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含F1、F3多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HPV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包含F1、F3多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HPV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多肽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是包含F1、F3多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HPV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每份药物组合物中含F1、F3多肽或者二者的混合物为3~30μg,该组合物制备成乳剂、软膏制剂等多种常规剂型,用于治疗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宫颈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和口腔癌等易复发的疾病。本发明具有使用疗程短,有效成分用量较少、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等优势,给患者带来非常好的治疗途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5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天放;倪国颖;刘晓松;

    申请/专利号CN201611223048.4

  • 发明设计人 刘晓松;倪国颖;王天放;

    申请日2016-12-27

  • 分类号C07K14/46;C07K1/20;C07K1/06;C07K1/04;A61K38/17;A61P31/20;A61P35/00;A61P17/12;

  • 代理机构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云和

  • 地址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26: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07K14/46 专利号:ZL2016112230484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中奥生物医药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变更后:中奥生物医药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源祥路96号之6-1411室 变更后: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景岳路6号B1幢二楼2004室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20-02-14

    授权

    授权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K14/46 申请日:2016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是包含F1、F3多肽的药物组合物

及其在治疗HPV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宫颈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和口腔癌均可由感染HPV 引起。宫颈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女性肿瘤第二位,其发生与HPV、特别是16、18 型HPV 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尽管用于预防HPV感染的疫苗已于2006年开始应用,但此类疫苗仅适用于从未感染的健康个体,对现症HPV 感染及其所致疾病无效。目前全球每年仍有约50 万新发宫颈癌病例,约20 万妇女死于该病。我国已有宫颈癌患者40 万人,死亡率达11.3%。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和口腔癌亦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

此外,HPV感染还可以导致呼吸道,生殖器官的病变,尖锐湿疣和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瘤病,前者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后者是少见病,多见于婴幼儿,有时会危及生命,这两种疾病常因感染HPV6,11型引起。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不洁性交传播。约有1%的性活跃者患有尖锐湿疣,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生殖器,肛门部位疣状新生物,部分患者持续感染或治疗后反复发作。人体对HPV的细胞免疫是控制尖锐湿疣重要免疫机制。免疫缺陷患者尖锐湿疣常常多发,顽固,不易治疗。尖锐湿疣患者众多,严重侵占医疗资源,且影响社会稳定。

目前尚无可以根治尖锐湿疣的方法。通常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去除疣体,如冷冻,激光切除等,此类疗法不易完全去除湿疣体,患者极易复发。免疫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如干扰素α湿疣体局部注射,非特异性的免疫治疗也部分有效。

5%Imiquimod(5%咪喹莫特)乳剂局部涂抹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治疗尖锐湿疣的最有效方法,有效率50%-70%,复发率在10%左右。

多肽F1,F3序列首次发表于文献S. T. Steinborner, et al., J. Pept. Res.,1998, 51, 121,见第4页,其中F1序列为: GLLSVLGSVAKHVLPHVVPVIAEHL-NH2;F3序列为:GLFGVLGSIAKHLLPHVVPVIAEKL-NH2。

文献M. A. Apponyi, et al., Peptides, 2004, 25, 1035中还公开了F1有体外抑制肿瘤作用;F3对肿瘤的作用未见报道,而且目前尚未有F1,F3治疗尖锐湿疣以及二者叠加效应的相关报道。

因此,目前急需开发一种疗程短,有效成分用量较少、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治疗方法无法根治HPV感染的相关疣如尖锐湿疣或实体肿瘤的疾病,疗效低、复发率高、副作用多、疗程长、费用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包含F1、F3多肽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HPV感染的相关疣或实体肿瘤的疾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首先提供一种F1或F3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通过9伏特的直流电刺激的方式促使树蛙分泌出外观呈白色的粘稠状液体。

2)将液体收集并转移至含有15%~30%醇的水溶液中,优选20%甲醇或乙醇水溶液,震荡再通过0.45μm的PVDF膜过滤。

3)滤出清液在真空低温离心干燥剂中干燥,形成白色固体粉末。

4)将白色固体粉末溶解于0.1%的三氟乙酸中,通过高通量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分析其中的多肽序列及具有的翻译后修饰。

5)利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分别合成多肽F1或F3,具体步骤如下:

a)在CS336X的多肽合成仪上,以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作为不溶性的固相载体,将F1或F3的C端氨基酸(氨基被封闭基团)保护的氨基酸共价连接在固相载体上;

b)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脱掉氨基的保护基,这样第一个氨基酸就接到了固相载体上了;

c) 然后氨基被封闭的第二个氨基酸的羧基通过N,Nˊ-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Dicyclohexylcarbodiimide)活化,羧基被DCC活化的第二个氨基酸再与已接在固相载体的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形成肽键,这样在固相载体上就生成了一个带有保护基的二肽;

d) 重复上述肽键形成反应,使肽链从C端向N端生长,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肽链长度。最后脱去保护基,在TFA/DCM/H20/TIPS的体积比为>

d)通过10倍当量的冷乙醚对其沉淀,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后获得多肽F1或F3。

