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网络损伤仪和网络损伤仪的使用方法

网络损伤仪和网络损伤仪的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损伤仪和网络损伤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切换装置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切换装置供电;切换装置用于在控制器供电时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外部的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来自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来自切换装置的第一网络流量时,根据第一网络流量信号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信号,并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切换装置传输给用网设备。本方案能够解决网络损伤仪在掉电时用网设备断网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609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信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46317.8

  • 发明设计人 屈殿昊;

    申请日2020-10-23

  • 分类号H04L12/26(20060101);H04L12/10(20060101);

  • 代理机构37100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世喆

  •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创业路8号5号楼1层10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8: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网络损伤仪和网络损伤仪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和网络设备需要依赖于网络进行工作。而任何一段距离较远的网络都会存在有限的带宽、时延、丢包、抖动、报文乱序、重复报文、竞争流量、拥塞和误码等复杂的网络损伤状况,这些状况对于网络应用来说可能会降低应用的性能,甚至会导致网络应用瘫痪。

为了分析和测试上述网络损伤情况,以测试网络应用最终在真实网络中的使用效果,现阶段对于上述所提到的网络损伤,主要采用网络损伤仪来进行故障注入。

而网络损伤仪在工作时需要处于上电状态,但在实际应用中,若网络损伤仪掉电则会瘫痪,这会使得网络损伤仪从供网设备接收到的网络流量无法传输给用网设备,从而导致用网设备断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网络损伤仪和网络损伤仪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在网络损伤仪掉电时用网设备不会断网。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损伤仪,包括: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

所述切换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器供电时与所述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外部的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根据第一网络流量信号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分别向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供电;

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所述供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所述信号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在接收到所述供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所述传输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第二切换装置;

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时,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所述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并在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之后,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二切换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供电;

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器供电时与所述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通过所述电连接为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供电,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供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所述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供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所述传输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第二切换装置;

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供电时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建立所述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时,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所述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的数字信号端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收发模块的模拟信号端与所述切换装置相连接;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切换装置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将来自所述处理模块的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网络流量转换为模拟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网络流量,并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模拟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切换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损伤仪进一步包括:储能元件;

所述储能元件设置在所述切换装置内;

所述切换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器供电时与所述储能元件建立电连接,向所述储能元件供电;

所述储能元件在所述控制器停止向所述切换装置供电时,向所述切换装置供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损伤仪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利用控制器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在所述控制器供电时与所述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来自外部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利用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流量信号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信号;

利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

所述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包括:

分别向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供电;

所述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利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二切换装置;

利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所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包括:

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所述信号连接,并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

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供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所述传输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第二切换装置;

利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

所述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包括:

向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供电;

在所述向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供电之后,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在所述控制器供电时与所述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通过所述电连接为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供电,以使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与所述控制器建立所述信号连接;

所述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利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二切换装置;

利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所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包括:

在所述控制器停止供电时,

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断开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所述信号连接,并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

利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供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所述传输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第二切换装置;

利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用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控制器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且在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接收到来自外部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

所述通过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包括:

利用所述收发模块将来自所述切换装置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

利用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流量信号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信号,包括:

利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一网络流量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

所述利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包括:

利用所述处理模块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发送给所述收发模块;

利用所述收发模块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网络流量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事项方式中,在所述利用控制器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之后,进一步包括:

将储能元件设置在各个所述切换装置内;

利用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控制器供电时与所述储能元件建立电连接,向所述储能元件供电;

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在所述控制器停止向所述切换装置供电时,向所述切换装置供电。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控制器处于上电状态时,切换装置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如此,切换装置可以通过该信号连接将来自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器可以根据网络损伤指令对第一网络流量信号进行网络损伤,进一步将网络损伤后生成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切换装置传输给用网设备,保证了网络损伤仪在正常工作时可以为网络中注入预设的故障。而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切换装置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如此通过切换装置直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因此,本方案不仅可以保证网络损伤仪在上电状态时正常为网络进行网络损伤,而且在网络损伤仪处于断电状态时,可以保证为用网设备正常供网,不会因为网络损伤仪掉电而使网络瘫痪,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损伤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损伤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损伤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损伤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损伤仪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损伤仪,包括:至少一个切换装置101和控制器102;

控制器102,用于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101供电;

切换装置101,用于在控制器102供电时与控制器102建立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外部的供网设备103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102;在控制器102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102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来自供网设备103的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104;

控制器102,还用于在接收到来自至少一个切换装置101的第一网络流量时,根据第一网络流量信号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信号,并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切换装置101传输给用网设备10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控制器处于上电状态时,切换装置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如此,切换装置可以通过该信号连接将来自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器可以根据网络损伤指令对第一网络流量信号进行网络损伤,进一步将网络损伤后生成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切换装置传输给用网设备,保证了网络损伤仪在正常工作时可以为网络中注入预设的故障。而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切换装置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如此通过切换装置直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因此,本方案不仅可以保证网络损伤仪在上电状态时正常为网络进行网络损伤,而且在网络损伤仪处于断电状态时,可以保证为用网设备正常供网,不会因为网络损伤仪掉电而使网络瘫痪,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的网络损伤仪中,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可以通过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分别作为第一网络流量的输入与第二网络流量信号的输出。具体地,可以包括:

