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9-09-03
授权
授权
2019-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8B29/12 申请日:2018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8-12-25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程工业生产过程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报警持续时间特征的干扰报警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报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监控,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与经济运行。报警系统通过将被监控过程变量当前值与报警阈值进行比较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报警阈值是指根据生产过程工艺要求等确定的过程变量正常变化的边界值。当过程变量值超出报警阈值范围时,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息,通知运行人员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或故障,运行人员通过对报警信号及相关测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故障或异常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故障排除或异常处理,使得生产过程恢复正常运行。
然而,当前工业报警系统,大量存在干扰报警(或虚假报警),即生产过程未发生故障或异常而报警系统却发出报警的现象。干扰报警过多,将致使真实报警被淹没在大量的干扰报警信息之中,使得报警系统的有效性大为降低,同时也使得运行人员对报警系统失去了信任。这种情况使生产过程安全性、经济性受到极大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从报警系统中剔除干扰报警,优化报警系统功能,使得真实报警突显出来,以达到有效监控生产过程的目的。
尽管干扰报警危害巨大,但是目前关于干扰报警识别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性描述来确定,例如用5分钟内发生9次以上报警为标准来判断干扰报警,缺乏全面系统的干扰报警识别方法。这种技术现状阻碍了干扰报警剔除、报警系统性能优化等工作的开展,影响了生产过程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监控,导致生产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报警持续时间的干扰报警识别方法,其能有效识别干扰报警,为剔除干扰报警、实现报警系统性能优化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基于报警持续时间特征的干扰报警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获取的监控过程信号x(n),n=1,2,…,历史数据和其报警阈值xtp将其历史数据与报警阈值作比较,产生报警信号xa(n),n=1,2,…;
步骤S2,定义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当k=0时,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步骤S3,定义RCA为本算法进行计算时所要求的报警持续时间集合中的元素数量;
若
若
步骤S4,计算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若拟合度R2≥0.95时,则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若拟合度R2<0.95,则剔除掉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实现为:
所述报警阈值xtp为高阈值时,通过将监控过程信号x(n),n=1,2,…与报警阈值xtp做比较,得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定义报警持续时间T1为一次报警开始时刻到该报警结束时刻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在一次报警过程中,其在n1采样时刻发生报警,则报警信号xa(n1)=1,在n2(n2≥n1)采样时刻该次报警结束,则xa(n2+1)=0,所以报警持续时间T1可以表示为:T1=n2-n1+1,所有报警的持续时间构成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实现为:
干扰报警一般由噪声导致,其导致的报警持续时间长度具有随机性,因此,其报警持续时间具有相应的概率分布特征,本发明通过识别噪声导致的干扰报警,达到了依据报警持续时间对干扰报警的有效识别。
随机时长干扰报警是指报警持续时间具有随机性的干扰报警,随机时长干扰报警一般是由噪声导致的,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噪声服从独立同分布,由此可得该类干扰报警的持续时间服从几何分布,即:
所述误报警率q1的数值可依据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由
由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进一步地,步骤S4的具体实现为:
如果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为了衡量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在此应该注意,真实报警是对生产过程异常情况的反映,一般需要运行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后才能消除,因此其从报警开始时刻到报警结束时刻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而干扰报警一般是由噪声导致的,干扰报警不需要运行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便能自行消除,所以报警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在某些情况下,报警持续时间较长的真实报警和报警持续时间较短的干扰报警可能会混合在一起,因此在识别干扰报警时,需要将报警持续时间集合中的较大值排除在计算范围外,以使得报警持续时间集合中剩余的元素全部为噪声导致的干扰报警。故当获得报警序列时,先统计获得其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当k=0时拟合度R2≥0.95时,则认为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进一步地,当不满足拟合度R2≥0.95时,需对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进一步地,如果剔除掉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进一步地,如果所获取的监控过程信号x(n),n=1,2,…的历史数据时间宽度为1个月时都不能满足拟合度R2≥0.95时,则认为该报警测点中无噪声导致的干扰报警。
