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走罐式捏脊装置及其方法

一种走罐式捏脊装置及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走罐式捏脊装置,包括走罐体、负压控制系统、拿捏调控系统和驱动遥控器;走罐体上部的内腔设有负压控制系统,下部内腔内包括拿捏调控系统,底部设有前后两个导向体,且罐体底口内嵌滚珠;负压控制系统由调压装置和变形气囊构成,通过调节调压滑块控制变形气囊压缩或弹起;拿捏调节系统,包括捏捻双轴,轴体通过滑块与滑轨滑配合连接;位于同一侧的滑轨形成底面不相交的V形结构;轴体的一端分别设置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主动齿轮减速传动安装于轴体上的从动齿轮;滑块通过曲轴连杆与限位传动齿轮装置连接,限位传动齿轮装置由微型步进电机控制;驱动遥控器控制微型马达的传动方向及转动速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559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蚌埠医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08294.3

  • 申请日2020-09-02

  • 分类号A61H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闫莉

  • 地址 233030 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26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3: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推拿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走罐式捏脊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捏脊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中医理疗方法,其操作手法为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使得人体背部的皮肤表面有规律的捏拿捻动。通过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个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调节内脏新陈代谢活动,对多类疾病具有防治效果。因经常捏脊是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也适合在家庭中推广,由于传统捏脊需要他人协助,同时捏脊技术也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对所捏皮肤拿捏的多少为适当,捏多不易推进,捏过少则易于滑脱,指压力度的大小要适度,成年人和小儿力量大小区分。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人工捏脊和推拿存在难以自行完成、操作费力和不便等缺陷,需要学习才能掌握,另外捏脊动作比较费力,因主要由拇指和食指用力,比较容易疲劳,造成手指酸痛,所以捏脊这一中国传统医学技法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具有捏脊功能的理疗按摩器,该按摩器能够独立操作,且不需要培训学习就可以使用,让捏脊能够得到广泛的使用,更加富有吸引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走罐式捏脊装置及其方法,吸收了捏脊 “拿、捏、提、捻”的传统手法,可独立操作,解放了拇指和食指,适用于成年人和小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走罐式捏脊装置,包括走罐体、负压控制系统、拿捏调控系统和驱动遥控器;所述走罐体上部的内腔设有负压控制系统,下部内腔内包括拿捏调控系统,底部设有前后两个导向体,且罐体底口内嵌滚珠;所述负压控制系统由调压装置和变形气囊构成,所述调压装置包括盖体、调压滑块、带孔杆体、弹簧A;所述带孔杆体与走罐体固连,其杆体上设有限位孔Ⅰ,所述弹簧A套连在带孔杆体上,两端分别与带孔杆体和调压滑块固连;所述盖体上设有单向排气阀,盖体设置于变形气囊的顶部,调压滑块与盖体固连,变形气囊的底部与走罐体的内壁密封固连,通过调节调压滑块上下滑动,以及与限位孔Ⅰ固定,控制变形气囊压缩或弹起;所述拿捏调节系统,包括捏捻双轴,所述捏捻双轴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轴体,轴体的截面为凸轮结构,轴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轴体通过滑块与滑轨滑配合连接;位于同一侧的滑轨形成底面不相交的V形结构;所述轴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控制轴体转动的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主动齿轮减速传动安装于轴体上的从动齿轮,控制轴体转动;所述滑块通过曲轴连杆与限位传动齿轮装置连接,限位传动齿轮装置由微型步进电机控制;所述驱动遥控器通过红外接收器控制微型马达的传动方向及转动速度。

所述限位传动齿轮装置连接在微型步进电机转轴上,所述微型步进电机通过红外接收器与电源Ⅲ接连。

所述调压滑块由弹簧B、调压按钮、卡扣和滑动手柄构成,所述滑动手柄与盖体固连,所述调压按钮与卡扣分别固连于一连接杆的两端,且两者反方向设置,连接杆与滑动手柄铰接,能够相对于滑动手柄转动,调压按钮2022的相反侧设有弹簧B,常态下,在弹簧B的作用下,调压按钮和卡扣处于平衡状态;推动调压按钮使卡扣远离带孔杆体,向下按动滑动手柄,至合适位置时,松开调压按钮,卡扣在弹簧B作用下进入限位孔,使得变形气囊的体积压缩到最小;当按下调压按钮,在弹簧A的作用下,变形气囊的体积恢复到最大。

