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以及使用地基加固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

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以及使用地基加固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以及一种使用地基加固设备的地基加固方法,其中在用于重塑需要扩展例如公寓的建筑的建构的地基加固中,地基加固设备:通过使用上部支撑板作为反应底座来将横向预应力引入到支撑式支撑结构中以将预负载负荷引入到新基脚的新桩,所述上部支撑板连接到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且使得新桩分担在建筑的扩展之前和之后施加的负荷以使得加固效率增大,且因此经济地执行建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496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02557.X

  • 发明设计人 刘永灿;崔起善;李贤智;

    申请日2019-09-26

  • 分类号E02D27/48(20060101);E02D5/5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韩国京畿道高阳市一山西区高阳大道28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5:1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以及一种使用地基加固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以及使用地基加固设备加固地基的方法,在用于重塑需要扩展例如公寓的建筑的建构的地基加固中,所述设备:通过使用上部支撑板作为反应底座来将横向预应力引入到支撑式支撑结构以将预负载负荷引入到新基脚的新桩,所述上部支撑板连接到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且使得新桩接受建筑的扩展之前和之后施加的负荷以使得加固效率增大,且因此经济地执行建构。

背景技术

图1a为示出常规预负载方法的施工图。

也就是说,可确认现存结构包含基脚(1)和形成于基脚的中心中的立柱(2)。

因此,将从立柱(2)中转移的负荷通过基脚(1)转移到现存桩(3)。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现存结构上进行扩展及类似物时,由于从立柱(2)转移的负荷增加,因此仅现存桩(3)的承重能力难以承载负荷。因此,新桩(10)另外建构在基脚(1)上。

具有相对小直径且易于建构的微桩广泛地用作新桩(10)。穿孔(G2)通过穿过基脚(1)而形成,且挖掘孔(G1)通过挖掘基脚(1)之下的地面而形成。

为建构新桩(10),将微桩插入到地面中达预定深度,微桩的头部锚定到基脚(1)的穿孔(G1),且用填充材料填充挖掘孔(G2)。

在这种情况下,微桩的承重能力通过微桩的外表面与填充材料之间的摩擦力来维持,但在不恰当地执行建构管理时,难以确保所需要的承重能力。

在常规预负载方法中,在微桩的头部锚定到基脚(1)之前向下施加预应力P(预负载),且将头部锚定到基脚(1),且由此可有效地确保末端承重能力和摩擦力。

因此,常规预负载方法必然需要用于将预应力向下施加到建构在基脚(1)上的新桩(10)的预负载装置(20)。

如图1a中所示出,螺旋装置作为预负载装置(20)安装在三角形支架与微桩的头部之间,且因为螺旋装置通过旋转来竖直扩展,所以由于反应力而可向下施加预应力。为有效地确保反应力,反应力支撑件(30)可另外安装在三角形支撑件与第一楼板(5)的下部表面之间。

图1b为示出另一常规预负载方法的施工图。

也就是说,在常规预负载方法中,因为新桩(10)建构在基脚(1)上,所以基脚(1)应具有建构新桩(10)的可用空间,且新桩(10)应有效地接受从现存桩(3)和立柱中转移的现存负荷和额外负荷。

然而,在基脚(1)不具有建构新桩(10)的可用空间时,扩展基脚(4)另外建构在基脚(1)的横向侧上,新桩(10)建构在扩展基脚(4)上,且扩展基脚(4)与基脚(1)整合,以使得扩展基脚(4)和基脚(1)一体地移动。

因此,虽然扩展基脚(4)和基脚(1)一体地移动,但现存桩(3)和新桩(10)分担从立柱中转移的负荷。

然而,在这类常规预负载方法中,随着时间流逝,出现引入到新桩(10)的向下预应力(预负载)损耗的情况,但甚至在另外施加向下预应力时,微桩的头部已经建构在如部分(A)中所示出的待锚定的基脚(1)上,且由此无法执行任务。

