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大漆蛋壳杯及其制备工艺

大漆蛋壳杯及其制备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大漆蛋壳杯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漆器及茶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蛋壳处理打磨、杯子木胎选择、杯子外层黑漆粗打磨、杯子外层蛋壳贴敷、杯子外层涂透明漆、色漆、透明漆等工艺,以及杯子外层进行打磨、推光处理、杯子内层粗打磨、涂覆漆层、改良阴干工艺和杯子内层打磨推光、楷清、推光处理,制备了一种美观耐用、可以满足日常饮茶需求的环保大漆蛋壳茶杯,从制备工艺方向进行优化和完善,不仅实现了漆器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而且经久耐用、不开裂脱落,具有能够保持茶汤温度、环保健康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3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稚玄;

    申请/专利号CN201811168161.6

  • 发明设计人 张稚玄;

    申请日2018-10-08

  • 分类号B44C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志坤

  • 地址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历阳大街2号2号楼2单元10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7:55: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24

    授权

    授权

  • 2019-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4C5/00 申请日:2018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2-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漆器及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用器茶杯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大漆蛋壳杯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以下内容为辅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生漆,又称“国漆”、“大漆”、“土漆”、“老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乳白色胶状液休(属于水乳漆的一种),是目前所知唯一靠生物催化(漆酶)干燥的漆。生漆主要由漆酚(50-80%)、树胶质(5-7%)、水不溶性糖蛋白(1%)、漆酶(0.24%)以及水份(20-25%),其中漆酚是生漆质量好坏最重要的评判指标,因为漆酚是生漆最主要的成膜物质,漆酶活性的高低影响到生漆的干燥性能。对生漆过敏者皮肤接触生漆液会引起红肿、痒痛,误食引起强烈刺激,会引起口腔炎、溃疡、呕吐、腹泻;但生漆干燥(熟化)后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天然环保对人体无害,并且不含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此外,干漆还是一味重要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服用漆药后能打虫,使五脏六腑健实,不生白发,以及抗癌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来自生漆的“树胶质”中的化学物质,这已经武汉大学杜予民等一批学者的实验证明。

现代漆艺包含漆画、漆塑、器立体等。漆艺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载体,不仅表现力丰富,表现题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而且大漆具有不易变色、褪色、便于清洁等优势,具有独特之处,是历代手工艺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民族发展的心路历程的见证。从史料研究发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漆树上提炼大漆,并使用漆制作生活器具的国家。

漆器是漆艺的常见形态,从材质分析,漆器有脱胎(夹纻)、木胎、竹胎、陶胎、皮胎、绳胎等;从功能分析,包括(1)以观赏性为主,如漆壁画、漆画装饰等,(2)以功能性为主,用于偏实用的生活用品,如漆盒等;(3)功能性与观赏性兼具的漆艺家居饰品。

在国内,漆艺这个古老文化同样像其它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衰退甚至消亡的命运,因袭固守是漆器艺术衰退的一大原因。现有技术也公开了一些现代漆艺,如CN1074338009A一种砚台及其制备方法、CN1138563A漆陶工艺、CN1833883A一种木质扶梯漆艺制品的加工方法、CN101006957A漆器骨灰翁及其制作方法、CN1029912557A紫砂漆艺茶海的制作方法等,但大多以装饰、美观为主,其审美性要大于实用性;长期以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漆艺并没有介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甚至淡忘漆器工艺,大多数生产者除了模仿制造一些古董之外,较少考虑溶入现代人的日常用品等使用需求,成为漆器普遍应用的一个痛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漆器研究的现状,发明人结合现代漆艺研究,从实用器角度出发,研发一种美观耐用、可以满足日常饮茶需求的环保大漆蛋壳茶杯,从制备工艺方向进行优化和完善,不仅实现了漆器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而且经久耐用、不开裂脱落,具有能够保持茶汤温度、环保健康的特点。

基于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大漆蛋壳茶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工序一、收集蛋壳,把蛋壳里的蛋膜剥离干净,将蛋壳边缘进行打磨;

工序二、选用能耐热水温度的杯子木胎,在杯子整体涂黑漆打底,阴干后用砂纸把杯子外层黑漆进行粗打磨,打磨后涂覆透明漆;