所述微型驱动马达,通过红外接收器与电源相连。

所述捏捻双轴的轴体外层为仿生纹路的柔性材质。

所述限位传动齿轮装置,包括限向制动阀和定向齿轮,限向制动阀设置于定向齿轮的边缘,对定向齿轮起到制动效果。

所述驱动遥控器面板上设有速度快慢按键、前进按键和后退按键,设有拿捏调控系统开关按键。

一种走罐式捏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前准备,将变形气囊2通过滑动手柄2024调整至最大压缩变形处,并通过调压滑块与限位孔Ⅰ配套插接维持气囊最大压缩变形状态;将捏捻双轴通过驱动遥控器的拿捏系统开关键调整至轴距最大,其目的是当走罐体吸附皮肤时,罐体底部有最大的空间,使得皮肉隆起后自由进入走罐体底部空间内;

步骤2)将走罐体安放在后背的腰部,使前后两个导向体103都对准脊椎;

步骤3)按下调压按钮2022,变形气囊2在自身恢复变形能力以及弹簧A204恢复变形作用下,使得走罐体内部呈负压状态,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人体背部接触皮肉隆起进入走罐体内部,即对皮肉拿起作用;

步骤4)通过驱动遥控器控制微型步进电机20顺时针转动,使得曲轴连杆带动捏捻双轴相对移动;调整轴距至力度小的Ⅰ阶段捏脊模式距离,捏捻双轴挤压走罐体腔内已隆起的皮肉,使得皮肉有压迫感,即捏紧皮肉作用;因捏捻双轴的轴体截面为凸轮结构,能够对皮肉有上提和下放作用;

步骤5)设置Ⅰ阶段捏脊模式的捏脊速度为V1,按下前进键,走罐体在滚珠的作用下沿着脊梁向颈部移动;捏捻双轴在微型电机作用下进行转动,对皮肉有捻的作用;

步骤6)当走罐体移动到人体颈部时,按下后退键,则走罐体将开始从颈部开始向腰部移动;如果人体有其他病例原因,不宜从颈部向腰部进行向下捏脊,则按暂停键,取下走罐体,重复1~5的步骤;

步骤7)随着捏脊的进程进入力度适中的Ⅱ阶段或力度大的Ⅲ阶段捏脊模式,继续调整拿捏系统开关键,使得曲轴连杆带动捏捻双轴相对移动更近,调整轴距为Ⅱ阶段或Ⅲ阶段捏脊模式距离,使捏捻双轴4挤压走罐体腔内已隆起的皮肉,使其压迫感变强;同步设置Ⅱ阶段或Ⅲ阶段捏脊模式的捏脊速度V2或者V3,再按下前进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捏脊人力耗费,一个人就可以独立操作,不受场地环境约束,使用者可以躺着也可以坐立操作,更加便捷;在一定程度上真实模拟了“拿、捏、提、捻”四位一体式捏脊传统手法,“负压=拿”“变径=捏+提”“走罐+捏捻双轴转动=捻”;根据捏脊过程阶段要求,捏捻的速度可以操控,也可操控捏脊的方向,或至上而下或至下而上,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自行调节;提供了一种捏脊拿捏皮肉的新方法,既采用负压的方式让皮肉先隆起,然后通过变径的方法捏提皮肉,制定不同的变径值和负压值,适应了不同的群体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走罐体底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负压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向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捏捻双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拿捏调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传动齿轮装置示意图。

