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智能防盗箱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外壁的防盗箱门,所述防盗箱门与智能防盗箱本体之间安装有连接合页,且防盗箱门的一侧通过箱门连接合页与智能防盗箱本体转动连接;电磁铁吸附槽,其安装所述防盗箱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电磁铁吸附槽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线体,所述连接线体的一端连接有外置电源,且外置电源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体与电磁铁吸附槽电性连接。其实现了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自身防护性得到了加强,避免了其容易被不法分子破坏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621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郭炎伟;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96180.1

  • 发明设计人 郭炎伟;

    申请日2020-12-03

  • 分类号G07C9/00(20200101);G08B13/08(20060101);G08B25/08(20060101);G08B7/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与泽雨街交叉口向南150米路东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4: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防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防盗系统主要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络或者无线手机GSM网络,通过无线或则有线的方式,连通主人电话,或则手机,实现远程防盗功能的电子产品。市面上流行的防盗系统产品主要有一个接受信号的防盗主机和一系列警情探测头组成。

现有的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自身防护性一般,导致其容易被不法分子破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现了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自身防护性得到了加强,避免了其容易被不法分子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包括:

智能防盗箱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外壁的防盗箱门,所述防盗箱门与智能防盗箱本体之间安装有连接合页,且防盗箱门的一侧通过箱门连接合页与智能防盗箱本体转动连接;

电磁铁吸附槽,其安装所述防盗箱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电磁铁吸附槽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线体,所述连接线体的一端连接有外置电源,且外置电源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体与电磁铁吸附槽电性连接;

指纹防盗机构本体,其安装在所述电磁铁吸附槽的内部,所述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外壁上安装有磁吸块,且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外壁通过磁吸块与电磁铁吸附槽磁性连接;

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其安装在所述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前端,所述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门连接合页,且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通过防护门连接合页与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前端转动连接;

防护门锁体,其安装在所述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的外壁上;

外置摄像头,其安装在所述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的上端,所述指纹防盗机构本体前端面的上端安装有内置摄像头;

人体红外感应器,其安装在所述防盗箱门前端面的外壁上,所述人体红外感应器的下方安装有箱门把手。

优选的是,所述内置摄像头的下方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安装有常用指纹触碰区,所述常用指纹触碰区的下方安装有备用指纹触碰区,所述备用指纹触碰区的一侧安装有密码锁,所述密码锁的外壁安装有密码锁盖。

优选的是,所述常用指纹触碰区与备用指纹触碰区的输出端均与指纹识别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内置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控制模块的一侧安装有存储器,指纹识别控制模块与存储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指纹识别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扬声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内部的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GPS定位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壁上安装有安装块,相邻所述安装块之间安装有置物板。

优选的是,所述置物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海绵垫板,所述置物板的下表面安装有金属支撑板。

优选的是,所述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后端安装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的一侧安装有检修盖连接合页,检修盖通过检修盖连接合页与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检修盖的外壁上安装有检修盖钥匙孔。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照明灯,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的下方安装有固定脚,且固定脚安装有四个。

优选的是,所述的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电磁铁吸附槽与指纹防盗机构本体外壁的磁吸块进行对接,并将电磁铁吸附槽通电,使其具备电磁性,使其与磁吸块进行吸附,并将指纹防盗机构本体进行固定;

步骤二:用户在需要打开智能防盗箱本体时,首先在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处将防护门锁体打开,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主要用于对内部的指纹防盗机构本体进行外防护,上端设有的外置摄像头能够对外部的情况进行监控,侧部的人体红外感应器则能够对周围的人体进行检测;

步骤三:打开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后,在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外壁上将手指放置在常用指纹触碰区上,并观测显示屏来查看通过情况,若常用指纹触碰区检测失败,则可以利用备用指纹触碰区来对备用指纹进行检测,一侧的密码锁则可以通过密码输入的方式进行打开与关闭;