特别地,在合成过程中,谷氨酸和丝氨酸侧链羧基用t-Bu保护,而为防止组氨酸的消旋化,其侧链用Boc基团保护。其中TFA为三氟乙酸的英文缩写。

该方法制备的多肽纯度高,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了第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F1、F3多肽中任意一种或二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成适合胃肠外给药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注射液;或经皮肤穿透给药的乳剂或软膏制剂,更优选乳剂或软膏制剂。

进一步的,每份药物组合物中含F1、F3多肽或者二者的混合物为3~30μg,优选5~20μg。

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二种药物组合物,进一步包含Imiquimod,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成适合胃肠外给药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注射液;或经皮肤穿透给药的乳剂或软膏制剂,优选乳剂或软膏制剂。

第二种药物组合物的机理是通过F1,F3组合诱导HPV感染细胞的凋亡,释放更多的病毒抗原供抗原提呈细胞摄取,然后通过Imiquimod的非特异性的免疫刺激作用,诱导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Imiquimod,或者F1和F3单独使用不可能达到的疗效。

其中Imiquimod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剂,通过刺激Toll样受体7/8激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激活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来杀死病毒感染细胞,并且直接诱导HPV6,11感染细胞凋亡而达到治疗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HPV感染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疾病为疣或实体肿瘤,所述的疣优选尖锐湿疣;所述的实体肿瘤包括并不限于宫颈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和口腔癌。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HPV感染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疾病为疣或实体肿瘤,所述的疣优选尖锐湿疣;所述的实体肿瘤包括并不限于宫颈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和口腔癌。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药物组合物联合放射性治疗、化学治疗、治疗性疫苗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HPV感染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疾病为实体肿瘤,所述的实体肿瘤包括并不限于宫颈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和口腔癌。

为了从机理上探讨其抑制作用,高通量定量蛋白组分析被用于对于分析多肽作用前后的细胞内和上清中蛋白组的变化情况。用胰蛋白酶将分离出的蛋白进行了水解,并用iTRAQ对水解产生的多肽进行了标记,进而应用纳米高效液相色谱及三重时间飞行质谱联用系统对标记多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若干与细胞免疫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被激活或抑制。以图4为例,与未处理相比较, F1、F3明显激活了TEC激酶信号通路,而导致的结果之一即是肿瘤细胞的凋亡;此外,将F3,对照多肽P3标记荧光FITC,与TC-1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反复洗涤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C-1细胞的FITC荧光强度(图5A);

在另一个实验,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ITC标记的F3在TC-1细胞中的位置(图5B);了解F1,F3与TC-1细胞的相互作用。F3与TC-1共同培养15分钟后,TC-1细胞既可以检测可以检出FITC,2小时时FITC荧光强度达到峰值,随后FITC荧光强度逐渐减弱,维持在15分钟时的强度水平。此外,F3与TC-1共同培养一小时,共聚焦显微镜结果表明,F3可以穿透TC-1细胞膜,并且不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F1、F3可能作用于细胞膜,因为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细胞迁移、附着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构。

本发明提供的两种药物组合物,具有药物作用机理独特,使用疗程短,有效成分用量较少、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等优势,给患者带来非常好的治疗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F1、F3对TC-1肿瘤细胞生长在体外抑制作用图。

图2为本发明F1、F3对TC-1肿瘤细胞生长在体外抑制叠加作用图。

图3为本发明F1、F3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在体外抑制叠加作用图。

图4为本发明F1、F3的高通量定量蛋白质组分析图。

图5为本发明F3 与TC-1的相互作用图。

图6为本发明F1、F3、Imiquimod中单独或联合用药对TC-1肿瘤细胞生长在体外抑制作用图。

图7为不同剂量的Imiquimod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在体外抑制作用图。

图8为本发明F1、F3、Imiquimod中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在体外抑制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

本发明所用仪器型号:

高通量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 Shimadzu Prominance 纳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联用配置有纳米电喷射离子源的ABSCIEX 三重时间飞行质谱。

实施例1:F1、F3多肽的制备

1)首先通过9伏特的直流电刺激的方式促使树蛙分泌出外观呈白色的粘稠状液体,该树蛙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雨林地区。

2)将液体收集并转移至含有20%甲醇的超纯水中,震荡再通过0.45μm的PVDF膜过滤。

3)滤出清液在真空低温离心干燥剂中干燥,形成白色固体粉末。

4)将白色固体粉末溶解于0.1%的三氟乙酸中,通过高通量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分析其中的多肽序列及具有的翻译后修饰。