工序三、杯子外层贴蛋壳,使蛋壳之间缝隙均匀,蛋壳服帖于木头表面;贴好蛋壳后,阴干使透明漆干透;

工序四、杯子外层涂透明漆、色漆、透明漆,将蛋壳缝隙填平,漆层涂完后阴干;

工序五、由粗至细对杯子外层进行打磨;

工序六、杯子外层打磨后进行推光处理;

工序七、杯子内层用砂纸进行粗打磨;

工序八、杯子内层打磨后涂覆黑漆多层,每涂一层,阴干至半干,最后一层涂覆完成后,阴干;

工序九、杯子内层进行打磨;

工序十、杯子内层打磨完成后进行推光、楷清、推光处理。

基于大漆蛋壳茶杯的制备目的下,上述工序步骤的顺序可以有所调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公开了采用上述制备工艺制备的大漆蛋壳茶杯。

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寓意“不破不立”大漆蛋壳杯,本发明将蛋壳镶嵌技法既创新又传统的运用了起来,打破蛋壳原有的形态,使其重新组合,形成类似瓷器当中的冰裂纹,在一件器物当中,出现了中国最为代表性的两用文化-漆器和瓷器。

(2)虽然蛋壳镶嵌是漆艺的常用技法,但蛋壳镶嵌茶杯的(温度变化)耐用性和开裂脱落问题,尚未有研究,本发明制备工艺不仅功夫足够,而且通过木胎选择、黑漆粗磨、外层色漆涂覆、阴干技法工艺处理等,实现了蛋壳镶嵌茶杯的经久耐用、不开裂脱落的实用功效。

(3)本发明制备的大漆蛋壳杯,不仅保证饮茶需求,而且磨工圆滑,手感和光泽度好,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2改良阴干工艺后的大漆涂层断面显微照片

图2实施例2原始涂层阴干工艺大漆涂层断面显微照片

图3实施例3蛋壳边缘打磨图

图4实施例3工序二上漆效果图

图5实施例3工序四效果图

图6实施例3工序六推光图

图7实施例3完整效果图

图8实施例4大漆蛋壳榉木杯实用饮茶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解释:

黑漆,即黑推光漆,以优质生漆的上层漆与含铁物质经氧化聚合脱水后精制而成,漆膜呈黑色(有生漆特有的黑色,黑度特别高),光泽黑亮如镜,遮盖力强,附着力较好,一般固体含量要达到95%以上,可通过透明漆:氢氧化铁=100:5混合、搅拌均匀制成。

透明漆,优质生漆经选料、晾制、晒制而成漆色为清澈、光亮、表里一致的琥珀色半透明漆,为了增加透明度,晒制末期加5%~10%的藤黄溶液精制而成。

色漆,一般以透明漆做基料加优质色粉和适量溶剂(最好是优质樟脑油、松节油)和少量炼制好的精抽植物油,经研磨,达到合适的细度(≤80μm)色漆,常用的色漆包括白漆、蓝漆、绿漆、黄漆等。

楷清漆,生漆经过过滤加工而成,漆酚含量:70%左右;适用于漆器及红木、紫檀木等高档家具及工艺品手揩光(楷清)。

阴房,是一个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70至75之间的密封环境,称之为阴房。

本发明采用天然大漆制备茶杯,现有市面上制作漆器,有较多使用腰果漆,然而腰果漆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气干型漆,其中含有甲醛殘留物,且其靠催干剂催化干燥,而催干剂主要由环烷酸钴、锰、铅组成,成膜后,重金属含量和有机物殘留量均超过GB 9680-1988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的要求,所以腰果漆不能用于食具等;而且腰果漆干燥后会长期存在异味。相较于现有市面上其他化工漆(腰果漆)而言,本发明采用大漆制备茶具实用器,更环保安全。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大漆蛋壳茶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工序一、收集蛋壳,把蛋壳里的蛋膜剥离干净,将蛋壳边缘进行打磨;

工序二、选用能耐热水温度的杯子木胎,在杯子整体涂黑漆打底,阴干后用砂纸把杯子外层黑漆进行粗打磨,打磨后涂覆透明漆;

工序三、杯子外层贴蛋壳,使蛋壳之间缝隙均匀,蛋壳服帖于木头表面;贴好蛋壳后,阴干使透明漆干透;

工序四、杯子外层依次涂透明漆、色漆、透明漆,将蛋壳缝隙填平,漆层涂完后阴干;

