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

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储液池、设置在储液池内的第一齿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用以驱动第二齿轮旋转的驱动供液机构、与第二齿轮连接的高压电源、及接收机构,第二齿轮与接收机构之间形成静电场;第二齿轮包括开孔尖端部,且尖端部与链条啮合,链条传动经过储液池以使得链条的节距中储存壳层纺丝溶液,当带有壳层纺丝溶液的节距移动至开孔尖端部且与其啮合时,形成多个类似同轴纺丝头结构,壳层纺丝溶液和核层纺丝溶液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拉伸成细丝形成核壳结构纤维,直至被接收在接收机构上。其在能够提高纺丝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纺丝效率及产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092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24377.0

  • 发明设计人 徐岚;潘璐;

    申请日2021-01-08

  • 分类号D01D5/00(20060101);D01D5/34(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95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叶栋

  • 地址 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0:4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静电纺丝是能够稳定制备出纳米纤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且生物相容性较好,故近几年来在生物医用材料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在药物缓释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同轴静电纺丝设备对纺丝液的要求很高,在纺丝过程中容易出现针孔堵塞现象,影响纺丝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而影响纳米纤维膜的形貌质量,并且纤维膜产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在能够提高纺丝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纺丝效率及产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用以放置壳层纺丝溶液的储液池、设置在所述储液池内的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储液池外且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且同时给所述第二齿轮供液的驱动供液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的高压电源、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一侧且接地的接收机构,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接收机构之间形成静电场;

所述第二齿轮包括若干个用以喷射核层纺丝溶液的开孔尖端部,且所述尖端部与所述链条啮合,所述链条传动经过所述储液池以使得所述链条的节距中储存所述壳层纺丝溶液,当带有所述壳层纺丝溶液的节距移动至所述开孔尖端部且与所述开孔尖端部啮合时,所述壳层纺丝溶液和核层纺丝溶液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形成射流形成核壳结构纤维,直至被接收在所述接收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还包括中空设置的主体部,若干个所述开孔尖端部呈环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开孔尖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供液机构包括与所述主体部连通的螺旋进料器、及与所述螺旋进料器对接的驱动电机,所述螺旋进料器包括用以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主体部的螺旋杆、及套设在所述螺旋杆外围且与所述主体部连通的进料件,所述进料件与所述螺旋杆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用以向所述尖端部输送核层纺丝溶液的核层供液机构,所述核层供液机构与所述进料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池具有用以使得所述链条传动的出口,所述出口呈半封闭状态,且所述储液池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纺丝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储液池连通设置的壳层供液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机构为金属接收板,所述接收板呈弧形状。

进一步地,弧形状所述接收板的圆心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重合,且弧形状所述接收板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的材料为导电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壳层纺丝溶液不同于所述核层纺丝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用以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链条,第二齿轮在驱动供液机构的驱动下转动继而带动链条和第一齿轮转动,以使得链条和第一齿轮将储液池内的壳层纺丝溶液搅拌,防止壳层纺丝溶液凝固,同时带出部分壳层纺丝溶液;第二齿轮具有用以喷射核层纺丝溶液的开孔尖端部,当链条传动经过储液池后,链条的节距中存有壳层纺丝溶液,节距移动至开孔尖端部时与开孔尖端部啮合,形成类似同轴纺丝头结构,壳层纺丝溶液和核层纺丝溶液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同时被拉伸成丝,从而形成射流以形成核壳结构纤维,提高了纺丝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结构简单且方便快捷。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批量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储液池1、设置在储液池1内的第一齿轮2、设置在储液池1外的第二齿轮6、用以将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6连接的链条5、及用以驱动第二齿轮6旋转的驱动供液机构,驱动供液机构驱动第二齿轮6转动继而带动链条5转动,以带动储液池1内的第一齿轮2转动,进而对储液池1内的纺丝溶液进行搅拌,以防止其凝固,并使得链条5带出储液池1内的部分纺丝溶液。在本实施例中,储液池1内放置的纺丝溶液为壳层纺丝溶液。

