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耐酸腐蚀的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及生产方法

一种耐酸腐蚀的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及生产方法

摘要

一种耐酸腐蚀的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其组分及wt%为:C:0.05~0.10%,Si:0.15~0.50%,Mn:0.50~1.20%,P≤0.008%,S≤0.002%,Als:0.015~0.045%,Ni:0.20~0.80%,Ti:0.010~0.030%,Cu:0.22~0.50%,Cr:0.50~1.50%,Mo:0.23~0.50%,Ca:0.002~0.006%;生产方法:铁水预处理及转炉冶炼;进行LF炉炉外精炼;RH真空处理;出钢并连铸成坯;进行分段热轧;淬火;回火。本发明钢通过成分设计、夹杂物控制、轧制和热处理后,屈服强度≥450MPa,抗拉强度≥540MPa,延伸率≥20%,‑40℃KV2≥60J,无氢致开裂现象产生,应力腐蚀开裂不低于0.70σs。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3426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0257244.6

  • 申请日2018-03-27

  • 分类号C22C38/02(20060101);C22C38/04(20060101);C22C38/06(20060101);C22C38/50(20060101);C22C38/42(20060101);C22C38/44(20060101);C21D8/00(20060101);C21C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段姣姣

  • 地址 430083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厂前2号门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30: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04

    授权

    授权

  • 2018-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38/02 申请日:2018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7-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制造领域,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压力容器钢及其生产方法,确切地为一种耐酸腐蚀的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和石化行业中,压力容器设备在酸性环境下容易产生脆化现象。压力容器设备材料抗氢致开裂(HIC)和抗硫化氢应力腐蚀(SSC)等性能不高,特别是大型固定式储罐在长使用时间后,存储介质中残留的硫化物堆积,局部形成酸性氛围,对罐体材料造成严重腐蚀,使得设备寿命大大减少。

随着石化行业的发展、及对低碳环保、经济性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有的调质压力容器钢种这就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延长储罐使用寿命,具有经济环保的重大意义。

目前,在所使用的调质压力容器钢种中,没有针对耐酸腐蚀性能的钢种,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关于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问题,因此导致耐酸腐蚀性能偏低。

在现有的压力容器中,如球罐,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应力腐蚀裂纹,然而这些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对球罐使用寿命存在直接关系,其大大降低了球罐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提出之前,有部分涉及抗酸腐蚀压力容器制造领域的同类技术产品,但都是强度偏低的正火和正火+回火态钢种。如GB/T 19189中的钢种07MnMoVR、07MnNiVDR、07MnNiMoDR和12MnNiVR属于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钢,但是没有针对抗酸腐蚀环境进行设计要求。

还有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619945.5 )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调质型A537Cl2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3~0.20%,Si:0.20~0.40%,Mn:1.00~1.60%,Nb:0.01~0.02%,Cr≤0.25%,Ni≤0.50%,V:0.02~0.03%,P≤0.010%,S≤0.005%,Alt:0.02~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冶炼、控轧控冷、调质热处理工序。该文献虽然低温韧性优良,但存在强度偏低(Rm:550MPa~620MPa),而不能满足大型固定式球罐的制造要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81822.1)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钢板厚度规格为10~60mm。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06~0.09%,Si:0.15~0.3%,Mn:1.3~1.55%,P≤0.012%,S≤0.005%,Nb:0.015~0.035%,V:0.03~0.05%,Ti:0.008~0.02%,Cr:0~0.2%,Ni:0.3~0.5%,Mo:0.2~0.3%,N≤70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包括冶炼、连铸、板坯加热、高压水除磷、轧制、矫直、探伤、调质。该文献虽然低温韧性优良,但不具耐硫化氢应力腐蚀性能,因此仍不能满足大型固定式球罐的制造要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493741.9 )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抗硫化氢应力腐蚀压力容器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5~0.12%,Si:0.15~0.35%,Mn:0.50~1.20%,P≤0.008,S≤0.003%,Alt:0.010~0.050%,V:0.01~0.06%,Ti:0.010~0.030%,Cu:0.10~0.30%,Cr:0.20~0.60%,Ca:0.002~0.006%,N≤0.004%;生产工艺:采用铁水脱硫;冶炼;精炼;连铸成坯;对铸坯加热;粗轧;精轧;正火;回火;待用。该文献虽具有优良的抗硫化氢应力腐蚀性能,但由于其采用的正火或者正火+回火热处理工艺,导致强度偏低,而仍不能满足大型固定式球罐的制造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成分设计、夹杂物控制、轧制和热处理后,屈服强度≥450MPa,抗拉强度≥540MPa,延伸率≥20%,-40℃KV2≥60J,无氢致开裂现象产生,应力腐蚀开裂不低于0.70σs、并适合大生产操作的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及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耐酸腐蚀的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5~0.10%,Si:0.15~0.50%,Mn:0.50~1.20%,P≤0.008%,S≤0.002%,Als:0.015~0.045%,Ni:0.20~0.80%,Ti:0.010~0.030%,Cu:0.22~0.50%,Cr:0.50~1.50%,Mo:0.23~0.50%,Ca:0.002~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同时满足Pcm≤0.25,Pcm=C+Si/30+Mn/20+Cu/20+Cr/20+Ni/60+Mo/15+V/10+5B%;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优选地:N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3~0.77%。

