口,拔出线栓至颈外动脉与颈总动脉分支处。缝合皮肤,碘伏消毒后放置在笼中,全程注意保温,术后提供充足的水和食物。假手术组除不插线栓,其他操作与模型组相同。EPZ5676以2%DMSO+30%PEG300+5%吐温80+ddH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