其中,储液池1具有用以使得链条5传动的出口,该出口呈半封闭状态。半封闭状态的出口可阻止壳层纺丝溶液中的有机溶剂过快挥发,也能阻断核层纺丝溶液的干扰。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储液池1倾斜设置。以第一齿轮2所在方向为前方,储液池1的倾斜方向从前向后由下至上倾斜设置,以防止储液池1内的壳层纺丝溶液自出口流出,造成壳层纺丝溶液的浪费。相应的,为了提高纺丝效率,静电纺丝机构还包括与储液池1连通设置的壳层供液机构10。

该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与第二齿轮6连接的高压电源3、及设置在第二齿轮6一侧且接地的接收机构7,第二齿轮6与接收机构7之间形成静电场,该静电场用以使得纺丝溶液被拉伸成射流进而被接收在接收机构7上。相应的,第二齿轮6的材料为导电金属,该导电金属可以为铁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机构7为金属接收板7,金属接收板7呈弧形状。将接收板7设置成弧形状的目的在于:与第二齿轮6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每个类似同轴纺丝头结构到金属接收板7的接收距离相同,使最终成型的纳米纤维的质量相对保持在同一水平。具体的,弧形状接收板7的圆心与第二齿轮6的圆心重合,且弧形接收板7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6的半径。

由于链条5分别与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6啮合,因此,链条5具有节距。链条5传动经过储液池1后会带出部分壳层纺丝溶液,因此,节距内会存储有壳层纺丝溶液。相应的,第二齿轮6包括若干个用以喷射核层纺丝溶液的开孔尖端部,且开孔尖端部与链条5啮合,链条5传动经过储液池1以使得链条5的节距中储存部分壳层纺丝溶液,当带有壳层纺丝溶液的节距移动至开孔尖端部且与开孔尖端部啮合时,形成多个类似同轴纺丝头的结构,壳层纺丝溶液和核层纺丝溶液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拉伸成射流以形成核壳结构纤维,直至被接收在接收机构7上。

第二齿轮6还包括中空设置的主体部,若干个开孔尖端部呈环状设置在主体部上,且开孔尖端部与主体部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开孔尖端部等距分布在主体部的圆周上,以与链条5更好的啮合。驱动供液机构包括与主体部连通的螺旋进料器8、及与螺旋进料器8对接的驱动电机9,启动驱动电机9以使得螺旋进料器8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其中,螺旋进料器8包括用以连接驱动电机和主体部的螺旋杆、及套设在螺旋杆外围且与主体部连通的进料件,进料件与螺旋杆之间存在间隙。螺旋杆与主体部、驱动电机之间转动连接,进而使得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以带动主体部转动,继而使得第二齿轮6转动。而进料件相对于螺旋杆保持不动,且进料件与主体部连通设置。相应的,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用以向尖端部输送核层纺丝溶液的核层供液机构4,核层供液机构4与螺旋进料器8连通,具体的,核层供液机构4与进料件连通。核层供液机构4通过进料件和螺旋杆向主体部内输送核层纺丝溶液,直至核层纺丝溶液充盈至尖端部内。值得注意的是,壳层纺丝溶液不同于核层纺丝溶液。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有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6及用以连接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6的链条5,第二齿轮6在驱动供液机构的驱动下转动继而带动链条5和第一齿轮2转动,以使得链条5和第一齿轮2将储液池1内的壳层纺丝溶液搅拌,防止壳层纺丝溶液凝固,同时带出部分壳层纺丝溶液;第二齿轮6具有用以喷射核层纺丝溶液的开孔尖端部,当链条5传动经过储液池1后,链条5的节距中存有壳层纺丝溶液,节距移动至开孔尖端部且与开孔尖端部啮合时,形成多个类似同轴纺丝头的结构,壳层纺丝溶液和核层纺丝溶液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同时被拉伸成丝,从而形成射流以形成核壳结构纤维,提高了纺丝的效率及产量,结构简单且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