其中:1走罐体,101通气孔,102调压滑道,103导向体,104滚珠,2变形气囊,201盖体,2011单向排气阀,202调压滑块,2021弹簧B,2022调压按钮,2023卡扣,2024滑动手柄,203带孔杆体,2031限位孔,204弹簧A,3捏捻A轴,301从动齿轮,4捏捻B轴,401从动齿轮,5曲轴连杆A,6曲轴连杆B,7限位传动齿轮装置,701定向齿轮,702限向制动阀,8滑轨AⅠ,9滑轨AⅡ,10滑块AⅠ,11滑块AⅡ,12滑块BⅠ、13滑块BⅡ,14滑轨BⅠ,15滑轨BⅡ,16电源Ⅰ,17微型马达A,1701主动齿轮,18电源Ⅱ,19微型马达B,1901主动齿轮20微型步进电机,21电源Ⅲ,驱动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8所示,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走罐式捏脊装置,包括走罐体1、负压控制系统、微型驱动马达、拿捏调控系统和驱动遥控器。

如图1所示,走罐体1分为顶部、上部、下部和底部结构,顶部设有通气孔101,上部的外壁设有负压调节按钮和调压滑道102,上部的内腔设有变形气囊2,下部内腔内包括拿捏调控系统,底部外壁设有前后两个导向体103,有助于定位走罐体的放置,且罐体底口内嵌滚珠104,不突出于底口,滚珠104作用是使走罐体容易在皮肤上滑动。

如图2、3、4、5所示,负压控制系统由调压装置和变形气囊2构成,调压装置由盖体201、调压滑块202、带孔杆体203、弹簧A204构成;调压滑块202由弹簧B2021、调压按钮2022、卡扣2023和滑动手柄2024构成,其中所述调压滑块202与盖体201固连,并与带孔杆体203能够插接;带孔杆体203与走罐体1固连,其杆体上设有限位孔2031;弹簧A204套连在带孔杆体203上,两端分别与带孔杆体203和盖体201固连;变形气囊2的顶部与盖体201固连,底部与走罐体1的内壁密封固连,且在所述盖体201上设有单向排气阀2011。所述调压按钮2022与卡扣2023分别固连于一连接杆的两端,且两者反方向设置,连接杆与滑动手柄2024铰接,能够相对于滑动手柄2024转动,调压按钮2022的相反侧设有弹簧B2021,常态下,在弹簧B2021的作用下,调压按钮2022和卡扣2023处于平衡状态;推动调压按钮2022使卡扣2023远离带孔杆体203,向下按动滑动手柄2024,至合适位置时,松开调压按钮2022,卡扣2023在弹簧B2021的作用下进入限位孔2031,使得变形气囊2的体积压缩到最小;当按下调压按钮2022,在弹簧A204恢复变形的作用下,变形气囊2的体积恢复到最大。限位孔2031的位置可以根据适用人群的不同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人群选择适宜的负压大小。单向排气阀2011,设有灵活排气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只能从变形气囊2内向外排气,不能进气。

微型驱动马达,包括微型马达A17和微型马达B19,皆通过红外接收器与电源Ⅰ16和电源Ⅱ18相连。驱动遥控器可以通过红外接收器控制微型马达开关,控制微型马达A17和微型马达B19转动方向以及转速的快慢。

如图6、7所示,拿捏调节系统,包括滑轨AⅠ8、滑轨AⅡ9、滑块AⅠ10、滑块AⅡ11、滑轨BⅠ14、滑轨BⅡ15、滑块BⅠ12、滑块BⅡ13、曲轴连杆A5、曲轴连杆B6、限位传动齿轮装置7、微型步进电机20、红外接收器和电源Ⅲ21,滑轨AⅠ8和滑轨BⅠ14之间夹角为θ,滑轨AⅡ9和滑轨BⅡ15之间夹角也为θ,滑块AⅠ10和滑块AⅡ11分别滑动连接于滑轨AⅠ8和滑轨AⅡ9中,滑块BⅠ12和滑块BⅡ13分别滑动连接于滑轨BⅠ14和滑轨BⅡ15中;捏捻双轴,包括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皆为变径结构,轴心水平平行布置,捏捻A轴3两端与滑块AⅠ10和滑块AⅡ11转动连接,捏捻B轴4两端与滑块BⅠ12和滑块BⅡ13转动连接;微型马达A17和微型马达B19分别固连在滑块AⅠ和滑块BⅠ12上,并通过主动齿轮1701、1901分别与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的从动齿轮301、401传动连接;曲轴连杆A5、曲轴连杆B6和限位传动齿轮装置7同轴连接,限位传动齿轮装置7连接在微型步进电机20转轴上,微型步进电机20通过红外接收器与电源Ⅲ21接连。