控制器,用于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分别向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供电;

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来自外部的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与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在接收到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传输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第二切换装置;

第二切换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时,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用网设备;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一网络流量时,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

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一网络流量,并在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之后,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第二切换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利用控制器分别给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供电,如此第一网络流量可以通过第一切换装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网络损伤,第二切换装置将注入了故障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用网设备,如此使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的分工更加明确,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可以采用内部结构更加简单的设备,不需要同一个切换装置同时去完成传输第一网络流量和第二网络流量信号的操作。而且,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第一切换装置可以和第二切换装置进行电连接,从而可以保证将第一网络流量通过电连接传输给用网设备,解决了控制器在掉电情况下网络系统瘫痪,用网设备断网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的网络损伤仪,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控制器给第一切换装置供电,并建立信号连接;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并为第二切换装置供电,如此通过将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分别作为第一网络流量的输入和第二网络流量信号的输出。具体地,可以包括:

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

控制器,用于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第一切换装置供电;

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在控制器供电时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与第二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通过电连接为第二切换装置供电,在接收到来自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与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在接收到来自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传输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第二切换装置;

第二切换装置,用于在第一切换装置供电时与第一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并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时,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用网设备;在第一切换装置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在接收到来自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一网络流量时,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可以通过控制器给第一切换装置供电,而第二切换装置可以通过与第一切换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由第一切换装置供电,如此可以保证在第一切换装置处于在电状态时也处于在电状态,实现两个切换装置之间的同步。同时利用第一切换装置为第二切换装置为供电,可以简化与控制器之间的电路,有利于提升控制器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损伤仪,如图2所示,控制器102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021和处理模块1022。具体地,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1021的数字信号端与处理模块1022相连接,收发模块1021的模拟信号端与切换装置相连接;

收发模块1021,用于将来自切换装置的模拟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将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处理模块1022;将来自处理模块1022的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转换为模拟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并通过信号连接将模拟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传输给切换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中的处理模块只能识别数字信号,而供网设备提供的第一网络流量为模拟信号,同时为用网设备输出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也为模拟信号。因此通过控制器中的收发模块,实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从而保证了该网络损伤仪能够根据处理模块的指令正常工作,以根据网络损伤信息将故障准确的注入到网络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各实现方式中所提供的网络损伤仪还可以包括储能元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储能元件设置在切换装置内部,在控制器供电时可以与储能元件建立电连接,向该储能元件供电,而在控制器停止向切换装置供电时,切换装置可以由该储能元件来供电。如此使得切换装置的选择更具有广泛性,可以不需要选择当断电时切换装置会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元器件,即使是断电即停的元器件,通过由储能元件来供电,也可以实现状态的切换,从而可以保证在断电状态时能够通过切换装置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供网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上述各个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该网络损伤仪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控制器分别向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供电。

第二种形式,控制器向第一切换装置供电,第一切换装置通过电连接向第二切换装置供电。

如图3所示,下面对第一种形式的网络损伤仪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进行电连接(如图3中实线所示),如此在控制器处于上电状态时,可以保证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均能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器和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之间还应具有信号连接(如图3中点划线所示),如此当第一切换装置接收到外部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可以通过信号连接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信号,然后第二切换装置可以通过信号连接将该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切换装置原理上为具有切换特性的多向开关,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的第一导通端均与控制器相连接,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二导通端与第二切换装置的第二导通端连接。如此,当控制器为在电状态时,用户对控制器输入了网络损伤的指令后,控制器控制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的开关均转换连接到第一导通端,使整个网络损伤仪处于导通状态。从而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的网络损伤信息对第一网络流量进行故障注入,进一步可以通过第二切换装置将网络损伤后的第二网络流量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传统的网络损伤仪,当网络损伤仪掉电时,控制器无法工作,从而也就使得整个接入网络损伤仪的网络系统处在瘫痪状态,即各种用网设备都会处于断网状态,这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当网络损伤仪处于断电状态时,即控制器停止为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供电时,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会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且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的内部开关均会转换至第二导通端,如此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之间建立起传输连接(如图3中所示的点线所示),从而可以将供网设备输入的第一网络流量通过传输连接经第二切换装置传输给用网设备。因此,本方案保证了即使损伤仪掉电也依然可以正常为供网设备供网,解决了在损伤仪掉电时,各用网设备会断网的情况。