步骤四:若检测失败,指纹识别控制模块则将信息发送至报警模块处进行报警,并在扬声器处进行响铃;

步骤五:若检测成功,则可以打开防盗箱门,并将内部的物体取出或放入物体到内部,内部的置物板可以通过调节安装块在安装架上的高度来调节每层的置物空间,海绵垫板用来加强置物时的减震效果,使物体在放置时更加的稳定,底板内设有的GPS定位模块能够将整个箱体进行定位,即使被偷窃也能够进行定位查找。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电磁铁吸附槽与指纹防盗机构本体外壁的磁吸块进行对接,并将电磁铁吸附槽通电,使其具备电磁性,使其与磁吸块进行吸附,并将指纹防盗机构本体进行固定,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对指纹防盗机构本体进行安装与固定,用户在需要打开智能防盗箱本体时,首先在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处将防护门锁体打开,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主要用于对内部的指纹防盗机构本体进行外防护,上端设有的外置摄像头能够对外部的情况进行监控,侧部的人体红外感应器则能够对周围的人体进行检测,内置摄像头则能够在打开后再次进行对外部进行监控,相较于一般的防盗机构,本发明加强了指纹防盗机构自身的防护性,能够依靠内外不同的检测、监控设备来对外部的进行监控,使整体的防盗性得到了提高,并且更加的智能化,从而能够更加适合用户进行选用。

2、在指纹触碰常用指纹触碰区或备用指纹触碰区后,指纹识别控制模块会提取存储器内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则可以打开,而对比失败后则通过扬声器与显示屏来提示用户检测失败,当检测错误达到一定上限后,报警模块开始进行防盗报警,并在扬声器处进行响铃,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的智能化效果,并且使整个防盗效果更加的完善全面。

3、GPS定位模块能够实时对箱体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能够保证即使箱体被偷窃,也能够根据定位信息来找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防盗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智能防盗箱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防盗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5所示,一种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包括:智能防盗箱本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外壁的防盗箱门2,所述防盗箱门2与智能防盗箱本体1之间安装有连接合页3,且防盗箱门2的一侧通过箱门连接合页3与智能防盗箱本体1转动连接;电磁铁吸附槽6,其安装所述防盗箱门2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电磁铁吸附槽6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线体7,所述连接线体7的一端连接有外置电源8,且外置电源8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体7与电磁铁吸附槽6电性连接;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其安装在所述电磁铁吸附槽6的内部,所述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的外壁上安装有磁吸块21,且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的外壁通过磁吸块21与电磁铁吸附槽6磁性连接;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33,其安装在所述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的前端,所述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33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门连接合页34,且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33通过防护门连接合页34与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的前端转动连接;防护门锁体35,其安装在所述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33的外壁上;外置摄像头36,其安装在所述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33的上端,所述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前端面的上端安装有内置摄像头20;人体红外感应器4,其安装在所述防盗箱门2前端面的外壁上,所述人体红外感应器4的下方安装有箱门把手5。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电磁铁吸附槽与指纹防盗机构本体外壁的磁吸块进行对接,并将电磁铁吸附槽通电,使其具备电磁性,使其与磁吸块进行吸附,并将指纹防盗机构本体进行固定,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对指纹防盗机构本体进行安装与固定,用户在需要打开智能防盗箱本体时,首先在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处将防护门锁体打开,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主要用于对内部的指纹防盗机构本体进行外防护,上端设有的外置摄像头能够对外部的情况进行监控,侧部的人体红外感应器则能够对周围的人体进行检测,内置摄像头则能够在打开后再次进行对外部进行监控,相较于一般的防盗机构,本发明加强了指纹防盗机构自身的防护性,能够依靠内外不同的检测、监控设备来对外部的进行监控,使整体的防盗性得到了提高,并且更加的智能化,从而能够更加适合用户进行选用,人体红外感应器的型号为SI-PIR-MD-01-L。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内置摄像头20的下方安装有显示屏19,所述显示屏19的下方安装有常用指纹触碰区15,所述常用指纹触碰区15的下方安装有备用指纹触碰区16,所述备用指纹触碰区16的一侧安装有密码锁17,所述密码锁17的外壁安装有密码锁盖18。

