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紫菜烘干设备

紫菜烘干设备

摘要

一种紫菜烘干设备,包括加热设备、加热管道和烘房,加热设备产生热量通过加热管道传输到烘房内,所述烘房外设有高温室,烘房包括第一烘房和第二烘房,所述第一烘房和第二烘房均设有进风管、前门、进气窗、排气窗、传送带、循环风扇和若干置物架,第一烘房和第二烘房之间还设有通气门,所述进风管与高温室相连通,第一烘房的进风管和第二烘房的进风管之间还设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控制进风管与高温室之间的连通,这种紫菜烘干设备具有节能、加工省时、成品加工效果好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249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陈进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80311.5

  • 发明设计人 陈进车;

    申请日2020-10-10

  • 分类号F26B9/10(20060101);F26B21/04(20060101);F26B25/06(20060101);F26B25/18(20060101);A23N12/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05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陈光铁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滨海西路8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9: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菜烘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的紫菜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紫菜烘干设备,主要由一个大烘房连接一个供热设备组成,大烘房内放置多个置物架,置物架上装载待烘干的湿紫菜,大烘房内通过一个大风扇将大烘房内热量均匀地传送到大烘房内的各个位置,由于烘房内的温度较高,风力又较大,通常是每过一段时间增加一辆新的装载着待烘干的湿紫菜置物架,同时从后方推出一辆已烘干的置物架,如此一进一出的方式,但这种烘干设备存在着缺陷,一是湿紫菜在湿度较大时直接采用高温烘干,容易形成外干内湿或外脆内潮,二是紫菜在湿度较大烘至半干的初始烘干过程中需要吸收较多的氧气进行充分氧化,才能保证烘干后的紫菜有光泽,成品的卖像才会好,而紫菜在由半干烘至全干的后段烘干过程中则不需要额外再补充氧气进行氧化,对此传统的做法是直接在大烘房内补入空气,而紫菜烘干加工大多在冬季,直接补入空气会对大烘房内的热量造成大量损失,大大增加供热设备的能源损耗,而且后增加的带湿紫菜在烘干过程中散发的大量湿气,在大风扇的吹动下在烘房内随热气一起循环,对烘房内的湿度影响较大,增加了前面进入烘房的紫菜烘至全干总体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加工省时、成品加工效果好的紫菜烘干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紫菜烘干设备,包括加热设备、加热管道和烘房,加热设备产生热量通过加热管道传输到烘房内,所述烘房外设有高温室,烘房包括第一烘房和第二烘房,所述第一烘房和第二烘房均设有进风管、前门、进气窗、排气窗、传送带、循环风扇和若干置物架,第一烘房和第二烘房之间还设有通气门,所述进风管与高温室相连通,第一烘房的进风管和第二烘房的进风管之间还设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控制进风管与高温室之间的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紫菜烘干设备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第一烘房和第二烘房并通过通气门相连通,这种结构第一个状态下可以将第一烘房作为高温烘房,将第二烘房作为低温烘房,此时用遮挡板将第二烘房的进风管与高温室之间相隔断,而由第一烘房的进风管与高温室相连通,在第一烘房内的循环风扇的作用下,高温室内的高热气不断地被吸入到第一烘房内,并在循环风扇的作用下,对第一烘房内的置物架上的紫菜持续进行高温烘干,同时与紫菜接触后的高热气逐渐变成低热气,并由通气门进入第二烘房内,在第二烘房内在循环风扇的作用下,对第二烘房内的湿紫菜进行低温预烘干,在此过程中将第二烘房的进气窗打开,补充空气对温紫菜进行充分氧化,并且将第二烘房的排气窗也打开,将第二烘房内与湿紫菜充分接触烘干后的低热气排出,以保证通气门中有低热气持续从第一烘房进入第二烘房,进而保护高温室内有高热气持续从第一烘房的进风管进入第一烘房,待第一烘房内的紫菜全部烘至全干后,再将第一烘房内的全部置物架一起推出第一烘房,完成一批烘干成品,然后再将一批湿紫菜推入第一烘房,并打开第一烘房的进气窗和排气窗,再将第一烘房的进风管由遮挡板隔断与高温室的连通,同时打开第二烘房的进风管与高温室的连通,此时第二烘房内的紫菜已经在前一轮加工中由低温热气烘至半干,再经由高温室内吸入的高热气烘至全干后一起推出第二烘房,完成第二批烘干成品,此过程中,第一烘房由通气门从第二烘房中持续过来的低热气,将第一烘房内的温紫菜烘至半干,为下一轮加工中第一烘房吸引高热气而烘至全干作准备,如此循环更替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热气,减少补充空气时对热量的损失,也更适合较湿的紫菜低温