工序五、由粗至细砂纸对杯子外层进行打磨;

工序六、杯子外层打磨后进行推光处理;

工序七、杯子内层用砂纸进行粗打磨;

工序八、杯子内层打磨后涂覆黑漆多层,每涂一层,阴干至半干,最后一层涂覆完成后,阴干;

工序九、杯子内层进行打磨;

工序十、杯子内层打磨完成后进行推光、楷清、推光处理。

基于大漆蛋壳茶杯的制备目的下,上述工序步骤的顺序可以有所调整。

蛋壳镶嵌是漆艺的常用技法,但与常规将蛋壳贴敷于漆面上不同,本发明将蛋壳镶嵌于大漆茶杯上,作实用器使用,冲泡茶水的温度达80-90℃,由室温至高温(80-90℃)反复变化,普通蛋壳镶嵌漆器容易开裂脱落,本发明通过木胎选择、黑漆粗磨、外层色漆涂覆、阴干技法等细腻工艺处理,实现了蛋壳镶嵌茶杯的经久耐用、不开裂脱落的实用功效,并且大漆茶杯保温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工序一中,收集蛋壳,并将蛋壳用开水泡8-12小时,因为蛋壳里面有3至4层蛋膜,这样在杀菌的同时将蛋膜软化;

把蛋壳里的蛋膜剥离干净,因为在使用蛋壳时,必须保证蛋壳与漆直接接触,而不是蛋膜,这样能起到更加牢固的作用,避免蛋壳脱落;若是手工操作时,可以用手指在蛋壳上来回搓动、摩擦,将蛋膜一点一点撕下来,用力不可过大,蛋壳容易破碎,用力过小,蛋膜搓不下来,所以力度要适中;

蛋壳里面的蛋膜处理干净后,需要放在阳光下晾晒,把水晾干即可;优选的实施例中,工序一中,把蛋壳边缘用360目的砂纸磨平,经过反复打磨得出,使用360目砂纸打磨最佳,太粗糙砂纸蛋壳容易破碎,细腻的砂纸打磨起来费力,需要来回打磨,效率过慢。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工序二中,选用木胎,是由于漆取于木,用于木,是最合理的结合,较大漆与其他类型胎体(如紫砂、陶器、瓷器等)结合相比,木胎上大漆的漆膜附着力更好,耐用性更优;

能耐热水温度的杯子木胎选自檀木、越南酸枝木、红豆杉、榉木中的一种;优选的,杯子木胎选用榉木,选用榉木是因为它比较稳定,不容易开裂、变形,而且成本相较檀木、越南酸枝木、红豆杉低,大漆的漆膜附着力更好;加工过程中,杯子胎体选用一整块木头用机器车出,器形完整,形态平稳;

在杯子整体涂三遍以上黑漆打底,使木头更加稳定,漆是取于木头,同时也是保护木头,防止干裂,变形;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杯子整体涂三遍黑漆打底;

用砂纸把杯子外层黑漆粗打磨,是本发明操作中的一个技术点,通过粗打磨,优选采用2000目砂纸粗打磨,留下一些小划痕,使漆的表面有一定的摩擦,进行涂透明漆时,透明漆与黑漆之间就一定的摩擦力和吸附力;由于此时黑漆只有3层左右,用细腻的砂纸打磨不容易磨破;粗打磨的目的,是为了让杯子表面的漆层平整、光滑,没有小坑,用较粗的砂纸打磨(如从600目砂纸开始打磨),容易留下过大划,也容易把漆层快速磨破,漏出底胎,所以要选择相对细腻的2000目砂纸打磨;选用过细的砂纸打磨(如5000目),其划痕造成的摩擦小,透明漆附着力弱,且费时费力。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工序三中,杯子外层贴蛋壳,讲究“齐”和“整”,把蛋壳边缘与木头边缘对“齐”,贴出一个完整的圆,贴完,用镊子的大头将蛋壳碾碎,让蛋壳之间的缝隙均匀,也是使蛋壳更加服帖在木头表面,让蛋壳更加牢固,看起来每一小片蛋壳都是融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没有分裂的感觉;

贴蛋壳的同时,挑选一些颜色相同,厚度相同的蛋壳镶嵌,让杯身平整;