由于通过供网设备输入的第一网络流量是模拟信号形式的,而网络损伤仪的处理器只能处理数字信号形式的网络流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控制器应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通过收发模块将模拟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然后再传输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根据预设的网络损伤信息对该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进行网络损伤,并将网络损伤后生成的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收发模块。此时,收发模块通过将该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经第二切换装置传输给用网设备。例如。收发模块可以是物理接口收发器PHY。而第一网络流量通过网线接口输入,并通过网线接口输出,此处网线接口可以包括RJ45信息插座连接器。切换装置可以是多路复用器和电磁继电器等基于多向开关原理的电子器件。

对于一些电子器件,其作为切换装置时,是需要带电工作的,即当切换装置突然掉电后,该切换装置内部的开关状态是不会再变换的。如果在掉电之前,切换装置内部的开关是连接在第一导通端的,那么当切换装置突然掉电后,其会一直保持在第一导通端,如此由于控制器掉电不导通,从而使得第一网络流量无法传输至用网设备,导致用网设备断网。因此,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为该类切换装置内部设置储能元件,在上电状态时为储能元件进行供电,当控制器停止向切换装置供电时,利用储能元件为切换装置供电,从而可以使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完成将第一网络流量通过第二切换装置传输给用网设备,保证了在控制器断电时用网设备也可以正常用网。该储能元件可以包括可充电电池等。当然,如果选择类似于电磁继电器一类的电子器件作为切换装置,该类电子器件在断电时会恢复到初始状态,通过将初始状态连接为第二导通端,如此不用储能元件亦可以实现将第一网络流量通过第二切换装置传输给用网设备,避免用网设备断电。

如图4所示,下面对第二种形式的网络损伤仪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仅与第一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如图4中控制器与第一切换装置之间的实线所示),即由控制器为第一切换装置供电,而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如图4中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之间的实线所示),即在控制器为第一切换装置供电时,第一切换装置通过电连接可以为第二切换装置供电,控制器和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仅建立信号连接(如图4中点划线所示)。如此当第一切换装置接收到用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对该第一网络流量根据网络损伤信息进行网络损伤后,将生成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第二切换装置经第二切换装置传输至用网设备。当网络损伤仪处于断电状态时,即控制器停止为第一切换装置供电时,第一切换装置也停止为第二切换装置供电。此时,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会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且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的内部开关均会转换至第二导通端,如此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之间建立起传输连接(如图3中所示的点线所示),从而可以将供网设备输入的第一网络流量通过传输连接经第二切换装置传输给用网设备。

在该第二种形式的网络损伤仪中,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功能以及构成其所用到的电子元器件与第一种形式下的网络损伤仪一致,在此不再赘述。例外在第二种形式的网络损伤仪中的控制器也如第一种形式下的控制器一样,由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组成,其功能在此也不再赘述。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二切换装置是由第一切换装置来供电的,不需要通过控制器进行供电,如此在进行控制器的选择上具有相对宽泛的可选择性。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任一可能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损伤仪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利用控制器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

步骤502:利用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在控制器供电时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来自外部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

步骤503:利用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流量信号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信号;

步骤504:利用控制器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步骤505:利用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切换装置使控制器在上电状态时可以实现对网络进行网络损伤的操作,而且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可以通过切换装置直接将输入的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如此保证了控制器掉电时,网络损伤仪依然可以将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避免了因为控制器掉电而导致网络瘫痪,用网设备断网的情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

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包括:

分别向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供电;

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包括:

利用第一切换装置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

利用控制器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包括:

利用控制器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第二切换装置;

利用第二切换装置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利用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包括:

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利用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利用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

利用第一切换装置在接收到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传输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第二切换装置;

利用第二切换装置在接收到来自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一网络流量时,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时,

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包括:

向第一切换装置供电;

在向第一切换装置供电之后,进一步包括:

利用第一切换装置在控制器供电时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与第二切换装置建立电连接,通过电连接为第二切换装置供电,以使第二切换装置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

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包括:

利用第一切换装置通过信号连接将接收到的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

利用控制器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包括:

利用控制器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第二切换装置;

利用第二切换装置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

利用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第一网络流量时,将该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包括:

在控制器停止供电时,

利用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断开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并利用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建立传输连接;

利用第一切换装置在接收到来自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通过传输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第二切换装置;

利用第二切换装置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用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控制器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且在利用至少一个切换装置接收到来自外部供网设备的第一网络流量时,

通过信号连接将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控制器,包括:

利用收发模块将来自切换装置的模拟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将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传输给处理模块;

利用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流量信号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第二网络流量信号,包括:

利用处理模块根据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一网络流量和预设的网络损伤指令生成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

利用控制器将第二网络流量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传输给外部的用网设备,包括:

利用处理模块将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发送给收发模块;

利用收发模块将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网络流量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利用控制器在处于上电状态时,向至少一个切换装置供电之后,进一步包括:

将储能元件设置在各个切换装置内;

利用切换装置在控制器供电时与储能元件建立电连接,向储能元件供电;

利用储能元件在控制器停止向切换装置供电时,向切换装置供电。

由于各方法实施例对应于上述网络损伤仪的各实施例,因此对应的详细说明可以在对应的网络损伤仪的各实施例中获知,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