高氧气的需求,尤其是在高温烘至全干的烘房进入下一轮加工中需要转变成低温烘至半干的加工工序时,补充空气刚好能够适当地降低温度补充氧气,并不会造成大量热量的损失,同时分两批同时进行,可以减少新补充待加工的湿紫菜,对正在进行烘干的半干紫菜的干扰,从而大大减少了烘干时间,达到节能省时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烘房还包括第三烘房和第四烘房,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第三烘房和第四烘房上均设有进风管和遮挡板,所述遮挡板控制对应的进风管与高温室之间的连通,第三烘房和第四烘房还均设有前门、进气窗、排气窗、传送带、循环风扇和若干置物架,所述第三烘房和第二烘房相邻,第三烘房和第二烘房之间设有通气门,所述第四烘房与第三烘房相邻,第四烘房和第三烘房之间设有通气门,第四烘房还设有传送管道与第一烘房相连通,设置四个烘房,可以进一步细化不同烘房之间的温度差别,能够更好的利用热气,同时能够烘出更好的成品,具体的过程为,打开第一烘房的进风管,同时关闭其他三个烘房的进风管,使高温室内的热气经第一烘房内紫菜烘过后通过通气门进入第二烘房,再经第二烘房内紫菜烘过后通过通气门进入第三烘房,再经第三烘房内紫菜烘过后通过通气门进入第四烘房,最后由第四烘房的排气窗排出,同时单独打开第四烘房的进气窗补充空气,第二轮加工时,单独打开第二烘房的进风管,同时打开第一烘房的进气窗和排气窗,使第四烘房内的热气通过传送管道进入第一烘房的热气,最终由第一烘房的排气窗排出,如此依次循环即可达到四级细分的加工工序,从而达到更高的加工效率和更好的加工效果,同时也更节能。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扇对应设置在进风管下方位置,循环风扇设置在进风管下方可以更有效地吸入高温室内的热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窗设置在循环风扇风向吹进的后方,这样可以更好地补充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第三烘房和第四烘房还均设有后门,所述传送带由前门向后门方向传输,设置前、后门可以使置物架的进入和推出同时进行,更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窗上还设有排气风扇,设置排气风扇可以有效控制排气量。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板一端固定在烘房上并位于第一烘房的进气管和第二烘房的进气管中间位置,遮挡板另一端自由翻转,所述第一烘房的进气管和第二烘房的进气管进口处为相向向内倾斜,并与斜向翻转过来的遮挡板相配合,这种结构更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同时也不会造成两个进风管都开启或都关闭的误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紫菜烘干设备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紫菜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掉高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去掉前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立体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中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是图6中去掉高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紫菜烘干设备,包括加热设备、加热管道和烘房1,加热设备产生热量通过加热管道传输到烘房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1外设有高温室2,烘房1包括第一烘房11和第二烘房12,所述第一烘房11和第二烘房12均设有进风管3、前门 4、进气窗5、排气窗6、传送带7、循环风扇8和若干置物架9,第一烘房3和第二烘房4之间还设有通气门10,所述进风管3与高温室2相连通,第一烘房11的进风管3和第二烘房 12的进风管3之间还设有遮挡板21,所述遮挡板21控制进风管3与高温室2之间的连通,所述循环风扇8对应设置在进风管3下方位置,所述进气窗5设置在循环风扇8风向吹进的后方,所述第一烘房11、第二烘房12、第三烘房13和第四烘房14还均设有后门16,所述传送带7由前门4向后门16方向传输,所述排气窗6上还设有排气风扇17,所述遮挡板21 一端固定在烘房1上并位于第一烘房11的进气管3和第二烘房12的进气管3中间位置,遮挡板21另一端自由翻转,所述第一烘房11的进气管3和第二烘房12的进气管3进口处为相向向内倾斜,并与斜向翻转过来的遮挡板21相配合。

如图6-7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烘房1还包括第三烘房13和第四烘房14,所述第一烘房11、第二烘房12、第三烘房13和第四烘房14上均设有进风管3和遮挡板21,所述遮挡板21控制对应的进风管3与高温室2之间的连通,第三烘房13和第四烘房14还均设有前门4、进气窗5、排气窗6、传送带7、循环风扇8和若干置物架9,所述第三烘房13 和第二烘房12相邻,第三烘房13和第二烘房12之间设有通气门10,所述第四烘房14与第三烘房相邻,第四烘房14和第三烘房13之间设有通气门10,第四烘房14还设有传送管道 15与第一烘房11相连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