贴蛋壳时不用担心蛋壳会掉,因为大漆(透明漆)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贴好蛋壳后,放在阴房阴干2-4天,把贴好蛋壳的杯子放在阴房,是为了使蛋壳下的透明漆完全干透,不仅透使得明漆与黑漆结合,而且蛋壳更加牢固。

通常漆艺蛋壳镶嵌工艺中存在蛋壳正贴和反贴选择,本发明选择正贴方式,是为了更好的贴合茶杯外形,紧凑并减少空隙。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工序四中,杯子外层第一层涂透明漆,尽量把漆涂在蛋壳中的缝隙里,而不是表面,涂漆的目的是为了把蛋壳缝隙填平;

然后涂覆多层不同色漆,如依次涂白漆、蓝漆、绿漆、黄漆、白漆,涂覆多层不同色漆,不仅用于填平蛋壳之间缝隙,而且易于操作过程中知晓涂覆是否全面、不遗漏;

依据选择的蛋壳厚度的不同,涂覆的色漆层数可以有所调整;

涂完色漆之后再次涂透明漆,填平蛋壳之间的缝隙,使蛋壳之间更加紧密,表面平整,也是为后续中打磨过程做铺垫;漆层涂完,放置阴房阴干2-4天。

本发明中黑漆、色漆均采用透明漆加工,油漆系统配套、融合,避免开裂。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工序五中的打磨是本发明的又一技术点,打磨过程不仅仅是去除镶嵌蛋壳表面大漆的过程,而且是使得镶嵌蛋壳和漆面均匀和融合的过程,通过打磨使得漆面与蛋壳镶嵌的更紧凑,结合力更好;而且打磨后蛋壳表面已经有光泽。

优选的实施例中,工序五中打磨过程为:首先杯子外层用600目砂纸粗打磨后,继续放置阴房阴干1-2天,使里面的漆层继续干透,如果漆层没有干透,会给后来的打磨工序带来麻烦,不干的漆会糊在砂纸上,使砂纸失去摩擦力,那吸附在蛋壳上面的漆层就打磨不掉,磨起来费劲,不干的漆,打磨时会接触皮肤,因漆在未干时,漆里面的所含有的漆分比较活跃,容易使皮肤过敏;

之后,将阴干后的杯子用800目砂纸打磨,使蛋壳漏出一些,不可全部打磨出来,因为800目的砂纸比较粗糙,容易在蛋壳上留下过大的刮痕,使其表面不光滑,失去光泽;

之后换1000目砂纸继续打磨,把蛋壳上的漆磨掉,使蛋壳完全漏出,手法要采用打圈的方法打磨,是为了让蛋壳表面更加均匀;

再换1200目的砂纸继续打磨,把蛋壳的厚度、颜色,打磨均匀,将之前粗糙的砂纸遗留下的大划痕磨平;

换用1500目的砂纸进行精打磨,把之前砂纸打磨过后的划痕磨平;

换2000目的砂纸继续打磨,手法依然采用打圈的方式打磨;

之后依次换2500目、3000目、5000目的砂纸继续打磨,最后磨到砂纸细腻程度磨皮肤都不会破;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工序六中,用食物油加面粉推光;工序五中杯子外层经5000目的砂纸磨过后,表面已经有光泽,但这种光泽是哑光的,为了使它的光泽更加强烈,采用推光技法(手工操作:用手掌中肉厚娇嫩的部分,用力在杯身表面来回揉搓),推光完成后表面会有强烈的反光,如果是哑光,再继续推光,反复几次,带有蛋壳的杯子外层才算完全做好。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工序七中,杯子内层用砂纸进行粗打磨,该步骤借鉴工序二中砂纸的粗打磨,用2000目砂纸粗打磨,使其平整,避免将漆层磨破,而且产生划痕,便于增加涂覆新漆层的吸附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工序八中,杯子内层打磨后涂覆黑漆15-20层,每涂一层,放入阴房阴干一天,最后一层涂覆完成后,阴干。

本发明中内层涂覆黑漆15-20层结合蛋壳镶嵌的大漆榉木杯,茶汤保温效果良好,适于人们日常的饮茶习惯。

此外,本发明研究发现,通过改良涂漆结合阴干技法,可以使得涂覆涂覆黑漆15-20层的大漆涂层干燥后融为一体,整体性良好。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工序九中,杯子内层进行打磨,依次采用2500目、3000目、5000目的砂纸打磨,打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杯子低部的平整,杯子口沿嗯漆层,不可过于用力,容易磨破,漏出木头;

