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耐涝性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

一种耐涝性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通过“双套盆法”模拟涝害胁迫,处理猕猴桃组培盆栽苗或籽苗,胁迫7天后根据涝害指数和新稍生长量鉴定猕猴桃种质资源的耐涝性,涉及果树抗性资源的筛选和评价,主要步骤包括:“双套盆法”模拟涝害胁迫的准备;猕猴桃资源的组培盆栽苗或籽苗的准备;涝害胁迫处理;涝害指数的统计分析;新稍生长量的统计分析;耐涝性的鉴定。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因选用的材料为生长一致的组培盆栽苗或籽苗,能够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快速筛选耐涝猕猴桃种质资源,也为其他果树资源的抗性鉴定提供参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4922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810144403.1

  • 申请日2018-02-1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郑立

  • 地址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安徐庄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25: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Q50/02 专利号:ZL2018101444031 申请日:20180212 授权公告日:202008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8-11

    授权

    授权

  • 2018-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50/02 申请日:20180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9-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中的果树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耐涝性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土壤粘重,年均降雨量大,极易发生积水,北方夏、秋季节的短时强降雨往往伴随着雨量大且急的特点,通常会导致果园涝害的发生。因此,涝害已成为危害猕猴桃安全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我国猕猴桃种植和生产中缺乏耐涝的砧木资源,往往随机选用野生的中华或美味猕猴桃的种子苗作为砧木,导致接穗果实的外观、单果重、果型和口感等的不一致,严重制约着我国猕猴桃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急需建立一套耐涝性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筛选耐涝资源,培育耐涝猕猴桃专用砧木,增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我国猕猴桃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涝性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涝性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本发明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空间,鉴定结果可靠,利用本发明可以快速筛选和鉴定耐碱性猕猴桃资源,为培育耐碱性专用砧木提供抗性材料。所述耐涝性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双套盆法”模拟涝害胁迫的准备;

2)猕猴桃资源的组培盆栽苗或籽苗的准备;

3)涝害胁迫处理;

4)涝害指数的统计分析;

5)新稍生长量的统计分析;

6)耐涝性鉴定。

优选地,步骤1)中,“双套盆法”模拟涝害胁迫的准备方法为:选用规格为45×33×17cm的蓝色塑料周转箱为“外盆”,选用18×18cm规格的黑色塑料营养钵为“内盆”,“内盆”装有栽培基质,“内盆”的高度低于“外盆”的高度,一个“外盆”能装入六个“内盆”。

优选地,步骤2)中猕猴桃资源的组培盆栽苗准备方法为:将根长为2cm的猕猴桃组培盆栽苗放置在培养间,打开盖子炼苗2~4天后移栽到装有栽培基质的孔穴盘中,移栽前浇透水,移栽后少量浇水,之后每天定期喷灌水2次,待组培盆栽苗生长至10cm高时,移栽到装有栽培基质的营养钵中;猕猴桃资源的组培籽苗准备方法为:将猕猴桃资源种子浅播于装有栽培基质的底部有网孔的托盘中,播种后浇透水,之后定期喷水,放置于温室中,保持室温26±1℃,直到籽苗生长至10cm高时,移栽到装有栽培基质的营养钵中。

优选地,步骤2)中装有栽培基质的孔穴盘为32孔;栽培基质为河沙:珍珠岩:草炭=1:1:1;营养钵为黑色,由塑料制成,规格为18×18cm;托盘为黑色,由塑料制成,规格为40×40×5cm。

优选地,步骤3)涝害胁迫处理具体为:在营养钵中栽培的组培盆栽苗或籽苗生长至60cm高时,留下一个主蔓,去掉其余的侧蔓,并用枝剪将主蔓修剪至50cm高度,恢复生长2天后,将组培盆栽苗或籽苗移载入装有栽培基质的“内盆”中,之后往“外盆”中加水,加水后隔10分钟再次加水,直至水位和“外盆”上沿平齐,定期观察“外盆”中的水位,及时补水,模拟涝害胁迫处理。

优选地,步骤3)中,当组培盆栽苗或籽苗有浮起的现象时,放入大小适中的砖块使得组培盆栽苗或籽苗保持直立状态。

优选地,步骤4)中涝害指数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在涝害胁迫7天后,根据组培生根苗或籽苗表现出的受害症状进行涝害指数的计算,涝害指数的分级标准为:

0级,无涝害症状;

1级,叶片萎蔫或发黄,受害叶片数少于整株叶片总数的1/3;

2级,叶片萎蔫或发黄,受害叶片数介于整株叶片总数的1/3和2/3之间;

3级,整株2/3以上叶片出现受害症状;

4级,全部叶片出现受害症状,伴有叶片干枯或脱落;

5级,全部叶片干枯脱落,植株死亡;