优选地:Cu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3~0.50%。

优选地:Cr>

优选地:Mo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2~0.46%。

生产一种耐酸腐蚀的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常规进行铁水预处理及转炉冶炼;

2)进行LF炉炉外精炼,并在LF炉进行Ca-Si处理;

3)进行RH真空处理,控制真空处理时间不低于18min ;

4)出钢并连铸成坯:在加热速率为8~15min/cm下将铸坯加热到1200~1300℃;

5)进行分段热轧:其中,控制粗轧开轧温度不低于1080℃,粗轧结束温度不低于1000℃;控制精轧开轧温度不超过980℃,精轧轧终轧温度在850℃~950℃;

6)进行淬火,控制淬火温度在890℃~930℃;

7)进行回火,控制回火温度在600~680℃。

优选地:所述精轧轧终轧温度在865℃~935℃。

优选地:所述淬火温度在895℃~930℃。

优选地:所述回火温度在615~665℃。

本发明中各元素及主要工艺的作用及机理:

C:C是提高钢材强度最有效的元素,随着C含量的增加,钢中Fe3C增加,淬硬性也增加,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提高。但是,增加钢中C含量,会增加钢板组织偏析程度,不利于抗酸腐蚀。因此,参考现有的调质压力容器钢的成分设计方案,本发明钢的C含量应控制在0.05~0.10%。

Si:Si与碳的亲和力很弱,在钢中不与碳化合,但能溶入铁素体,产生固溶强化作用,使得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但塑性和韧性却有所下降。当Si含量增大时,会促进岛状马氏体形成,对焊接热影响区韧性有害,可见,Si对强度有一定帮助,但含量不可过高。本发明钢的Si含量控制在0.15~0.50范围内可满足要求。

Mn:Mn与碳的亲和力较强,是扩大奥氏体相区、细化晶粒和保证综合性能以及提高淬透性的有效元素,且它并不恶化钢的变形能力,1.00%的Mn约可为抗拉强度贡献100MPa。但Mn元素是一种易偏析的元素,当偏析区Mn、C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在钢材生产和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马氏体相,该相会表现出很高的硬度,对设备抗硫化氢应力腐蚀性能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设计该钢时将Mn含量限制在1.20%以内。考虑到本发明钢的强度范围,因此将Mn控制在0.50%~1.20%。

Al:Al是钢中的主要脱氧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大约0.6%,它溶入奥氏体后仅微弱地增大淬透性。但是当Al含量偏高时,易导致钢中夹杂增多,对钢的韧性不利,同时会降低钢的淬硬性和韧性,提高钢中带状组织级别。因此将钢中Alt含量控制在0.015%~0.045%以内。

