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及方法

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及方法,通过所述盒体与所述辅助板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盒盖密封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所述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将细胞培养所需器械和试剂瓶等分隔开来,避免混合污染,所述减震柱位于所述盒体与所述分配装置之间,支撑所述分配装置,使所述分配装置安装更稳固,减少晃动,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减震柱的外侧,弹力抵消震动力,增强所述减震柱减震效果,所述固定机构保护所述盒体内的试剂瓶和器械等,所述灭菌装置对所述盒体内消毒,所述监测装置监测所述盒体内的温度,有利于细胞培养的正常进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9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弘康信达(江苏)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71772.2

  • 发明设计人 张金芳;

    申请日2020-12-27

  • 分类号C12M3/00(20060101);C12M1/34(20060101);C12M1/24(20060101);C12M1/12(20060101);C12N5/0775(2010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经济开发区嘉元路2号东160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3:4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实验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于解决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经系统疾病、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损伤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挽救了更多病患的生命;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及更多方面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目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多采用快速分离和培养外胚间充质干细胞试剂盒进行分离和培养,试剂盒是用于盛放监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方便细胞培养使用。但现有试剂盒中并没有保护设备,在运输或使用试剂盒过程中,试剂盒内含的试剂瓶产生晃动,导致试剂瓶损坏,影响细胞的正常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试剂盒中没有保护设备,导致试剂瓶损坏,影响细胞的正常培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包括盒体、盒盖、辅助板、减震装置、分配装置、灭菌装置和监测装置;

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一侧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盒盖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盒体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分配装置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灭菌装置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柱、减震弹簧和固定机构,所述减震柱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盒盖的一侧,所述减震弹簧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减震柱的外侧,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分配装置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卡合扣,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分配装置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分配装置远离所述盒体的一侧,所述卡合扣与分配装置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分配装置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与所述卡合扣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卡合扣远离所述分配装置的一侧。

其中,所述安装座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分配装置的一侧。

其中,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盒盖的一侧。

其中,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还包括固定锁,所述固定锁的一侧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辅助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锁的另一侧与所述盒盖可拆卸连接。

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无菌条件下收集外胚细胞组织,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试剂瓶内,并密封运输至实验室内;

使用洗涤液对外胚细胞组织进行清洗;

将清洗处理后的外胚细胞组织切成1至2mm

将配置好的全培养基加入至培养皿或培养瓶中,至组织碎块湿润;

将加入有全培养基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放进二氧化碳浓度为5%的37℃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1至3天进行一次更换全培养基,培养至5至10天得到P0代间充质干细胞;

继续培养至10至14天,当培养皿或培养瓶中细胞融合率达到50至70%时,使用洗涤液清洗两次,同时加入消化液,震荡摇晃培养皿或培养瓶,使消化液与细胞充分接触,继续放入培养箱中消化30至60秒;

向消化后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加入配置的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即得到P1代间充质干细胞,取出一部分P1代间充质干细胞放入冻存液中进行冻存,剩余的P1代间充质干细胞根据需要按照1:3比例进行传代培养。

本发明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及方法,通过所述盒体与所述辅助板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盒盖密封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所述分配装置,所述辅助板使所述分配装置使用更稳固,所述分配装置将细胞培养所需器械和试剂瓶等分隔开来,避免混合污染,所述减震柱位于所述盒体与所述分配装置之间,支撑所述分配装置,使所述分配装置安装更稳固,减少晃动,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减震柱的外侧,弹力抵消震动力,增强所述减震柱减震效果,所述固定机构保护所述盒体内的试剂瓶和器械等,所述灭菌装置对所述盒体内消毒,所述监测装置监测所述盒体内的温度,有利于细胞培养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辅助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2的C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的步骤图。

1-盒体、2-盒盖、3-辅助板、4-提手、5-固定锁、10-减震装置、11-减震柱、12-减震弹簧、13-固定机构、20-分配装置、30-灭菌装置、31-消毒液瓶、32-喷雾喷头、33-挤压机构、40-监测装置、41-温度传感器、42-显示屏、100-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101-容置空间、131-安装座、132-卡合扣、133-防护圈、131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100,包括盒体1、盒盖2、辅助板3、减震装置10、分配装置20、灭菌装置30和监测装置40;