依据下列公式计算各猕猴桃资源的涝害指数:WDI=∑(x×n)/(5N)×100

x--涝害级数

n--各级涝害植株数

N--调查的总植株数。

优选地,步骤5)中新稍生长量的统计分析方法为:涝害胁迫7天后,统计小苗主蔓上发出的新稍数量,并用卷尺测量每个新稍的长度,以cm为单位,累加计算总的新稍生长量,用G表示。

优选地,步骤6)中耐涝性鉴定的依据为耐涝指数值,用D表示:D=WDI×G/100,以D值的大小作为耐涝性的鉴定依据,D值越大表明受害越严重,D值越小表明受害越轻。

其中,D≤4为耐涝资源,4<D≤16为中度耐涝资源,D>16为不耐涝资源。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鉴定耐涝性猕猴桃种质资源时综合考察涝害指数和新稍生长量两个指标:前者代表猕猴桃植株的“已有生长状态”(利用枝剪将单个主蔓修剪至50cm高)对涝害胁迫的响应;后者代表“潜在生长能力”(新稍生长量)对涝害胁迫的响应。根据涝害胁迫7天后植株的不同表现,将两个参数有机结合,进行耐涝性的综合鉴定,确保了鉴定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经过组织培养获得的三份猕猴桃资源GT-1、GT-2和GT-3的盆栽苗为例,

一种耐涝性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双套盆法”模拟涝害胁迫;

2)GT-1、GT-2和GT-3的盆栽苗的组织培养;

3)涝害胁迫处理;

4)涝害指数的统计分析;

5)新稍生长量的统计分析;

6)耐涝性鉴定。

步骤1)中“双套盆法”模拟涝害胁迫的准备方法为:选用规格为45×33×17cm的蓝色塑料周转箱为“外盆”,选用18×18cm规格的黑色塑料营养钵为“内盆”,“内盆”装有栽培基质,“内盆”的高度低于“外盆”的高度,一个“外盆”能装入六个“内盆”。

步骤2)中组培盆栽苗的准备方法为:将根长2cm的组培苗放置在培养间,打开盖子炼苗2天后移栽到32孔穴盘中,栽培基质为河沙:珍珠岩:草炭=1:1:1,移栽前浇透水,移栽后少量浇水,之后每天定期喷水2次(喷灌),待盆栽苗生长至约10cm高时,移栽到18×18cm规格的黑色塑料营养钵中。

步骤3)中涝害胁迫处理具体为:待组培盆栽苗生长至60cm高时,留下一个主蔓,去掉其余的侧蔓,并用枝剪将主蔓修剪至50cm高度。恢复生长2天后,将盆栽苗移栽如的“内盆”中,往“外盆”中加水(不要直接将水浇到黑色塑料营养钵中),加水后隔10分钟再次加水,直至水位和“外盆”上沿平齐。放入大小适中的砖块保证盆栽苗的直立状态,定期观察周转箱中的水位,及时补水,模拟涝害胁迫处理。

步骤4)中涝害指数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在涝害胁迫7天后,根据3份资源的盆栽苗表现出的受害症状进行涝害指数的计算,涝害指数的分级标准为:

0级,无涝害症状;

1级,叶片萎蔫或发黄,受害叶片数少于整株叶片总数的1/3;

2级,叶片萎蔫或发黄,受害叶片数介于整株叶片总数的1/3和2/3之间;

3级,整株2/3以上叶片出现受害症状;

4级,全部叶片出现受害症状,伴有叶片干枯或脱落;

5级,全部叶片干枯脱落,植株死亡。

依据下列公式计算各猕猴桃资源的涝害指数:WDI=∑(x×n)/(5N)×100

x--涝害级数

n--各级涝害植株数

N--调查的总植株数

步骤5)中新稍生长量的统计分析方法为:涝害胁迫7天后,统计盆栽苗主蔓上发出的新稍数量,并用卷尺测量每个新稍的长度,以cm为单位,累加计算总的新稍生长量G。

步骤6)中耐涝性鉴定的依据为耐涝指数值:D=WDI×G/100,以D值的大小为耐涝性的鉴定依据,D≤4为耐涝资源;4<D≤16为中度耐涝资源;D>16为不耐涝资源。

3份资源各使用18株盆栽苗进行耐涝性鉴定。涝害胁迫7天后,GT1、GT2和GT3从0级到5级的株数分别是15、2、1、0、0、0;5、3、2、7、1、0和0、2、3、8、4、1,根据公式计算的各自的涝害指数WDI分别为4.44、35.56和58.89;3份资源的新稍生长量G分别为69、40和35,D值分别为3.06、14.22和20.61。因此,GT1为耐涝资源,GT2为中度耐涝资源,GT3为不耐涝资源。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