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

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

摘要

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立柱的下端,底座的上方设有薄板,薄板与底座相互平行,薄板的顶面四角分别开设通孔,立柱分别同时从对应的通孔内穿过,底座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下端,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薄板的底面四角,立柱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弹簧内穿过,底座的顶面中部开设书槽。当需要翻页时,将一页纸从其中一个压辊下抽出并将其压入另一个压辊下即可,能够很方便的对书本进行拍照扫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高,拍摄一次即可得到所需的内容,能够提高扫描效率;透过矩形透槽,人们能够观察手机所拍摄的图像是否清晰,同时便于人们触碰拍摄按键,使用更加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0405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渤海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791633.7

  • 发明设计人 王大壮;

    申请日2018-07-1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单玉刚

  • 地址 121013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科技路1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7:48: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N 1/10 专利号:ZL2018107916337 申请日:20180718 授权公告日:201911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11-26

    授权

    授权

  • 2019-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1/10 申请日:2018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机应用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们需要借助的文献资料只占书籍的几页内容时,为了避免麻烦,现在人们通常使用手机拍照得到所需要的文件资料,以免除借还书时的程序。但现在人们在使用手机拍摄书籍内容时,缺乏一种有效的书本固定及手机拍照装置,人们通常用一只手撑开书本,另一只手用手机进行拍照,但此种方式无法保证摄像头正对书本,以及拍照时手的抖动,都会影响所拍摄照片的清晰度,且为了撑开书本,人们的手会遮住一部分内容,人们至少需要拍摄两次才能够得到需要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立柱的下端,底座的上方设有薄板,薄板与底座相互平行,薄板的顶面四角分别开设通孔,立柱分别同时从对应的通孔内穿过,底座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下端,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薄板的底面四角,立柱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弹簧内穿过,底座的顶面中部开设书槽,薄板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两个导向套,薄板每个角上的两个导向套分别位于对应的立柱的两侧,导向套的中心线分别垂直于对应的立柱的中心线,导向套内分别穿过一根连杆,连杆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导向套的内壁接触配合,且连杆能够分别沿对应的导向套水平滑动,连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弧形板,弧形板的中心线均垂直于薄板的顶面,且弧形板的凹面均朝向对应的立柱,弧形板的凹面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立柱的外周紧密接触配合,导向套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弧形板的弧面,连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二弹簧内穿过,薄板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两个线轮,线轮的中心线均垂直于薄板的顶面,薄板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C型杆,C型杆的开口均朝下,C型杆的内壁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数个第三弹簧的上端,每个C型杆内设有一个活动杆,两个活动杆相互平行,第三弹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活动杆的顶部,C型杆的前后两面分别开设线孔,线孔均与对应的C型杆内部相通,活动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线绳的一端,第一线绳分别从对应的线孔内穿过,连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线绳的一端,第二线绳的另一端分别绕对应的线轮的外周一周,第一线绳的另一端分别同时与对应的两根第二线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线绳和第二线绳均处于紧绷状态;薄板的底面分别通过扭簧连接压杆的上端,两个压杆以薄板的中线相互对称,压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压辊,薄板的底面固定安装两个L型板,L型板均位于两个压杆之间,薄板的顶面开设矩形透槽,矩形透槽位于两个L型板的正上方。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所述的L型板的竖直板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数个第四弹簧的一端,L型板内分别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分别平行于对应的L型板的竖直板,第一压板的外侧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第四弹簧的另一端。