因此,由于预负荷的损耗,出现现存桩(3)接受的负荷增加大于现存负荷的问题。

另外,因为新桩(10)与立柱(2)间隔大于现存桩(3),所以出现扩展基脚(4)接受的轴向负荷由于扩展基脚(4)和基脚(1)的变形而减少的问题。因此,在常规预负载方法中,实际上,出现另外安装新桩的情况,且因此经济可行性降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以及一种使用地基加固设备来加固地基的方法,其中在用于重塑需要扩例如公寓的建筑的建构的地基加固中,地基加固设备:通过引入可调整的横向预应力来使得新桩在扩展之前和之后分担预负载负荷以及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以便在需要地基加固以用于重塑公寓和其类似物的建构时确保经济可行性,且因此有效地调节负荷。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其包含:

新基脚,建构在地面中,其中新基脚不与现存基脚接触且与现存基脚分离;支撑式支撑结构,所述支撑式支撑结构从上部位置散在两个横向方向上展开且扩展到新基脚的下部位置以便形成为倾斜结构,形成在现存基脚上的现存竖直部分在所述上部位置处与现存厚板连接;以及横向预应力装置,所述横向预应力装置安置在新基脚上且与支撑式支撑结构连接,将横向预应力(V)的引入的向下反应力(V1)引入到新桩作为预负载,且使得横向预应力(V)的倾斜反应力(V2)阻挡从支撑式支撑结构的两侧转移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运用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来加固地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a)在地面中将新桩建构为不与现存基脚接触且与所述现存基脚分离,并随后将新桩与新基脚整合;(b)在倾斜结构中形成支撑式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式支撑结构在两个横向方向上从上部位置展开且扩展到新基脚的下部位置,形成在现存基脚上的现存竖直部分在所述上部位置处与现存厚板连接;以及(c)安装横向预应力装置,所述横向预应力装置安置在新基脚上且与支撑式支撑结构连接,使得将引入的横向预应力负荷(V)的向下反应力(V1)引入到新桩作为预负载负荷,且使得横向预应力负荷(V)的倾斜反应力(V2)阻挡从支撑式支撑结构的两侧转移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有利效应

根据本发明,不同于常规预负载方法,地基加固设备:通过使用上部支撑板作为反应底座来将横向预应力引入到支撑式支撑结构以便将预负载负荷引入到新基脚,所述上部支撑板与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连接;且使得新桩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分担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且因此可更高效地确保新桩的承重能力。

在本发明中,将新基脚建构为与现存基脚分离,且新基脚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与现存竖直部分和现存厚板连接,以便新桩的负荷分担比率在与扩展之前和之后相比时增大,且因此地基加固可由于待建构的新桩的减少而有效执行。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常规预负载方法的施工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的配置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的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运用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来加固地基的方法的工艺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发明模式

地基加固设备包含新基脚、支撑式支撑结构以及横向预应力装置,其中:新基脚在地面中建构为与现存基脚分离且不接触现存基脚;支撑式支撑结构在两个横向方向上从上部位置展开,形成在现存基脚上的现存竖直部分在所述上部位置处与现存厚板连接且扩展到新基脚的下部点以便形成为倾斜结构。横向预应力装置安置于新基脚上且与支撑式支撑结构连接,将横向预应力的向下反应力引入到新桩中作为预负载负荷,且使得横向预应力的倾斜反应力阻挡从支撑式支撑结构的两侧转移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发明模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执行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几种不同形式实施,并且不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另外,附图中将省略与描述不相关的部件以清楚地阐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整个本说明书中用类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类似的部件。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外描述,否则在部分“包含”元件时,所述部分可包含所述元件,或另一元件可进一步包含于其中。

[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和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地基加固设备(100)]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和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地基加固设备(100)的配置图。