捏捻双轴,包括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皆为变径结构,外层为仿生纹路的柔性材质。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变径结构形式可以更换调整。

如图7、8所示,限位传动齿轮装置7,包括限向制动阀702和定向齿轮701,曲轴连杆A5、曲轴连杆B6和限位传动齿轮装置7同轴连接。本实施例设置微型步进机顺时针旋转,且设置每次只旋转一周停止。定向齿轮701限制齿轮转动方向,本实施例设置顺时针旋转。曲轴连杆A5和曲轴连杆B6分别与滑块AⅡ11和滑块BⅡ13通过连接铰接,当曲轴连杆A5和曲轴连杆B6在限位传动齿轮装置7顺时针转动作用下,带动滑块体滑块AⅡ11和滑块BⅡ13分别沿着滑轨AⅡ9和滑轨BⅡ15滑动,同时使得滑块AⅠ10和滑块BⅠ12分别沿着轨道A1和轨道B1滑动,即,当传动齿轮装置启动时,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或相近或相离移动,捏捻皮肉。因滑轨AⅠ8和滑轨BⅠ14之间不相交,所以使得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之间有最小安全距离L,确保人体皮肉不被压迫损伤。

驱动遥控器通过红外接收器控制微型马达A17和微型马达B19的传动方向及转动速度,可以控制微型步进电机20启动和停止;驱动遥控器面板上设有速度快慢按键、前进按键和后退按键,设有拿捏系统开关按键。

本实施案例一种走罐式捏脊装置的使用方法说明:

步骤1)使用前准备,将变形气囊2通过滑动手柄2024调整至最大压缩变形处,使得卡口进入限位孔2031中进行固定;将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通过驱动遥控器的拿捏系统开关键调整至轴距最大,即,滑块停留在滑轨最上方,其目的是当走罐体吸附皮肤时,罐体底部有最大的空间,使得皮肉隆起后自由进入走罐体底部空间内。

步骤2)将走罐体安放在后背的腰部,通过触摸使得前后两个导向体103都对准脊椎,即确定走罐体安放位置准确,此过程,人可以独立双手背后轻松操作完成;

步骤3)走罐体放置准确后,按下调压按钮2022,变形气囊2在自身恢复变形能力以及弹簧A204恢复变形作用下,使得走罐体内部呈负压状态,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人体背部接触皮肉隆起进入走罐体内部,即对皮肉拿起作用;

步骤4)用驱动遥控器的拿捏系统开关键,微型步进电机20顺时针转动,使得曲轴连杆A5和曲轴连杆B6带动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相对移动,调整轴距至力度小的Ⅰ阶段捏脊模式距离,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挤压走罐体1腔内已隆起的皮肉,使得皮肉有压迫感,即捏紧皮肉作用;因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为凸轮结构,即对皮肉有上提作用和下放作用;

步骤5)设置Ⅰ阶段捏脊模式的捏脊速度V1,按下前进键,走罐体沿着脊梁向颈部移动,如图1所示,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同向转动,捻捏皮肉,由于走罐体底口内嵌有滚珠104,使得走罐体容易向前移动;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在微型电机作用下进行转动,即对皮肉有捻的作用;

步骤6)当走罐体移动到人体颈部时,按下后退键,则走罐体将开始从颈部开始向腰部移动;如果人体有其他病例原因,不宜从颈部向腰部进行向下捏脊,则按暂停键,取下走罐体,重复1~5的步骤;

步骤7)随着捏脊的进程进入捏脊力度适中的Ⅱ阶段或力度大的Ⅲ阶段捏脊模式,继续调整拿捏系统开关键,使得曲轴连杆A5和曲轴连杆B6带动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相对移动更近,调整轴距为Ⅱ阶段或Ⅲ阶段捏脊模式距离,即使得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挤压走罐体腔内已隆起的皮肉压迫感变强;同步设置Ⅱ阶段或Ⅲ阶段捏脊模式的捏脊速度V2或者V3,再按下前进键;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灵活调节捏捻A轴3和捏捻B轴4的轴距,以及捏脊速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