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所述的立柱的两侧分别开设数个凹槽,凹槽均匀分布于立柱上,弧形板的凹面分别固定安装卡块,卡块能够分别同时卡入至对应的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所述的C型杆的内壁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的上端,活动杆的顶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导向孔,导向孔的底面均与外界相通,导向杆分别从对应的导向孔内穿过,且导向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三弹簧内穿过。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所述的书槽的两侧分别开设螺孔,螺孔的一端均与书槽内部相通,螺孔的另一端分别开设轮槽,轮槽的外侧分别开设第一盲孔,第一盲孔、轮槽和螺孔的中心线均共线,底座的背面两侧分别开设第二盲孔,第二盲孔分别与对应的轮槽内部相通,书槽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相互平行,第二压板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螺杆的一端,螺杆分别从对应的螺孔内穿过,且螺杆分别与对应的螺孔螺纹配合,螺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盲孔内,螺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滑槽,滑槽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螺杆的外周分别套装蜗轮,蜗轮分别位于对应的轮槽内,蜗轮的内圈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滑块,滑块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滑槽内,第二盲孔的前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转轴的前端,转轴的后端均位于第二盲孔外,转轴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蜗杆,蜗杆分别与对应的蜗轮啮合,转轴的后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一齿轮,底座的背面通过安装轴和轴承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且第二齿轮分别同时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所述的第二齿轮的背面固定安装把手。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所述的压辊为橡胶材质。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所述的薄板为透明材质。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者双手握住C型杆,然后用手指勾住活动杆并向上提拉活动杆,此时第三弹簧收缩,活动杆向上运动能够拉动第一线绳,第一线绳同时拉动对应的两根第二线绳,从而能够带动连杆分别沿对应的导向套向外移动,使得弧形板的凹面不再与立柱的外周接触,然后使薄板向下运动,使薄板和底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要拍摄扫描书本的宽度,然后将书本打开并将书本的书脊放入书槽内,书脊与书槽紧密接触,能够使书本稳固在底座上,此时压辊均位于打开的书本内,再握住C型杆并提起活动杆后,继续向下移动薄板,随着薄板的下移,压杆分别以扭簧为中心向上翻折,书本顶面两侧分别同时与压辊的外周接触配合,从而能够使书本完全展开,松开活动杆后,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动杆均向下运动,第一线绳和第二线绳放松,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弧形板向立柱移动,直至弧形板的凹面与立柱的外周紧密接触,弧形板与立柱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薄板的重力、第一弹簧的弹力之和,薄板不会随意移动,最后使用者将手机放入两个L型板之间,透过矩形透槽轻触拍照按键即可。本发明底座放置在平面上,将需要扫描的书本书脊放入书槽后,用手握住C型杆并向上提起活动杆后下压薄板即可展开书本,且展开后的书本两侧较为匀称,能够便于人们用手机拍照扫描,扫描图像的清晰度更高,手机放置在两个L型板之间,L型板的水平板能够托住手机,在拍摄期间,手机摄像头位于书本的正上方,且手机不会因为人手晃动而晃动,从而能够保证拍摄图像清晰;四根立柱与四个通孔相互配合,能够使薄板稳定的竖直移动,立柱的外周与通孔的内壁接触配合,不会出现薄板一边高一边低的现象;第一弹簧始终给予薄板向上的斥力,防止使用者下压薄板时用力过猛,从而避免出现书本展开过度无法合上的情况;当需要翻页时,将一页纸从其中一个压辊下抽出并将其压入另一个压辊下即可,能够很方便的对书本进行拍照扫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高,拍摄一次即可得到所需的内容,能够提高扫描效率;透过矩形透槽,人们能够观察手机所拍摄的图像是否清晰,同时便于人们触碰拍摄按键,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1的Ⅲ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2的C向视图的放大图;图8是图5的D向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书馆用智能手机拍照扫描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立柱2的下端,底座1的上方设有薄板3,薄板3与底座1相互平行,薄板3的顶面四角分别开设通孔4,立柱2分别同时从对应的通孔4内穿过,底座1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的下端,第一弹簧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薄板3的底面四角,第一弹簧5的直径大于通孔4的直径,立柱2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弹簧5内穿过,底座1的顶面中部开设书槽6,书本的书脊能够放入书槽6内,薄板3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两个导向套7,薄板3每个角上的两个导向套7分别位于对应的立柱2的两侧,导向套7的中心线分别垂直于对应的立柱2的中心线,导向套7内分别穿过一根连杆8,连杆8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导向套7的内壁接触配合,且连杆8能够分别沿对应的导向套7水平滑动,连杆8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弧形板9,连杆8的内端为靠近立柱2的一端,弧形板9的中心线均垂直于薄板3的顶面,且