工序十中,经工序九打磨完成后,用柔软纸巾轻轻擦拭杯子上的水珠,使杯子保持干燥,使用食用油加面粉,用纸巾蘸取半滴或一滴食用油,涂抹整个杯子,一定要薄,再用棉花蘸取面粉,扑在上面,用手推光;

食用油的作用是为了吸附面粉,推光时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把5000目砂纸遗留下的细小划痕继续磨光;油多,容易和面粉糊在一起,失去摩擦力,油少,吸附的面粉又少,摩擦力不够,所以适中即可;

推光完成,用楷清漆、棉花、丝绸等工具,给杯子里面楷清,使其更加明亮;具体操作时,把棉花包在丝绸里,形成一个小球,蘸取少许楷清漆,一滴或两滴,用力且缓慢的涂抹在黑漆上,因丝绸布纹比其他布料较小,选用丝绸较为合理,擦拭漆层时,不容易留下过大划痕;擦拭完成后,放入阴房阴干1-2天;

阴干后取出,再次推光,直到漆层表面如镜面一般明亮;

如果漆层不亮,多次楷清,推光完成后,用洗洁精清洗杯子表面食用油和面粉。完成后,漆的表面如镜面一般,光彩照人。

实施例1

为考察大漆茶器的实用性(漆层的结合力,避免开裂脱落)问题,本发明参考漆膜的附着力测试,测试大漆涂层的耐用性。

试验方法

1、选用紫砂片(样一)、陶器片(样二)、瓷器片(样三)、榉木片(样四),用机器车成平整方形,各刷涂3层黑漆,阴房阴干2-3天,备用;

2、选用榉木片(用机器车成凭证方形)4片,刷涂3层黑漆,阴房阴干2天,分别进行不打磨刷涂白漆2层(样五)、2000目砂纸打磨后刷涂白漆2层(样六)、3000目砂纸打磨后刷涂白漆2层(样七)、5000目砂纸打磨后刷涂白漆2层(样八),阴房阴干2天,备用;

3漆膜附着力测定

3.1试验在涂有大漆的物体上,用作一种六级分级试验(分级标准如下表1所示),用来评定该涂层体系中涂层脱离的抗性,当用于多层涂层体系时,可用来评定该涂层体系中各道涂层从其他涂层脱离的抗性;

3.2采用单刃刀片,采用三角板作为导向装置;

3.3透明的压敏胶粘带符合《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检验》规定的胶带宽25mm粘着力(10±1)N/mm;

3.4目视放大镜,手持式放大倍数2倍或3倍;

3.5操作至少进行三个不同位置的试验,如果三次结果不一致,差值超过一个单位级别,在三个以上位置重复进行试验,切割图形的切割数应为6,切割间距2mm,使刀垂直于样板表面,均匀用力两方向成90度划格,按均匀速度拉出一段胶粘带,然后用手指把胶粘带在网格上方压平,胶粘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20mm,在贴上胶粘带5分钟内,拿住悬空的一端,并尽可能接近60度的角度,在0.5-1秒内平稳地撕离,用放大镜检验涂层切割区。

3.6试验结果与分级标准

4、结果

试验样样一样二样三样四样五样六样七样八等级43523223

通过漆膜附着力试验可以看出,瓷器表面涂覆大漆涂层,附着力最弱,可能跟瓷器表面的釉层有关系,本发明较大漆与其他类型胎体(如紫砂、陶器、瓷器等)结合相比,榉木木胎上大漆的漆膜附着力更好,耐用性更优;进一步的,通过对黑漆漆层的粗打磨,可以提升再涂覆漆层的附着力,避免大漆的开裂脱落。

实施例2大漆涂层阴干工艺的改良

通常漆器表面刷涂大漆时,均是刷涂一层待阴干后再刷涂另一层,而本发明通过对大漆涂层的切片观察发现,通过调整大漆阴干时间,既可以避免连续刷涂(不阴干)造成的大漆涂层不均匀状况,而且可以使得刷涂的两层大漆阴干后融为一体,不出现分层现象,大漆漆层整体附着力良好。