Ni:Ni不会形成碳化物,是扩大γ相、细化晶粒、球化碳化物和保证综合性能以及提高淬透性的有效元素,可细化铁素体晶粒来改善钢的低温韧性,明显降低钢板和焊接接头的低温韧脆转变温度。但当Ni含量高于0.80%时,其不仅会增加炼钢成本,更主要是会造成氧化铁皮难以脱落。Ni与Cu一起使用时,Ni与Cu对钢板性能的影响是相互的,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耐腐蚀性能也逐渐提高。因此,本发明钢将Ni含量设定在0.20%~0.80%以内,优选地N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3~0.77%。

Ti:Ti 是一种强烈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形成元素,形成的TiN、Ti(CN)等粒子非常稳定,能够在形核时有效的阻止晶粒长大,因此能够细化晶粒,提高钢板的强度和韧性。但是,Ti对强度贡献不及Nb明显,同时过多的Ti所形成的碳化物会降低钢板低温韧性。钢板在焊接时Ti的作用也比较明显,能够有效细化焊接热影响区组织。考虑钢板低温韧性要求和对焊接性能的影响,设计Ti的含量时控制在0.010%~0.030%。

Cu:Cu 在钢中主要起沉淀强化作用,对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有益,能提高此外还能提高钢材的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但当Cu含量高于0.50%时,钢在轧制时易出现网状裂纹。Cu在低合金钢中经常与Ni同时使用,可以降低Cu的脆化效应,可以提高钢板的低温韧性和回火后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Cu还能降低钢中S含量对钢板耐腐蚀性能的恶化影响,能同时降低高S和低S情况下钢板的耐腐蚀性能。综合考虑Cu对钢板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将Cu含量控制在0.20~0.50%,优选地Cu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3~0.50%。

Cr:Cr是在抗硫化氢腐蚀钢中常用的元素,在热处理下后可以得到稳定的组织,在腐蚀膜中,对比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Cr的富集能够提高腐蚀膜的稳定性,延缓腐蚀恶化。研究表明,含Cr钢在温度低于100℃时,有较好的抗CO2、H2S的腐蚀能力。在钢中添加一定量的Cr,可提高钢抗氢脆能力和抗硫化氢应力腐蚀性能,同时Cr和Mo复合强化能够大幅提高钢板抗硫化氢腐蚀性能。考虑到合金成本和使用要求,将Cr含量控制在0.50%~1.00%,优选地Cr>

Mo:Mo钼在钢中能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Mo在钢中可固溶于铁素体、奥氏体和碳化物中,它是缩小奥氏体相区的元素。Mo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作为单一合金元素存在时,增加钢的回火脆性;与Cr、Mn等并存时,Mo又降低或抑止因其他元素所导致的回火脆性。Mo往往与Cr同时使用,通过综合作用,有效提高抗硫化氢应力腐蚀性能,为了提高Cr、Mo耐腐蚀性能,设计合金含量Cr:Mo=2~3:1。考虑到该钢的强度、使用和合金元素设计要求,将Mo含量控制在0.20~0.50%,优选地Mo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2~0.46%。

Ca是钢进行Ca-Si处理时增加的元素,其含量不高时元素本身对钢板性能无明显影响,但经过Ca-Si处理后,钢中夹杂物相貌发生变化,尺寸降低,球化率提高,有利于钢的抗硫化氢腐蚀性能。但考虑到Ca-Si处理后钢中杂质元素增加,因此,加入量不宜过大,该钢将处理后Ca含量控制在0.002%~0.006%。

P在钢中固溶强化和冷作硬化作用强,作为合金元素加入低合金结构钢中,能提高其强度和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但降低其冷冲压性能。P在钢中除了形成可引起钢红脆(热脆)和塑性降低的易熔共晶夹杂物外,还对氢原子重新组合过程起抑制作用,使得钢增氢效果增加,从而也会降低钢在酸性的、含硫化氢介质中的稳定性。磷溶于铁素体,虽然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最大的害处是偏析严重,降低耐酸腐蚀性能和塑性、韧性。磷对焊接性也有不良影响。磷在发明钢中是有害元素,应严加控制。

S对钢的应力腐蚀开裂稳定性有害。随着硫含量的增加,钢的稳定性急剧恶化。硫化物夹杂物是氢的积聚点,使金属形成有缺陷的组织。同时,硫也是吸附氢的促进剂。因此,对于该钢应将P控制在0.008%以内,S控制在0.002%以内。