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和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地基加固设备(100)引入横向预应力(V)以使用向下反应力(V1)引入可调整预负载负荷,且使用产生阻挡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的倾斜反应力(V2)的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且新基脚(120)经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建构为与现存基脚(220)分离但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连接,使得新桩(110)分担扩展之前和之后施加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如图2中所示出,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和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地基加固设备(100)包含新桩(110)、新基脚(120)、横向预应力装置(130)以及与现存结构(200)分别建构的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且在这种情况下,现存结构(200)包含现存桩(210)、现存基脚(220)、现存竖直部分(230)以及现存厚板(240)。

首先,如图2中所示出,新桩(110)(其为首先建构在新基脚(120)之下的地面上)分别地建构在紧邻现存基脚(220)的地面(G)中且通常使用彼此可连接的微桩。

新桩(110)可以通过旋转来将微桩直接地按压装配到新基脚(120)之下的地面中的方式或以形成挖掘孔、将微桩插入到挖掘孔中且用填充材料以修整挖掘孔的方式建构,其中多个微桩安装为彼此分离。

将新桩(110)的头部整合到下文所描述的新基脚(120)中,且通常,将预定厚度的基脚混凝土浇注在微桩的头部上,以使得微桩的头部与新基脚(120)整合。

随后,如图2中所示出,新基脚(120)为紧邻现存基脚(220)的新建构的基脚且通常建构为与现存基脚(220)整合,但新基脚(120)不与现存基脚(220)整合且与所述现存基脚分离。

由于新基脚(120)建构为不与现存基脚(220)整合而是与所述现存基脚分离,因此独立地移动新基脚(120)和现存桩(210),且新桩(110)有效地与现存桩(210)分担由从现存厚板和现存竖直部分转移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也就是说,在常规预负载方法中,因为新基脚(120)与现存基脚(220)整合,所以新基脚(120)和现存基脚(220)一体地移动,且因此存在现存桩(210)具有比新桩(110)的负荷分担比率更大的负荷分担比率的问题。然而,在本发明中,为解决问题,新基脚(120)建构为与现存基脚(220)分离。

不同于常规案例,在本发明中,并不需要基脚整合建构(其中从现存基脚(220)提取加固杠,所述加固杠与从新基脚(120)提取的加固杠连接,且倒浇注混凝土),且因此简化建构工艺。

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出,新基脚(120)可建构为各自独立形成的基脚或建构为连续扩展的条带基脚,且以布置所需加固杠且将混凝土浇注并固化一预定厚度以与新桩(110)的头部整合的方式建构。

如图2中所示出,新基脚(120)对称地建构在现存基脚(220)的两侧上且用来将由横向预应力装置(130)以及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产生的向下反应力(V1)经由下部支撑件(131)转移到新桩(110),其中下部支撑件(131)与对称地形成于现存竖直部分(230)的两侧上的支撑式支撑结构(140)的下部末端部分连接。

随后,如图2中所示出,横向预应力装置(130)安装在新基脚(120)的上部表面上,使得横向预应力负荷(V)使用向下反应力(V1)引入可调整预负载负荷,且用来产生阻挡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的倾斜反应力(V2)。

也就是说,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用来引入预负载负荷(即向下预应力),用以将倾斜反应力(V2)引入到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中以使得倾斜反应力(V2)有效地阻挡转移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且可通过在不同时间反复地增加预负载负荷来调整预负载负荷。

如图2中所示出,横向预应力装置(130)包含下部支撑件(131)和横向预应力单元(132)。

首先,如图2中所示出,下部支撑件(131)一体地或分别地以单独块状物形式形成于新基脚(120)的上部部分上,从根本上起锚定块状物的作用,且具有横向穿孔以使得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由其穿过。因此,多个下部支撑件(131)可与在纵向方向上待分离的新基脚(120)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

下部支撑件(131)用来将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以及由横向预应力装置(130)产生的向下反应力(V1)转移到新桩(110)。