试验方法:选用榉木片,用机器车成凭证方形,共刷涂10层黑漆,或者刷涂一层阴房阴干2-3天待阴干后再刷涂另一层(原始工艺),或者每涂一层,放入阴房阴干一天,最后一层涂覆完成后,阴干(改良工艺)。

制备漆膜切片,采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漆膜切片。

试验结果:改良阴干工艺后的大漆涂层切片如图1所示(颜色最深的下层的榉木纤维层,中间深色部分为大漆层),可以看出,改良阴干工艺(阴干一天至半干)后的大漆涂层均匀、整体性更好;而原始涂层阴干工艺(阴干两天,参见图2),虽然也会有融合现象,但仍会出现较明显的大漆分层现象。

实施例3

一种大漆蛋壳榉木茶杯的制备工艺,包括:

工序一、收集蛋壳,并将蛋壳用开水泡8-12小时,把蛋壳里的蛋膜剥离干净,用手指在蛋壳上来回搓动、摩擦,将蛋膜一点一点撕下来;蛋壳里面的蛋膜处理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晾晒,把水晾干;把蛋壳边缘用360目的砂纸磨平,经过反复打磨得出(如图3所示);

工序二、选用榉木,杯子胎体选用一整块木头用机器车出;在杯子整体涂三遍黑漆打底,阴房阴干两天;用2000目砂纸把杯子外层黑漆粗打磨,打磨后涂覆透明漆(如图4所示);

工序三、杯子外层贴蛋壳,把蛋壳边缘与木头边缘对“齐”,贴出一个完整的圆,贴完,用镊子的大头将蛋壳碾碎,让蛋壳之间的缝隙均匀;贴好蛋壳后,放在阴房阴干2-4天;

工序四、杯子外层第一层涂透明漆,然后依次涂白漆、蓝漆、绿漆、黄漆、白漆,涂完色漆之后再次涂透明漆,填平蛋壳之间的缝隙;漆层涂完,放置阴房阴干2-4天(如图5所示);

工序五、首先杯子外层用600目砂纸粗打磨后,继续放置阴房阴干1-2天,使里面的漆层继续干透;之后,将阴干后的杯子用800目砂纸打磨,使蛋壳漏出一些,不可全部打磨出来;之后换1000目砂纸继续打磨,把蛋壳上的漆磨掉,使蛋壳完全漏出,手法要采用打圈的方法打磨;再换1200目的砂纸继续打磨,把蛋壳的厚度、颜色,打磨均匀,将之前粗糙的砂纸遗留下的大划痕磨平;换用1500目的砂纸进行精打磨,把之前砂纸打磨过后的划痕磨平;换2000目的砂纸继续打磨,手法依然采用打圈的方式打磨;之后依次换2500目、3000目、5000目的砂纸继续打磨,最后磨到砂纸细腻程度磨皮肤都不会破;

工序六、用食物油加面粉推光;用手掌中肉厚娇嫩的部分,用力在杯身表面来回揉搓,推光完成后表面会有强烈的反光(如图6所示);

工序七、杯子内层用2000目砂纸进行粗打磨;

工序八、杯子内层打磨后涂覆黑漆20层,每涂一层,放入阴房阴干一天,最后一层涂覆完成后,阴干;

工序九、杯子内层进行打磨,依次采用2500目、3000目、5000目的砂纸打磨;

工序十、用柔软纸巾轻轻擦拭杯子上的水珠,使杯子保持干燥,使用食用油加面粉,用纸巾蘸取半滴食用油,涂抹整个杯子,再用棉花蘸取面粉,扑在上面,用手推光;推光完成,用楷清漆、棉花、丝绸等工具,给杯子里面楷清;楷清完成后,放入阴房阴干1-2天;阴干后取出,再次推光,直到漆层表面如镜面一般明亮(如图7所示)。

实施例4

通常沏茶茶水温度80-90℃,而人们饮茶的习惯温度为40-60℃,一杯茶饮茶时间5-10min,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大漆榉木杯,测试一下茶杯的保温效果。

为模拟人们饮茶方式,茶杯注入满杯茶(约150ml),每隔1min取出十分之一的茶水,并测定茶杯内水温。

测定曲线如图8所示,可见本发明大漆榉木杯对于茶汤保温效果良好,也贴合人们日常的饮茶习惯使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