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涡轮发电机流道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

一种涡轮发电机流道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发电机流道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已有的模型确定涡轮、导轮的叶片基本结构参数,利用三维软件建立涡轮、导轮的三维模型及相关计算域模型,利用流体仿真软件对涡轮及流道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涡轮与导轮的不同结构参数对涡轮性能的影响。本发明基于流场分析,采用CFD技术,筛选出影响涡轮性能的显著参数并进行参数匹配优化,从而对涡轮及导轮叶型结构进行改进设计,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优组合,实现以较短的周期,较少的人力物力,得到涡轮结构方面的最佳匹配方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量子感知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840758.1

  • 发明设计人 朱忠辉;冯泽东;耿标;贺羽;

    申请日2020-08-20

  • 分类号G06F30/17(20200101);G06F30/28(20200101);G06F111/10(20200101);G06F113/08(20200101);G06F119/14(20200101);

  • 代理机构32258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美华

  •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城铁站区站前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6: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发电机流道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的随钻测量通常使用涡轮发电机进行循环发电,为了保障较高的钻井效率,对于大功率、高效率的涡轮发电机进行流道结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对涡轮发电机的研究手段主要通过实验进行,由于涡轮发电机规格各异,单一对某规格涡轮发电机所获得实验结果,不具备较好的通用性,因此对不同规格的涡轮发电机进行实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采用仿真方式对涡轮发电机流道进行结构优化,以较短的周期,较少的人力物力,得到涡轮结构方面的最佳匹配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涡轮发电机流道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发电机流道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1)、对涡轮模型结构特征进行简化处理并抽取流道;

(2)、利用hypermesh对抽取的流道计算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其中导轮进口流域和涡轮进口流域采用结构化的六面体网格,导轮叶片流域和涡轮叶片流域采用非结构化的四面体网格,并且在叶片处进行加密处理,使用mesh quality功能对各个模型的网格进行质量检查;

(3)、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导轮是固定的而涡轮是旋转的,因此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MRF,将模型分域成旋转域和静止域;

(4)、设定输入工况,包括涡轮的转速和流体的流量;

(5)、设定输出文件,包括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

(6)、计算求解;求解计算全流道模型在不同转速下的压力云图、速度云图;

(7)、重复以上步骤计算不同的工况;

(8)、根据涡轮叶片的压力云图、速度云图,改变叶片的螺旋升角、叶片厚度,重新提交计算比较分析涡轮发电机的输出性能。

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用CFD技术对划分网格后的计算域模型进行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导轮与涡轮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螺旋升角、旋转角、叶片厚度分别对涡轮性能的影响。

由于在CFD中,只有设定了正确的边界条件才能求解出流场问题的解,因此设置具体的边界条件如下:Z轴为旋转轴,X轴为旋转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流场分析,采用CFD技术,筛选出影响涡轮性能的显著参数并进行参数匹配优化,从而对涡轮及导轮叶型结构进行改进设计,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优组合,实现以较短的周期,较少的人力物力,得到涡轮结构方面的最佳匹配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涡轮发电机流道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1)、对涡轮模型结构特征进行简化处理并抽取流道;

(2)、利用hypermesh对抽取的流道计算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其中导轮进口流域和涡轮进口流域采用结构化的六面体网格,导轮叶片流域和涡轮叶片流域采用非结构化的四面体网格,并且在叶片处进行加密处理,使用mesh quality功能对各个模型的网格进行质量检查;

(3)、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导轮是固定的而涡轮是旋转的,因此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MRF,将模型分域成旋转域和静止域;

(4)、设定输入工况,包括涡轮的转速和流体的流量;

(5)、设定输出文件,包括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

(6)、计算求解;求解计算全流道模型在不同转速下的压力云图、速度云图;

(7)、重复以上步骤计算不同的工况;

(8)、根据涡轮叶片的压力云图、速度云图,改变叶片的螺旋升角、叶片厚度,重新提交计算比较分析涡轮发电机的输出性能。

具体分析过程中,首先利用hypermesh软件对计算域模型划分网格,分别对导轮、涡轮、导轮进口流域、涡轮进口流域进行网格划分,整个流道被分成四部分,其中导轮叶片流域和涡轮叶片流域采用非结构化的四面体网格,导轮进口和涡轮进口流域采用结构化的六面体网格,网格划分完成后,使用mesh quality功能对各个模型的网格进行质量检查。

