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输注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输注系统和泵体装置

输注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输注系统和泵体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注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输注系统和泵体装置,有助于提高输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输注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输注的泵体,其中:控制器用于控制泵体进行输注,以及获取泵体保存的输注历史记录,并且根据泵体保存的最近一次历史记录判断泵体是否正在进行输注,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提示信息;泵体用于进行输注和保存泵体的输注历史记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729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微泰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40128.7

  • 发明设计人 吕剑峰;

    申请日2020-11-09

  • 分类号A61M5/142(20060101);A61M5/16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82 北京汉智嘉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蒋宇星;姜劲

  • 地址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留泽街10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4:5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输注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输注系统和泵体装置。

背景技术

胰岛素泵是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它通过持续、微量输注胰岛素进入人体达到控制糖尿病人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的目的。传统的胰岛素泵多采用储药器、注射机构以及控制显示面板一体化的设计,用户通过泵体上的控制面板按钮输入基础率计划、大剂量注射量等各种胰岛素泵运行参数,并控制胰岛素泵的启动和停止等各种状态。通常需设置定期、定量的常规输注,以保证血糖水平的基本控制;另外在特殊情形,例如在一些场合需要大量进食之前,可以另行增加注射量,此时即进行上述大剂量注量,以满足当前对于胰岛素的特别需求。在进行大剂量输注时,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控制器从而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

作为需要24小时长期工作的随身医疗器械设备,胰岛素泵一直在向小型化便携式的方向发展,由于一体化的结构不利于设备体积的减小,近年来出现了注射机构和控制器分离的新型产品形态。图1是与本发明有关的输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输注系统主要包括泵体和控制器,其中泵体固定在人体上,并与控制器(图中以手持控制器为例)进行通信。

作为注射执行单元的胰岛素泵体没有控制显示面板等部件,体积可以做的很小,甚至可以直接贴敷在人体的注射部位;而便携式的手持控制器承担了输入控制命令、监控泵体运行等功能,与泵体之间通过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交互。由于没有了体积的限制,控制器可以基于最新的移动智能终端平台进行开发,外观类似于手机,配备大尺寸彩色触摸屏等现代人机交互界面,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和设备智能化程度。

以无线方式对胰岛素泵进行控制的产品设计在提高了用户使用便利性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由于蓝牙、wifi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常有通信距离的限制并且通信质量易受环境的影响,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通信连接不畅或者失败等异常情况,有可能导致过量输注,如图2所示,图2是通信失败引起过量输注的一种流程的示意图。

因此在设计控制器与泵体的无线通信协议时要充分考虑在通信异常情况下的容错和失败恢复机制,通过通信数据校验、确认、失败检测、重传等手段最大限度保证胰岛素输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但是,不同于基础率设置等其他控制命令,大剂量输注这一特殊的操作具有多条命令效果叠加的特点,仅仅靠通信上的容错和失败恢复机制,输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输注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输注系统和泵体装置,有助于提高输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注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输注的泵体,其中:控制器用于控制泵体进行输注,以及获取泵体保存的输注历史记录,并且根据泵体保存的最近一次历史记录判断泵体是否正在进行输注,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提示信息;泵体用于进行输注和保存泵体的输注历史记录。

可选地,在所述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所述提示信息包含当前输注进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与泵体通信超时的情况下终止当前处理。

可选地,在所述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泵体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并且呈现在人机界面,以供用户确认是否发送输注指令。

可选地,在所述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本地保存的输注历史记录和泵体保存的输注历史记录进行同步,以及将同步之后的本地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呈现在人机界面,以供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控制器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

可选地,所述泵体为胰岛素泵。

一种输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控制器接收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发起的输注操作指令;步骤2:控制器查询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步骤3:控制器根据所述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判断泵体是否正在进行输注,若是则进入步骤10,否则进入步骤4;步骤4:控制器获取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步骤5:控制器比较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是否与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7,否则进入步骤6;步骤6:控制器从泵体获取泵体缓存的输注历史记录并且保存到本地;步骤7:控制器通过人机界面呈现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的信息,以供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控制器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步骤8:控制器根据用户的确认结果进行判断,若用户确认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9,否则结束流程;步骤9:控制器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步骤10:控制器通过人机界面呈现当前输注进度。

一种输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发起的输注操作指令;第二模块,用于查询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第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判断泵体是否正在进行输注,若是则触发第十模块,否则触发第四模块;第四模块,用于获取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第五模块,用于比较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是否与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一致,若是,则触发第七模块,否则触发第六模块;第六模块,用于从泵体获取泵体缓存的输注历史记录并且保存到本地;第七模块,用于通过人机界面呈现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的信息,以供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控制器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第八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确认结果进行判断,若用户确认结果为是,则触发第九模块,否则结束流程;第九模块,用于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第十模块,用于通过人机界面呈现当前输注进度。

可选地,该输注控制装置设置在胰岛素泵的控制器中。

一种泵体装置,设置在泵体中,包括:记录模块,用于在输注开始之后记录本次输注进度;发送模块,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以及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泵体缓存的所有输注历史记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发来的输注指令。