进一步地,定义报警间隔时间T0,为相邻的两次报警的前一次报警结束时刻到下一次报警开始时刻所经历的实际长度,对于两次相邻的报警,前一次报警结束时刻,其在n1采样时刻报警结束,则xa(n1+1)=0;对于下一次报警,其在n2(n2≥n1)采样时刻报警开始,则xa(n2)=1,所以报警持间隔时间T0可以表示为:T0=n2-n1+1,本发明以报警持续时间T1作为干扰报警识别的基础,由于报警间隔时间T0和报警持续时间T1具有互补性,故本方法亦适用于以报警间隔时间T0为特征进行干扰报警识别。
进一步地,本方法适用于模拟监控变量和数字监控变量。因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报警持续时间特征的干扰报警识别方法是以报警持续时间为基础的干扰报警识别,其特征是以报警信号为基础进行报警持续时间统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将获取的监控过程信号与其报警阈值相对比得到报警信号,并统计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持续时间集合,通过计算该报警持续时间的样本概率分布以及估计几何分布两者的拟合度,实现了在报警持续时间尺度上对干扰报警的有效识别;(2)本发明为报警系统干扰报警消除提供了基础性指导,明确了被消除的干扰报警的报警持续时间特性;(3)本发明为报警系统性能评价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的干扰报警识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报警持续时间特征的干扰报警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监控过程信号x(n),n=1,2,…,1个月的历史数据和其报警阈值xtp,通过比较历史数据和其报警阈值,产生报警信号xa(n),n=1,2,…;
步骤S2,定义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当k=0时,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步骤S3,定义RCA为本算法进行计算时所要求的报警持续时间集合中的元素数量,本发明中取RCA=500;
若
若
步骤S4,计算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若拟合度R2≥0.95时,则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若拟合度R2<0.95,则剔除掉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在步骤S1过程中,本实施例中以报警阈值xtp为高阈值的情况进行阐述,通过将监控过程信号x(n),n=1,2,…与报警阈值xtp做比较,得出报警信号:
因此在只讨论高报警阈值情况下,报警信号xa(n),n=1,2,…仅由0和1构成。
在步骤S2过程中,对于报警信号xa(n),n=1,2,…,将具体一次报警开始时刻到该报警结束时刻所经历的时间长度称为报警持续时间,用T1表示。对具体的一次报警过程,其在n1采样时刻发生报警,则xa(n1)=1;在n2(n2≥n1)采样时刻该次报警结束,则xa(n2+1)=0,所以报警持续时间可以表示为:
T1=n2-n1+1(2),所有报警的持续时间构成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在步骤S3中,干扰报警一般由噪声导致,其导致的报警持续时间长度具有随机性,因此,其报警持续时间具有相应的概率分布特征,本发明通过识别噪声导致的干扰报警,达到了依据报警持续时间尺度对干扰报警的有效识别。
随机时长干扰报警是指报警持续时间具有随机性的干扰报警,随机时长干扰报警一般是由噪声导致的,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噪声服从独立同分布,由此可得该类干扰报警的持续时间服从几何分布,即:
其中,n表示干扰报警持续时间长度为n个采样周期,q1表示由噪声导致的误报警率,该误报率q1的数值可以依据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由误报率
同时,由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其中,cn表示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如果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为了衡量式(5)和式(6)的接近程度以判定干扰报警,本发明采用步骤S4,即拟合度R2作为衡量标准,即:
上式中,
在此应该注意,真实报警是对生产过程异常情况的反映,一般需要运行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后才能消除,因此其从报警开始时刻到报警结束时刻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而干扰报警一般是由噪声导致的,干扰报警不需要运行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便能自行消除,所以报警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在某些情况下,报警持续时间较长的真实报警和报警持续时间较短的干扰报警可能会混合在一起,因此在识别干扰报警时,需要将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当拟合度R2≥0.95时,则认为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当不满足拟合度R2≥0.95时,需对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如果剔除掉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此外,定义报警间隔为两相邻报警中前一次报警结束时刻到下一次报警开始时刻所经历的实际长度,用T0表示,对于两次相邻的报警,前一次报警结束时刻,其在n1采样时刻报警结束,则xa(n1+1)=0;对于下一次报警,其在n2(n2≥n1)采样时刻报警开始,则xa(n2)=1,所以报警持间隔时间T0可以表示为:T0=n2-n1+1。本发明以报警持续时间T1作为干扰报警识别的基础,由于报警间隔时间T0和报警持续时间T1具有互补性,因此该方法亦适用于以报警间隔时间T0为特征进行干扰报警识别。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报警持续时间特征的干扰报警识别方法是以报警持续时间为基础的干扰报警识别,其特征是以报警信号为基础进行报警持续时间统计,因此该方法既适用于模拟监控变量,也适用于数字过程变量。
以下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
针对报警系统监控的过程变量x(n),n=1,2,…,应用基于报警持续时间特征的干扰报警识别方法,第一步是获取该变量的1个月的历史数据和报警阈值xtp,并依据公式(1)产生报警数据xa(n),n=1,2,…;第二步是对报警信号xa(n)中的报警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形成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如果剔除掉报警持续时间集合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以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机译: 基于告警持续时间特征的干扰告警识别方法
机译: 基于警报持续时间特征的干扰警报识别方法
机译: 该装置涉及一种电子报警系统,该电子报警系统发送控制信号,以便例如允许移动系统传输频率以避免其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