因此,相对于现存竖直部分(230)对称地定位下部支撑件(131),其形成在彼此对称的新基脚(120)的上表面上。

如图2中所示出,横向预应力单元(132)可使用钢条、钢筋束或类似物,且穿过形成在现存竖直部分(230)的下部部分处的横向穿孔,使得其两个末端部分穿过下部支撑件(131)的横向穿孔且扩展到下部支撑件(131)的横向侧。

横向预应力单元(132)使用加压千斤顶横向加压,且在将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的末端部分锚定到下部支撑件(131)时,引入横向预应力负荷(V)。

因此,由于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的大致中间部分安装为穿过形成在下部支撑件(131)的下部部分处的横向穿孔,因此可由于中间部分的限制而有效地维持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的横向状态。当预加压且锚定横向预应力单元(132)时,可防止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的变形和屈曲,且因此更安全地执行预加压任务。

下部支撑件(131)与新基脚(120)整合,且下部支撑件(131)的上部部分与支撑式支撑结构(140)的下部末端部分整合,且因此,如图2中所示出,在引入横向预应力负荷(V)时,将向下的预应力(即为预负载)引入到新基脚(120)中作为向下反应力(V1),且将倾斜反应力(V2)(即为倾斜预应力)引入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的扩展方向上作为倾斜反应力(V2)。

因此,在预负载方法上,向下反应力(V1)充当可调整预负荷,且倾斜反应力(V2)施加在与从支撑式支撑结构(140)转移的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相反的方向上,以补偿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且因此可增加地基加固效率。

此外,由于向下反应力(V1)可根据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的预应力的量值而调整,因此可调整施加到新桩(110)的预负载负荷。

随后,如图2中所示出,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其为安装在现存竖直部分(230)上和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现存厚板(240)与下部支撑件(131)之间的支撑装置)用以将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转移到下部支撑件(131)、新基脚(120)以及新桩(110),且充当补偿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的倾斜反应力(V2)的转移路径。

为这个目的,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形成为在两个横向方向上(在侧向方向上)从上部位置处展开的倾斜结构,现存竖直部分(230)在所述上部位置处与现存厚板(240)连接以将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转移到新基脚(120)的下部部分,且因此能够有效地支撑且转移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为这个目的,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中,上部支撑梁(141)形成在作为上部位置的位置处(现存竖直部分(230)在所述上部位置处与现存厚板(240)连接),且扩展以在两个横向方向上展开的支架(143)形成在上部支撑梁(141)的下部末端上,且支架(143)的下部末端与上述下部支撑件(131)的上表面整合。

如图2中所示出,上部支撑梁(141)形成在作为上部位置的位置处(现存竖直部分(230)在所述上部位置处与现存厚板(240)连接)以按梁形式扩展以便有效地向下转移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转移的负荷,且上部支撑梁(141)的上表面与现存厚板(240)接触,且上部支撑梁(141)的一个表面与现存竖直部分(230)接触以使得上部支撑梁(141)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

随后,上部支撑梁(141)中的两个形成在支架(143)的上部末端部分与上部支撑梁(141)按在纵向方向上扩展的梁形式连接的位置处。两个上部支撑梁(141)的下表面与倾斜地形成的支架(143)的上部末端连接,且上部支撑件(142)与上部支撑梁(141)的下表面按在块状物形式整合为与两个支架(143)的上部末端部分连接。

随后,两个支架(143)的上部末端部分与两个上部支撑梁(141)的下表面连接,且两个支架(143)的下部末端部分与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两个下部支撑件(131)的上表面连接。在使用上部支撑件(142)时,两个支架(143)的上部末端部分与上部支撑件(142)连接。

也就是说,支架(143)的上部末端可在不穿过两个上部支撑件(142)的情况下与两个上部支撑梁(141)直接连接。

支架(143)形成为混凝土部件,且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可建构为与不包含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的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下部支撑件(131)整合。