弧形板9的凹面均朝向对应的立柱2,弧形板9的凹面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立柱2的外周紧密接触配合,导向套7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的一端,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弧形板9的弧面,连杆8分别从对应的第二弹簧10内穿过,薄板3的顶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两个线轮11,线轮11的中心线均垂直于薄板3的顶面,线轮11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套7的外侧,薄板3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C型杆12,C型杆12的开口均朝下,C型杆12的内壁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数个第三弹簧13的上端,每个C型杆12内设有一个活动杆14,两个活动杆14相互平行,活动杆14均平行于C型杆12的纵向杆,第三弹簧13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活动杆14的顶部,C型杆12的前后两面分别开设线孔15,线孔15均与对应的C型杆12内部相通,活动杆1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线绳16的一端,第一线绳16分别从对应的线孔15内穿过,连杆8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线绳17的一端,第二线绳17的另一端分别绕对应的线轮11的外周一周,第一线绳16的另一端分别同时与对应的两根第二线绳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线绳16和第二线绳17均处于紧绷状态;薄板3的底面分别通过扭簧连接压杆18的上端,压杆18分别与薄板3之间有夹角α,α=50-80°,两个压杆18以薄板3的中线相互对称,压杆18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压辊19,压辊19的外周能够分别同时与打开的书籍顶面两侧接触配合。且压辊19能够分别以其中心线为中心线转动,能够减小压辊19与书籍之间的摩擦力,以免对书籍造成损伤,薄板3的底面固定安装两个L型板20,L型板20的竖直板顶面均与薄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L型杆20的水平板平齐。两个L型板20的开口相对,L型板20均位于两个压杆18之间,薄板3的顶面开设矩形透槽21,矩形透槽21位于两个L型板20的正上方。使用者双手握住C型杆12,然后用手指勾住活动杆14并向上提拉活动杆14,此时第三弹簧13收缩,活动杆14向上运动能够拉动第一线绳16,第一线绳16同时拉动对应的两根第二线绳17,从而能够带动连杆8分别沿对应的导向套7向外移动,使得弧形板9的凹面不再与立柱2的外周接触,然后使薄板3向下运动,使薄板3和底座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要拍摄扫描书本的宽度,然后将书本打开并将书本的书脊放入书槽6内,书脊与书槽6紧密接触,能够使书本稳固在底座1上,此时压辊19均位于打开的书本内,再握住C型杆12并提起活动杆14后,继续向下移动薄板3,随着薄板3的下移,压杆18分别以扭簧为中心向上翻折,书本顶面两侧分别同时与压辊19的外周接触配合,从而能够使书本完全展开,松开活动杆14后,在第三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活动杆14均向下运动,第一线绳16和第二线绳17放松,在第二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弧形板9向立柱2移动,直至弧形板9的凹面与立柱2的外周紧密接触,弧形板9与立柱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薄板3的重力、第一弹簧5的弹力之和,薄板3不会随意移动,最后使用者将手机放入两个L型板20之间,透过矩形透槽21轻触拍照按键即可。本发明底座1放置在平面上,将需要扫描的书本书脊放入书槽6后,用手握住C型杆12并向上提起活动杆14后下压薄板3即可展开书本,且展开后的书本两侧较为匀称,能够便于人们用手机拍照扫描,扫描图像的清晰度更高,手机放置在两个L型板20之间,L型板20的水平板能够托住手机,在拍摄期间,手机摄像头位于书本的正上方,且手机不会因为人手晃动而晃动,从而能够保证拍摄图像清晰;四根立柱2与四个通孔4相互配合,能够使薄板3稳定的竖直移动,立柱2的外周与通孔4的内壁接触配合,不会出现薄板3一边高一边低的现象;第一弹簧5始终给予薄板3向上的斥力,防止使用者下压薄板3时用力过猛,从而避免出现书本展开过度无法合上的情况;当需要翻页时,将一页纸从其中一个压辊19下抽出并将其压入另一个压辊19下即可,能够很方便的对书本进行拍照扫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高,拍摄一次即可得到所需的内容,能够提高扫描效率;透过矩形透槽21,人们能够观察手机所拍摄的图像是否清晰,同时便于人们触碰拍摄按键,使用更加方便。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L型板20的竖直板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数个第四弹簧22的一端,L型板20内分别设有第一压板23,第一压板23分别平行于对应的L型板20的竖直板,第一压板23的外侧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第四弹簧22的另一端。第四弹簧22分别给予对应的第一压板23一个推力,使第一压板23相互靠拢,当使用者把手机放入两个L型板20内时,第一压板23能够防止手机左右前后移动,手机镜头更加稳定,从而增强本装置的使用稳定性,有利于得到清晰的扫描图像。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立柱2的两侧分别开设数个凹槽24,凹槽24均匀分布于立柱2上,弧形板9的凹面分别固定安装卡块25,卡块25能够分别同时卡入至对应的凹槽24内。通过凹槽24和卡块2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防止拍摄过程中外力致使薄板3上下移动,薄板3上下移动会导致书籍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扫描图像的清晰。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C型杆12的内壁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26的上端,活动杆14的顶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导向孔27,导向孔27的底面均与外界相通,导向杆26分别从对应的导向孔27内穿过,且导向杆26分别从对应的第三弹簧13内穿过。该结构能够使活动杆14仅能上下移动,且能够增加活动杆14的运行稳定性,人们能够更加省力的向上拉动活动杆14。

