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

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其通过分析循环风量、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变化值和循环气体CO浓度变化值及系统响应时间等关键数据对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所产生的影响,构建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闭环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模糊PID控制技术引入到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系统当中,再以构建的基于混合型模糊PID的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为核心算法,开发出智能控制系统,从而有效改变了传统的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方式必须采用人工手动控制的现状,不仅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控制,而且还能够将CO浓度控制在理想的设定值附近范围内,减少烧损,降低CO2的排放,提高干熄焦产量,从而实现了既增产又节能减排的控制目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6417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柳州比尔特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0428880.0

  • 发明设计人 陈冬玲;邹骏;卢敏;黄斌;

    申请日2018-05-0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宁霞光

  • 地址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东新区官塘大道16号柳职院T3B号楼一层104、二层20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44: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5D11/13 专利号:ZL2018104288800 申请日:20180507 授权公告日:202008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8-14

    授权

    授权

  • 2018-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0B39/02 申请日:2018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干熄焦技术是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室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派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相对于湿熄焦而言,干熄焦具有焦炭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利用红焦显热,节约能源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在未来五年,有望在钢铁行业推广比例达到20%以上,成为行业内最重要的推广技术之一。

但在干熄焦生产过程当中,由于气体循环系统负压段会漏进少量空气,而空气中又包含有02和H20,当其通过红焦层时会生成CO,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干熄炉内的C0浓度会逐步升高。而当干熄炉开盖准备装焦的时候,由于系统处于负压力段,此时会有部分空气吸入到炉内,与CO发生燃烧反应,使得CO浓度降低;而当装完红焦后,由于焦炭残余挥发分不断地析出,热解出来的CO又会使炉内的CO浓度迅速升高。当CO浓度超出控制标准时,会使炉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且在装焦的过程中,喷出的大量CO会使人员中毒。而过低的CO浓度又会增加焦炭的烧损和熔损,降低了焦炭的产量,增加了C02的排放。因此,控制好CO的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CO的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往往复杂多变,并且难以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所以常规的PID控制器就很难适应这样的系统,系统控制性能指标很难达到生产工艺控制的要求,因此目前的干熄焦循环气体中的CO浓度控制方式还是采用人工手动控制的方式,不仅系统控制精度低,烧损率较高,C0和CO2的排放量同样也较高,而且人力成本也较高,需要人员时时刻刻根据CO浓度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操作,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0203619.6公开了一种“干熄焦气体循环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将CO浓度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在每个区间上设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使CO浓度落在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区间,从而实现了自动控制。但是,由于干熄焦生产过程非常复杂且多变,CO浓度的控制不仅受到空气导入量和循环气体风量的影响,还受到装焦过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难以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所以该系统虽然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但是系统控制精度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以提高CO浓度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同时避免出现系统大幅震荡的现象,从而实现既提高了产量又减少了有害物质排放的控制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监控画面设定理想的CO浓度值即CO浓度的画面设定值C(set),然后进入步骤2);

2)判定循环气体CO浓度自动控制模式是否启动,若是,则进入步骤3);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

3)采样锅炉入口温度信号,循环气体CO浓度实际值信号,循环风量信号,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信号,然后进入步骤4);

4)判断锅炉入口温度是否高于960℃,若是,则进入执行步骤5);若否,则进入执行步骤6);

5)判断循环气体CO浓度实际值是否大于画面设定值,若是,则通过增加循环风量的方式来降低循环气体CO浓度;然后返回步骤2);若否,则进入执行步骤6);

6)计算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再判断该偏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切换设定值μ,若是,则进入执行步骤7);若否,则进入执行步骤12);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算法的具体结构是:

E(k)=C(k)-C(set);式中,E(k):第k次采样时刻的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C(k):第k次采样时刻的循环气体CO浓度的实际值,C(set):循环气体CO浓度的画面设定值;

7)通过其隶属函数,将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转换为相应隶属度的模糊子集,然后进入步骤8);

8)将连续两个采样周期内的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的差值作为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再通过其隶属函数,将其转换为相应隶属度的模糊子集,然后进入步骤9);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算法的具体结构是:V(k)=E(k)-E(k-1);

