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方法,包括获取所有预设数据存储端中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待接收到数据传送指令后,若检测到传送数据符合预定条件,则将传送数据先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中,再根据预定调度规则,依序输出。实施本发明,使得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不仅保证数据正常存储,还解决了数据传输时拥堵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638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50685.7

  • 发明设计人 陈瑞;冷迪;李英;

    申请日2020-11-11

  • 分类号G06F9/50(20060101);G06F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38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熊贤卿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4020号电力调度通信大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4: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设备市场不断扩大,刺激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就是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而对于现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来说,网站系统对带宽、管理维护日益增长的高要求对很多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于是,企业开始将与网站托管服务相关的一切事物交给专门提供网络服务的IDC去做,而将精力集中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中去。可见,大型的、专业的IDC机房将会更受企业的青睐。

数据的正常传输决定数据中心的正常工作。相应的,数据中心的资源调整的效率如何,起到重要的决定性关系。一旦数据无法正常传输,如出现数据拥堵或者数据堵塞,势必影响数据中心的正常影响,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因此,对于整个数据中心来说,网络设备的运维数据存储和传输成为主要问题。

目前,传统方式下的数据中心的运维数据存储和传输并没有得到优化,使得资源利用率较低,数据传输时存在拥堵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此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使得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不仅保证数据正常存储,还解决了数据传输时拥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预设数据存储端中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

待接收到数据传送指令后,若检测到传送数据符合预定条件,则将传送数据先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中,再根据预定调度规则,依序输出。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检测到传送数据不符合预定条件时,将传送数据存储至预设的临时存储区域中。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待接收到数据调整指令和/或数据比对指令后,对所述预设的临时存储区域中存储的传送数据进行修复,直至修复后的传送数据符合所述预定条件为止,再根据所述预定调度规则,依序输出。

其中,对传送数据检测是否符合预定条件的具体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传送数据的相关属性;其中,所述相关属性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内容、数据大小和字节长度;

设置预定条件,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传送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为预设文件类型集合之中某一个文件类型的格式,传送数据的数据内容是否清楚识别,以及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和字节长度是否清楚识别;

若所述传送数据的相关属性满足所述预定条件之全部,则符合;若所述传送数据的相关属性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之中至少一个,则不符合。

其中,所述传送数据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的具体步骤包括:

遍历所有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检测所述传送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存在与某一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预留数据存储的数据格式一致;

若存在,则在所述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小于其数据格式匹配一致数据存储端所预留的存储空间时,直接存储。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大于等于其数据格式匹配一致数据存储端所预留的存储空间,则获取所有空闲状态之中预留有最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并通过降低所述预留有最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用以增加与所述传送数据数据格式匹配一致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大小来存储所述传送数据。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传送数据数据格式匹配一致的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则在所有数据存储端中,遍历得到与所述传送数据数据格式匹配一致而非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且进一步获取所有空闲状态之中预留有最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并通过降低所述预留有最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用以增加与所述传送数据数据格式匹配一致而非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大小来存储所述传送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格式包括图像格式、音视频格式和文字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系统,包括:

资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有预设数据存储端中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

排队传送单元,用于待接收到数据传送指令后,若检测到传送数据符合预定条件,则将传送数据先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中,再根据预定调度规则,依序输出。

其中,还包括:

临时存储单元,用于在检测到传送数据不符合预定条件时,将传送数据存储至预设的临时存储区域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传送数据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能够实现数据及时接收,不会出现数据拥堵现象,同时也不会占用传输资源,以保证其他数据正常传输,从而使得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不仅保证数据正常存储,还解决了数据传输时拥堵的问题;

2、本发明将传送数据分类存储,包括图像格式、音视频格式和文字格式来分类存储,方便查找及后续管理,不会出现乱放现象,使得数据存储整齐有理,能够提高效率;

3、本发明不符合预定条件的传送数据存储至预设的临时存储区域中,使得后续能够通过调整指令和/或数据比对进行修复,实现传送数据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有预设数据存储端中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

具体过程为,开设数据存储端对传送过程中的传送数据进行存储,使得传送数据不会出现拥塞现象。应当说明的是,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表示数据存储端预留有存储空间来存储数据,且该存储空间应大于预设的空间阈值。当然,数据存储端都可以是临时开设的存储区域(如磁盘缓存),也可以是指定用于存储数据的区域(如内存)。

步骤S2、待接收到数据传送指令后,若检测到传送数据符合预定条件,则将传送数据先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中,再根据预定调度规则,依序输出;

具体过程为,待接收到数据传送指令后,首先对传送数据检测是否符合预定条件,其具体步骤实现如下:

(1)获取传送数据的相关属性;其中,传送数据的相关属性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内容、数据大小和字节长度;