可选地,所述泵体为胰岛素泵。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泵体对输注事实进行记录并由控制器获取,后者再呈现给用户,使用户得知最近是否真实进行了输注并决定是否进行输注。在用户掌握输注的真实情况时,就可以更有效地避免输注过量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与本发明有关的输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通信失败引起过量输注的一种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注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以大剂量胰岛素输注的处理为例,当用户发起大剂量胰岛素输注时,控制器根据泵体保存的最近一次历史记录判断泵体是否正在进行输注,并在控制器的人机界面呈现提示信息。具体来说,若正在进行输注则显示当前输注进度,否则显示文字例如“当前尚未进行大剂量输注”或其他文字。每一项历史记录都包含了大剂量输注状态信息,可据此判断输注是否正在进行。该状态信息可通过大剂量输注速率表示,当该速率大于零,表示大剂量输注正在进行中,该速率为零表示当前没有输注。在大剂量输注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以胰岛素泵的给药机构的启停为标志),泵体会各产生一项历史记录,开始时刻的历史记录中,大剂量输注速率大于零,结束时刻的历史记录中,大剂量速率等于零。大剂量输注速率由产品的结构决定。因此若泵体最近一项历史记录的大剂量速率不为零,即表示大剂量输注还在进行中。相比于直接检测液体流动的做法,这种根据速率进行判断的方式更加容易实现。另外,根据输注开始和结束的历史记录可以计算出本次大剂量的输注量:输注量=开始时大剂量输注速率×(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据此可以获得最近一次大剂量的输注量和时间,供用户确认。

如果当前未进行大剂量输注,则在人机界面向用户呈现最近一次大剂量输注的时间,以供用户决定此时是否要进行大剂量输注。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泵体能够保存其进行输注的历史记录,所以控制器可从泵体获取该记录并提供给用户。

因为与泵体相比,控制器可以配备更大的内存从而保存更多历史记录以供用户查看或进行数据分析,所以控制器也可以将上述历史记录保存到本地,并且在呈现最近一次大剂量输注时,控制器先获取本地保存的历史记录,考虑到通信异常可能导致该历史记录没有完全传送至控制器,所以控制器此时将本地最近历史记录与从泵体获取的最近历史记录进行比较,并以泵体保存的为准,即在二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控制器保存的内容同步为泵体保存的内容。

此外,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如通信超时,则结束流程,并提示用户使用控制器重新发起大剂量输注操作。以上流程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注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包括如下的步骤1至步骤10。

步骤1:控制器接收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发起的输注操作指令;

步骤2:控制器查询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

步骤3:控制器根据所述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判断泵体是否正在进行输注,若是则进入步骤10,否则进入步骤4;

步骤4:控制器获取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

步骤5:控制器比较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与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7,否则进入步骤6;

步骤6:控制器进行记录同步,从泵体获取泵体缓存的输注历史记录并且保存到本地;

步骤7:控制器通过人机界面呈现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以供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控制器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

步骤8:控制器根据用户的确认结果进行判断是否发送输注指令,若用户确认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9,否则结束流程;

步骤9:控制器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

步骤10:控制器通过人机界面呈现当前输注进度。

为了描述简炼,上述列出的步骤中省略了超时处理的步骤,在实现中,可在相关步骤中增加如图所示的超时判断,在控制器和泵体通信超时的情况下直接结束流程,并可向用户呈现提示信息。

控制器中设置输注控制装置软件以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其可包含以下功能模块:

第一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发起的输注操作指令;

第二模块,用于查询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

第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判断泵体是否正在进行输注,若是则触发第十模块,否则触发第四模块;

第四模块,用于获取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

第五模块,用于比较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是否与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一致,若是,则触发第七模块,否则触发第六模块;

第六模块,用于从泵体获取泵体缓存的输注历史记录并且保存到本地;

第七模块,用于通过人机界面呈现本地保存的最近一次输注的信息,以供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控制器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

第八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确认结果进行判断,若用户确认结果为是,则触发第九模块,否则结束流程;

第九模块,用于向泵体发送输注指令;

第十模块,用于通过人机界面呈现当前输注进度。

一般来说上述控制方式可以设置在各类输注控制器中,用来控制执行输注操作的泵体,例如设置在胰岛素泵的控制器中。此外软件中还可设置超时处理模块,在控制器与泵体通信超时的情况下中止当前流程,并还可向用户发出提示。相应地泵体中也可以设置一种作为软件的泵体装置,包含记录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记录模块用于在输注开始之后记录本次输注进度;发送模块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泵体缓存的最近一次输注历史记录,以及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泵体缓存的所有输注历史记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发来的输注指令。这里的记录模块是在输注开始之后才进行记录,确认记录符合发生的输注事实。

现有技术中,是采用专门的大剂量输注控制和确认过程去保证不会出现错误输注或过量输注等安全风险,例如,当用户通过控制器发起大剂量注射命令后,泵体成功接收到该命令会开始进行大剂量注射,同时泵体需要给控制器返回该命令的确认信息,以便控制器知道命令已成功接收。若此时因为无线通信干扰等原因确认信息没有被控制器接收到,控制器会认为命令发送失败并显示相关的提示信息。用户误以为泵体大剂量输注没有开始,很有可能会通过控制器再次发出大剂量输注命令,新的大剂量命令如果也被泵体收到并开始注射,两次叠加的大剂量会导致胰岛素输注过量,有可能使用户出现低血糖的危险情况。而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泵体对输注事实进行记录并由控制器获取,后者再呈现给用户,使用户得知最近是否真实进行了输注并决定是否进行输注。在用户掌握输注的真实情况时,就可以更有效地避免输注过量的发生。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