9)计算由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所决定的模糊控制输出值UD,然后进入步骤10);

10)计算由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所决定的模糊控制输出值UG,然后进入步骤11);

11)计算由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和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共同决定的模糊控制总输出值UZ,然后将UZ作为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的给定值输出给阀门控制器,最后返回步骤2);模糊控制总输出值的具体结构是:UZ=UD+UG,式中,UZ:循环气体CO浓度模糊控制总输出值;

12):计算通过PID控制算法调整系统控制算法输出值U(k),然后将U(k)作为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的给定值输出给阀门控制器,最后返回步骤2);循环气体CO浓度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值的具体结构是式中KD:微分系数;KI:积分系数;Kp:比例系数;U(k):控制算法输出值。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5)增加循环风量算法的具体结构是:F(k)=F(k-1)*1.02;式中,F(k):循环风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上述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中,采用西门子WINCC监控软件进行各种相关数据采集和记录。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7)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隶属函数算法的具体结构是:式中,a: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的分点差值,Ni为分点值对应子集{-3a,-2a,-a,0,a,2a,3a},Di为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隶属度映射子集{NB,NM,NS,0,PS,PM,PB}。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8)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隶属函数算法的具体结构是:式中,V(k):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b: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的分点差值,Li为分点值对应子集{-3b,-2b,-b,0,b,2b,3b},Gi为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隶属度映射子集{NBV,NMV,NSV,0,PSV,PMV,PBV}。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9)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的模糊控制输出值的具体结构是:式中,UD: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的模糊控制输出值,Ji为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模糊控制的当权系数。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10)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的模糊控制输出值的具体结构是:式中,UG: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的模糊控制输出值,Qi为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模糊控制的当权系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构建的基于混合型模糊PID的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为核心算法,开发出智能控制系统,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方式必须采用人工手动控制的现状,不仅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控制,而且系统还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完全适应装焦期间负荷周期、快速变化的需要,同时也减少了烧损,降低了CO2的排放,提高了干熄焦产量,从而实现了既增产又节能减排的控制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2为传统手动控制的CO浓度曲线;

图3为本发明控制方法控制的CO浓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闭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监控画面设定理想的CO浓度值即CO浓度的画面设定值C(set),然后进入步骤2);

2)判定循环气体CO浓度自动控制模式是否启动,若是,则进入步骤3);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

3)采样锅炉入口温度信号,循环气体CO浓度实际值信号,循环风量信号,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信号,然后进入步骤4);

4)判断锅炉入口温度是否高于960℃,若是,则进入执行步骤5);若否,则进入执行步骤6);

5)判断循环气体CO浓度实际值是否大于画面设定值,若是,则通过增加循环风量的方式来降低循环气体CO浓度;然后返回步骤2);若否,则进入执行步骤6);增加循环风量算法的具体结构是:

F(k)=F(k-1)*1.02;式中,F(k):循环风量;

6)计算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再判断该偏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切换设定值μ,若是,则进入执行步骤7);若否,则进入执行步骤12);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算法的具体结构是:

E(k)=C(k)-C(set);式中,E(k):第k次采样时刻的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C(k):第k次采样时刻的循环气体CO浓度的实际值,C(set):循环气体CO浓度的画面设定值;

7)通过其隶属函数,将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转换为相应隶属度的模糊子集,然后进入步骤8);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隶属函数算法的具体结构是:式中,a: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的分点差值,Ni为分点值对应子集{-3a,-2a,-a,0,a,2a,3a},Di为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隶属度映射子集{NB,NM,NS,0,PS,PM,PB};

8)将连续两个采样周期内的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的差值作为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再通过其隶属函数,将其转换为相应隶属度的模糊子集,然后进入步骤9);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算法的具体结构是:V(k)=E(k)-E(k-1);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隶属函数算法的具体结构是:式中,V(k):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b:循环气体CO浓度的偏差值变化率的分点差值,Li为分点值对应子集{-3b,-2b,-b,0,b,2b,3b},Gi为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隶属度映射子集{NBV,NMV,NSV,0,PSV,PMV,PBV};