(2)设置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包括传送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为预设文件类型集合(如图像格式、音视频格式和文字格式)之中某一个文件类型的格式,传送数据的数据内容是否清楚识别,以及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和字节长度是否清楚识别;

(3)若传送数据的相关属性满足上述预定条件之全部,则符合;若传送数据的相关属性不满足上述预定条件之中至少一个,则不符合。

接着,若传送数据符合预定条件,则将传送数据先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中。此时,需要考虑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所预留的存储空间是否满足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若满足,则直接存储;否则,需要扩展存储空间来满足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同时,还需要考虑传送数据分类存储(如图像格式、音视频格式和文字格式来分类存储),用以方便查找及后续管理,不会出现乱放现象,使得数据存储整齐有理,能够提高效率。

因此,将传送数据先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中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说明:

(I)分类存储及存储空间够大:遍历所有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检测传送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存在与某一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预留数据存储的数据格式一致;

若存在,则在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小于其数据格式匹配一致数据存储端所预留的存储空间时,直接存储;

(II)分类存储及存储空间不够:遍历所有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检测传送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存在与某一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预留数据存储的数据格式一致;

若存在,则在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大于等于其数据格式匹配一致数据存储端所预留的存储空间时,获取所有空闲状态之中预留有最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并通过降低预留有最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用以增加与传送数据数据格式匹配一致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大小来存储传送数据。

应当说明的是,在传送数据被调度清空后,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会恢复至初始的平衡状态,即增加的存储空间会归回降低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

(III)分类存储及没有存储空间:遍历所有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检测传送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存在与某一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预留数据存储的数据格式一致;

若不存在与传送数据数据格式匹配一致的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则在所有数据存储端中,遍历得到与传送数据数据格式匹配一致而非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且进一步获取所有空闲状态之中预留有最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并通过降低预留有最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用以增加与传送数据数据格式匹配一致而非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大小来存储所述传送数据。

应当说明的是,在传送数据被调度清空后,数据存储端的存储空间会恢复至初始的平衡状态,即增加的存储空间会归回降低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端。

然后,根据预定调度规则(如先进先出的调度方式),依序输出,用以使得数据排队而不会出现拥塞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包括数据存储端1、数据存储端2和数据存储端3中,且各数据存储端的信息事先进行分类,如数据存储端1存储图像、画像等数据,数据存储端2存储音频、视频等信息,数据存储端3存储文字资料等信息。

也就是说,当解析到传送数据属于图像类型时,将传送数据分类存储至数据存储端1中;当解析到传送数据属于音视频时,将传送数据分类存储至数据存储端2中;当解析到传送数据属于文字资料时,将传送数据分类存储至数据存储端3中。

同时,各个数据存储端之间会定时进行内存(即存储空间大小)的比较,如果某个数据存储端的内存较多,会相应进行将内存分割至较少的一方,保持数据正常存储,使得资源优化更好。当然,等过了这段数据传送时间就会给回等操作,使得资源利用率更好。

步骤S3、在检测到传送数据不符合预定条件时,将传送数据存储至预设的临时存储区域中。

具体过程为,在检测到传送数据不符合预定条件时,单独开设临时存储区域来存储,该不符合预定条件的传送数据即为数据格式识别不出来,如不为预设文件类型集合之中某一个文件类型的格式,或传送数据的数据内容不清楚,或传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和字节长度不确定。此时,需要对不符合预定条件的传送数据调整才能进行后续调度。

因此,待接收到数据调整指令和/或数据比对指令后,对预设的临时存储区域中存储的传送数据进行修复,直至修复后的传送数据符合预定条件为止,再根据预定调度规则,依序输出。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智能资源调整系统,包括:

资源获取单元110,用于获取所有预设数据存储端中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

排队传送单元120,用于待接收到数据传送指令后,若检测到传送数据符合预定条件,则将传送数据先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中,再根据预定调度规则,依序输出。

其中,还包括:

临时存储单元130,用于在检测到传送数据不符合预定条件时,将传送数据存储至预设的临时存储区域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传送数据存储至空闲状态的数据存储端,能够实现数据及时接收,不会出现数据拥堵现象,同时也不会占用传输资源,以保证其他数据正常传输,从而使得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不仅保证数据正常存储,还解决了数据传输时拥堵的问题;

2、本发明将传送数据分类存储,包括图像格式、音视频格式和文字格式来分类存储,方便查找及后续管理,不会出现乱放现象,使得数据存储整齐有理,能够提高效率;

3、本发明不符合预定条件的传送数据存储至预设的临时存储区域中,使得后续能够通过调整指令和/或数据比对进行修复,实现传送数据的正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