所述盒盖2与所述盒体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1的一侧;所述辅助板3的一侧与所述盒体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1远离所述盒盖2的一侧,所述辅助板3的另一侧与所述盒体1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盒体1形成容置空间101;所述分配装置20与所述盒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01内,所述灭菌装置30与所述盒盖2固定连接,所述监测装置40与所述盒体1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装置10包括减震柱11、减震弹簧12和固定机构13,所述减震柱11与所述盒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1靠近所述盒盖2的一侧,所述减震弹簧12与所述盒体1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减震柱11的外侧,所述固定机构13与所述分配装置2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1与所述辅助板3形成所述容置空间101,在所述容置空间101内安装所述分配装置20,所述分配装置20将细胞培养所需器械和试剂瓶等分隔开来固定,防止混合污染,所述盒盖2密封所述容置空间101,所述辅助板3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盒体1上,增强所述盒体1的强度,同时可与所述分配装置20配合使用,使所述分配装置20使用更稳固,所述灭菌装置30设置在所述盒盖2上,通过挤压的方式对所述盒体1的内部进行消毒,所述监测装置40对所述盒体1的内部温度进行监测,便于细胞培养,所述减震柱11位于所述盒体1与所述分配装置20之间,还位于所述辅助板3上,分别支撑所述分配装置20,使所述分配装置20安装更稳固,进而有利于减少晃动,所述减震弹簧12套设在所述减震柱11上,受力挤压后复原,并数量为多个,相对所述减震柱11设置,弹力抵消震动力,增强所述减震柱11的减震效果,所述固定机构13与所述分配装置20配合使用,稳固固定细胞培养所需试剂瓶和器械等,保障所需试剂的正常放置,进而有利于细胞培养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安装座131和卡合扣132,所述安装座131与所述分配装置20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分配装置20远离所述盒体1的一侧,所述卡合扣132与分配装置20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分配装置20远离所述安装座131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131安装在所述分配装置20中,用于承载细胞培养所需试剂瓶和器械等,所述卡合扣132通过销轴与所述分配装置20连接,能在所述分配装置20上转动,放置好试剂瓶后,将所述卡合扣132套设在试剂瓶的外壁,再卡合在所述分配装置20上,固定试剂瓶,使试剂瓶放置更稳固,避免运输过程中晃动而损坏试剂瓶,有利于细胞培养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机构13还包括防护圈133,所述防护圈133与所述卡合扣1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卡合扣132远离所述分配装置20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圈133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固定在所述卡合扣132上,位于所述卡合扣132与试剂瓶之间,避免试剂瓶的硬物触碰,保护试剂瓶的外壁,同时增强所述试剂瓶放置的稳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安装座131具有限位槽1311,所述限位槽1311位于所述安装座131远离所述分配装置20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131上具有的所述限位槽1311与细胞培养所述试剂瓶或器械等相配合设置,用于卡合试剂瓶等,使安装更稳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坏,进而有利于细胞培养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100还包括提手4,所述提手4与所述盒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1远离所述盒盖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4设置在所述盒体1上,用于手触碰所述提手4而提起所述盒体1,使用更方便,用户体验感更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100还包括固定锁5,所述固定锁5的一侧与所述盒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1靠近所述辅助板3的一侧,所述固定锁5的另一侧与所述盒盖2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锁5用于锁住所述盒盖2,所述盒盖2由两部分组成,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并可在所述盒体1上转动,通过所述固定锁5固定在所述盒体1上,密封所述盒体1,使内部试剂瓶和器械等放置更安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灭菌装置30包括消毒液瓶31、喷雾喷头32和挤压机构33,所述消毒液瓶31与所述盒盖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盖2远离所述盒体1的一侧,且贯穿所述盒盖2;所述喷雾喷头32与所述消毒液瓶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消毒液瓶31靠近所述盒体1的一侧;所述挤压机构33与所述消毒液瓶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消毒液瓶31远离所述盒盖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毒液瓶31内装有酒精等消毒试剂,安装在所述盒盖2的外侧,并贯穿所述盒盖2与所述喷雾喷头32连接,所述挤压机构33由挤压杆和活塞组成,挤压杆与活塞连接,活塞贴附所述消毒液瓶31的内部,通过按压挤压杆,活塞在所述消毒液瓶31内上下移动,根据压差原理,将所述消毒液瓶31内的消毒试剂通过所述喷雾喷头32喷射在所述盒体1的内部,对所述盒体1的内部进行消毒,有利于细胞培养的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监测装置40包括温度传感器41和显示屏42,所述温度传感器41位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所述显示屏42与所述盒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1的外侧,且贯穿所述盒体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41型号为PT100,感应所述盒体1内部的温度,并传送至所述显示屏42,所述显示屏42型号为275M1RZ,将所述温度传感器41感应到的温度显示在所述盒体1的外侧,便于观察,进而有利于细胞培养的使用。

请参阅图5,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无菌条件下收集外胚细胞组织,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试剂瓶内,并密封运输至实验室内。

S102:使用洗涤液对外胚细胞组织进行清洗。

S103:将清洗处理后的外胚细胞组织切成1至2mm

S104:将配置好的全培养基加入至培养皿或培养瓶中,至组织碎块湿润。

S105:将加入有全培养基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放进二氧化碳浓度为5%的37℃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1至3天进行一次更换全培养基,培养至5至10天得到P0代间充质干细胞。

S106:继续培养至10至14天,当培养皿或培养瓶中细胞融合率达到50至70%时,使用洗涤液清洗两次,同时加入消化液,震荡摇晃培养皿或培养瓶,使消化液与细胞充分接触,继续放入培养箱中消化30至60秒。

S107:向消化后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加入配置的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即得到P1代间充质干细胞,取出一部分P1代间充质干细胞放入冻存液中进行冻存,剩余的P1代间充质干细胞根据需要按照1:3比例进行传代培养。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开所述盒盖2,用所述分配装置20中放置的细胞保存液试剂瓶收纳外胚细胞组织,而后关闭所述盒盖2,使所述盒体1密封,运输至实验室后,打开所述盒盖2,取出洗涤液对外胚细胞组织进行清洗,利用所述分配装置20上放置的器械将清洗处理后的外胚细胞组织切成1至2mm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