9)计算由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所决定的模糊控制输出值UD,然后进入步骤10);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的模糊控制输出值的具体结构是:式中,UD: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的模糊控制输出值,Ji为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模糊控制的当权系数;

10)计算由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所决定的模糊控制输出值UG,然后进入步骤11);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的模糊控制输出值的具体结构是:式中,UG: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的模糊控制输出值,Qi为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模糊控制的当权系数;

11)计算由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和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变化率共同决定的模糊控制总输出值UZ,然后将UZ作为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的给定值输出给阀门控制器,最后返回步骤2);模糊控制总输出值的具体结构是:UZ=UD+UG,式中,UZ:循环气体CO浓度模糊控制总输出值;

当步骤6)中循环气体CO实际浓度与画面设定值的偏差值大于切换设定值μ时,通过上述模糊推理法则可以迅速改变系统控制量,从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系统响应速度,使之适应装焦期间负荷周期、快速变化的需要。

12):计算通过PID控制算法调整系统控制算法输出值U(k),然后将U(k)作为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的给定值输出给阀门控制器,最后返回步骤2);循环气体CO浓度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值的具体结构是式中KD:微分系数;KI:积分系数;Kp:比例系数;U(k):控制算法输出值;

当步骤6)中循环气体CO实际浓度与画面设定值的偏差值小于切换设定值μ时,可以通过上述PID控制算法调整系统控制量,从而提高CO浓度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同时避免出现系统大幅震荡的现象。

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为:本发明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构建基于混合型模糊PID的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数学模型为核心算法,以西门子WINCC实时采集的数据集合为基础数据,设计出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的智能控制器。这种控制器能使系统处于当CO浓度偏差值大于某一门槛值时,可以通过模糊推理法则迅速改变系统控制量,从而提高CO浓度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系统响应速度,使之适应装焦期间负荷周期、快速变化的需要;而系统处于当CO浓度偏差值小于某一门槛值时,可以通过切换到PID控制算法调整系统控制量,从而提高CO浓度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同时避免出现系统大幅震荡的现象,从而实现既提高了产量又减少了有害物质排放的控制目的。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A.研究干熄焦系统程序和循环气体CO浓度运行曲线

本发明的应用直接对象是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系统,相当于对原有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升级”,所以要研究原有程序的控制构思和相关连锁,避免新系统与外围机械系统产生冲突、甚至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生产。研究循环气体CO浓度运行曲线是为了分析循环风量、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变化值和循环气体CO浓度变化值及系统响应时间等关键数据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模型构建提供数据支撑。

B.构建循环气体CO浓度的智能控制器

本发明以西门子WINCC监控软件为工具对循环风量、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变化值和循环气体CO浓度变化值及系统响应时间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跟踪记录数据,并将循环气体CO浓度变化值的运行轨迹数据划分为3个典型周期动作,再将采集到的数据集合应用模型构建理论,通过MATLAB构建基于混合型模糊PID控制器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和验证,可以获得智能控制器参数对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变化值和循环气体CO浓度变化值及响应时间等关键数据的抑制/加剧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锅炉入口温度低于960℃时,采用增加导入空气流量来降低循环气体CO浓度比较合适;锅炉入口温度高于960℃时,采用增加循环风量来降低循环气体CO浓度比较合适;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在6%左右时,系统能够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干熄焦烧损率相对最低的工况。

C.构建基于混合型模糊PID的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结合以上两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了基于混合型模糊PID的干熄焦循环气体CO浓度控制系统。本系统将模糊控制器引入到PID控制系统当中,设计了二维模糊PID控制器。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与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的变化率成为模糊PID控制器的两个输入变量,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信号作为模糊PID的单输出。当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大于切换设定值μ时,控制系统为了克服惯性引起的循环气体CO浓度变化缓慢,通过模糊控制法则加大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信号控制量,尽量消除误差,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当循环气体CO浓度偏差值小于切换设定值μ时,控制系统除了要消除误差外,还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防止超调和震荡,通过切换到PID控制算法调整导入空气阀门开口度信号控制量,从而提高CO浓度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同时避免出现系统大幅震荡的现象,从而实现既提高了产量又减少了有害物质排放的控制目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