图3a和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100)加固的地基。

首先,在图3a中,在例如公寓的现存结构(200)中,现存桩(210)的头部与现存基脚(220)整合,现存竖直部分(230)在纵向方向上在现存基脚(220)上连续地扩展,且现存厚板(240)形成在现存竖直部分(230)的上部表面上。

因此,现存基脚(220)和现存厚板(240)可变成地下结构,例如地下停车坪或机房,且当在现存厚板(240)的上部表面上建构竖直扩展或横向扩展时,现存桩(210)的反应力超过设计承重能力。

因此,新桩(110)首先在紧邻现存基脚(220)的地面中建构为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且具有各自独立形成的基脚的形式的新基脚(120)也可在新桩(110)的头部上建构为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新基脚(120)与和现存基脚(220)分离的现存基脚(220)的横向侧不接触,使得负荷不从现存基脚(220)转移到新基脚(120),且新基脚(120)和现存基脚(220)单独地移动。

随后,建构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和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下部支撑件(131),且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

上部支撑梁(141)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扩展预定长度的梁以对应于下部支撑件(131),且上部支撑件(142)形成为与上部支撑梁(141)的下部部分整合的块状物以使得上部支撑件件(142)与上部支撑梁(141)整合。

因此,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的大致中间部分穿过形成在现存竖直部分(230)的下部部分处的横向穿孔,且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的两个末端部分穿过下部支撑件(131)的横向穿孔。在横向预应力单元(132)经加压且锚定到下部支撑件(131)时,产生横向预应力负荷(V)。

由于由横向预应力装置(130)产生的横向预应力负荷(V)的量值可通过预应力的调整而经调整,因此可将预负载负荷精确引入到新桩(110),且可稍后将引入额外负荷。

此外,由于暴露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横向预应力单元(132),可推进维护的性能。

就图3a而言,现存基脚(220)与新基脚(120)分离,现存基脚(220)接受从如前所述的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转移的负荷,且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连接,且因此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通过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转移到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且最终通过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下部支撑件(131)和新基脚(120)从支撑式支撑结构(140)转移到新桩(110)。

随后,就图3b而言,不同于新基脚(120)形成为各自独立的基脚的图3a,新基脚(120)形成为条带基脚。

也就是说,就图3b而言,例如公寓的现存结构(200)的现存桩(210)的头部也建构为与现存基脚(220)整合,现存竖直部分(230)在纵向方向上在现存基脚(220)上连续扩展,且现存厚板(240)形成在现存竖直部分(230)的上部表面上。

因此,现存基脚(220)和现存厚板(240)可变成地下结构,例如地下停车坪或机房,且当在现存厚板(240)的上部表面上建构竖直扩展或横向扩展时,可频繁出现现存桩(210)的反应力超过设计承重能力的情况。

因此,新桩(110)首先在紧邻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现存基脚(220)的地面中建构,且具有条带基脚形式的新基脚(120)在纵向方向上连续建构在新桩(110)的头部上。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新基脚(120)不与和其分离的现存基脚(220)的横向侧接触,因此负荷直接转移到新基脚(120),且新基脚(120)和现存基脚(220)单独地移动。

具有块状物形式的下部支撑件(131)形成在与新基脚(120)整合或与其分离的新基脚(120)的上表面上,且在转移负荷时,新基脚(120)和下部支撑件(131)一体地移动。

横向预应力装置(130)安装在下部支撑件(131)的横向侧上,且多个下部支撑件(131)安装在彼此分离的新基脚(120)上,所述新基脚在纵向方向上连续形成。

随后,建构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的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且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包含形成在上部支撑梁(141)的下表面上的上部支撑梁(141)和上部支撑件(142),其中支架(143)的上部末端与上部支撑梁(141)连接,且支架(143)的下部末端与下部支撑件(131)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上部支撑梁(141)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

因此,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穿过现存竖直部分(230)和下部支撑件(131)的下部部分且可在操作时转移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