5)利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分别合成多肽F1或F3,具体步骤如下:

a)在CS336X的多肽合成仪上,以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作为不溶性的固相载体,将F1或F3的C端氨基酸(氨基被封闭基团)保护的氨基酸共价连接在固相载体上;

b)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脱掉氨基的保护基,这样第一个氨基酸就接到了固相载体上了;

c) 然后氨基被封闭的第二个氨基酸的羧基通过N,Nˊ-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Dicyclohexylcarbodiimide)活化,羧基被DCC活化的第二个氨基酸再与已接在固相载体的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形成肽键,这样在固相载体上就生成了一个带有保护基的二肽;

d) 重复上述肽键形成反应,使肽链从C端向N端生长,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肽链长度。最后脱去保护基,在TFA/DCM/H20/TIPS的体积比为>

d)通过10倍当量的冷乙醚对其沉淀,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后获得多肽F1或F3。

特别地,在合成过程中,谷氨酸和丝氨酸侧链羧基用t-Bu保护,而为防止组氨酸的消旋化,其侧链用Boc基团保护。

实施例2:制备包含F1、F3多肽的软膏组合物(以10g量配制)

配方:

F1多肽:10mg;

F3多肽:10mg;

PEG4000:100mg;

精氨酸:20 mg;

PEG400:适量,加至10g。

按照常规制备软膏组合物的方法制备,将上述组合物分装到软膏包装用铝管中,每管 2 mg、5 mg或10 mg,为软膏剂。

实施例3:制备包含F1、F3多肽和Imiquimod的软膏组合物(以10g量配制)

配方:

F1多肽:2.5mg;

F3多肽:2.5mg;

Imiquimod:30mg

PEG3000:100mg;

赖氨酸:5 mg;

PEG200:适量,加至10g。

按照常规制备软膏组合物的方法制备,将上述组合物分装到软膏包装用铝管中,每管 2 mg、5 mg或10mg,为软膏剂。

实施例4:制备包含F1、F3多肽的乳膏组合物(以10g量配制)

基质的制备:

取硬脂酸20g、羟苯乙酯1g、白凡士林2g、液体石蜡16g、甘油5g、三乙醇胺1g、十八醇8g、羊毛脂6g、蒸馏水适量,配制成100g基质备用。

配方:

F1多肽:10mg;

F3多肽:10mg;

基质适量,加至10g。

按照常规制备软膏组合物的方法制备,将上述组合物分装到乳膏包装用铝管中,每管 2 mg、5 mg或10mg,为乳膏剂。

实施例5:制备包含F1、F3多肽和Imiquimod的乳膏组合物(以10g量配制)

配方:

F1多肽:5mg;

F3多肽:5mg;

Imiquimod:60mg

基质适量,加至10g。

按照常规制备软膏组合物的方法制备,将上述组合物分装到乳膏包装用铝管中,每管 2 mg、5 mg或10mg,为乳膏剂。

临床实验

1、F1、F3和F1+F3对HPV转化细胞(TC-1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图1:F1、F3和F1+F3对HPV转化细胞(TC-1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具体方法是: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RPMI培养基中的100微升5X103TC-1细胞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F1(图1A),F3(图1B)和对照多肽P3(图1C),经37oC含5%CO2培养过夜,MTT实验明确细胞增殖情况。

另一个实验使用永生化的正常细胞NP69,具体为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RPMI培养基中的100微升5X103>NP69细胞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F1,F3和对照多肽P3 (图1D),经37oC含5%>2培养过夜,MTT实验明确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表明:F1和F3对TC-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3无抑制作用。F1,F3,P3对NP69细胞无抑制作用。

2、Imiquimod与F1,F3多肽联合使用能更好杀死HPV16E7转化的小鼠TC-1肿瘤细胞

图2:F1、F3对TC-1肿瘤细胞生长在体外抑制叠加作用图。

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RPMI培养基中的100微升5X103>oC含5%CO2培养过夜,MTT实验明确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表明,F1,F3对TC-1生长抑制作用有协同作用。

3、Imiquimod与F1,F3多肽联合使用可以更好杀死HPV18E7转化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

图3:F1、F3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在体外抑制叠加作用图。

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的100微升5X103>oC含5%>2培养过夜,MTT实验明确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表明,F1,F3对TC-1生长抑制作用有协同作用。

图4 :F1与F3的高通量定量蛋白质组分析显示叠加作用激活TEC激酶信号通路。

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RPMI培养基中的1000微升5X105>

图5: F3 与TC-1的相互作用图。

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RPMI培养基中的1000微升5X105>

表明F3能与TC-1结合,2小时达到峰值,并且不均匀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

图6:F1、F3、Imiquimod单独或联合用药对TC-1肿瘤细胞生长在体外抑制作用图。

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RPMI培养基中的100微升5X103>oC含5%>2培养过夜,MTT实验明确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表明Imiuqimod与F1,F3对TC-1细胞生长抑制有叠加作用。

F1、F3、Imiquimod单独或联合用药对HeLa肿瘤细胞生长在体外抑制作用。

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的100微升5X103>oC含5%>2培养过夜,MTT实验明确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表明,Imiquimod 对Hela细胞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见图7;

Imiquimod和F1和/或F3对HeLa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有叠加效果,见图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