采用CFD技术即计算流体动力学,对划分网格后的计算域模型进行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导轮与涡轮的主要结构参数:螺旋升角、旋转角、叶片厚度分别对涡轮性能的影响;然后对各个参数进行匹配分析,在第一次匹配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导轮的型线结构、涡轮的叶片截面进行改进设计,给出改型后的涡轮叶片建模方法,对不同型线的导轮和涡轮进行组合匹配分析,得到性能最佳的组合方式。保持涡轮转速不变,得到压降、效率、扭矩与叶片螺旋升角的关系。随着导轮螺旋升角的增大,扭矩、压降逐渐减小,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导轮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涡轮入口液流角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导轮叶片重叠系数的大小与旋转角度的选取有关,而重叠系数选择不当会对叶片水利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导轮叶片旋转角对涡轮输出扭矩、压降、效率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具体实施时,取导轮叶片数为5,涡轮叶片数为7,两者的螺旋角均为44.7°,改变导轮叶片的旋转角进行流场分析,随着导轮叶片旋转角逐渐增大,扭矩、压降、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在旋转角为60°时三者均达到最值,并且他们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旋转角大于95°后,旋转角的变化范围较大时涡轮的扭矩、压降、效率才会产生比较平缓的变化;改变导轮叶片厚度,得到的涡轮扭矩和压降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随着厚度的增加会增大,而效率随着厚度增加会减小;但是,扭矩与压降、效率的变化非常细微,说明导轮叶片厚度对涡轮的扭矩、压降、效率影响很小。

选择导轮进口流域的单元数为7400个,quality的最小值为0.56;导轮叶片流域的单元数为310405个,quality最小值为0.36,;涡轮叶片流域的单元数为248507个,quality最小值为0.35;涡轮出口流域的单元数为7021个,quality最小值为0.63;在CFD中,因为只有设定了正确的边界条件才能求解出流场问题的解,因此具体的边界条件设置如下:Z轴为旋转轴,X轴为旋转方向,进口需要设置流体流入的位置、流量大小、方式及温度等。

采用清水代替实际钻井液作为仿真模拟的流体介质,速度质量流量进口作为导轮入口边界条件,初始流量为27L/S。出口需要设置流体流出的位置及方式等边界条件,选择出口边界条件为压力出口,出口压力设置为0,叶片壁面、轮缘、轮毂设置为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导轮是固定的而涡轮是旋转的,因此选用MRF方法,将涡轮设置为旋转域。为确保数值计算的正确性,需要对网格无关性进行检查,采用整体网格数增加来验证网格无关性。当网格数从57万增加至145万时,扭矩、压降、效率值变化很小,说明此时网格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性很小,可以认为此时已经达到了网格无关。

求解计算压力云图、速度云图时,从压力云图中可以得到:无论是导轮叶片还是涡轮叶片,其叶片工作面的压力大于背面的压力,最大压力都出现在进口区域,随着转速的增加,最大压力的数值逐渐减小。随着转速增加,低压区域面积逐渐减小,由此可知,转速对涡轮内部流场压力分布的影响较大;从速度云图中可知:液体进入导叶和涡轮叶片之后,都分为两部分运动,一部分沿着叶片工作面流动,一部分沿着背面运动。

通过模拟计算得到涡轮性能曲线图,在流体密度和流量一定情况下,涡轮随着转速的增加,扭矩是呈直线逐渐减小的;效率是呈抛物线变化,先增大达到最值后逐渐减小的;压降随着转速增大减小,但是变化很平缓。涡轮性能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结构参数,导轮的结构参数对涡轮的性能同样有影响。通过分别改变导轮与涡轮的结构参数,仿真得到:导轮和涡轮的结构参数中,螺旋升角对涡轮输出性能影响比较大,叶片厚度和旋转角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有必要将导轮与涡轮结构参数进行混合匹配分析,由此获得导轮与涡轮最佳结构参数匹配组合,使得涡轮在此种组合下性能达到最优。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