此外,由于可控制横向预应力装置(130),因此可精确引入预负载负荷,且可引入额外预负载负荷。横向预应力装置(130)可经移除以用永久性支撑件替换且可在需要时重新安装以供再利用。

在图3b中,现存基脚(220)还与新基脚(120)分离且可接受来自如前所述的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的负荷。由于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整合,因此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通过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转移到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且从支撑式支撑结构(140)通过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下部支撑件(131)和新基脚(120)转移到新桩(110)。

[运用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100)加固地基的方法]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运用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来加固地基的方法的工艺的视图。

首先,以如下方法建构使用支撑式支撑结构和横向预应力装置的地基加固设备(100)(其在构建现存结构(200)的扩展时经建构):将新基脚(120)建构为与现存基脚(220)分离,支撑式支撑结构(140)连接到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且使用横向预应力装置(130)作为反应力来将预负载负荷引入到新桩(110)。

如图4a中所示出,提前建构包含现存桩(210)、现存基脚(220)、现存竖直部分(230)以及现存厚板(240)的现存结构(200)。

因此,现存桩(210)接受从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上方转移的现存负荷,且在构建例如公寓的现存结构的扩展时,进行横向扩展和竖直扩展,且由此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无法安全地仅支撑于现存桩(210)和现存基脚(220)上。

如图4a中所示出,新桩(110)在紧邻现存基脚(220)的地面中建构为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

微桩用作新桩(110)且可建构到预定深度,但微桩的前部末端部分可支撑于硬性承受层上。

由于微桩具有预定长度,因此微桩在需要时可通过耦合器连接。微桩可根据场地条件通过旋转按压装配到地面中或可插入到挖掘孔中,且挖掘孔可用填充材料填充以做修整。

混凝土浇注在所布置的加固杆上达到预定厚度以使得微桩的头部经掩埋,且因此形成新基脚(120)。在图4a中,新基脚(120)建构为条带基脚但可在纵向方向上建构为各自独立的基脚。

新基脚(120)不与自其分离的现存基脚(220)接触,且因此新基脚(120)和现存基脚(220)单独地移动。

随后,使用进一步与新基脚(120)的上部部分一体地形成或额外安装于其上的下部支撑件(131),使得通过横向预应力装置(130)操作的预负载负荷分布在向下方向和倾斜方向上且转移到新基脚(120)。

如图4b中所示出,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与现存结构(200)的现存竖直部分(230)和现存厚板(240)一体地形成。

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中,具有块状物形式的上部支撑件件(142)在现存竖直部分(230)与现存厚板(240)连接的位置处形成为上部部分,且两个支架(143)由两个上部支撑梁(141)的下部末端扩展以在两个横向方向展开。两个支架(143)的下部末端与上述两个下部支撑件(131)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

横向预应力装置(130)的横向预应力单元(132)安装在支撑式支撑结构(140)与新基脚(120)上的下部支撑件(131)之间。

在操作横向预应力装置(130)时,现存竖直部分(230)、现存厚板(240)以及支撑式支撑结构(140)充当反应底座,且因此将预负载负荷引入到新桩(110)。

在需要时,再操作横向预应力装置(130)以使得可添加预负载负荷,或可稍后恢复待丢失的预负载负荷。

因此,在完成扩展的建构时,施加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由于现存基脚(220)与新基脚(120)分离,所以现存桩(210)还接受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的一部分,且将剩余现存负荷和扩展负荷转移到新桩(110),且因此可有效地分担负荷。在现存桩的反应力超过设计承重能力时,可将额外预负载负荷施加到新桩中,且由此现存桩可通过预负载的调整来有效地加固。

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在不改变工艺范围和必需特征的情况下以其它混凝土形式执行本发明。因此,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应视为仅作为所有方面中的实例且并不出于限制的目的。举例来说,描述为单一类型的每个组件可以分布式方式实现,且类似地,描述为分布式的组件可以连接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详细描述而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且涵盖从所附权利要求的意义、范围以及等效物推导出来的所有修改或更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