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固定不同厚度的书籍,本实施例所述的书槽6的两侧分别开设螺孔28,螺孔28的一端均与书槽6内部相通,螺孔28的另一端分别开设轮槽29,轮槽29的外侧分别开设第一盲孔30,第一盲孔30、轮槽29和螺孔28的中心线均共线,底座1的背面两侧分别开设第二盲孔31,第二盲孔31分别与对应的轮槽29内部相通,书槽6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压板32,第二压板32相互平行,第二压板32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螺杆33的一端,螺杆33分别从对应的螺孔28内穿过,且螺杆33分别与对应的螺孔28螺纹配合,螺杆33的另一端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盲孔30内,螺杆3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滑槽34,滑槽34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螺杆33的外周分别套装蜗轮41,螺杆33分别从对应的蜗轮41的内圈穿过,且螺杆33分别与对应的蜗轮41的中心线共线,蜗轮41分别位于对应的轮槽29内,蜗轮41的内圈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滑块35,滑块35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滑槽34内,第二盲孔31的前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转轴36的前端,转轴36的后端均位于第二盲孔31外,转轴36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蜗杆37,蜗杆37分别与对应的转轴36的中心线共线,蜗杆37分别与对应的蜗轮41啮合,转轴36的后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一齿轮38,底座1的背面通过安装轴和轴承安装第二齿轮39,第二齿轮39位于两个第一齿轮38之间,且第二齿轮39分别同时与两个第一齿轮38啮合。使用者将书本的书脊放入书槽6内,然后调节第二齿轮39,第二齿轮39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第一齿轮38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转轴36转动,转轴36能够带动蜗杆37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蜗轮41转动,通过滑块35和滑槽34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图8所示,蜗轮41能够带动螺杆33转动,又由于螺杆33与螺孔28螺纹配合,因此螺杆33边转动边水平移动,且两根螺杆33的水平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第二压板32同时向书槽6内或外运动,直至第二压板32的内侧与书脊两侧紧密接触,从而能够使书脊固定在书槽6内,以防止在扫描过程中书本移动影响扫描图像,该结构使得书槽6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书本,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齿轮39的背面固定安装把手40。该结构能够给予使用者一个便于发力的点,从而能够更加方便的调节第二齿轮39,且使用者手部不再与第二齿轮39直接接触,能够防止汗渍沾染在第二齿轮39上使其生锈。

更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增强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本实施例所述的压辊19为橡胶材质。压辊19与书页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防止最上方的书页脱离压辊19,能够进一步增强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为了更加方便人们使用本装置,本实施例所述的薄板3为透明材质。透过薄板3能够观察书本的位置,从而能够方便人们调整书本位置和所要拍摄的书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