在上述方案中,在指纹防盗机构本体的外壁上将手指放置在常用指纹触碰区上,并观测显示屏来查看通过情况,若常用指纹触碰区检测失败,则可以利用备用指纹触碰区来对备用指纹进行检测,一侧的密码锁则可以通过密码输入的方式进行打开与关闭。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常用指纹触碰区15与备用指纹触碰区16的输出端均与指纹识别控制模块23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控制模块23的输入端与内置电源24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控制模块23的一侧安装有存储器25,指纹识别控制模块23与存储器25电性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指纹识别控制模块的型号为zaz0A0,在指纹触碰常用指纹触碰区或备用指纹触碰区后,指纹识别控制模块会提取存储器内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则可以打开,而对比失败后则通过扬声器与显示屏来提示用户检测失败,当检测错误达到一定上限后,报警模块开始进行防盗报警,并在扬声器处进行响铃,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的智能化效果,并且使整个防盗效果更加的完善全面。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指纹识别控制模块23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26电性连接,所述报警模块26的输出端与扬声器22电性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报警模块的型号为WTN5,其主要用来起到报警的作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1内部的下端安装有底板27,所述底板27的内部安装有GPS定位模块28。

在上述方案中,GPS定位模块的型号为MT2503DV,其能够实时对箱体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能够保证即使箱体被偷窃,也能够根据定位信息来找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防盗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的外壁上安装有安装块32,相邻所述安装块32之间安装有置物板13。

在上述方案中,内部的置物板可以通过调节安装块在安装架上的高度来调节每层的置物空间。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置物板13的上表面安装有海绵垫板29,所述置物板13的下表面安装有金属支撑板30。

在上述方案中,海绵垫板用来加强置物时的减震效果,使物体放置时更加的稳定,金属支撑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的后端安装有检修盖10,所述检修盖10的一侧安装有检修盖连接合页11,检修盖10通过检修盖连接合页11与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检修盖10的外壁上安装有检修盖钥匙孔12。

在上述方案中,检修盖用来方便用户对内部的零件进行检修。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照明灯37,所述智能防盗箱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脚14,且固定脚14安装有四个。

在上述方案中,照明灯用来方便用户对内部进行照明观测。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指纹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电磁铁吸附槽6与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外壁的磁吸块21进行对接,并将电磁铁吸附槽6通电,使其具备电磁性,使其与磁吸块21进行吸附,并将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进行固定;

步骤二:用户在需要打开智能防盗箱本体1时,首先在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33处将防护门锁体35打开,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33主要用于对内部的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进行外防护,上端设有的外置摄像头36能够对外部的情况进行监控,侧部的人体红外感应器4则能够对周围的人体进行检测;

步骤三:打开指纹防盗机构防护门33后,在指纹防盗机构本体9的外壁上将手指放置在常用指纹触碰区15上,并观测显示屏19来查看通过情况,若常用指纹触碰区15检测失败,则可以利用备用指纹触碰区16来对备用指纹进行检测,一侧的密码锁17则可以通过密码输入的方式进行打开与关闭;

步骤四:若检测失败,指纹识别控制模块23则将信息发送至报警模块26处进行报警,并在扬声器22处进行响铃;

步骤五:若检测成功,则可以打开防盗箱门2,并将内部的物体取出或放入物体到内部,内部的置物板13可以通过调节安装块32在安装架31上的高度来调节每层的置物空间,海绵垫板29用来加强置物时的减震效果,使物体在放置时更加的稳定,底板27内设有的GPS定位模块28能够将整个箱体进行定位,即使被偷窃也能够进行定位查找。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