本发明之所以在LF炉进行Ca-Si处理,其在与对夹杂物进行变性,能够有效降低夹杂物尺寸,改变夹杂物的形状,有利于钢的抗硫化氢腐蚀性能。同时,该钢真空处理时间较长(真空处理时间不小于18min),可较好的降低钢中杂质、气体含量。

本发明之所以按低合金钢工艺进行轧制。轧制前铸坯加热温度为1200~1300℃,加热速率为8~15min/cm,确保铸坯温度均匀钢。粗轧时,根据成品钢板厚度,控制本阶段轧制结束时中间坯的厚度。精轧时,待温避开奥氏体部分再结晶区温度后,开始奥氏体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此时,未再结晶区的轧制有足够的压缩比,使得变形奥氏体中产生高畸变的变形积累,形成大量形变带和高密度位错。精轧终轧后,形变位错将发生回复和多边形化,从而细化组织,提高钢板的强度和韧性。轧制时,要考虑钢的临界点温度,避免出现混晶现象。

由于该钢主要用于建造大型固定式球罐,对钢的强度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满足低焊接裂纹敏感性,成分上采用低碳,所以为了保证强度水平,针对该钢的特点,热处理工艺采用淬火+回火的方式进行。如按传统方案设计,采用正火热处理,则钢中C含量设计较高,合金含量也大幅提高,同时焊接性能、强度和韧性还偏低。本发明钢的组织是一种较稳定的回火索氏体组织,钢中不会出现对低温韧性有影响的马氏体组织。同时,由于调质后的组织均匀性较好,钢的基体内部化学电位差异小,不容易产生腐蚀电位,减少了腐蚀风险。淬火温度设计为890℃~930℃回火温度设计为600~680℃,是为了让钢中合金元素Cu、Cr、Mo等充分析出,提高钢板心部性能。

本发明钢具有如下优点:

在成分设计上采用低碳和低合金,添加一定量的Ni、Cu、Cr、Mo等,严格控制P、S含量,并进行Ca-Si处理,使得该钢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和抗酸腐蚀性能。利用淬火+回火热处理得到稳定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利用钢中低碳设计和Ni、Cu、Cr等微合金化作用保证了钢材获得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本发明钢通过成分设计、夹杂物控制、轧制和热处理后,屈服强度≥450MPa,抗拉强度≥540MPa,延伸率≥20%,-40℃KV2≥60J,无氢致开裂现象产生,应力腐蚀开裂不低于0.70σ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表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化学成分列表;

表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冶炼及轧制工艺参数列表;

表3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列表;

表4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力学检验结果;

表5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抗硫化氢腐蚀检验结果;

表6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夹杂物检验结果。

本发明各实施案例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生产:

1)常规进行铁水预处理及转炉冶炼;

2)进行LF炉炉外精炼,并在LF炉进行Ca-Si处理;

3)进行RH真空处理,控制真空处理时间不低于18min ;

4)出钢并连铸成坯:在加热速率为8~15min/cm下将铸坯加热到1200~1300℃;

5)进行分段热轧:其中,控制粗轧开轧温度不低于1080℃,粗轧结束温度不低于1000℃;控制精轧开轧温度不超过980℃,精轧轧终轧温度在850℃~950℃;

6)进行淬火,控制淬火温度在890℃~930℃;

7)进行回火,控制回火温度在600~680℃。

表1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化学成分(wt.%)

表2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冶炼及轧制工艺参数取值列表

表3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列表

表4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力学检验结果

表5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抗硫化氢腐蚀检验结果

表6 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夹杂物检验结果

从表4~表6可以看出,本发明钢种具有高强度(Rm:610~730MPa)、高韧性(-40℃>2≥60J),优异的抗酸腐蚀性能。其中实施例钢板抗氢致开裂性能(HIC)裂纹长度率CLR、裂纹厚度率CTR、裂纹敏感率CSR均满足Ⅰ级要求,H2S应力腐蚀性能最小载荷与最小屈服强度比值大于0.70,性能优异。同时,实施例钢板夹杂物等级合计不大于1.0,完全能满足制造大型固定式储罐设备等。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最佳例举,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性实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